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讲评之风人深致:不变的是诗经,变的是我们

刘莉莉老师

诗经讲评之风人深致:不变的是诗经,变的是我们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苏缨的这本《诗经》讲评,在天涯上读过一些,原先以为会由出版《纳兰词典评》的广西师范出版,不过后来貌似黄了。不过这次改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装帧质量倒也保持了应有水准,应该是值得庆幸的。

  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诗词解读汗牛充栋,良莠不齐。不过在其中,苏缨的作品我一向比较喜欢。其解说有情感又不似小女生般滥情,有功底又不似老先生般酸腐,其中的“度”把握比较到位。苏缨曾自承解说风格比起那些“读起来觉得美就好”的朦胧派,更偏向于要把诗词的写作背景与人物关系弄清楚再来探究其中的意味。这一点在其解读纳兰词和唐诗的几本作品中就已经显露无疑,此书中更是如此。

  需知《诗经》可不是普通的诗词歌赋,它可是《六经》这一,相传孔子亲自编撰,在历朝历代都被奉为经典。针对其的解读也是古往今来,不绝于道。然而,《诗经》也是争议颇大的一部诗歌集,看似浅显的诗句下有着无数的阐释和注解,却又彼此争论不休,暧昧不清。胡适甚至说“诗经有一半至今读不懂”。对此,作者试图在本书中给出自己的一些解读。

  苏缨的解读,一大特点就是旁征博引。解读诗经,不仅从诗经本身入手,更是引用了古今中外一堆注释。从《毛诗》、训诂学到胡适、闻一多,再到庞德,加上涂尔干、奥卡姆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解读,可谓丰富。而作者并没有犯为注解而注解的错误,而是辩证地看待这些注解。她指出解读诗经的几个主要错误就是过度阐释、以今度古,以及为了自己的目的去阐释。这样的解读方法,不但会把本来简单的事情越弄越复杂,还是对诗中原有意义的扭曲。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古代把所有诗经内容都往“后妃之德”上凑,还是解放后将其全部理解为“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阶级觉悟”,都是有失偏颇的。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就要首先还原其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揣测和推断。这一观点,倒是颇似新文化史及心灵史的`看法,让我想起之前看的《屠猫记》。

  只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今人真的能够揣摩清楚吗?虽然中国有着不间断的文字和文化传承,是为一大优势,但文字的意义在传承之中却无时无刻不发生着流变。这一点,作者其实比谁都清楚吧。更何况,人们从来都是更多按照自己意愿来解读作品,正如《诗经》的官学地位催生了“后妃之德”的正统解释,而阶级解读的盛行也是出于阶级斗争的需要一样,如今安意如们对诗经的解读回归情感系,不也是由于“市场导向”?人们想要的,是否真的是诗的原意?还是自己所希望的意思?《诗经》没有变,那么到底是什么变了呢?看完全书,其实反而有了更多的迷思……

  不过,能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仍旧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解读诗经,努力还其本来面目。这本身何尝不是一种值得肯定和钦佩的举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