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紫薯汤圆的做法有哪些

张东东老师

冬至寒冷,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因此预先管理好情绪,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冬至时节紫薯汤圆的做法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冬至时节紫薯汤圆的做法,欢迎查阅!

冬至紫薯汤圆的做法

用料

西米粉(或木薯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 150克

沸水(开水100度) 120ml左右

紫薯: 2个

炼奶(或蜂蜜) 20克左右

1、西米放入粉碎机里粉碎。因为西米很硬,如果用粉碎机,就粉碎30秒停一下以免烧坏机器,再继续如法重复进行多次粉碎。粉碎好的西米,进行过筛,筛出细粉待用。

2、取沸水,一定要热,一点一点加入西米粉,一次不要全部加入水,边加边用筷子迅速搅拌。搅拌结块不要紧,后面还要揉面。如果用的红薯淀粉或木薯粉,这个最重要的是要用沸水来和粉,水越热越好和面,这样揉出来的皮才有弹性。

3、面要稍微和的软一点,趁热用手揉成柔软、不粘手、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险膜静止20分钟。紫薯提前放蒸锅蒸熟。

4、去皮压成泥,根据自己口味调入适量蜂蜜或炼乳,不过炼乳的口感更好,做出的颜色亮一些。做成的馅要不干可以成团就行,也不能太湿,不然会不好包。

5、取适量西米面团,像做饺子皮那样,搓成条,切成小剂子,8克左右,注意不要切太大,后面才能擀出薄皮。注意,皮擀的尽量薄一些,皮要薄一些!皮要薄一些!后面煮好的汤圆才更透明!

6、取紫薯丸放中间,放在虎口处包起。或者用你习惯的方法包起。另外,其它暂时不包的面团依旧盖上保险膜,以防变干,后面不好包。

7、包好后,滚圆。因为西米面团比较筋道,如果包好有些褶皱也不要紧,因为煮好后变透明就看不见褶皱了。总之包住了不露馅,尽量滚圆就行。包好的汤圆,如果不马上煮,也要在表面盖上保险膜,以防风干干裂,或冻入冷冻室下次无需解冻之间就可以煮。

8、锅内加水烧开放入包好的汤圆,大火烧开,再加些冷水再次烧开,待汤圆完全都浮起来,要揭开锅盖中火煮8分钟左右。这时汤圆还没有变透明,然后关火,盖上锅盖在锅中闷5-8分钟左右至完全透明。

冬至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 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 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节气的风俗

1、南方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2、北方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