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高中范文五篇汇总

马振华老师

读完《万历十五年》,你会发现在近代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预见的,中国近代的衰败与腐朽,懦弱与自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万历十五年》的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1

《万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经读过好几遍了。近来再重读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国人历史早期,古人便凭借想象将世界和自身进行描述和理解。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周公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不能科学地理解天下的构成;他同时认为周王贵为天子,万民理应万世顺从,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形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后来,观念由对天的感性过渡到对儒家思想的理性。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责任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中国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术发展的限制迫使从周公起的统治者以观念规划全国,形成一套独有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上端细致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统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统治的便利,只有靠观念,即后来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一来可以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使分散在各地,与中央隔绝,也能力解当地的疑难;二来可以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道德的产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表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这种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秦汉、隋唐创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放诸四海而皆准道理,永远也找不到一劳永逸的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中国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就是黄仁宇先生创作《万历十五年》的缘故。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中国古代德治政治的优越性结束了,形式也结束了,但它的流毒却远未终结。儒教的本本没有多少人再学习了,儒教的精华没有多少人再记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却深

深扎根在现代人的心灵深处,因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而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一百年。这种扎根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就是现代中国人还存在的诸多毛病。即便是年轻人,任你穿的很“哈韩”,吃的很“欧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离中国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恶劣性”!儒教讲究“仁”,二“人”即为“仁”,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级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与反改革、革命,始终绕不开人事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的整肃。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2

《万历十五年》是以铺叙方式为主的纪传体,书中记载了发生在这一年的许多看似无关的事情,这看起来是个偶然,但是通过这些事和人,又表明明朝的衰亡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无法避免。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明朝是以道德来代替法律制度,不只是明朝,历朝各代皆是如此,只是统治思想有所差异。在这样的制度条件和统治方式下,文官武官秩序井然,等级分明,官员阴奉阳违、腐败无能,皇帝昏庸无道,以这样的统治集团来治理国家,其最后的结果必是败亡。但明朝本来有很好的机会可以改革,可以发展经济,但是都错过了。其根本原因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国之精神已经耗尽体力”。所以一个国家的衰亡跟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单纯以社会伦理常纲统治的国家,只讲求成规,只会是倒退的。

在这样的制度里,不管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是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亦或是都御使海瑞,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一些侧面提到,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人物,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是制度造成的悲哀,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一不成为其牺牲品。

学历史、读历史不仅仅要了解知识,关键是要看当初的历史对现在有什么裨益,坏的方面引以为戒,好的方面可以借鉴。从万历皇帝的统治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力量以及法律来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3

前几个礼拜看《大国崛起》,其中有一集是讲关于英国如何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励志图强,锐意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如何通过光荣革命,逐渐走向现代工业社会文明的历程叙述。而我的手中,正捧着一本《万历十五年》。

1587年,就在西班牙从海洋出兵准备攻打萌芽中渴望成长的英国的前一年。我们的泱泱帝国,大明王朝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腐烂的气息。

1587年,没有特别的大事,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年,在作者看来却隐含了很多后来诸多历史事件的伏笔。

六个人,六个主要故事,多声部手法,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力量在从中作祟?又是什么样的传统惯性和现代科学的缺失,让我们的帝国丧失掉革命的机遇?

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守时;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他们是是历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征。

虽然贵为皇帝,但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排位,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也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当他明白,事实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时,他对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兴趣。他把自己的在位变成了漫长的怠政年代。

张居正为改变政府作风,增强效率,防止贪官污吏,不遗余力。但他没有明白,他想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现实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发达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抑制先进生产力,保护落后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综观中国历史,这样的历史场景,不胜枚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改革后,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终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诽谤和复辟,中国社会的现代商业元素和经济元素,最终覆灭在强大的文官体制中。

作为后来者,申守时使文官体制达到了控制国家运行轨迹的高处。文官们,不关心经济发展,不关心国家前途,只关心利益团体。整个国家表面的稳定,掩盖了内部发展停止的事实,迅速地走向空心化的过程。向衰败的深渊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历史选择,再次重演。历史既是分时的,又是共时的,何其让人感叹!

在大多数关于好人和坏人的情景剧中,无论怎么说,清官海瑞,还有爱国将领戚继光都是百姓喜欢的人物。但如果抛开忠孝节义的道德评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热血沸腾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现实:

理想和期望的社会现实,跟真实的现实成反比:我们期望清官,就说明腐败已经司空见惯;我们呼唤英雄,就说明这个时代真的缺失正义。

社会的道义,需要英雄来支持。但是,对于国家的强盛来说,则过于单薄,无济于事。《万历十五年》是六个社会精英人物的命运和缩影: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挣扎、逃逸,饱受煎熬。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没有人可以功德圆满。

看《万历十五年》,让你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你不能把某个时间指定为封建社会,现在也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投射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根本无法剥离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审判来让大家闭嘴,不妨让我们放眼42019年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4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天终于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 —— 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己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5

美籍教授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通过纪传体的方式,生动展示了一幅明王代万历年间的王朝画卷。黄仁宇教授着重写了万历皇帝、改革家张居正、调和者申时行、清流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人的事迹和思想,从正面或侧面描绘了该王朝的面貌,让今人读来,能够感知那个年代;也对明代的制度、文化、经济、政治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从其他历史书籍我们可知,明王朝从张居正时期(万历初期)的中兴,逐渐沦落,最后受迫于外交内困,轰然倒塌。这其中,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而内因组织的落后、制度的不切实际和僵化,以及由此演化出的严重腐败都是内因的方方面面。由于这些弊端环环相扣,顽疾深远,以张居正为代表的改革派的所作所为也只是逞一时之强,不可能从根本上撼动帝国建立时的错误,而另立新的帝国制度。

我就简单谈谈对明王朝的道德、文化、经济、政治下的制度的认识。

明王朝没有西方一样强大的宗教力量,如果说有,也只能是汉朝以来就被历朝推上神坛的儒家文化。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规范着帝国的道德,儒家文化时明王朝的根本,成为指导人们的唯一的道德标准,进而成为治国标准。道德伦常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性,约束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们已经取代了“公正性”的法律,自身就是“道德性”的法律,规定着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地方乡绅自治用传统道德为标准;官员判案以“四书”为准绳;皇帝欲废长立幼也要受到伦常的制约。道德伦常为国之根本,它不仅可以指导判案,而且可以替代法律。

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文化治国,缺乏“公正性”,而且等级制度森严,社会“公正”成为维护固有制度下的牺牲品。“治理国家的官员(以下统称为文官)大多科举出身,依靠一群熟读经史的人治理国家、把控政治的可行性,是由于帝国在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没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会的腐败容易滋生,因为腐败者本人,多数为人治的执行者。

制度的设定必须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和应有的弹性。明代官员的俸禄极低,这是缘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本朝时典型的“小农意识”,他的王朝能够回归到朴素的农业社会,除了不遗余力的打击大地主和国家工商业外,他希望官员成为人民的仆人,只发卑微的薪水。如:一个正二品尚书一年的俸禄才120两,实在少得可怜。在建朝200多年的万历年间,这一僵化的制度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现实已经让他名存实亡。没有合理薪水收入的文官,通过各种变相的手段获得处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的收入,甚至腐败丛生,以过上骄奢的生活,这成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情。而这些收入则压迫在农民的身上,过度繁重的压力,推动农民不断走向贫穷的深渊,成为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该制度的设计也就如果一纸空文。

财政税收制度的效率低下成为政治和军事的累赘。税制同样发源于太祖,他规定,“人民纳税的实物不入府库,直接供应军士的家庭,军士则不再发饷。”这样的做法除了低效率外,极大的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教授指出:“如果军需税收总发总收,国内交通通讯必然相应而有较大进步,次之则保险业、银行业就会应客观的需要而产生,商业组织和法律也会有所发展。”财政税收以“朴素农业”的方式设置,让明王朝的经济发展被禁锢,而施政的方针和目的,也不是提倡发展先进经济,而是维持稳定和平均的状态。而军事方面,财税制度的落后,成为限制区域军事指挥的一大因素,也让明王朝纵有当时世界上为数最多的陆军,军事效率却不高。这从江浙、福建沿海地区受到日本倭寇常年攻击就可以看出。另外,文官集团对武官权利的限制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还有可行性,但当发展壮大的满族成为强大的外患时,就让帝国变得没有战斗力。

缺乏民间金融系统,导致高利贷横行,大量民间土地被权贵兼并,农民流离失所,这成为明王朝灭亡的经济根源。及至万历一朝,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立的“土地均分”已经不复存在,大量土地为少数权贵阶层所有,农民中的自耕农数量不断锐减,丧失土地的农民成为佃农,因而备受盘剥,变得愈加贫困,这一经济隐患就会演化成政治问题,无数农民就会揭竿而起。

一般在王朝建立之初,大地主、官僚阶级在农民运动中受到极大打击,而实行的恢复生产的政策,为了鼓励生产,也会让农民占有相当的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农民会因各种原因变得手头资金紧张,在没有其他金融系统的时候,只能通过典当、高利贷等方式筹集零时短缺资金,但是这些筹资方式的成本奇高,无法还债的农家就只得将土地抵押还债,由此走向了贫困的深渊。再加上权贵阶层的侵占,大量农民相继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此时的官僚机构也变得异常腐败。少数获得土地的农民和权利相结合,形成压在农民身上的食利集团。如果食利集团扩大,帝国总体人口增加再加上天灾人祸,要么饿死要么战死的农民会纷纷选择起义,这成为历朝历代灭亡的重要原因。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这一过程的不断轮回。

这其中,文官集团的腐败和民间高利贷二者是重要的原因。我个人认为,腐败乃是根本原因,因为腐败榨干了农民的剩余,而高利贷则为推动农民走向贫困的加速器,它让农民更加迅速的失去土地。在中央集权的社会,权利来自于上方,民众自身又没有权利;在信息落后和等级森严的社会,地方权利受到的约束和监督少得可怜,严重腐败变得不可避免。即使有张居正之类的改革家,或有皇帝整肃吏治的决心,都只是以一己之力对抗制度的徒劳。

进一步的说,王朝建立在禁锢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受到权贵阶层的奢侈巨耗,加上新增人口的巨大需求,才使得王朝覆灭不可避免。经济学说推动经济发展,民主学派的权利制衡,以及人口控制的实施可以让社会长治久安。若再有“两个公平”(生存公平、机会公平)和军事保障,则可谓一个理想型的社会,但是人类至今能够获得这种制度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政治方面,尽管明王朝的皇权在历朝中已经非常强大,但是黄仁宇教授则反复强调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博弈,甚至文官集团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万历皇帝坐姿不雅,他们会立马批评;万历皇帝喜爱书法,它们会加以限制;万历皇帝欲立三皇子为太子,他们则坚决反对。以至后来万历仅为皇权的象征,其权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约。万历本人可以免去或者诛杀冒犯他的文官的职务,但却对整个文官集团无能为力。

首辅张居正执政时期,万历正处少年,为了进行执政和推动改革,张居正以皇帝和太后给予的信任,直接或间接培养出很大的势力集团,其中,担任京城要职的官员大都为他一手提拔,但纵使如此,文官中也有不少倒张势力,不断对其进行弹劾,而且好几次都严重危及他的地位,必须得皇帝严厉惩罚相关官员,才能遏制进一步的弹劾。首辅申时行时期,他的作用更像是皇帝与文官之间的调和者,他会用委婉的手段让万历皇帝顺从文官的主张,同时又帮助万历皇帝实行皇权,但终于得罪了文官集团,被弹劾。在他被迫下台之后,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因缺乏调和者而导致万历长达二十年的消极怠工。

皇权方面,万历相信自己的权利是受命于天,天意能否持久则在于人和,否则他就会被推翻。在明王朝初期,皇权有很大的权力,及至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他可以为所欲为,不上早朝,在皇宫外居住并炼丹求仙,将文官集团的请求置之不理。万历当朝时年龄尚小,许多事情必须依赖老师张居正,大伴冯保以及太后的主持才能进行,他成为了皇权的象征(像皇帝出席各种仪式),而非皇权本身(自己施政很少)。万历作为皇帝是有其行为准则的少年时期,他成长极哭,学习、出席仪式、早朝、批阅奏折等等,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皇帝的身份也让他的情感无法交流,对待文官必须庄重,甚至对母后也只能通过信函以文字的方式交流。万历更加受到以“四书”为代表的传统道德文化的规范,这个规范也是文官集团对他的规范,文官集团希望万历皇帝成为严格按照传统道德伦理行事的皇帝,否则,他们则会不断批评皇帝的行为。

虽然共同约束着万历皇帝,文官集团内部却不是一团和气,他们之间自然形成各种小利益团体。同一个地方的文官成为“乡谊”,同年考取进士的为“年谊”,还有师生关系,受同一人提拔的关系以及姻亲而形成的裙带关系等等各种利益团体。这些团体会相互竞争,已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地位。

另外一方面,他们又共同构成了文官整体,具有很大的共同性,一起制约着皇权。文官中大多数都是科举出身,共同受到“四书”教导,而科举制度则是按照朱熹注释的“四书”机械的思考和回答。“四书”中的传统和道德成为文官中共同认可的,是帝国的基石;文官以“四书”为准则,来要求万历皇帝。如果万历皇帝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对其责备就相当严厉,海瑞上书说万历皇帝虚荣、残忍、自私;御史上书说万历皇帝收受贿赂,更有一批文官抱着必死的决心,指责万历皇帝,希望能够受刑,成就他们扬名史册的愿望。在万历年间,由于皇权变弱,文官集团成为了帝国的实际所有者。对上,政令的执行又必须依靠文官集团,他们可以制约皇权;对下,他们又占有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控制着地方乡绅。

地方乡绅也有较大的力量。明朝最低级政府为县制,而知县(县长)一人统管民、政、军,由于官僚机构的范围有限,地方官员不得不依赖地方乡绅治理乡一级别的地区。乡绅多为宗祠的族长、退位的文官都是读过书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话就相当于法律,而他们断定是非的标准就是“四书”,乡绅自治保证了明王朝的稳定,也使得传统道德的规范灌输到帝国的最下层人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