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溶解教案

马振华老师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在操作实验中培养幼儿互相谦让、有秩序进行操作的习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6、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

  3、轻柔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

  1、师讲故事:嗨!我是糖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

  嗨!我是勺子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

  小朋友们,你们想听我们的故事吗?

  师:糖宝宝和勺子宝宝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有一天他们到草地上做迷藏,糖宝宝要藏了,糖宝宝想:我藏到哪儿好了?忽然,糖宝宝看见一杯水,赶紧跳下去。勺子宝宝说:我一定能找到你。勺子宝宝找呀找呀,勺子宝宝找到糖宝宝了吗?

  2、教师出示糖和纯净水。小朋友们猜一猜糖宝宝跳进水中,勺子宝宝能找到吗?

  3、师把幼儿猜想的结果表示出来:找到的用笑脸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脸表示。

  4、我们可不能凭想哟,必须自己试一试才知道。(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糖去了哪里?)

  二、请幼儿自己动手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中的结果。

  1、教师:你们想是吗?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后,请幼儿自由地去进行水的溶解实验。

  步骤:一、想:要多少糖(一勺糖)

  二、看:看糖在吗?

  三、搅:用勺子搅一搅

  四、再看:看糖还在吗?

  要求:(1)、慢慢地做实验

  (2)、不要把水和糖弄撒了

  (3)、仔细的看一看

  (4)、说一说你的发现

  3、幼儿自由进行探究实验,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做实验记录。

  4、师问:还看得见糖吗?糖哪儿去了?

  5、师幼交流实验结果,根据猜想更换卡片。

  三、总结实验结果。

  1、师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就叫做"溶解"。

  2、师解释"溶解"。问:糖溶解到水里,水变成什么味道了?

  3、幼儿亲自尝一尝。师:糖真甜,能不能多吃?为什么?

  四、延伸活动

  1、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被水溶解?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要奖励能干的宝宝们,我们来用溶解的现象自己做一杯饮料吧,大胆的宝宝可以把你的饮料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幼儿随着音乐大胆地将饮料双手送到老师们的手中,并告诉老师们自己的饮料是如何做的,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

  4、请孩子们在品尝自己的实验成果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采用个别引导和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溶解”的方法。而且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溶解的过程一目了然。这样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2

  设计思路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幼儿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先通过游戏法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紧着,由教师示范溶解这一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让幼儿掌握搅一搅的方法,并在搅一搅的过程中去观察物体的溶解;最后,让每个孩子操作,在操作中去观察溶解这一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对溶解的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在水里溶解,有些不可以。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观察溶解

  活动准备

  透明的塑料杯100个、勺子40个

  方糖、果珍、盐、砂糖、奶粉

  黄豆、大米、绿豆

  塑料框16个、温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今天,吴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神秘礼物,来看看,是什么吧!(一遍说一遍揭开罩布)

  对,是一杯水!不过,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哟!(故弄玄虚)那是什么水呢?(稍作停顿,让幼儿猜想片刻)我请一个乖宝宝来尝尝吧。

  (请幼儿尝一尝)

  某某小朋友,你来尝一尝吧!好喝吗?(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啊?(幼:甜的)咦?怎么会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里呢?吴老师怎么没有看见呢?小朋友们看见了吗?(没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

  (站位:回到桌子前面了)刚才有小朋友说,是糖化了,和水宝宝做朋友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它。真的是这样的吗?(做疑问状)要不,我们把糖宝宝和水宝宝请出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不好?(幼:好)

  (二)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幼儿观看

  (教师坐下,从桌子下面端出水和糖)一边端一边说,这是水宝宝,这是糖宝宝。不过这个糖宝宝可有点不一样哟!(用勺子舀起方糖),这个糖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啊?(幼:正方形的)对,方形的,所以它叫做方糖。叫什么呀?(幼:方糖)对,它叫方糖。

  小朋友们看好了哟,吴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一边说,一边操作,把水端到前面放好,然后再端起方糖,把方糖倒进水里,再拿一个魔法棒。对,把我们的勺子这样子用就变成了魔法棒,把魔法棒放进杯子,搅一搅,搅一搅。小朋友,注意看,有什么变化呀?(方糖变大还是变小了呀?)(幼:变小了)再搅一搅,搅一搅,搅一搅......(搅到方糖不见了为止)咦?方糖呢?(幼:不见了)对,方糖不见了,去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小朋友,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吗?(幼:......)其实呀,这种想象叫做溶解。叫什么呀?(幼:溶解)对,方糖在水里不见了,和水宝宝做朋友去了,我们就说方糖宝宝怎么了(师幼同说:溶解了)。

  2.个别幼儿操作

  刚才,方糖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在水里溶解了。那么,它会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这是什么呀?你们小时候都喝过的?对了,是奶粉。

  那奶粉会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幼:......)请小朋友上来变魔术,看奶粉到底溶解没有,好吗?

  请幼儿1名。

  某某小朋友,你来变魔术吧!先把水端到面前,然后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进杯子里,拿一个魔术棒,用魔术棒去搅一搅、搅一搅、搅一搅。小朋友们仔细看哟,看奶粉有没有和水宝宝做朋友,有没有溶解。搅一搅、搅一搅.....,奶粉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吗?因为,奶粉在水里怎么样了呀?溶解了(师幼同说)

  刚才,某某小朋友变魔术的时候,发现奶粉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在水里溶解了。吴老师,还有点不相信,我要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变魔术。某某小朋友,你来。

  对,先端一杯水放在前面,再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进杯子里,拿一个魔术棒,搅一搅,搅一搅,小朋友仔细看哟,看看这一次奶粉有没有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搅一搅、搅一搅.....奶粉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吗?看来奶粉真能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面怎么样啊?(师幼同说:溶解)

  还有没有,想玩这个魔术的,你来吧。

  先端一杯水放在前面,再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进杯子里,拿一个魔术棒,搅一搅,搅一搅......奶粉不见了,在水里溶解了。

  (三)集体操作,教师指导

  1.操作可溶解的材料

  (1)认识材料及讲解操作步骤

  刚才,我们通过变魔术指导方糖和奶粉都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小朋友想一想,让幼儿自由充分的表达。教师回应幼儿答案。

  小朋友们,都开动脑筋了,吴老师很高兴,所以邀请每个小朋友都去做魔术。开心吗?那好,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要去变魔术的材料吧!(教师端出材料)

  这是方糖,这是奶粉,这是砂糖,这是盐,这是什么呀?(幼:.....)是果珍,是什么呀?果珍。对,这是果珍。

  等会一张小桌子上都会有一筐变魔术的材料,还会有一筐水,和一旁魔术法棒。我们变魔法的时候要先怎么样,对先把水端在我们面前,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材料,然后把材料倒进水杯里,然后拿起魔法棒,怎样,对搅一搅、搅一搅,小朋友要一边搅,一边看哟,看看有没有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好吗?

  好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小椅子抬到空位置上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始变魔术吧!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搅一搅,观察有没有溶解。

  (3)幼儿分享(5个)

  好了,请小朋友把杯子放在桌子上,转过来看着吴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去变魔术了。我要请小朋友告诉我,你选了什么材料变魔术,它有没有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

  某某小朋友,你来,(端着你的杯子走到前面来)你选了什么材料变魔术?它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吗?因为它在水里溶解了。

  2.操作不可溶解的材料

  (四)集体记录

  请小朋友把杯子轻轻地放回塑料(示意保育员收材料)。然后转过来,看着吴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变魔术了,都知道了那些材料是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些材料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不会在水里溶解。非常的棒!哎呀!可是,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变过魔术,不知道那些那些材料是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些材料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不会在水里溶解,怎么办呀?

  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

  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好,有的说......,有的说.....,吴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让小朋友们不变魔术也知道那些材料是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些材料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不会在水里溶解。

  (五)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好吧,吴老师告诉你们吧,就是用记录表。用什么办法?

  对,用记录表。(一遍说,一遍翻出记录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记录表上吧。这是....,这是....,这是....,这是....,这是....,刚才我们变魔术知道,方糖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所以在这里画一个勾,

  (同理,记录其他材料溶解与否)

  小朋友一看到这里画个勾,就知道方糖可以和水宝宝朋友,在水里怎么样?(师幼同说:溶解)

  小朋友一看到这里画个叉,就知道沙可不以和水宝宝朋友,不能在水里怎么样?(师幼同说:溶解)

  结束:中四班的小朋友真是太能干了,今天下午学会了做魔术,还学会了用记录表,真是太能干了,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嘿嘿,我真棒,嘿嘿,我真棒,拍拍小肚皮呀,顶呱呱!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不管是对我个人,还是对我班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次体验课。所以,总的来说,不管是从最初的选材到活动方案的设计还是整个活动现场,都走的是“保守”路线。本次活动《溶解》是一个比较经典的科学现象的观察活动,题材紧扣生活,是孩子们熟悉的,这样一次生活化且比较简单的活动,适合初次开展科学活动的教师,也适合第一次接触科学活动的孩子们。因为简单,教师容易体验到成功感,同时也是一次带领孩子走进科学探索世界的敲门砖。

  “保守”还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尝试科学活动。我很注重自己的操作常规,也注重培养孩子的操作常规。每一操作,不管是我的示范,还是请个别孩子尝试,以及到最后全体孩子们的操作,我都在向孩子们强调操作常规。

  为了让孩子在初次接触科学活动时,尽量的感受到规范与完整,我增加了记录这一个环节。当然,结合班级幼儿实际情况,由于是第一开展科学活动并使用记录表。所以,我选择的是集体记录的方式。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3

  设计思路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幼儿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先通过游戏法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紧着,由教师示范溶解这一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让幼儿掌握搅一搅的方法,并在搅一搅的过程中去观察物体的溶解;最后,让每个孩子操作,在操作中去观察溶解这一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对溶解的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在水里溶解,有些不可以。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观察溶解

  活动准备

  透明的塑料杯100个、勺子40个

  方糖、果珍、盐、砂糖、奶粉

  黄豆、大米、绿豆

  塑料框16个、温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今天,吴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神秘礼物,来看看,是什么吧!(一遍说一遍揭开罩布)

  对,是一杯水!不过,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哟!(故弄玄虚)那是什么水呢?(稍作停顿,让幼儿猜想片刻)我请一个乖宝宝来尝尝吧。

  (请幼儿尝一尝)

  某某小朋友,你来尝一尝吧!好喝吗?(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啊?(幼:甜的)咦?怎么会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里呢?吴老师怎么没有看见呢?小朋友们看见了吗?(没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

  (站位:回到桌子前面了)刚才有小朋友说,是糖化了,和水宝宝做朋友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它。真的是这样的吗?(做疑问状)要不,我们把糖宝宝和水宝宝请出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不好?(幼:好)

  (二)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幼儿观看

  (教师坐下,从桌子下面端出水和糖)一边端一边说,这是水宝宝,这是糖宝宝。不过这个糖宝宝可有点不一样哟!(用勺子舀起方糖),这个糖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啊?(幼:正方形的)对,方形的,所以它叫做方糖。叫什么呀?(幼:方糖)对,它叫方糖。

  小朋友们看好了哟,吴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一边说,一边操作,把水端到前面放好,然后再端起方糖,把方糖倒进水里,再拿一个魔法棒。对,把我们的勺子这样子用就变成了魔法棒,把魔法棒放进杯子,搅一搅,搅一搅。小朋友,注意看,有什么变化呀?(方糖变大还是变小了呀?)(幼:变小了)再搅一搅,搅一搅,搅一搅......(搅到方糖不见了为止)咦?方糖呢?(幼:不见了)对,方糖不见了,去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小朋友,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吗?(幼:......)其实呀,这种想象叫做溶解。叫什么呀?(幼:溶解)对,方糖在水里不见了,和水宝宝做朋友去了,我们就说方糖宝宝怎么了(师幼同说:溶解了)。

  2.个别幼儿操作

  刚才,方糖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在水里溶解了。那么,它会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这是什么呀?你们小时候都喝过的?对了,是奶粉。

  那奶粉会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幼:......)请小朋友上来变魔术,看奶粉到底溶解没有,好吗?

  请幼儿1名。

  某某小朋友,你来变魔术吧!先把水端到面前,然后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进杯子里,拿一个魔术棒,用魔术棒去搅一搅、搅一搅、搅一搅。小朋友们仔细看哟,看奶粉有没有和水宝宝做朋友,有没有溶解。搅一搅、搅一搅.....,奶粉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吗?因为,奶粉在水里怎么样了呀?溶解了(师幼同说)

  刚才,某某小朋友变魔术的时候,发现奶粉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在水里溶解了。吴老师,还有点不相信,我要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变魔术。某某小朋友,你来。

  对,先端一杯水放在前面,再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进杯子里,拿一个魔术棒,搅一搅,搅一搅,小朋友仔细看哟,看看这一次奶粉有没有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搅一搅、搅一搅.....奶粉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吗?看来奶粉真能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面怎么样啊?(师幼同说:溶解)

  还有没有,想玩这个魔术的,你来吧。

  先端一杯水放在前面,再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进杯子里,拿一个魔术棒,搅一搅,搅一搅......奶粉不见了,在水里溶解了。

  (三)集体操作,教师指导

  1.操作可溶解的材料

  (1)认识材料及讲解操作步骤

  刚才,我们通过变魔术指导方糖和奶粉都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小朋友想一想,让幼儿自由充分的表达。教师回应幼儿答案。

  小朋友们,都开动脑筋了,吴老师很高兴,所以邀请每个小朋友都去做魔术。开心吗?那好,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要去变魔术的材料吧!(教师端出材料)

  这是方糖,这是奶粉,这是砂糖,这是盐,这是什么呀?(幼:.....)是果珍,是什么呀?果珍。对,这是果珍。

  等会一张小桌子上都会有一筐变魔术的材料,还会有一筐水,和一旁魔术法棒。我们变魔法的时候要先怎么样,对先把水端在我们面前,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材料,然后把材料倒进水杯里,然后拿起魔法棒,怎样,对搅一搅、搅一搅,小朋友要一边搅,一边看哟,看看有没有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好吗?

  好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小椅子抬到空位置上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始变魔术吧!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搅一搅,观察有没有溶解。

  (3)幼儿分享(5个)

  好了,请小朋友把杯子放在桌子上,转过来看着吴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去变魔术了。我要请小朋友告诉我,你选了什么材料变魔术,它有没有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

  某某小朋友,你来,(端着你的杯子走到前面来)你选了什么材料变魔术?它和水宝宝做朋友了吗?因为它在水里溶解了。

  2.操作不可溶解的材料

  (四)集体记录

  请小朋友把杯子轻轻地放回塑料(示意保育员收材料)。然后转过来,看着吴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变魔术了,都知道了那些材料是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些材料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不会在水里溶解。非常的棒!哎呀!可是,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变过魔术,不知道那些那些材料是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些材料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不会在水里溶解,怎么办呀?

  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

  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好,有的说......,有的说.....,吴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让小朋友们不变魔术也知道那些材料是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些材料不会和水宝宝做朋友,不会在水里溶解。

  (五)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好吧,吴老师告诉你们吧,就是用记录表。用什么办法?

  对,用记录表。(一遍说,一遍翻出记录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记录表上吧。这是....,这是....,这是....,这是....,这是....,刚才我们变魔术知道,方糖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在水里溶解,所以在这里画一个勾,

  (同理,记录其他材料溶解与否)

  小朋友一看到这里画个勾,就知道方糖可以和水宝宝朋友,在水里怎么样?(师幼同说:溶解)

  小朋友一看到这里画个叉,就知道沙可不以和水宝宝朋友,不能在水里怎么样?(师幼同说:溶解)

  结束:中四班的小朋友真是太能干了,今天下午学会了做魔术,还学会了用记录表,真是太能干了,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嘿嘿,我真棒,嘿嘿,我真棒,拍拍小肚皮呀,顶呱呱!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不管是对我个人,还是对我班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次体验课。所以,总的来说,不管是从最初的选材到活动方案的设计还是整个活动现场,都走的是“保守”路线。本次活动《溶解》是一个比较经典的科学现象的观察活动,题材紧扣生活,是孩子们熟悉的,这样一次生活化且比较简单的活动,适合初次开展科学活动的教师,也适合第一次接触科学活动的孩子们。因为简单,教师容易体验到成功感,同时也是一次带领孩子走进科学探索世界的敲门砖。

  “保守”还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尝试科学活动。我很注重自己的操作常规,也注重培养孩子的操作常规。每一操作,不管是我的示范,还是请个别孩子尝试,以及到最后全体孩子们的操作,我都在向孩子们强调操作常规。

  为了让孩子在初次接触科学活动时,尽量的感受到规范与完整,我增加了记录这一个环节。当然,结合班级幼儿实际情况,由于是第一开展科学活动并使用记录表。所以,我选择的是集体记录的方式。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2.仔细观察,积极动手探索,学习简单记录实验结果。

  3.愿意参加科学活动,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白砂糖糖块透明玻璃杯搅拌棒冷热水小锤子点心盘等

  2.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

  1.直接出示砂糖,并认识砂糖。

  师:(出示砂糖)孩子们,认识这个是什么吗?(砂糖)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细细的、小小的……)

  2.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游戏的形式感知溶解的现象。

  师:这些砂糖要和我们来捉迷藏,请你们帮砂糖找个地方藏藏好,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砂糖,瞧这里就是玩捉迷藏的地方,藏的时候把糖要倒出来。记住地方只能藏一次哦!

  3.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藏糖。

  师:好,每人拿一份砂糖轻轻地去藏吧,看谁藏的我找不到。(幼儿藏糖)

  4.带领幼儿一起找糖。

  师:小朋友好了吗,把盖子放到旁边的空篓子上,我们一起来找着吧。

  还有谁的糖我没有找到呢?(藏到了水里)(带领幼儿一起回座位坐下)师:哪里有啊,我怎么看不见呢?(原来砂糖溶解到了水里了)

  5.示范操作。

  师:你们藏得真好,我也想来做做这个实验,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二、实验观察,了解不同的物质溶解的速度有快慢之分。

  1.猜测砂糖与块糖的溶解速度是不是一样的。

  师:哇,这个游戏真好玩,瞧,还有谁也想来玩呢?(方糖)方糖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正方形的,是一块一块的)它也想藏到水里去,它要和砂糖来比一比谁溶解的比较快?你们说说看砂糖和块糖,哪个会溶得快一点呢,为什么?

  2.幼儿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

  师:究竟会是谁溶解得快呢,就来比一比吧,我们两人一组,一人拿方糖一人拿砂糖,我数123同时放入杯中,仔细观察糖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瞧我这里还有一张记录表,(拿出记录表)知道这是代表什么吗?哪个先溶解就在哪个下面打钩。准备好了吗?123放!(幼儿操作,仔细观察并记录)

  3.小结。

  (1)请小朋友说说观察到的现象:你看到糖在水里有了什么变化?再拿出记录表说说谁溶得快(砂糖)

  (2)小结:砂糖的颗粒小,溶解的快,方糖颗粒大,溶解的慢。

  三、动手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1.发挥想象并回答可以怎样加快溶解的速度师:瞧!砂糖早就溶解完了,方糖还有呢,可是方糖想玩这个捉迷藏的游戏就必须让自己溶解的快一些,怎样就能让块糖溶得快点了呢?谁愿意来帮它想想。(幼儿回答)(搅拌、捣碎、加热)

  2.尝试操作并记录

  (1)师:你们说的这些方法管不管用呢,我们把方糖放到水里用你们想到的方法来试一试,和我的方糖糖比一比是不是的确比我的快,准备好后我说“123开始”一起放。

  (2)幼儿选择方法并做准备师:工具都拿好了吗?123开始!

  (3)和老师同时把糖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结果。

  (4)师:你们的方法真好,真的比我的快。

  3.了解加热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1)师:瞧我这里还有两块方糖,不用你们刚才用的方法,同时把它们放到两杯水中,猜猜它们溶解的速度会一样吗?

  (2)仔细观察两个杯子中的变化。

  (3)师:为什么同样的方糖在水里溶解的速度不一样呢,你们知道有什么秘密吗?我们摸一摸这两个杯子。

  (4)小结:原来水的温度高了,溶解的速度也会变快呢。

  四、小结,品尝糖水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让溶解的速度变快的呢!

  是的,我们用了搅拌、捣碎、加热三种方法使溶解的速度变快了,糖溶到了水里,水会变成什么味道呢?我们一起来尝尝吧!

  2.师:除了今天这三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呢,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试一试。

  活动反思:

  开放式的科学教学必须为幼儿创作主动猜想,大胆实验,总结结果的机会,其中,师生间适当的应答方式,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提出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尽量避免幼儿回答错误,这中提问不但抑制了幼儿的创作型,而且还使幼儿容易产生盲目服从权威的心态,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我们要实行开放式教学,师生间的交流应是平等的讨论。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幼儿围绕某一话题进行交流,鼓励幼儿通过有兴趣的谈论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问题。因此在讨论时教师应与幼儿同样热情的参与其中,并以平等的态度围绕话题提问,征求意见或表达自己的某些体验。在幼儿科学的探究中,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各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让幼儿自己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猜测,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不仅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发现了物体在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活动中,在猜测物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时,我发现幼儿个个兴趣高涨,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想法,争论的非常激烈,于是我适时引出下一个环节:做实验论证。幼儿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在幼儿做实验时,我通过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是他们对物体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有了认识。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观察、了解溶解的现象。

  2.知道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而有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塑料片、小木片。曲别针、粗盐、砂糖。

  2.大玻璃杯、水、勺。

  3.温水。

  教学过程:

  1.出示塑料片、小木片。曲别针、粗盐、砂糖。请幼儿数数有多少种物品。

  2.请幼儿把以上物品放进水里,用小勺搅一会,然后将水中的物品拿出来,在数数看,什么东西不见了。

  3.等幼儿发现粗盐和砂糖不见了,引导幼儿思考这两种东西哪里去了,鼓励幼儿发现盐和糖能溶在水里,塑料片、小木片。曲别针不能溶在水里。

  4.给每位幼儿两杯温水,尝尝两杯水的味道,然后请幼儿分别在水中加入盐和糖,用用小勺搅拌后再尝尝两杯水的味道,让幼儿明白谁的味道是怎样来的,发现谁有溶解的作用。

  5.请幼儿和家人一起做实验,探索日常生活中能溶解的东西,第二天来幼儿园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很感兴趣,至始至终都积极投入。通过游戏法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在操作过程中,幼儿掌握搅一搅的方法,并在搅一搅的过程中去观察物体的溶解现象,知道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而有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在操作实验中培养幼儿互相谦让、有秩序进行操作的习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

  3、轻柔的音乐

  4、故事PPT

  教学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

  1、师讲故事(出示故事PPT):嗨!我是糖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

  嗨!我是勺子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

  小朋友们,你们想听我们的故事吗?

  师:糖宝宝和勺子宝宝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有一天他们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糖宝宝开始要躲藏了,他想:我藏到哪儿好了?忽然,糖宝宝看见一杯水,赶紧跳下去。勺子宝宝说:我一定能找到你。勺子宝宝找呀找呀,勺子宝宝找到糖宝宝了吗

  2、教师出示糖和纯净水。小朋友们猜一猜糖宝宝跳进水中,勺子宝宝能找到吗?

  3、师把幼儿猜想的结果表示出来:找到的用笑脸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脸表示。

  4、我们可不能凭想哟,必须自己试一试才知道。(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糖去了哪里?)

  二、请幼儿自己动手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中的结果。

  1、教师:你们想是吗?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后,请幼儿自由地去进行水的溶解实验。

  步骤:

  一、想:要多少糖(一勺糖)

  二、看:看糖在吗?

  三、搅:用勺子搅一搅

  四、再看:看糖还在吗?

  要求:

  (1)、慢慢地做实验

  (2)、不要把水和糖弄撒了

  (3)、仔细的看一看

  (4)、说一说你的发现

  3、幼儿自由进行探究实验,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做实验记录。

  4、师问:还看得见糖吗?糖哪儿去了?

  5、师幼交流实验结果,根据猜想更换卡片。

  三、总结实验结果。

  1、师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就叫做"溶解"。

  2、师解释"溶解"。问:糖溶解到水里,水变成什么味道了?

  3、幼儿亲自尝一尝。师:糖真甜,能不能多吃?为什么?

  四、延伸活动

  1、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被水溶解?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要奖励能干的宝宝们,我们来用溶解的现象自己做一杯饮料吧,大胆的宝宝可以把你的饮料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3、幼儿随着音乐大胆地将饮料双手送到老师们的手中,并告诉老师们自己的饮料是如何做的,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

  4、请孩子们在品尝自己的实验成果中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7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个、筷子、沙子、盐、小米、糖、粘帖纸、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水的溶解记录卡、记号笔。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溶解的秘密。

  2、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猜测活动(指导语:请你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再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溶解,哪些不会溶解?)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会溶解"的标志,为接下来的操作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3、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4、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5、延伸活动:(指导语: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中,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中,并说说它们的原因。幼儿随着音乐大胆地将饮料双手送到老师们的手中,并告诉老师们自己的饮料是如何做的,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活动反思:

  采用个别引导和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溶解”的方法。而且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溶解的过程一目了然。这样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