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本地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黄飞老师

七台河本地传统文化有服饰民国时期,较富者外罩马褂、头戴毡帽 (也称礼帽);饮食 七台河地区原来居民的食粮以五米:高梁为主等。

一、七台河本地传统文化

七台市民俗

  服饰 民国时期,较富者外罩马褂、头戴毡帽 (也称礼帽)。政府官员多穿中山装,戴毡礼帽,也有穿长袍马褂。农民冬天多戴兔狗皮毡帽头,前后两小耳,稍富者缝吊狐反。冬鞋多穿靰靴。穿时絮入捣软的乌拉草,富者可套入毡袜。伪满时期,一般公务人员一律穿和服,前暗扣,四个兜,背后有横带,有摺、翻领,戴协和帽或战斗帽。少数人穿西装、反鞋、城礼帽。贪苦农民穿布衣 (多为更生布)。

   解放后,衣服有对襟便装、中山服、学生服、工作服、夹克,运动衫、西装,帽子多为制帽,男女都是短装。以后,衣着品种开始多样化,衣着构成由低挡棉制品向美观大方和中、高档毛呢制品发展。人民穿着日益向美观、高档、新颖方向发展。

  饮食 七台河地区原来居民的食粮以五米:高梁为主。以后,职工逐年增多。职工的粮食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由粮食部门统一供应。食品主要是玉米面、大米、玉米碴子、小米、高梁米等。近几年,城乡人民的食品结构有很大的改变。面粉、大米日渐增多,肉类等副食品销锺逐年加大。酒类逐渐由过去的高浓度转向啤酒、色酒等低度酒。人们的饮食由温饱型,开始向小康方向发馒。

  居住 解放前七自河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大多是自己盖的马架、土草房和地窖子,较富人家有砖瓦房。房子大小、间数不一,有2间、3间等,多数房屋南面有窗户,屋内有土炕,(也叫火炕)用来冬季取暖。

  解放后,七台河的居住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以后,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建设,七台河的房屋开发建设较快。城乡建房逐年增多,城内多为砖瓦结构。农村砖瓦房也日趋增多。到,七台河市的住房主要为楼房和平房。楼房多为3至5层,前后各有阳台。每户居住面积40至70平方米,分大、中、小号。室内设有厨房、厕所、壁橱、下水道,安有自来水,有的楼房还带有淋浴设备;家庭生活富裕的还在室内铺上塑料地板革或地毯。

  行 解放前,一般平民外出靠步行。解放后,除火车和公共汽车外,自行车逐渐遍及城乡。到代,摩托车和出租车也逐年增多。

二、七台河市简介 

七台河(拼音:qī tái hé)南与鸡西市、牡丹江市相邻,北接佳木斯市、鹤岗市,东连双鸭山市,西通哈尔滨市,周边有13个县、7个国营农场,铁路交通便利。七台河1958年开发建设,1983年晋升为省辖市。 

七台河市是中国三大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是一座新兴的以煤炭和木材加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

三、七台河地理环境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张广才岭与完达山脉两大山系衔接地带,东连双鸭山市,南接鸡西市、牡丹江市,西通哈尔滨市,北邻佳木斯市、鹤岗市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30°06′--131°58′,北纬45°16′--46°37′之间。总面积6223平方公里。

七台河车管所24小时咨询热线(周六

七台河本市所有的大学名单有哪些2

七台河本市的专科学校有哪些2024(

七台河本市的本科大学有哪些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