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刘莉莉老师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关注的一位穿搭博主推荐的,最开始看到书名你会觉得它应该是一本心灵鸡汤,于是我只是把它加入了购物车迟迟没有付款,后来陆续看到很多人说这本书不错,于是决定入手看看。

  这是一本心理学书,是日本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整理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编撰的心理学书。它是通过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来逐渐解答青年对人生的种种疑惑,从中阐释阿德勒的思想。与弗洛伊德等传统心理学的观点不同,阿德勒心理学提出“目的论”,即人们所考虑的不应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原生家庭”这个词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听过,曾经跟朋友也一直探讨过这个问题,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是不是终其一生的,前几天微博热搜也出现过类似话题“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20多万人的投票有15万人认为能决定一生。按照阿德勒的观点,一定不是,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一定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过去的经历的确会对我们的人格形成有一定影响,但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

  众所周知,今年赣榆有一名城头中学的高考生姜同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考了368分本可以选择一所更好的本一院校,但他却毅然选择了盐城师范学院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英语专业,选择四年后回到赣榆做一名乡村教师。说实话,刚开始看到新闻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他的做法,但后来想想,他的行为似乎可以理解。他父母年迈,从小家境贫困,母亲患有精神智力障碍,父亲患有肝病,按照原因论的观点,生在这样的家庭,他应该是抱怨父母,抱怨命运不公,堕落度日,觉得自己这辈子毫无出路。尤其在这样一个拼爹的时代,可是他没有。我不能肯定他私下里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即便在仅有的一盏不知道几十瓦暗黄的灯光下依然努力奋斗,并最终取得了368的高分。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说他喜爱英语,希望做一个乡村教师,可以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农村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说实话,我不相信他那样的家庭环境及患病的父母能带给他什么样优质的甚至正常的家庭教育,但他很棒,他虽满脸成熟,没有看上去像18岁的同龄少年,但他没有被生活打垮,他有自己的追求和选择,我相信他的未来不会差。

  书中还谈到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他认为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出口而是入口。

  其实我觉得不太能苟同。我认可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不认可父母及老师应该将课题分离出来,放任孩子的学习。我现在任教一年级,我们班有些孩子已经展现出不爱学习,不听课这一面。接照阿德勒的课题应该分离理论,此时的父母老师都不该干涉,任由孩子自行发展,告诉他你需要我帮助的时候你告诉我,我会伸出援手。我不认为是这样,这个年纪的孩子说实话还没有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理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他们还没有明确判断是非的能力,甚至可以说许多孩子尤其是农村娃还没有从幼儿园那种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清醒过来,还没有“我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概念,没有我要“学习”的意识,如果此时老师和父母任由他发展,不进行干涉、放任自流。孩子可能就此毁掉,难道家长、老师这时候不该及时主动参与孩子的课题,与他进行有效沟通,帮助他树立学习的意识吗?我所谓的干涉不是要打要骂,只是因为孩子还不懂甚至不清楚“学习“这一行为的重要性,作为成人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让其了解。

  书中还有许多现点让人读来醒醐灌,阿德勒心理学是个人的心理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自己,把握此时此刻,获得人生之自由与幸福。(朱小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对于我来说,一本好书应该是钥匙到锁开的那种直接。如果磨磨叽叽,半天让我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那我的选择一定是放下他,没有兴趣再读下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让我捧起来,就不想放下的书。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解答问题、阐述观点的。正如序一里说的:对话体使得我们阅读时感到亲切,有"如师在临"的体验。

  读这本书之前,先认识一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书的观点很多,我依然选择让我感触很深、我能够理解分析透彻并且和我自己有连接的部分来分享。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弗洛伊德认为:你今天的不幸,都是你过去心灵受到创伤的原因。而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场大的灾难或幼年受到虐待对人格是会有影响,但死抱着过去不撒手,拿过去当借口,认为我现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我过去心灵受过伤害所造成,让自己深陷于一种悲伤不能自拔的情节当中,那只会让你停滞不前,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只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积极意义,让我们正视我们的创伤,才会起到积极作用。你自己过怎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简单直白的告诉你,应该怎样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年的伤害,摘抄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这些"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深深的烙印。(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那时你还小,你受了伤,那不是你的错。但你的伤口至今还在流血,你却要自己想法包扎。如果它还象下水道的出口一样嗖嗖地冒着污浊的气味,还对你的今天、明天继续发挥着强烈的影响,那是你仍在听之任之。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风帆,成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他粉碎。语言犀利,一针见血。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一直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自己有自卑感。但心理学上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自卑。了解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发现无论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要看你赋予他什么样的意义。如果赋予他积极意义,你的自卑感,也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你的自卑感,其实是你不满足于现状。所以不断要求自己进步,让自己变的更优秀的一种推动力。被赋予了积极意义的自卑感,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

  而完全沉浸在自卑中,让自己变的越来越消极,便进入了自卑情结。自卑情结,也被阿德勒认为是一种借口,一种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的借口。其实安于现状也是一种选择,无关对错,只要能够符合自我满足、自我接受的前提条件。但是,那是因为你愿意并且接受,与其他无关。如果你已经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请审视一下自己,你是有一点点自卑感,还是深陷于自卑情结之中不能自拔?还是阿德勒的观点: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如果有了竞争,不知不觉中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一个人跟一群"敌人"生活在一起,怎么会轻松快乐?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的前进即可。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真正做到还是有难度的。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总与他人比较,产生嫉妒、怨恨等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那种感觉不但产生不了什么积极作用,同时会让自己很苦恼。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或看到自己是嫉妒与怨恨的。可是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这种情绪很难避免。所以,努力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向着理想中的自己努力,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近。这种感觉会让你更加自信,而且你相信,不断在超越自己的自己,会越来越优秀,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终于到了这一章节了,这是最近我一直在自己身上实验运用的课题。他真的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人际关系中的很多问题。简直就是生活中的"万能膏"

  先摘抄书中一些比较有力量的字眼儿:

  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我对课题分离的理解是这样的:比如生活中经常有人需要你给予建议。那么,你的建议就是你的课题。而是否接受你的建议就是他的课题,你不能干涉他是否接受你的建议。他的课题,他可以自己做来做决定。当你没做好课题分离时,你会觉得,我在帮他,可他不但不接受还不领情,多么令人气愤。可是课题分离清楚了,事情也一下就变的清晰明了了。

  再举个例子:我需要你帮忙,是我的课题。你决定帮不帮忙是你的课题。你帮与不帮都是你的决定,我只能接受,不能干涉。如果我对你的不帮忙,横加指责,我就干涉了你的课题。课题分清楚了,然后互不干涉,自然会减少矛盾,人际关系也和谐了。即使你们是母子关系、你们是亲密的伴侣关系、你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他是他,你是你。

  上述的课题分离还算容易,对于我而言,怎样面对我跟孩子的课题分离?比如我怎样认识学习是他的课题,哪些是干涉,哪些是帮助?虽然有难度,但是这个课题分离是一定要做的。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一直以来,共同体感觉这个词都让我感觉到很抽象,我想拼命的把他具体化?可是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直入内心去认识他,把抽象的具体化。那就从一个特别具体的名词----伙伴作为切入点,来尽量把共同体感觉具体化吧。

  生活中我最可以称之为伙伴的人,就是我们家沈先生。家庭,是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一个点。从这个点,放射开来,再从家庭到学校、单位、国家、人类等一切,甚至包括宇宙。

  在家庭中,我和大小两位沈先生,是合作伙伴。我们各司其责,分工不同,自己有自己的位置。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不能一味的索取:你一定要来关心我,认同我,包容我。而更重要的是,我能为家人做什么?我可以为他们做准备可口的饭菜、有干净衣服、储备一定的知识为你们解答困惑。

  在平时,不断的积累、进步,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这便有了共同体感觉。继续展开说,走出家庭,来到社会,我能够为社会做什么,能为社会中的伙伴们做什么?一样的,我已经把一个积极的、充满能量的、能够给伙伴们提供帮助的自己准备好了。在我能量低下的时候,我的伙伴也准备好了一个可以为我提供能量和帮助的他自己。这样,大家都能在这个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从付出中获得归属感,无论你所处的天地有多广阔,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只要存在就有价值

  其实写完共同体感觉,我就不想写了。可这样就留给别人了一个错误观念,对别人有帮助的,才是有价值的。

  书中举了个例子:假如某人的母亲遇到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他能活下来,该就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她只要存在对他的至亲而言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了。所以说:请用存在的标准去看待他人,而不用行为标准。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看待他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

  当你有了共同体感觉,你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不要将灯光打向人生整体,去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于与未来,而忽略的此时此刻。人生,正是由每一个此时此刻组成。认真的过好每一个此时此刻,你现在这一刻就能幸福。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这句话有点象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如果想改变你的世界,那就开始吧……

  这是一本心灵层面的书,有点曲高和寡,不太容易读懂。读书会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各自把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分享出来,让彼此在一个一个抽象的名词中,找到了具体化的意思。

  书中的内容很实用,他就象开出一剂剂心灵处方,把身边很浅显易懂,而你却被深深陷入其中,不能理解的问题罗列出来,给你提供解决办法。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谢谢年妈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近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平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平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用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青年与日本哲人的一系列对话。日本的哲人重点向青年讲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要义,告诉人们:“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完全认可这种观点,大家都生活中充斥着竞争、压力和烦恼,复杂的人际关系总会把人们压的喘不过气。我想也正是这样一种极具争议的观点才让这本书变得更具魅力。这本书的笔记我整理了两遍,写下这些文字也仅仅是要对这本书的内容再次梳理而已。其实每一章都值得去吸收和消化,我仅仅是粗浅地记录一下主线供大家参考:阿德勒心理学概要、自我接纳、他者依赖—课题分离、他者贡献、关于幸福的总结。

  阿德勒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简单的理解是:“个体心理学”、“使用心理学”也可以看作是“勇气心理学”。他不同于大名鼎鼎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地方在于,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佛洛依德认为很多成年人的烦恼和痛苦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创伤,也就是每个人都背负着曾经经历过的种种阴影。而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为了某种“目的”而活。比方说,一个人形容自己说话总是脸红,他不敢去与人沟通。那么按照佛洛依德的观点也许要探究这个人小时候是否收到过某些“伤害”从而不敢表达自己。而按照阿德勒的理论来说,这个人也许是因为”害怕被他人拒绝“这个目的从而选择了”脸红“这个自我逃避的手段。又比方说有的人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脾气不好,那么按照此理论,他只是为了”震慑“住别人或者用更少的沟通控制别人这个目的,利用”发脾气“这个手段去大发雷霆。脸红也好,发脾气也好都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有勇气去改变。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所以想获得幸福的关键也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我们是有能力改变的,并真切的付诸行动改变。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不足,比起用”儿时阴影“、”外界因素“为自己找借口来说,改变其实是很难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保持现状都是更加安心,更加简单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改变难同等于幸福难。

  自我接纳

  很多人都有羡慕别人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要真的问问自己:“你想成为别人吗?”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成为别人,这件事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获得幸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自我接纳。我们要知道“我”这个容器不可以更换,但是可以更新。”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人的性格,广义来说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或者人生观。阿德勒鼓励人们分清“可以改变的事情”和“不可以改变的事情”。当然我们的出身、父母、家庭、国籍等因素都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自由的对可改变的事情进行“重新选择“。我们要告诉自己:”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如果想获得幸福就要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学会更新自己的生活方式。

  课题分离

  说到他人的问题就不得不的提到烦恼二字。书中提到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样的烦恼在我们国家就更为明显。因为中国的文化里有一种“耻文化”,人们都十分在意自己的“面子”。在过去的农村就更为明显,就像李银河老师说提到过的,在过去的农村人们会花很多钱去办“红白喜事”也不会投资钱在改善生活和教育子女上。这种落后都在于人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意自己所谓的“面子”。阿德勒心理学也提到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但是人们又不得不面对人际关系这个课题,这就好比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一样无法逃避。所以切断烦恼的根源也在于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书中提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做好—课题分离。我们要做到不去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判断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不需要你承担的结果那就是他人的课题,也就真的不需要你去妄加干涉了。书中阿德勒举例说,心理咨询辅导认为,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最后还是要被辅导人自己去下决定做决定,辅导顾问师不能干涉的。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课题分离很容易被消极化,其实他并不是让我们对他人放任不管,而是帮助他人找到自己的课题,让自己和他人由自己处理课题的自信和能力。尤其在亲子关系中更是如此,作为父母更要让孩子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如何把自己的课题做好,为自己做好。

  人际关系按照距离和深度大致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课题。这三个课题的分离难度是递增的,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也是递增的。其实人生这三大课题中工作课题是相对简单的,倘若有人不喜欢这个工作大多都是因为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评、被贴上了无能的标签、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当你离开这个工作的时候,这个烦恼也被剪断了,工作课题是很容易被处理的。再者就是交友课题,在这样一个”友船翻“的时代,很容易瞬间失去一个所谓的闺蜜或者知己。爱的课题其实最难的,按照深度来看亲子关系又难于夫妻关系。因为亲子关系是不会被任何因素割裂的。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好课题分离也是帮助自己和孩子获得幸福的关键。

  以最难的亲子关系为例,父母和孩子也要做好课题分离。这种分离和放任完全不同,放任是指: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相反阿德勒主张: “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能做到亲子关系的课题分离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课题,这样是帮助父母减少生活的烦恼和负担更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课题,给他们独立和自信的能力,更是给予孩子获得幸福的勇气。只有接纳自己,过好此时此刻的自己才是幸福的开始。

  做好课题分离,幸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指标。

  他者贡献

  做好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入口,只需要我们记住:”在意我们脸的只有我们自己。“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 “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做“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告诉我们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一点其实是让我们找到幸福的导航,我们要按照这样的方向去生活,不去向外寻求认可和肯定(那是他人的课题不是自己的课题)只需要从心底信赖别人,相信别人是自己的伙伴(至于别人怎么对待我们也是他人的课题),从我们自己做起不去计较别人的反馈,由内而外的获得自由的幸福。比如工作也是一种他者贡献,我们工作更多的是要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而非单纯的满足,在我们做好自己对集体贡献的同时,收获了归属感从而回归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即自我接纳)。

  共同体的概念无限大,可以让我们用宇宙观的视角看问题从而也可以化解一切问题。你不在这里工作,也会在家庭中找到归属感,离开家庭你还有国家,离开国家还有世界......有无限大的共同体让你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价值,因此每个人都无需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实践中阿德勒提出了“横向关系”的概念,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做到“不表扬”也“不批评”,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都来自于你对他人的不平等关系。比如你表扬别人,那一定认为那个人的位置比你低,一定有等级产生。批评就更是如此。这样有等级对对话都是一种“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的纵向关系。阿德勒心理学强烈否定赏罚教育也是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我们只需记住无论是老板、公司职员、家庭主妇、同性恋、异性恋都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人与人之间“虽不同但平等”。学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表达,尤其是一句”谢谢“真的足够表达你对他人的感谢和肯定了。这也让我想起《零极限》那本书中提到的四句箴言:”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些都是横向关系的很好的展示也是获得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核心。

  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用”存在标准“代替”行为标准“,每个人的意义在于他的存在而非他的行为。这一点特别能够帮助老人和失业的人找到幸福的坐标。很多”工作狂“都只能狭隘的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的不和谐来自于 “生产者”。他们很容易因为自己是生产者来以不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家庭成员。比如很多父亲会以挣钱养家为由拒绝陪伴孩子、对妻子动怒、支配家人等等。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不是生产者的时候,退休的人、重病的人等等。我们要有勇气用“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从而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比如妈妈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对他者的贡献,这种贡献就是一种幸福。很多贡献都是看不见的,而我们自己要感受这种“贡献感”,这种感受就是幸福。甚至是重病在床的老人,他即使无法做事,全家也因为他还活着而倍感幸福和喜悦,这也是一种贡献感,更是一种“存在标准”下带来的幸福和自我接纳。

  关于幸福的总结

  “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人生不是一条设定好终点的线而是点的连接。我们只要此时此刻充实就可以获得当下的完整和幸福。你的世界只属于你自己,不能靠他人改变而智能靠“我”来改变。阿德勒说:“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从接纳自己开始不去妄加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被他人妄加干涉;信赖他人,无条件的相信他人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而非敌人;从我开始进行他者贡献,体会贡献感带来的幸福感,最后找到自我的价值和归属;最后再次回归到对自我的接纳。

  哲人说: “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愿我们每个人可以认真但不深刻地过好每一个幸福的当下......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哲学思想的解读,以类似《理想国》中的对话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朴实平直地阐释这些束缚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让我们读者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企业过去的业绩与经验、一贯以来的工作方式、内部的改革阻力,也让不少企业止步不前,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攫取新的成长机会,甚至走向衰落。改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也是从不幸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大多数人太害怕被他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看到身边的人活跃幸福的姿态,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而选择缩在自己的壳里,避免与人发生关联。适度的自卑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追求优越性,并非是要尽力超越他人甚至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晋升,而是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接纳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长处,与"理想的自己"相比较,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常常见到年轻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或者儿时的经历作为自己糟糕境遇的借口,将自己当前的窘境归咎于他人。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却根本不考虑"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于我们的竞争或胜负意识,因为常常拿自己跟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步入那个"之类的想法,自卑情结或优越感就会随之而生。竞争或胜负意识,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当成"敌人".而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人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会步入权力之争,通过发怒、责难对方,试图让对方屈服,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夫妻关系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是如此,同事之间甚至上下级关系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骂或者公然挑衅,我们不妨退一步想想对方的隐藏目的是什么。"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其实是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借此让对方屈服。一旦破除这种竞争关系,我们就能克服自卑情结;直面人生课题,不给自己找借口,才能摆脱人际关系烦恼的摆弄。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首先我们要了解"课题分离"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过分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常常会扼杀我们选择的自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不能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

  在中日韩这几个推崇赏罚式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期待"这一手段,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获得表扬和奖赏。对于年轻人来说,父母的认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身边有个朋友重点大学毕业,毕业后开了家餐馆,虽然工作辛苦,但干得特别充实,每个月也能净盈利两万。但朋友的家人对他开餐馆一事特别反对,认为餐饮是低级的工作,三天两头跑去店里找他吵架。朋友最后迫于压力,把餐馆转让了出去,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企业干起了文员,每天郁郁寡欢,觉得相当痛苦。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说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对于幸福的人际关系,获得共同体感觉极为重要,即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也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参与和融入共同体,思考"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归属感。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们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 天,而是"此时此刻".

  《尼布尔的祈祷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活在当下要求我们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通过为他人做点什么,发掘"我有能力"的意识,更积极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成共同体感觉,赋予人生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