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张东东老师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反思 篇1

  “主题教学”,是窦桂梅老师提出来的。

  何为主题?中国自古讲究“纲举目张”。说的就是主题。古人做文章讲“题题”,就是“确定主题”,指“命题”“提纲”“中心”之意。我们不妨还可以用英语的词意说明:theme,指“主旋律”、主干词;topic,指标题或旨意;purport,指意图、涵义,偏重作者的主观意向;再就是subject指主题、主体或主语。

  主题教学的“主题”是在教材中努力寻找和挖掘的哲学主题或文化主题,这些主题往往可以表现为一些“词语”,或者说一些“关键词”。挖掘到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词语”。这个“词语”是一个上位概念,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教育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而是统领这些主题。当然,多角度开掘主题时,既可以是人文词语,也可以是知识词语,只要是儿童能接受的。从具体每一篇课文来说,我们找到的这个“词语”可以看作是教材的“眼点”,或者说是“文眼”。即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等。

  《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它的主题就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本人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是通过“生活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升华自我”四个步骤来挖掘出这个主题的。

  首先,我从“亲人”二字入手,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亲人?亲人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并且根据本班留守儿童多的情况,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出外工作与自己分离时的感受是怎样的?由于这个情况太普遍了,很多学生看到这个问题都能纷纷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有的学生还说着说着就流出眼泪来。正当学生都为自己亲人的永别而伤心时,我就引出课题,并配乐朗读全文,让学生带着本已伤心不止的心情去感受《再见了,亲人》一文。

  在讲解课文前三段中,我重点抓住了每一段首的祈驶句,如:大娘,请停下你送别的脚步吧!等。并且感受句子中的感情。经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感受这些句子是志愿军战士请求朝鲜人民停止送别的句子。并让学生阅读前三段,概括这三段中所写的人物,以及她们都为志愿军做了什么事?学生都能轻易地从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物的段落中找到她们所做的事情。学生们非常容易地就找出:大娘:送打糕;为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妈妈为救老王而牺牲。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

  接着,让学生从三段中找出意思相同的句子,并读一读,感受其中的感情是如何。学生们经过仔细的阅读,都能找出其中的句子,并找出相同点:“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我就抓住这句话,让大家去理解:什么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学生都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是天底下最深、最厚的感情;有的说是比父母、兄弟还深的感情;有的说是就好像是自己左手跟右手之间不可分割的感情……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而这些见解,我总结一下:就是天下最深、最难以分离的亲人之间的感情。然后,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深的感情?课文通过三个人物的故事来展示出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是高尚、伟大的。然而,我要求从三个故事中,深入地挖掘出朝鲜人民这样做的原因。这时,学生再带着这个问题再去读这三个故事,并从朝鲜人民的所做所为中去寻求答案,但总是片面的。我稍微点拨:你对别人好,那么别人也会怎么样对待你呢?听到我的点拨,学生们纷纷明白,朝鲜人民对志愿军这么好,能够为了志愿军出生入死,是因为志愿军保卫他们的家园,是他们的队伍。这时,我通过一些以前学生接触过志愿军的课文,如《黄继光》、《罗盛教》等等,以及我从网上搜集到的关于志愿军的资料呈现给学生看,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感情。

  然后,通过对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的阅读,让学生更深入地去体现亲人离别时那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在这部分,我抓住了“列车,慢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中的“再”字,让学生想一想,志愿军这次离开朝鲜回到中国,还会有机会回来吗?还会再见到这些亲人吗?这个“再”字,体现了志愿军们怎么的感情?学生经过上面的多次感受,都能正确地说出:这“再”字体现地志愿军不愿离开,不愿与朝鲜人民分别的感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又不得不离开,回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所以,他们希望列车慢点开,让他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之后,我再让学生想一想:“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书上最后三段里写,这句话是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的。但是,我让学生想一想?亲人离开时,亲人说了再见,你会怎么说?从中,让学生理解到,“再见了,亲人!”这句话,也是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们说的,他们也希望志愿军能够留下来,因为他们与志愿军一样,都难以割舍两者之间的感情。课文中讲朝鲜人民对志愿军做的事让志愿军感到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而同样的,志愿军们跨过鸭绿江,来到陌生的朝鲜战场上,为朝鲜人民浴血奋战,保卫朝鲜人民的家园、国家,对朝鲜人民来说,更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通过这样的理解,学生对“再见了,亲人”的感受更深了。

  有了感受,就要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而表达的最好方式就是朗读。在最后,我让学生重新酝酿从中感受到的那种“难以割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来朗读这篇文章。由于整个感情的感受都非常的深厚,加上开始时对自己与父母、亲人离别时的感受,朗读时都非常投入,都能读出那种“依依不舍,难以分割”的感情,而且读的时候,有些学生都泪盈满腔。

  通过这样的教学,紧扣“亲人”这个“文眼”,再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来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由心而发地去体会“再见了,亲人”的内存涵义,从而达到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反思 篇2

  在周月红老师和其他实验小学老师的多次帮助下,我多次进行了教学再设计。第一次试教后,我把“亲人”这个题眼放到课前谈话里完成。不但节省了课堂时间,还进行了诗歌和美词的积累。各位老师还指出我在品读大娘的两个故事时,问题有些绕,应该精简,还要有层次性。于是在教学第一个故事“送大糕”时,我就重点指导“雪中送炭”。先理解词义,再谈谈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事,再体会大娘“冒死”送打糕,最后说说大娘送的仅仅还是打糕吗?还是什么?在教学第二个故事“失孙孙”时重点指导“唯一”。同样也是先理解词义;然后创设情境,在敌机来袭时,大娘可能会怎么想;再追问“关键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大娘当时来得及这么想吗”,揪出“丢和背”这两个词来丰富“唯一”的。

  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当大娘回去救小孙孙时,她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我们可以想象,大娘当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对于这个环节,我原本是想让学生学学大娘,哭着呼喊自己的小孙孙,但是几次试教下来,换来的都是哄堂大笑。所以就干脆不要了,只是引导学生说说“痛哭流涕、痛哭失声、悲痛欲绝……”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反思 篇3

  举一反三,自学2段”,原本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劝慰——回忆——抒情”加深印象,为下面的练笔做铺垫。但在实际教学中,显得这个环节很苍白无力,使得整个教学设计显得更适合“略读课文”的教学。

  这次新课程培训,吴老师给了我们展示的平台,给了我们暴露自己缺点的机会。课堂结束后,吴老师和我说:“你的课堂还是那个老毛病。琐碎的问题太多,要舍得丢弃啊!抛出一个主问题,让学生思考,让他们展示。不要自己一直在那引导,要相信学生,我们的孩子是很棒的。整堂课下来,你自己说的话太多,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吴老师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弊端,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掉这个毛病,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读书的时间!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反思 篇4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描写的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是叙事抒情散文。我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中启发想象,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学法和写作方法由学生自己发现。

  1、多种形式的读。

  如在课文结束时,我这样引导:此时此刻,战士们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模糊了双眼,要想对朝鲜亲人再说上几句离别话,然而距离遥远,战士们只能默默地在心头呼喊——”此时,学生们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的话语:“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学生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这样让他们在体会课文的基础上去感受当时的情景,读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2、读写结合,深刻领悟。

  在学完第三部分后,我让学生看一下,这三个部分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异同。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了这三个段落的结构相同:开头都是祈使句劝蔚朝鲜人民不要再送,中间都是具体的事例,结尾都是直接表达中朝人民感情深厚的反问句。并通过反问句、陈述句的朗读比较,懂得反问句的好处。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血的代价。教学至此,还是不够的,我接着引导:难道志愿军叔叔都没有作出牺牲吗?学生不但引用了书上的例子,还大量引用了课外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课后小练笔。

  如果能在多种形式朗读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背诵,效果会更好。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反思 篇5

  教师给学生比较开放的提问,如:“读文章后,你的心情怎样?”“读文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这样的前提下,结合当时志愿军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对往事的回忆,抓住亲人间的情感流露,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如大娘与志愿军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等,让学生明白,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不是亲人,可是她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教师要给予引导,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志愿军所处困难,紧紧扣住“亲人”这一主题来引导,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