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张东东老师

七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地校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为们的重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特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原则要求,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课程体系。

  2.从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快奔小康步伐的目标出发,努力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3.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原则,遵循学生身心民展规律,尊重青少年特殊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想像和表达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材分析

  地校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民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习代表民族文化精萃的诗词、散文、政论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该领域的课程设置中,要特别重视齐鲁文化的内容。

  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族、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地校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学生对新课程的增设充满新奇,且有许多疑问,带着疑问学习地方课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也会有兴趣。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法制教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并为今后的探索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些新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要让学生去读,去思,去欣赏,去探究,去合作,去实践。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块,注重早渗透,不断积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3、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便更娴熟地驾驭地方教材。

  4、教师要想尽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学习地方教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干劲,让学生爱学且活学活用,立竿见影。

  五、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适当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和活动进行调整,并注意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拓展和使用教材。

  2、注意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材中设计的学习活动栏目是教材内在的组成部分,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因此,本教材的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

  3、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本课程的设计是综合性的。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有关课程加强联系,整合相关内容,以提高综合教育效果。

  4、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进程

  5、严格执行学校教务处的课程表规定,按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