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漂流读后感800字

马振华老师

  东京漂流读后感800字

  《东京漂流》是2019打卡的第二本书。此书作者是藤原新也,介绍中身份是日本的作家、摄影师。我觉得摄影师一词应该在作家之前,因为似乎作者在摄影上的履历更丰富,而且在文中不少地方也体现出了摄影上的卓越才能。

  翻译偶有晦涩,长难句较多。

  全文篇幅接近300页,个人比较喜欢大约中间100页左右的部分。确切地说,是文中香茅草的出现才让我有了读下去的热情。那一丛作者经亚洲之旅带回来的香茅草,让作者把“土壤”变成了“土地”。这象征着旺盛生命力的植物,鼓舞到的不止是作者吧。而后文提到的另一种植物,北美一枝黄,却无法在阳台上展现出哪怕一丁点儿像它在室外空地上的那种蓬勃,毫无生命迹象。不知为何,这两种植物使人印象深刻,隐约以为这是作者的故意布局。

  作者以大量篇幅谴责商业广告对社会的控制,甚至认为超过了政治操控。现实中,洗脑式的宣传手段的确有它的功效。文化、思想的入侵往往最可怕。产能过剩、消费主义等,都是商业广告肆虐的结果,浪费就是消费者为此买的单。今天日本很多“极简主义”、“断舍离”的风潮,是否正是对消费主义的觉醒呢?

  本文虽写于上世纪80年代,批判的是日本战后高速推进现代文明带来的弊病,但也能看出一些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传统家宅文化渐行渐远,单调冷漠的商品房将人们彼此隔离;竞争不相信眼泪,全速前进的时代不允许人们出现消极的情绪;人人拼命工作跻身中产阶级,落后的人被视作异类被无情抛弃;被抛弃者的失望又以愤怒的形式回应,而他们的愤怒又同之前的失望一样不被理解。

  为了追求效率追求进步,没有人敢有任何负面情绪,有负面情绪的人便只能压抑自己直到内心燃起火来,然而火是包不住的,悲剧自然上演。这又让我想起不久前热播的韩剧《天空之城》,讲述的不也是上流社会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考高分进名校削尖脑袋不顾一切逼孩子拼命学习却遭到命运嘲弄的事吗?说到底,还是人类的贪婪在作祟!文明走得太快会出问题,不论是在哪个国家、哪种文化。

  也许人们需要更拼命工作才能买下更大的房子来找回失落的家宅文化,里面除了有体面的现代文明,还要装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还要有父亲的威严和慈爱、母亲的温柔和包容、孩子的纯真和感恩,也许这些还不够……

  也许我们什么也不用做。

  东京漂流读后感800字

  《东京漂流》是日本作家藤原新也的旧书,写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却又像是一本新书,哪怕跳出日本的语境,置入当今中国的环境,也有切身之感,这正应了一句俗语——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藤原新也以锋利的笔触记录了一个个生活片段,映射出繁荣东京中“人的危机”。他于六十年代末离开日本,游走诸国,八十年代初返回东京生活。有感于日本社会的巨变,决定写下站在历史桥头的感悟,于是有了此书。

  东京,这座城市繁荣辉煌,却也有像芝浦这样死气沉沉的地方。它既有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楼、竭尽全力的梦想家,也有乏味的灰色建筑、纵横交错的运河、废弃工厂和污浊的水道。东京市民的阶层差距,也像都市里繁荣与萧条城区的界限一样分明。在《海市蜃楼》小节,藤原新也写道:“(山手线)是划分东京地价的界线......它有如划分东京人人生等级的椭圆,椭圆外侧躺着无人问津的异物。”

  繁华背后藏着落寞。日本是高度资本化的国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问题结合日本特定的“孤岛情绪”、“物哀忧愁”,在东京这座大都市有了最极致的体现。藤原新也踏入东京以后,搬过好几次家,从环状七号线高架道路正下方,到三河岛的钢铁工厂密集地带,再到新兴住宅区的简易公寓、草加市郊小岛上的集合住宅等,他对东京的多元景象有切身可感的体验。比起光明,他更愿意走入黑暗,比起拥挤不堪的人潮,他把更多笔触留给“边缘人”,《东京漂流》是一部“小人物记录册”,边缘人在大都会的生存状态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东京漂流》的文字跳跃而富有画面感,这和藤原新也的职业有关。他不但是作家,也是一位飘忽不定的摄影师。当他写作时,继承了摄影师对镜头感的追求。读藤原新也的文字,仿佛在看一张张色彩鲜明、寓意十足的照片。而要理解藤原新也的写作态度,不妨从他的生活态度入手。当学生时,他自认与“弥漫着精英意识的安逸大学无法兼容”;当画家,他“专挑一些他们认为不值得画的主题入手”;住地方,他“老是挑鸟不生蛋的地方住”。记录东京,藤原新也也在“反其道而行”,这是他公开的叛逆。外人印象流中的东京他不感兴趣,他流连的是另一个东京——一个沉默、迷惘、魔幻而污浊的东京。

  “凡事以扩大与效率为原则,在生产至上的基础上力行全国各地城市化是时代的主题。”“每个家庭都为跟上社会的高速成长,渐渐整理宅内与周遭没有价值、不必要的异物。”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度让国民充满希望,但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社会的隐忧却逐渐浮现出来,藤原新也在书中特意强调,1980年是一个重要转折,而要理解这个转折及原因,需要知晓日本“腾飞时期”的消费图景及国民的生活变化。

  东京漂流读后感800字

  《东京漂流》前半部分刻画出日本社会的消费狂潮、孤独景象。其中,《两个十诫》最有批判力。在这一章里,作者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了日本的社会变迁,将日本住宅变化、生活方式变化与人们的心态变化结合起来,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剖析问题,文章没有局限于浮皮潦草的批判,让普通读者对日本社会有了一个更为整体的了解。

  藤原新也发现,在日本,老式日本房屋逐渐被集合住宅取代,结合集合住宅的诞生史,他一针见血:“社会转型期集合住宅的构想,就源自监狱的监视管理系统。”“日本从此进入了一个被人管理的时代。”而日本社会人与人的孤独与隔绝倾向,也与住宅结构变化息息相关。作为土生土长的日本人,藤原新也发现:日本社会的住宅结构正步步闭锁,各家各户之间渐渐由交流变成隔绝。

  高度集中的资本与曾经对生产的狂热让日本快速进入消费社会。作为传统家庭核心价值观之一的神龛佛坛的位置被电视机取代,政府鼓励专家制定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计划,这一时期,东京大学经济学者提出了刺激大众消费的十大战略,堪称消费社会的绝佳注脚。

  藤原新也对消费狂潮非常警惕,在《两个十诫》《行善潮流》中,他都对鼓吹消费的美德的风气予以抨击。某种程度上,日本精英们为了提高生产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既得利益,对平民实施了“奶头乐”式的手段,鼓励平民将激情宣泄在娱乐新闻、暴力游戏、情色产品和频繁密集的工作中,无形中消解了日本公民的抗争力。

  作者将日本住宅的变化置入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他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判断:“住宅的定义,正逐渐由家庭成员与社会或超自然的交流场所,变成为了争取更多社会生产力而筑起的功能性斗争要塞。”而这种设计,本质上服务于当时日本社会“事以扩大与效率为原则”的方针。

  当消费达到饱和、内需停滞,消费文明体系下的民众开始倦怠。于是,年轻人开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大街上出现“促进消费公司”、“供给过剩公司”,电视节目开始拍摄反映颓废人生的电视剧。大众并不愚蠢,大众看破了消费的路数,但站在消费文化的饱和点上,大众困惑的是,自己该如何克服与日俱增的虚无感?

  藤原新也以1980年为转折点,讲述了日本社会的变化。他举了田园调布(位于东京都大田区的高级住宅区)、反核运动、宪法阅读运动等例子,说明随着经济热潮的消退和消费文化的饱和,日本人不但愈发孤独,对既有现象的怀疑情绪也日益浓重。在这个固化社会里,都市人反而像一个个无根的漂泊者。而这幅图景正是低欲望社会的前兆。

  就在这一时期,日本社会兴起了行善风潮、《日本国宪法》热卖、卡拉OK现象等,揭示了弥漫在日本青年人群中的“空虚感”。对于行善热潮,藤原新也直言不讳道:“大众对行善运动的热衷以隐恶扬善、拯救人类为名,却不知不觉将生活中的自我救赎当成了他们的目的——这便是我假说的结论。”生而为人,缺乏精神支点,被有罪意识笼罩,渴望被拯救,这是埋藏在日本青年中的微妙心态。而行善反而成了个体赎回自己意义感、消解“被害妄想或加害妄想”的方式。

  商业集团迎合了日本市民的这种心态,以爱、和平、正义、善良之名,制造各种消费途径,诱导市民吐出自己的存款。部分人跳入了这个消费陷阱,但也有不少日本人,却彻底厌恶了资本家的手段,对刺激消费的方式提不起兴趣。甚至,他们对结婚、生育也表现出背离的态度,日本青年人开始涌现出“独身潮流”,低欲望社会由此现出端倪。

  讽刺的是,由于文章触犯了部分商业集团的利益,藤原新也在当时的报章杂志上的连载被无情腰斩,他在书中无奈写道:“我的文字与照片触犯了批判商业手段的禁忌。”

  阅读《东京漂流》,让我想起了作家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尽管前者文本更为轻盈,但它们给予我的阅读感受很相似。《东京漂流》不是散碎的杂文集,也并非一板一眼的论文式著述,它像一部作者的回忆录,融汇了他的亲身经历与东京不同时期的典型实例,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解读日本的变化。这本八十年代末的作品,今天再读,它对消费主义、个体困境和资本社会的批判与分析依然尖刻和到位,无意中也点出了当前中国青年人面临的精神危机,如果把书中的地名、人名置换,日式句子改一改,它倒真像是一本映射当下的读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