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马振华老师

  免疫调节教学反思1

  实践前反思:

  《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4节课,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学生学习会感到比较困难。但是学生在初中时也接触到了相关的免疫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并且最近几年流行了一些疾病,如2003年非典的流行、2005年以来的禽流感的流行以及今年的猪流感的流行,让人们对免疫的知识的渴求就更加迫切,所以在进行学习时一定要从身边的事情入手,让学生既要掌握免疫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正确理解流行性病毒的防冶以及如何预防等等。

  实践中反思:

  随着本节课的深入进行,发现学生对于本课的兴趣确实是很浓厚,特别希望知道机体是怎样对病毒等入侵都进行抵抗和防御的。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当我一提到最近大家最怕什么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提起了猪流感,对这种病的流行也很担心,所以他们当时就流露出很想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2、虽然有一些人对于免疫调节的过程还是不怎么理解,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懂得了机体防御的机理,知道为什么当患了猪流感而康复后就不再患同样的疾病了,而有些人课后还问得非常仔细,显然是想咨询到更多的东西,这也是叫人非常满意的地方。

  3、学生学习到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现象,他们非常高兴。例如过敏,很多人都知道有过敏现象,但是如何引起来的,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怎样预防等等,他们很想知道。所以当学到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学习得格外认真。后面当又补充相应的自身免疫病时,他们也很有兴趣,因为他们尝到了他们想要尝到的知识,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知识。

  当然在课堂中大部分人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对于老师的提问也积极的思考回答,但是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太薄弱了,对于很多东西没有办法用启发式教学完成,所以有时感觉到比较遗憾。

  1、初中所学习的非特异性免疫已经几乎没有了印象,所以一开始学习到此内容时学生感觉茫然,不知道什么是什么。当我们用课件中的动画形象地展现出来以后,气氛马上活跃起来,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好,还是……

  2、课外知识的贫乏。对于艾滋病的相关内容学生知道的也少得可怜,虽然他们想知道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只能点到为止,所以感觉到有些学生比较失望,虽然我已经布置他们回去后自己去查找资料,但是击破的学生业余生活太丰富了,他们是极少去完成的。

  3、有部分学生是不想学习的,所以这一部分人没有参与进来,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这些学生。也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能够给予一定的指导。

  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所以我们仍然在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时效。

  免疫调节教学反思2

  刚讲完2个课时的新课和两个课时的习题。帮助一个老师带了他的2个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还是那句话,讲得最好的总是倒数第二遍。熟能生巧,用传统方式讲授新授课,我个人认为还是一个较长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必须的方式。

  板书,永远也不过时。比如,免疫调节中,特异性免疫中的过程,完全可以在黑板上绘制不同的细胞,然后标记名称,并用不同颜色的箭头代表不同的阶段。一步一步,孩子们看得认真,思想也能跟得上。尤其是讲到20xx年的上海高考题的时候,更加感受到这一点。不少老师看这道题的时候有些迷茫,而我教的学生确实觉得很简单,尤其是强调了一个记忆细胞分化成2个细胞,其中一个也是记忆细胞的时候,一个浆细胞要增殖成两个的时候。理解起来合情合理,而是教材所没有谈到的。体液调节的过程,是本节课毋庸置疑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变换不同的概念图,减少几步,由汉字改成细胞图,多方位练习。

  很多的知识教材没有讲,是否不补充,补充到什么程度,面对不少的旧题,如何给学生们讲清正确的答案是什么,什么是正确的说法。是一个矛盾,但是经过这几节课的教学后,我发现,给学生们补充清楚后,反而没有更多的困惑,学生们很理解习题考查的深浅。比如,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T效应细胞释放淋巴因子,T效应细胞释放穿孔素,T效应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在做到一道含有5个实验的老鼠的二次免疫的题目的时候,很自然的补充了不同种类的抗原的差别,有依赖T细胞的,有不依赖的,前者二次免疫产生大量的抗体,而后者不产生记忆细胞。在谈到器官移植的时候,为了讲清楚为什么会有免疫排斥,很自然的补充了MHC,并且还补充了一个小鼠的皮肤移植实验,并且还涉及了记忆T细胞。诸如此类。随着自己多学习,使学生们认识的程度也宽了深了,更好的理解教材。

  当然,还是有不少的细节,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因为大学时这个内容很少有学生能认真听讲的。比如:抗体是反应后如何减少,怎样的负反馈呢?T细胞上的受体和吞噬细胞、B细胞的差别是什么呢?特异性识别和非特异性识别,到底有什么不同的机制呢?艾滋病患者体内的抗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浓度没有下降,原因是什么?狂犬病疫苗每次都注射的是什么?乙肝病毒侵入机制。

  我想,如果备课的时间能更充分性,也许我讲起来更加有信心。真是后悔前几年的教学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些问题,到现在就好像备一个从来也没有讲过的课一样。

  免疫调节教学反思3

  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主要讲述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作用等。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很复杂,又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可是书上的内容和附图过于简化,反而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应多翻阅一些参考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拓展深度和广度。不一定要学生记住扩充的知识,只是希望通过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书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否则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特异性免疫是本节教学重点内容,其中核心的知识就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它们均包含三个基本环节,即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涉及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各种免疫细胞和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的作用,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又有一定联系,需要重点识别。

  免疫细胞有多种,它们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又各不相同,容易混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辨别,准确理解。借助多媒体动画的仿真演示可以形象表现,之后再借助表格加以对比,可以有效突破这一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了解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形成一种珍爱生命、珍爱健康的意识,更好的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三个环节,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策略上主要采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辅之以讲授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学生有效观察、分析、归纳;小组合作,尝试构建概念图,完善知识体系。

  从“红丝带”、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引入,对艾滋病人的关注。调动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等待着和老师一起进行探讨,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当然课堂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上来了。

  复习免疫的概念和免疫的类型,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过程中,机体首先将抗原挡在第一道防线外,个别进入机体的再被第二道防线消灭,极个别的漏网之鱼能给机体造成伤害吗?

  抗原进入机体以后,机体通过第三道防线与之周旋,首先存在于哪?然后才能进入细胞内,称之为什么方式?有的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有的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前者称为体液免疫,后者称为细胞免疫。老师在讲授时先讲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然后在讲授免疫过程的基础上用免疫系统的组成加以总结。这样的调整符合学生探索知识的规律,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因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非常认可,当然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阅读课本“体液免疫”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4、当抗原已经侵入细胞,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怎么办呢?5、这时采取的免疫方式与体液免疫有何不同?

  在学生观察、分析动画过程的基础上,具体总结、板书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找出它们的关系和规律。现代多媒体教学课件技术提供了我们非常多的现代技术资源,使我们可以将静态的过程动态演示出来,使复杂的过程简单化,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容易讲解,教学效果自然提高了。老师在课堂上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讲授,不断地用图表、用视频材料等不断对讲过去的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比较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类免疫的异同点。()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既各自有独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我们生活在一个危险的微生物世界里,是生物的进化才使我们具有了这一副坚实的盔甲,那么面对这副盔甲的来之不易,可以说我们人类诞生虽然要比整个地球生命诞生相比,很短暂,但是也有上百万年的时间,那么这么长时间我们才富有了这么一副盔甲。我们面对一个这样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那我们就应该珍爱生命、珍爱健康!

  通过问题驱动、比较联系,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老师在走,学生始终在和老师一起完成一种问题的探究过程,在一种创设探究问题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学习到了免疫调节的核心概念和核心理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免疫调节非常难于理解的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探讨中解决了这个难点,了解到了免疫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内容,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了真爱生命、珍爱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免疫调节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重点章节,结合本部分知识点多,重难点相对集中的特点,我把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每一课时侧重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及防卫功能;第二课时侧重学习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在每一个课时里采用了不同的分组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在学习免疫系统防卫功能时,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体液”、“细胞”两个大组,先让学生自学教材5分钟,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然后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解,小组成员之间简单交流后,各小组推出一个代表上讲台上讲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讲析,我发现学生对参与这两个过程的免疫细胞的功能理解不够透彻,细胞免疫过程的感应阶段思路比较模糊,就针对性地进行了讲析。接下来,我组织学生把这两个过程形象地理解为发生在人体内的两场战争,免疫系统就是国防部,免疫器官就是做战军队,免疫细胞就是坚守阵地的士兵;免疫活性物质就是士兵手里的武器,从做战时军队与军队、士兵与士兵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总结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与相互联系。

  在学习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几分钟,然后出示下列思考讨论题:

  1、举例说明免疫系统的监测功能和清除功能。

  2、总结出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3、你认为过敏反应的原理是什么?特点有哪些?结合生活中过敏反应的实例,谈谈你的感受和预防的措施。

  4、自身免疫病是怎么一回事?你见到过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吗?谈谈你对这些疾病的了解。

  5、举例说明什么是免疫缺陷病。

  6、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7、仅靠医疗技术的改进,能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吗?

  8、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免疫抵制剂的作用原理。如何处理使用免疫抵制剂与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的矛盾?

  9、读完文中3个资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10、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或其他器官吗?

  然后组织学生按以前的4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思考题展开讨论。接下来,分别挑取不同小组的同学来回答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不足,我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与讲析。

  免疫调节教学反思5

  一、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生物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同样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之一。

  高三一轮复习重在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一方面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想办法在枯燥的高三复习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从免疫调节能够维持内环境稳态入手,使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通过分小组合作构建模型,使课本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可以更好帮助学生回顾并巩固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等相关知识。

  通过以上活动,既帮助学生建立免疫学知识的网络,也让学生能够用免疫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实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建构,知识得到巩固,应试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均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复习课,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高三学生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经建立,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由于本节课概念多、内容繁琐,加上距初次学习相隔时间较长,学生对于具体的生理过程印象已经比较模糊。本节课通过阅读教材,帮助学生回顾并巩固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辨别一些易错的知识点,以及通过试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课本P35—38,能准确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的类型、免疫系统的功能。

  2.通过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图,能说出各类免疫细胞的功能,并且能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问题启发法、直观教学法、归纳总结法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考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作为本节内容的重点。由于学生对于两种免疫过程中涉及的免疫细胞都比较模糊,我将此知识点也当做本节内容的难点。对于这个知识点我是这样处理: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模型,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思考并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边学边练,从而突破难点。

  不足之处:

  1、阅读教材之后,应该设计一些学生总结归纳的问题,而不是课本上句子挖空书写。

  2、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科素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