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通用十五篇))

阿林老师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问题、

  3、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

  1、出示课件,老师边操作边讲解: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4只小鸟,现在,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1+4=5)

  6、提问:如果树上先飞来4只小鸟,后来又飞来1只小鸟,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4+1=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2+3=?3+2=?

  B

  1、老师再次出示课件,操作并讲解:草地上有5条小蛇,有2条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条小蛇?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游走了3条小蛇,还剩下几条小蛇?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

  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三、幼儿操作

  完成有趣的数学5的加减

  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2、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了解反问句的意思,练习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3、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说话训练。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卡片:小鸟、井沿、回答、弄错、无边无际、抬头、青蛙。

  2、实物:玩具熊猫、苹果、8开铅化纸。

  3、多媒体课件:

  句子:

  (1)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小节:第6节和第7节的课文内容。

  练习:

  (1)选择正确的意思: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2)选词填空,练习说话:

  海洋 沙漠 礼堂 森林

  ()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3)想想说说:

  听了小鸟和青蛙的话,我忍不住说:“ 。”

  信息:信息世界

  gàibì

  井:井盖 井口 井沿 井壁 井水 井底

  成语故事:九种动物图,点击后出现有关的故事题目、《成语故事》书。

  动画:小鸟飞过村庄、河流、高山。

  4、学具:8开铅化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交代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和课文的第一节。

  2、读词语卡片。

  3、用词语练习说话:青蛙小鸟

  二、整体感知

  1、练习读第2节到第7节,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从第2节到第7节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一节读给同桌听,同桌点评。

  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学写毛笔字。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地写在括号里。

  3、练习正确地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4、练习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7、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自我介绍。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清题目,明确要求。

  2、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板演,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行书运笔的过程和特点。

  (4)学生在自备本上练习上述几个字。

  3、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教师提示握笔的姿势及坐姿。

  4、反馈交流。将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看,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自己读一读练习的要求。

  2、指导。

  (1)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读题,其余同学边听边寻找句子中用错的字。

  (2)提出独立做题的要求:查阅字典,寻找规律。

  3、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辅导。

  4、反馈交流。确定正确答案,将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讨论。

  三、教学第三题

  1、学生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先让学生读词语,再集体读两遍。

  (2)举例分析,掌握规律。

  (3)让学生用画出表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词,想一想:它们分别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为什么?

  3、独立作业 :用连线的方式将所列词语两两搭配。

  4、反馈交流。

  5、课堂作业 :将题2和题3按练习要求写在课堂作业 本上。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读题,想一想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默读题目。

  (2)讨论每小题中加点的词各有哪些反义词。

  (3)联系语言环境,思考这里带点的词的反义词该填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在书上填写。

  4、反馈交流。学生汇报作业 的完成情况,反复读读填好的句子,最好背下来。

  二、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

  (2)指名读、齐读。

  (3)说说这12条成语可以分成几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3、学生大声自由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交流。

  三、教学第六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们自己读读《如梦令》,把句子读通顺。

  (2)启发讨论如梦令是什么。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轻声试读,边读边想想词的大意。

  (5)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词的大致内容,教师结合重点词语作适当点拨。

  (6)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

  3、自己练习朗读,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交流。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指名读,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讲清介绍的范围:家乡的特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矿产资源、民风民俗、民间故事

  (2)围绕以上几个方面,组织讨论。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那么多的内容,你打算选哪方面?通过什么渠道搜集资料?

  (4)讲清写导游词的要点:资料要翔实,条理要清楚。

  3、练习。学生按要求练习写导游词,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4、反馈交流。

  (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议。

  (2)教师小结。

  教案 篇4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元宵节”,主要结合正月十五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而安排。在寒假,小朋友们刚刚度过了欢乐、热闹的新年。虽然已经开学了,大部分孩子还沉浸在过年祥和、高兴的气氛中。这一单元就是要小朋友们能够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来之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又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感受到生活与学习的联系,增加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中有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两篇课文:《元宵节》和《看花灯》,以儿歌的方式呈现,朗朗上口、生动形象,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语文天地中安排了“描一描,写一写”、“抄一抄”、“组词”、“照例子说一说”、“读一读”等练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复习上一学期的拼音生字等知识,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练习、延伸。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中的乐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25个生字,巩固学过的字。会书写单韵母,并且逐步复习和练习组词,逐步会组词,掌握识字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意思,会组词。背诵课文;自读短文。

  情感态度:

  1、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中的乐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以及勤于复习、练习的好习惯。

  过程和方法:

  1、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检的习惯。

  2 、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参与班级活动。

  三、重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习惯是重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有感情的朗读《元宵节》、《看花灯》两篇课文,并且要能有感情的背诵《元宵节》这一篇。认识本单元的25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并且逐步复习和练习组词,逐步会组词,掌握识字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卡片、录音机、磁带等

  五、课时安排:

  课时分配课题

  共6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课余时间一个半小时课时

  元宵节 2课时

  看花灯 2课时

  语文天地 2课时

  六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拼音、拼读掌握较好,能借助拼音自学生字,儿歌中有的生字学生已经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由于本地没有相应的社会活动,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

  《元宵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一 、目的及意义。

  1、结合学习第一课《元宵节》,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完成识字任务。

  2、着眼点: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活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体现“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个理念。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参与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让学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积极、主动求知的愿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到学校和学习都是生机盎然的,充满趣味的。

  二 、基本情况

  1、时间:正月十六晚上6:00——8:00

  2、地点:本班教室内外

  3、人员:本班全体学生及自愿参加的家长、教师。

  4、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带一个灯笼,查阅资料,或自制灯谜若干,写在纸条上。要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并自备奖品,准备奖励给猜出自己制作的灯谜的同学。可以请求家长协助(比如写灯谜),但不能完全代替。

  三、 活动基本思路。

  1、动员,集思广益。在正月十六早晨报到完后,教师讲话,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办好这次活动。归纳总结活动方法,鼓励大家积极筹备,简单分工。(比如哪些同学重点搜集跟“羊”有关系的词语,哪些同学重点搜集喜庆的词语,或是跟元宵节有关的知识等。提示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制作灯谜。

  2、教师,做好领路人。为了落实活动中的知识能力目标,教师一方面做好引导,一方面也要参与到活动中去。我设计制作一些灯谜,有意识地包含第一课的生字词以及一些估计学生不好完成的目标。

  3、家长,好帮手。充分调动家长这支好帮手队伍。请几个比较有组织能力的家长来协助管理,以便更有秩序的搞好活动,同时也让家长从中体会新课程的理念。

  教案 篇5

  教材简说: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孩子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 开 四 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 子 门 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4个偏旁部首。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采取观察法和发现法。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认识十个生字,5个偏旁,理解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 揭示课题:爷爷和小树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小树又是如何报答爷爷的'

  三、检查朗读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认识自然段

  3、齐读。

  四、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 看图: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

  2、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3个偏旁。

  3、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

  4、、 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稻草)为什么要给小树包上稻草呢?说明什么?(爷爷非常爱护小树)

  5、小树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

  3、 指导朗读

  五、 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看图: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小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2、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1、 认识其中的三个生字,1个偏旁。

  2、 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小树能长得那么好呢?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扩展

  想一想:人们为数木做了什么?树又为人们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给同位听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认识新笔画。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巩固练习

  1、 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

  2 、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七、 指导写字

  1、 认识要掌握的新笔画

  2、 指导书写。

  八、 把课文内容表演一下

  九、 拓展练习

  1、 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小树吗?

  2、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保护小树的做法。

  十 再次巩固生字

  1、 认读。

  2、 扩词。

  十一、布置作业:

  把学写的生字写一行,每个生字练习口头组词。

  3、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材简说: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小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资料袋:简介江南鱼米乡;古诗:《江南》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排、中等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生字。会人种笔画:横折、横折钩和3个偏旁:山、木、艹。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方法:

  采取朗读法和情境法授课。

  五、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有感而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性、鲜明性的特点,蒋形、声、色、义、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悠扬的民乐声中,欣赏优美的江南风光动画,借此理解课文内容,并产生情感共鸣。

  安排两课时。

  教案 篇6

  一、 区域活动内容:

  班级区域活动名称: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

  公共区域活动名称:娃娃家、建构区、小餐馆、小医院、美发屋、小超市。

  二、 区域活动创设背景:

  小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是结合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同伴之间的交流较少,语言交往能力,普通话以及自制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薄弱,思维比较有局限的年龄特点,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兼顾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创设的。本次区域活动我们小班组以“能干的小手”为主题,计划每班开放四个区域——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

  三、 区域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2、引导幼儿自主地在区域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励幼儿能够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游戏中的乐趣。

  4、活动结束能将材料放回原处,在老师的提示下整理场地。

  四、区域活动设置以及材料准备:

  班级区域: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

  (一)阅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看书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养成坚持讲普通话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材料投放:各种幼儿图书、各种蔬菜水果卡片图、小白兔、小红帽等一系列的故事书,点读笔。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拿书的方法,能一页一页地翻,告诉幼儿看书的时候不能大声讲话影响别的小朋友看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美工区

  活动目标:

  1、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2、 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会自由地涂鸦和进行简单的粘贴。

  3、 尝试用小手大胆地撕纸和团纸。

  4、 学会用橡皮泥搓圆的技能。

  5、 知道做完手工之后要把东西收拾整齐。

  材料投放:橡皮泥、旧报纸、印泥(手指点画)、涂鸦地KT板、发型设计。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橡皮泥搓圆;怎样将纸撕成细条。

  (三)益智区

  活动目标:

  1、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会区分常见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等)

  2、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练习排序,学会简单的排序。

  材料投放:不同颜色的毛根、简单的图形、玩具配对、穿珠(不同颜色、形状)、毛毛虫排序(每个班图案不一样)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进行穿珠游戏,能随意穿成项链、手链,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四)生活区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扣纽扣、拉拉链。

  2、 学会穿脱衣裤,学习叠衣裤的正确方法。

  3、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投放:纽扣拉链(每个班5套)、若干套衣裤、剪毛根、切水果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叠衣裤的正确方法,学会扣纽扣、拉拉链。

  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

  7+( )=11 7+( )=13

  7+( )=15 7+( )=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1图、

  (2)启发学生说明图意、

  使学生明确:从12个圆片中,去掉7个,还剩几个?

  (3)启发学生回忆:十几减9、十几减8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十几减9、十几减8都是想加算减的、

  (4)例1应该怎样想?

  分组交流,并填书;教师巡视指导、

  使学生明确:像十几减9、十几减8那样,,可先想7加几得十几、

  12-7=□ 想:7加( )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

  (5)读算式: 12-7=5、

  2、【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2:11-7=□ 15-7=□

  (1)分组交流、

  (2)指导学生独立填写、

  (3)订正时,读算式11-7=4, 15-7=8、

  3、【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3:14-7=□ 16-7=□ 13-7=□

  (1)独立填写、

  (2)订正时,读算式14-7=7,16-7=9,13-7=6、

  三、全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口算、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7+5= 7+7= 7+8=

  12-7= 14-7= 15-7=

  一组一组地出示,做减法时说一说都是怎样想的、

  2、“做一做”第2题、

  7+□=11 7+□=13 7+□=16

  11-7=□ 13-7=□ 16-7=□

  学生无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布置作业

  1、

  2、11-7= 13-7= 15-7=

  12-7= 14-7= 16-7=

  板书设计

  教案 篇8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懂得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顺利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保证。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道德认知目标

  1、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能举例说明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

  道德情感目标

  1、感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而高兴。

  2、对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有厌恶感。

  道德行为目标

  1、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2、在公共场所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设问启发:同学们,你们平时除了在学校和家里生活,学习外,你们还到过哪些场所,去干什么?

  2、评一评(课前活动内容)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1、自由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第一个事例:在公共汽车站。

  ①播放课件1,学生边看边听。

  ②讨论:在公共汽车站,小飞是怎么做的?小文和小明又是怎样做的?他们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③明理:小飞不遵守公共秩序,影响乘客的上下车和汽车的顺利行驶,让大家不满。小文、小明批评、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做得很对。

  ④举一反三:议一议,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轮船码头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⑤小操练:模拟公共汽车启动,乘客依次下车、上车。

  3、学习第二个事例:在电影院里。

  ①播放课件2,学生边看边听。

  ②讨论,小文、小明和小飞在电影院里,哪些方面遵守了秩序?哪些方面做得不够?

  ③对照检查:你们平时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哪些地方做得不够?看谁最诚实,敢于自己揭短。

  ④设疑:在电影院里,假如出现下列情况,当时你在场,会怎么想?怎么做?

  a、有人站起来吹口哨。

  B、有人抢占了你的座位。

  c、有人在你身旁大声议论。

  4、学习第3个事例:在动物园里

  ①播放课件(3)。

  ②讨论:

  A、三位小朋友在动物园玩得开心吗?每位游客要想在动物园玩得开心,应该怎么做?

  B、三位小朋友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星期天,他们有哪些收获?你从他们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典型引路,深化认识。

  1、设疑:有的同学认为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车就轮不到座位,买东西排队就会耽误时间,买不到满意的商品,总之,认为遵守公共秩序会吃亏,不遵守公共秩序会占便宜。试想,如果人人都这么认为,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呢?

  2、多媒体播放录相:一个真实的故事《谁是凶手》

  3、听录音,学榜样。

  4、表扬本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同学。

  四、辨析明理,指导行为。

  1、说一说,在下列公共场所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图(1)卫生院,图(2)集贸市场。

  2、议一议,下面几幅图中谁遵守公共秩序,谁不遵守公共秩序。

  图(1)售票处。图(2)书店收款处。图(3)码头

  五、总结谈话。

  板书设计

  9、遵守公共秩序

  自觉遵守-------------à公共秩序

  批评、劝阻----------à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教案设计说明

  《遵守公共秩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七册中的第九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顺利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保证,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分四步进行。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抓拍典型的公共场所,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公共场所”。通过“评一评”使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公共秩序”,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边看录相,边对小文、小飞、小明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看、议、思、小操练、行为对照等不同形式,强化教学目标。

  三、典型引路,深化认识。

  通过设疑、听故事录音《谁是凶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不遵守公共秩序而带来的恶果,进一步认识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听故事录音《学榜样》,再通过表扬本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同学,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四、辨析明理,指导行为。

  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认识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以及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课后习题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辨别、判断对教学目标进行强化,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教案 篇9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

  1、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

  (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

  (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5、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

  三、转换角色,练习说话

  1、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3、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四、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

  (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2、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

  (整修)

  3、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五、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1、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

  2、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

  六、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3、练写。

  4、交流。

  七、安排课后作业

  1、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2、看谁先把5、6两节背出来。

  教案 篇10

  教材内容:

  1、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课的任务:

  1、学生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初步掌握动作技术。

  2、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反应能力,

  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准备部分:

  (1)绕篮球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

  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3)熟悉球性练习。

  要求:

  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基本部分:

  传接球(原地行进间)

  技术要点:

  (1)双手胸前传接球

  传球:持球胸前肩肘松,倒腕伸臂向前送,拇指下压腕外转,腕屈指拨将球送。

  接球:伸臂迎球要对准,接触快收来缓冲,收时注意护好球,肩肘腕臂都放松。

  重点、难点:手型正确,拇指下压;伸臂迎球,注意缓冲。传球到位,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

  (2)单手肩上传球(以右手传球为例)

  张肘引球右后方,右手托球微后翻,蹬地转体臂速摆、转正压臂又屈腕。

  重点难点:托球引臂,转正挥臂又屈腕。

  (3)双手头上传球

  持球头上腕微翻,传球用力速而短,小臂前振腕压正,发力就在指和腕。

  重点难点:持球头上,以肘为轴,指腕用力。

  (4)行进间传接球:奔跑如常莫紧张,面对来球向前方,一步接来二步传,不停不跳莫慌张,接球主动传球快,落点要有提前量,接球要向前跑出,传球之后要跟上。

  重点、难点:侧身跑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球及时、到位。

  教法:

  1、教师逐一讲解示范、提示动作要点。

  2、原地徒手模仿双手胸前传接动作练习。

  3、原地二人双手胸前传接球(相距4-6米)。

  4、原地二人双手头上传接球(相距4-6米)。

  5、原地二人单手肩上传接球(相距10米以上)。

  6、二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7、三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

  组织:2人一球,原地练习时成二横排面相对,左右保持适当间隔做传接球练习。二人推进上篮和三人围绕跟进上篮。组织如上图。

  要求:

  手型正确,传球时拇指下压、传出的球向后旋转,球速相对要快,飞行弧度较小。

  2、接球时,伸臂迎球,触球后收,注意缓冲。

  3、推进上篮传球及时、到位,上篮成功率力求达50%。

  4、围绕跟进上篮练习时,接球者向中间插,传球者从接球者身后绕。

  5、注意安全,保持间隔距离,前一组过中线后,后一组才开始练习,上篮不中不补投。

  易错与纠正:

  拇指未下压、传出的球不旋转。多做原地两人对传练习、掌握正确手型。

  2、传球力量不够,抛物线太高,落点不好。可用实心球对传以增强臂力和指力,建立正确动作概念、低弧线、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

  3、移动中传球时横向移动;走步违例等。讲明在侧身跑的动作基础上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出的球“提前量”以同伴伸臂能接住球为宜。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教案 篇12

  授课题目:中国梦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

  1、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及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3、紧跟党的步伐,认真做到思想和行动上与党组织同步

  要求:

  1、阐述清楚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诞生背景、基本要求、动力来源和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以通俗的形式将中国梦概念阐述清楚

  2:如何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

  教学辅助手段:PPT

  教学过程:

  1、阐述中国梦的基本概念

  2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3、 中国梦的时代特征和本质内涵

  4、 举例讲述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5、号召同学从身边做起

  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2)学会字符间距的调整。

  (3)通过实际操作,对进行学生动手能力、探知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2)字符间距的调整。

  [教学准备]

  (1)在机房上课,采用网络或投影演示教学内容。

  (2)每台学生机有一篇没有排版的样文《秋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一段没有排版的及一段已经排版好的文字,让学生比较,哪一段更漂亮一些?(培养审美观点)想不想把第一段文字变得像第二段文字一样漂亮?这需要用到Word 2000中段落格式的设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授

  (板书:第34课 设置段落格式)

  (板书:一、段落的对齐和缩进)

  (板书:1、使标题居中)

  (边讲边演示)

  ①选定标题“秋游”。

  ②在工具栏中有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单击居中按钮。

  两端对齐 居中 右对齐 分散对齐

  (学生练习):请同学们将《秋游》这篇文章打开,并将标题“秋游”设置成“居中”对齐方式。并试一试其它几种方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板书:2、段落缩进)

  师:标题,同学们做得都很漂亮!可是我们平时写文章的时候,每一段前面要空两格。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在Word中实现呢?

  学生口答。引导并告知学生,只需在每一段首按两下空格键即可。

  (边讲边演示)

  ①定位段首。移动光标,使插入点在段首“秋风”前。

  ②按空格键,使段首空出两个汉字的位置。

  (学生尝试)

  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用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

  是“首行缩进”标记,用来将段落的第一行缩进一段距离。

  是“左缩进”标记,用来设置段落左侧的边界位置。

  是“右缩进”标记,用来设置段落右侧的边界位置。

  将插入点移动到要缩进的段落,拖动水平标尺上相应的缩进箭头即可。

  (学生练习):将《秋游》设置成书上的格式。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答。)

  (板书:二、行距的调整)

  有的时候同学们会发现,在输入的文章中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太小,如何调整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了。

  (边讲边演示):行距是指两行间的间隔。改变行距的操作是:

  ①选取要改变行距的段落。

  ②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

  ③在“段落”对话框中单击“缩进和间距”。

  ④调整“行距”和“设置值”中相应的内容。

  (学生练习)

  将《秋游》各段的行距设为“1.5倍行距”。

  先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遍(用网络或投影),其他同学看他的演示是否正确,然后再自己练习。(教师巡视)

  (板书:三、字距的调整)

  每行之间有间距,每个字之间也应该有适当间距。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将《秋游》第一段字距设为5磅)

  (边讲边演示)

  ①选定第一段。

  ②依次单击“格式(O)”、“字体(F)”,弹出“字体”对话框。

  ③在“调整字体的字间距(K)”框中输入5(磅),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练习)

  《秋游》标题设为二号字、加粗、红色、加底纹,并居中;

  各段落设为“2倍行距”,字间距3磅,段首缩进,字体鲜绿色,三号字。

  (提高练习)同学们,刚才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设置段落间距的时候,在“格式”菜单“段落”对话框中,也有段落对齐和缩进的选项。同学们,可以试一试,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设置段落对齐和缩进。如果能,大家可以把刚才的文章再用这种方法来操作一遍。(学生探究,讨论,教师巡视,最后小结。)

  三、总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段落的对齐和缩进,行距调整,字距的调整)。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同学们会发现有些操作不一定就只有一种方法,而且操作都很简单,但必须要经常练习才会熟能生巧,很快地完成对段落的设置。

  教案 篇14

  课题

  练习6

  备课日期

  12月20日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3、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

  4、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5、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6、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1、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

  2、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

  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提前搜集健康小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增加对飞行器的了解。

  2、诵读与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语文与生活

  二、诵读与感悟

  1、第习第一部分: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1)指名读题。

  (2)指名读“哥哥”发表的那句话演说,

  (3)小结:这句话含有深刻的道理,可以理解为最会说的未必是本领高的,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一定是话说得最多的人;还可以理解为从说与做来看,做比说更重要,只说不做的人将一事无成。

  2、教学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在这些飞行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谈谈你对它的了解。

  (3)小结:看来只有课外多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才能得到多方面的知识。

  1、审题,明确要求。

  2、范读后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读得有声有色?

  (一边读一边体会“礁石”、“小浪花”思想情感的变化,就会读出各不相同的语气。)

  3、体会:

  礁石:暴跳如雷——狂忘自大——少气无力、自叹不如

  浪花:始终是自信的、平和的、执着的

  (1)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2)思考:你对哥哥的这句话演说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3)小组内交流讨论后集体交流。

  (1)学生仔细看图和文字,将图与名称连线。

  (2)交流后思考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

  (3)集体交流,看谁对飞行器了解得多,了解得详细。

  1、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

  2、自由练读,一边读一边体会“礁石”、“小浪花”思想情感的变化。

  3、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集体朗读。

  5、练习背诵。

  借助小组,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合作性学习。

  引导学生充分地诵读,在读中积累语言

  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与测试》

  2、认真朗读并背诵《浪花与礁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

  2、口语交际,学当健康小顾问。

  3、练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写好钢笔字

  二、口语交际

  三、学习毛笔字

  1、我们写好钢笔字同样也需要持之以恒,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段文字,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指导书写:专 废 滴

  3、反馈评议。

  1、健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可是,一些同学由于缺乏健康知识,养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时,你能为他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健康小顾问,介绍有关健康的小常识。

  2、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做健康小顾问,介绍健康小常识。

  3、你觉得今天登台的小顾问中谁最棒,为什么?

  1、指名读这段话。

  3、学生描红、临写。

  1、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有关健康的小资料,并在组内推选一名代表当健康小顾问,将组内的资料进行整合。

  2、引导学生对小顾问提问,小顾问做出回答。

  3、评议小顾问的表现。

  练习毛笔字

  指导学生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后再描红,并在描红的过程中体会行款整齐的重要。

  为学生设计交际的情境,健康小顾问登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锻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

  练习毛笔字,练写钢笔字。

  板书设计

  练习6

  语文与生活

  诵读与感悟

  写好钢笔字

  口语交际:健康小顾问

  教学反思

  教案 篇15

  第一课 围棋启蒙

  课题:围棋起源,基础规则。

  教学目标:

  让小学生走近围棋,认识围棋,了解围棋的起源和它基础的规则,并对围棋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需要推敲之处---尧造围棋,教子丹珠故事的字词,语气运用。解说如何生动,有趣,传神。说故事表演性的把握,精彩演说,注意配合语气,运用表情,结合动作,制造一点悬念,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

  精心架构适合少儿的故事字词,揣摩故事演说时的语气运用,表情运用,动作运用。棋盘知识,棋子知识,简单规则,围棋礼仪等要准备充份,脉络清晰。 板书设计:围棋,中国,4000(多年),尧(帝),丹珠。绘图——画横线,竖线,并标出交叉点。(板书)星位,天元,角,边,中腹(草肚皮)。

  教学步骤:

  1、开场。(喊)上课!(学生)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互致鞠躬)请坐!

  2、做自我介绍。我姓蔡。蔡老师。

  3、说明并强调上围棋课的注意事项(对学生的要求):

  A、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插嘴。

  B、老师提问要先举手。举手不能太高。除回答问题外不能无故站起来,更不能离开座位。

  C、小朋友上台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不要发言。

  4、围棋的起源。演说“尧造围棋,教子丹珠”的故事。

  5、棋盘(战场)知识。线,点,角,边,中央的各种叫法名称及作用。

  6、棋子(士兵)知识。黑棋先行,白棋后走。执子手势。摆正确交叉点。一人一手,轮流着子。

  7、一些礼仪(落子无悔,落子生根,观棋不语,胜不骄败不馁等),胜负判断(数子,数目,计点)简介。

  8、本课学习内容小结。

  9、练习题设计:

  a、需要念的口诀:

  1)尧造围棋,教子丹珠;

  2)黑棋先行,白棋后走;

  3)落子无悔,落子生根;

  4)棋盘28字歌诀:横排十九竖十九,共有三百六十一,九颗星星排整齐,中间天元别忘记。 b、练习执子手势。

  板书设计:

  围棋,中国,4000(多年),尧(帝),丹珠。绘图——画横线,竖线,并标出交

  叉点。(板书)星位,天元,角,边,中腹(草肚皮)。

  第二课 棋盘与棋子

  教学内容 ; 棋盘与棋子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棋盘形状、颜色及各线的名称。

  2、了解棋子的颜色、形状及正确的下子位置。

  教学重点;

  1、掌握正确的下子位置。

  2、棋盘各线的名称。

  准备部分 :

  1、布置讲盘:稳固、安全

  2、安排桌椅:学生面对教师,保持一定距离

  3、道具准备:大灰狼与小绵羊的图片、丹朱画像、装饰棋盘的图片若干、奖励学生的小贴纸若干

  正课部分;

  一、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

  (一)认识棋子:将大灰狼图片贴到黑棋上,将小绵羊图片贴到白棋上来引导学生认识棋子。

  (二)布置棋盘,了解棋盘

  1、将棋盘比作大灰狼与小绵羊生活的大地,棋盘上小黑点比作天上的星星,让学生认识棋盘的边、角。

  2、认识天元。

  3、了解棋盘各线的名称(死亡线、失败线、实地线、势力线、落空线),并作逐一解释。

  (三)掌握下子位置

  1、引导学生认识交叉点:横线和竖线交叉的地方有很多小点点,我们把它叫做交叉点。

  2、以大水塘和大鲨鱼形象比喻来引导学生准确找出下子位置(即交叉点上)。

  3、及时鼓励、引导学生上台操作摆棋,把棋子放到正确的位置。

  三、教学比赛

  分男孩女孩两小队进行围棋棋盘与棋子知识抢答比赛,以激起学生学习围棋的兴趣。

  四、总结

  收拾讲盘、棋盘、桌椅,一切东西归原位。

  第三课 棋盘名称

  教学内容

  棋盘名称(跳、尖、飞、星位、三·三、小目)

  教学目标

  掌握各种棋子的着法名称 教学重点:

  熟记并区分棋盘名称 准备部分:

  1、布置讲盘:稳固、安全

  2、安排桌椅:学生面对教师,保持一定距离

  3、道具准备:奖励学生的小贴纸若干。

  正课部分:

  一、整顿纪律,复习上节课内容。

  师:小小手。生:放腿上。师:小嘴巴。生:不说话。师:小眼睛。生:看老师。 给几个表现最好的学生发小贴纸。随即进行上节课内容提问,温故而知新。 二、导入新课

  1、围棋虽然没有固定走法,但根据棋子的行棋目的及落点周围棋形的不同,每一步棋仍有一定的名称。下面对一些常见的图形进行介绍:

  跳:在原有一颗同色棋子的同一条直线上,隔一路走一子,称为跳;隔二路走一子,称为大跳。

  尖:从原有的一颗同色棋子出发,向“口”字形的对角上走一子,称为尖。 飞:从原有的一颗同色棋子出发,向“日”字形的对角上走一子,称为小飞;向“目”字形的对角上走一子,称为大飞。

  2、对局开始要占角,但棋子下在角的什么位置合适呢?一般来说有三个点可以选择:

  星位:指角上的那一颗星,棋盘上共有四个星位。

  三·三:横线第三路和竖线第三路的交叉点,称为三·三。 小目:横线第三路和竖线第五路的交叉点,称为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