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立冬时节的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莉落老师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女人立冬时节的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女人立冬时节的养生保健方法,欢迎查阅!

女人立冬时节的养生保健方法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当养肾

中医认为肾含真阴和真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养。肾阴为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阳则是活动的基本动力;肾阴是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阳是肾阴的功能表现。人生于天地之间,禀受阴阳之气,体内阴阳变化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紧密相随。冬在五脏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摄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因而冬季养肾必须慎防房事,保护住精血。正如《黄帝内经》中说的那样:“冬不藏经,春必病瘟。”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立冬时节劳动了一年的人们要利用这一天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中医认为: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极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人体将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肾”最伤不起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养“水”就是养肾

肾在五行中属“水”,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以冬寒之气养肾”。也就是说冬天气候由凉转寒,于是人体要让肾气变得旺盛来适应这一变化,不论是新陈代谢速度降低,还是精神萎靡都是因为消耗肾气,使肾水偏虚,因此冬季对肾的养护都要围绕一个“水”字,以滋养肾水为保健原则。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不冻耳朵

1、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这句古老的谚语,也有朋友可能对此有些迷惑。仔细看看那两边翘翘,滚滚的饺子,长的是不是有点像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没错,就是耳朵。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2、冬吃饺子——交子之时

“交”就是交替、交接、交换的意思。这饺子一般都什么时候吃?立冬、大年三十,这可都是新旧两个东西交接的时候啊。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的交接,而立冬则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时节,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是不能吃。

3、吃饺子不冻耳朵

这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不是还有句老话,叫做“吃啥补啥”吗,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冬天到了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北方立冬习俗

立冬进补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是“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句话更加证明了自古民间重视立冬节气进补的习俗。立冬进补,南北方习俗不一样,那么北方立冬吃什么呢?

在我国北方,人们爱在立冬和冬至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代人延续着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有“北吃饺子南吃鸭”之说,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所谓“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但这是玩笑的说法,只在民间流行,按规矩,立冬这天应吃“倭瓜”馅的饺子。

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到来,秋收冬藏,这一天犒赏全家,自然首选“好吃不过饺子”,加之古代人们认为瓜代表结实,西汉戴圣辑录编纂的《礼记》中又有“食瓜亦祭先也”之说,因而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冬有吃倭瓜馅饺子的风俗。

除了好吃之外,饺子的确有其营养合理的优势,饺子皮是用面粉做的,属于主食,也有肉类和蔬菜,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它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荤菜,又有素菜,含有符合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素,是最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倡导的食物多样原则,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