有关乡镇年度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刘莉莉老师

有关乡镇年度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较少。而且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序推进集镇发展和新村建设?乡党委大胆创新,在不负债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热情和主动性,走出了一条“小资金办大事”的路子。

  一、基本情况

  自2013年起,乡党委、政府把场镇拓展作为新农村聚居点建设的切入点,吸引农民建房落户。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相对集中、统筹自建”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建”的办法,撬动民间资金2000万元,引导53户群众到新村聚居点建房,拓展场镇面积3.5万平方米。同时,以新村为带动,扎实抓好场镇建设,新增场镇住户5户,硬化街道1.5公里、河道1公里,新增雨污管网1500米,新建农贸市场一处、污水处理站一处、幼儿园一所、新村活动室一处,新建场镇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安装监控设备6处,新建20平米led显示屏1个,顺利为场镇开通了天然气,场镇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广泛发动群众,变“要我建”为“我要建”。为了统一思想,乡党委、政府分层面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做到“三个讲清楚”,即:讲清楚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发展重点和场镇、新村聚居点的规划;讲清楚新农村集居点建设的目的、意义、方式等;讲清楚到聚居点建房的优惠政策。对外出务工人员,采取电话、短信、信函等方式传达“三个讲清楚”的内容。同时,认真梳理、研判群众到集中点建房的真实意愿,能回复的及时回复,需要弥补的及时弥补,需要调整的及时调整,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沟通,真正实现了群众自愿到聚居点建房。

  (二)充分依靠群众,变“群众看”为“群众干”。新农村聚居点建设,群众是主体。为了最大可能集中民智,乡党委、政府做到了“三个群众定”:一是选址群众定,经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建房户主会,由群众讨论决定在堰村二、三、七社相邻场镇位置调整土地,作为新村聚居点农民宅基地建房用地;二是规划群众定,在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形成新村聚居点整体布局、房屋设计、集镇市场、下水管网建设和水、电、气配套等建设的初步规划方案后,交予建房户会议三次讨论、修订后最终定稿;三是监管群众定,通过建房户会议,民主推选成立了建房工作7人领导小组,负责工程质量监管、财务管理和协调服务,建房农户全程参与监管,实现了党委、政府引导下的阳光操作。“三个群众定”确保了整个建设工作快速有序推进,实现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

  (三)用心服务群众,变“找上门”为“送下去”。 新村聚居点建设涵盖宅基置换、房屋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内容,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而且群众的承受能力、理解能力又千差万别。乡党委、政府采取特事特办的思路,干部坚持上门服务,切实解决个别群众的各种疑虑,帮助部分群众协调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等实际困难,做到问题及时化解,困难及时帮助。比如在落实建设用地时,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最终决定用货币补偿方式推进宅基地置换,集中土地供聚居点建设。村民到聚居点建设用地,政府落实专人协调、办理审批手续等,让群众不操心。

  三、几点体会

  (一)突破观念,新村场镇同规划。过去不少农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因无规划,集体建设用地调剂使用困难,又无国有建设用地指标,在场镇附近要么违法建设,要么乱搭乱建设,镇不像镇、村不像村。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群众渴求发展、进镇务工经商、改善居住条件的心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提出了把“村”当“镇”建的理念,聘请专业人员,将新村建设与集镇发展统筹规划,形成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规,确保集镇发展与新村建设同步、互补、共融。

  (二)转变方法,群众利益想在先。集镇暨新村建设最大的亮点在于“三个群众定”,群众当主角,干部当配角,从选址、规划到建设,群众“说了算”,政府重点在宏观规划、资金监管、用地调剂、征地补偿等方面予以引导和服务。同时用活政策,在整合集体建设用地时,参照国家重点工程征地价,采用货币置换的方式对失地农民一次性补偿到位;新建市场的收益归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再补助,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群众满意。

  (三)广开财源,以地生财不负债。新村建设、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所需资金较大,靠乡财政是无法解决的。为破解资金瓶颈,乡党委、政府整合涉农项目,修建了农业服务中心、村活动室;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立项,修建了污水处理站;招引业主修建市场、幼儿园;通过宅基地出让收益,除对失地农民补偿外,专款专用,解决道路、管网建设资金,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乡、村、社三级均不负债。

  2015年水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抓好县2015年度“155计划”涉水项目建设和民生水利建设两个重点,坚持以水利法制建设作为保障,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激发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进取精神和实干作风,为全县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汇聚力量,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上级的批复,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高标准水利建设示XX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与配套、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千塘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工程建设情况是:

  1、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XX县工程 一是顺利完成芦柞片区工程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2573万元,完成新建浅机井350眼,埋设电缆线路58.309km,铺设pvc管道176.62km,给水栓3741个,开挖疏浚排水沟50条,修建桥涵230座,修建田间道路38.76km,新架高低压线路24.876km,变压器基础砌筑31座。实际完成投资2448万元,工程于2015年5月30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现已竣工验收并移交乡镇政府管理。二是扎实推进长城片区工程建设。长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计划总投资2593万元,工程位于长城镇北部,控制灌溉面积2.36万亩,涉及长城镇25个村庄。工程建设于9月1日开工,已完成新打机井376眼,埋设低压电缆线路65.45km,射频卡自动供水控制系统343套,铺设pvc管道199.44km,其中干管44.97km,支管道154.47km,给水栓4116个,开挖疏浚排水沟110km,修建小桥涵175座,修建田间道路17km。

  2、小岭闸除险加固工程 工程总投资345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重建拦河闸,共8孔,采用钢筋混凝土开敞式闸室,单孔净宽8米,总宽72.4米。采用8×6米的平面钢闸门,固定卷扬机启闭,闸上设宽14米的`交通桥,新建工程管理设施等。现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3、会宝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该工程预算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内容为干支渠道衬砌13.355km,渠系建筑物88座。本次工程完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2.5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6万亩。已完成投资2280万元,完成桥涵等建筑物64座,西干渠衬砌10.7公里,完成工程总量的76%。

  4、千塘整治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目前我县2014年度第一批3座病险塘坝除险加固项目,鲁城孙村塘坝、尚岩张庄塘坝、金岭尚园塘坝列入计划,孙村塘坝、张庄塘坝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金岭镇的尚园塘坝,该镇尚未决定开工。第二批18座加固塘坝已完成招投标,目前正在施工。2015年度除险加固的4座小型水库,分别是砂河子水库、朱后院水库、下寺水库、刘山前水库。批复总投资304万元。10月16日完成招标,计划12月底完工。

  5、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建设 一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中央结余资金2014年项目,总投资1015万元,目前工程已开工建设,并完成工程量的85%。二是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自然变化结余资金项目(2014年度),总投资238万。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5%。三是完成了移民资金鲁城镇矿区应急供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中央结余资金2015年项目2014年度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6、小流域治理工程 (1)完成2014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县抱犊崮项目区神山、苇湖小流域治理工程(跨年度工程)及年度验收,包括整地、植物、小型水利水保、道路、封禁措施等工程建设任务。目前共完成5个单位工程、12个分部工程,2015年4月8日完工,并顺利通过年度验收。已完成投资742.34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92平方公里。(2)完成2014年度第二批牡丹池小流域南片治理工程第二批追加投资214.49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平方公里,目前工程已全面完工,并顺利通过年度验收。完成2015年度孟渊和灰泉两个小流域治理工程总投资857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7平方公里,该工程已完成工程计划的80%。

  7、山洪沟治理工程矿坑镇青龙河工程投资1087万元,11月27日开工建设,目前正进行河道开挖清淤,计划2016年汛前完工。

  二、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安全饮水工程成效显著。5月23日,市发改局和市水利局联合批复了实施方案,总投资6537万元,全县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实施6处工程,其中新建小马庄水库水厂供水工程1处,可解决大仲村镇35个村4.2万人供水。5处管网延伸工程包括向城镇水厂、镇古兰水厂等五个水厂工程延伸,可解决139个村安全饮水问题。工程于4月1日开工,已完成投资6465万元,占总投资的98.9%。其中:完成全部主管道铺设143.7千米,完成村内管网铺设450千米,占设计总长度的92%;小马庄水厂清水池、大口井、办公楼等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净水设备安装,向城水厂正在进行供水设备的安装调试。

  二是严格落实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实现了安全度汛的工作目标。今年汛期降雨量较往年偏少,1—9月份全县平均降雨总量475.55mm,与历年同期偏少38%, 截止10月1日,全县大中型水库蓄水量1.062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偏少24%,由于今年汛期区域内未发生特大暴雨,全县五座大中型水库,41座小(一)(二)型水库,124座塘坝、12条骨干河道,16条边界排水沟均安全度汛,未有大的水毁工程发生。

  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落实防汛工作的领导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突出抓好了区域内水工建筑物的巡查。由于降雨时程和地区分布比较均匀,集中性强降雨少,全县未遭受大的洪灾损失。

  三、严格贯彻实施水事法律法规,确保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顺进行

  针对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实施水利法律法规,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决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努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一是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严格落实“三条红线管理”,以制度规范和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约保护。安装了智能水表,按照市政府的规定提高了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完成水资源费征收740万元。二是以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土保持监督、小农水工程管理等为执法重点,积极开展专项执法巡查,确保各类水利工程发挥正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水利依法行政工作。按照省市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严格依法设定和实施审批事项,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强化对水事权力的监督制约。四是扎实做好水事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水法集中宣传活动契机,组织水政执法人员走上街头,着力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宣传重点,向广大市民进行水法宣传。采取悬挂宣传横幅、设置宣讲咨询台、散发传单等有效形式,并对前来咨询的群众进行了答疑解惑,使广大群众对各项水利法规、水环境保护及相关科学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扎实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考核,促进了水利系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扎实开展了接亲连心走访活动。按照县委关于开展“结亲连心”活动、深化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安排,县水利局及时召开会议部署安排,科学安排时间,克服“三秋”农忙时节影响,集中力量组织人员参与鲁城镇和尚岩镇“结亲连心”入户走访活动,实现了户户走访。三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内部约束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工作、学习、考勤等规章制度,严格考勤,使各项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党建、计划生育管理、工会、老干、共青团等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虽然今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一是规划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二是一些老、病、废工程面广量大,效益得不到发挥。三是工程建设不平衡,管理不到位。山区水源工程少,平原和灌区续建工程不配套,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四是水利投资和相应的组织形式制约了水利工程的的开展。由于是农业大县、财政困难县,水利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工程建设随着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集体退出了水利建设的供给主体,作为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各类工程都面临着资金缺位的问题。我县特殊的南部涝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边界水患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一大“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