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二回读后感五篇通用

王明刚老师

三国演义第二回读后感1

在东汉末年,群英并起,他们为了阔大自己的领地,于是相互厮杀。最终,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进入了三国社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是诸葛亮了,他做事果断,谨慎。所以他能帮刘备获得“新野胜利”、“赤壁胜利”、“博望坡胜利”等。更利于刘备成为三分天下之其中一主。刘备死后,诸葛亮继续鞠躬尽瘁,把朝中大臣都团结起来,扶佐后主刘禅,最终使蜀国成为一代霸主,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足球比赛,我们一组十分齐心,后卫和守门员把球门守得死死的,前锋和中锋像一只只猛虎,向着对方球门冲去,经过40分钟的激战,终于以2:0战胜了对方。我想:众人齐心力量就是大,验证了“一根木头会折断,一捆木头折不断”的道理。

再说到讨伐中原时,全军来到祁山脚下,有一条大路和一条小路,走哪一条路才安全呢?诸葛亮手下的谋士刘巴等人说走大路比较危险,应该走小路。诸葛亮觉得应走大路,因为人家都知道他一生用兵谨慎,所以会在小路埋伏。大家都说大路危险,这时自己的观点必然开始动摇,可他仍然领部队走大路。真的大路上一路畅通无阻,部队很快过了祁山。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观点,成功很可能在自己的眼前。

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尔,有一次参加指挥家大赛,小泽尔指挥到乐谱的一处,总觉得这里不太和-谐,可在场的音乐专家都说这里没错。这时,小泽尔不免对自己的观点开始有所动遥可他经过再三思考,觉得是谱子出了错,大声喊道:“是谱子有错!”台下一片掌声,小泽尔顺利获得了冠军。原来,这是评委们设计的一个圈套,来证实一下这些指挥家们在碰到问题时,能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在某些情况之下,成功就在我们眼前,只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成功就是我们的。

三国演义第二回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精彩的一百二十回的第二回:张冀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这一回主要讲了:张飞用柳条痛打督邮,但在仁慈的刘备的劝说下,仍旧停下了,以及何国舅谋诛宦竖。我觉得张飞和刘备俩兄弟的性格截然不同,从“性发”、“大怒”、“咬咬钢牙”、“滚鞍下马”、“早”等词中可以看出张飞的性子比较急,比较卤莽,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义气的人,要不刘备受了点小委屈,被人家诬蔑,他怎么会挺身而出,为兄弟两肋插刀呢?

再来说说刘备,他是个十分纳贤的人,但他比较仁慈!就连一个对自己有害,想害自己的人都一视同仁,也是那么仁慈,那可怎么行呀!就算要帮助别人,那也得是就对自己无害处的人,不是吗?我们现在还小,还在成长,我们可千万不能太卤莽,同时也不能对人太仁慈。

有一次刘备怕曹操害自己,为了让曹操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便在园中种地,一天,曹操叫刘备去小亭吃吃梅喝酒,突然下起了雨,曹操便与刘备谈起天下英雄,刘备一惊,突然打了一道闪电,刘备正好筷子掉到了地上,便对曹操说;“对不起,看着雷把我吓得”,曹操以为刘备只是一名胆小的懦夫,便对他放松了警惕。让刘备有了更多时间发展自己。

书中的刘备有勇有谋,将计就计骗过了曹操,让自己有了更多时间发展,聪明真是过人,让我大为震惊,怪不得将来是一方的霸主啊!

如果太卤莽的话,就可能会失去许多朋友,如果太仁慈的话,那么被你帮助过的人就会得寸进尺,使你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三国演义第二回读后感3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着之一,一部历史性的长篇小说。作者是罗贯中,他所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时期吴、蜀、魏三国之间的斗争和兴亡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十分精彩,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有: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华容道、三顾茅庐等等。书中刻画了上百个具有强烈代表性的人物以及无数的军事谋略。故事中描写的主要人物有生信多疑的曹操、阴险奸诈的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这些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周瑜“胸怀狭窄、忌才好胜”,诸葛亮“料敌如神、指挥若定”,刘备为“复兴汉室,复兴天下”而战,关羽“威风凛凛,智勇双全”,赵云“赤胆忠心,骁勇善战”……

其中我最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忠臣,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上知天文,下识地理,足智多谋,非常善于用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和“空城计”……都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特点。赵云对刘备也十分忠心,骁勇善战,在“单骑救阿斗”中,赵云自己一个人杀了魏国好几个猛将,为自己和小阿斗开出了一条血路,让人高兴的是,最后他们都回到刘备身边了。

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还要刻苦学习,立志做一个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

三国演义第二回读后感4

《三国演义》它讲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各路英雄舍生忘死,为了国家和志向而拼杀的故事。“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听着歌,看着《三国演义》,我仿佛走进了书中那烽火连天,英才辈出的年代。

我为关羽的忠勇而叹服,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只为回到刘备的身边。身在曹营心在汉,他被曹操赏识,但面对曹操的各中赏赐都不予理睬,“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也丝毫不能打动他,在诸葛亮火烧赤壁后,受命领兵追击曹军,却在华容道义释曹操。这气节高尚,武力超群的人怎么不叫人为之倾服。

我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折服,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清秀儒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江东之时,以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无一不是神来之笔,称得上是算无遗策。他呕心沥血,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可见其赤胆一片,七出祁山,联吴伐魏,最后病逝五丈原,令人痛惜。

我为曹操的多疑而不耻,在“怒杀吕伯奢”这回中,将他的疑心重表现的淋漓尽致。吕伯奢一家本是为了招待曹操杀猪,在磨刀之时被曹操看到,曹操以为要害他性命,于是将吕伯奢一家全部杀死。他还有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可见曹操之人品性。但他本人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位霸主,有雄才伟略,善用谋略,在与刘备青梅煮酒之时,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读之此处,曹操枭雄本质跃然于纸面。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让人受益匪浅的巨著,走近它,品味它,它会让你爱不释手,深深的陶醉在个荡气回肠的世界之中。

三国演义第二回读后感5

说到三国演义,大家肯定不陌生!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大亮点。它,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它,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繁杂的军事、战争......在这么多的人物形象中,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性格耿直的张飞,忠诚的关羽,宽厚仁义的刘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不是忠诚的关羽,也不是宽厚仁义的刘备,而是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以后,诸葛亮出山,三把火烧的闻名天下。而后,气死周瑜、“诸葛亮吊孝”、“舌战群儒”。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仍然尽职尽责,“七出祁山,六进中原”。虽然是壮志未酬,但是英名却流传天下。“草船借箭”、“七星坛巧借东风”、“死诸葛吓跑活司马”......一系列壮举都是诸葛亮做出来的!他足智多谋,爱动脑筋,诸葛亮真能称的上是“智绝”啊!相信诸葛亮不仅是我的偶像,也是大部分人的偶像啊!

我还很喜欢忠诚的关羽,因为他降汉不降曹、过五关斩六将、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真能称的上“忠绝”啊!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真是奸诈。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当时他并没有杀他。这样不但体现了曹操的大度,也表现了他当时对局势的深谋远虑......

还有很多人物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学习他们的“智”、“勇”、“义”、“忠”......书,值得我们再次回看,值得我们慢慢体会,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