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有趣的游戏(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
3、交流感受,学习提问。
教学重点:说清楚游戏怎样做,怎样有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游戏”
1、师带学生做“我说你做”的游戏。
2、这个游戏可不可以一个人自己玩呢?(请生试着自已说自已做,然后谈感受)
3、老师小结:做游戏至少要有两个人以上才能玩,大家一起玩才有意思。做游戏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让我们交上朋友。老师能和你们做朋友吗?(握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块做游戏,说游戏,好不好?
二、大家一起“做游戏”。
1、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叫“贴鼻子”。(介绍玩法,而后组织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
2、同学们都笑得好开心,你觉得刚才玩游戏的时候,谁最有趣?
(游戏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听、玩和自己的观察,感受游戏的是“怎样玩”和“怎样有趣”的,为后面的“说”作铺垫。)
三、分享快乐“说游戏”。
1、快乐要和别人一块分享,今天晚上你回到家里,就把这个有趣的游戏说给妈妈听,好不好?想想,你要告诉妈妈,你们今天做过的游戏怎样好玩,怎样有趣,那该怎么说呢?
2、师生扮角色进行情境对话表演,其间教师相机指导,反馈纠正学生在表达中出现的问题。
3、师生共同小结:①先介绍是什么游戏②再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③最后讲讲玩的时候怎么有趣,为什么大家会哈哈大笑。
四、合作交流“学游戏”。
1、你们还玩过什么游戏呢?
2、呵,你们会玩的游戏可真多!把你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吧。现在,你愿不愿意把自己玩过的游戏说给大家听听?老师有个建议,你们看这样做好不好:你们先在小组里说给自己小组的同学听听,大家呢,要认真地听,看看谁说的游戏最有趣,你们就选他作你们小组的代表,待会上讲台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3、小组为单位,交流游戏怎么玩,怎么有趣。
4、推选代表把组内最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全班同学。(师:发言的同学说完之后,你如果还是没弄清楚游戏是怎么玩的,你可以继续问他。)
5、小朋友,会玩也是一种本领哟。今天同学们介绍的游戏你都会玩了吗?如果还有你很想玩又还不会玩的游戏,快找他问一问吧。(下位自由交流)
五、儿歌升华“乐游戏”。
1、做游戏,真有趣。游戏给我们还来了快乐,游戏使小伙伴更加亲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块做游戏,说游戏,非常地快乐。就让我送一首儿歌给大家作为礼物吧。要不要? 请大家注意听,这样才能收下我的礼物哟。
2、师诵儿歌:
做游戏,真有趣,大家一起多开心。
小伙伴,快快来,我们一起玩游戏。
你笑,他叫!好朋友们哈哈笑!
哈哈——!
3、指名读。齐读。
4、看来,我的礼物同学们都收下了。谢谢大家。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出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预案:
一、情景引入激活思维
1、引言
教师介绍学校体操比赛活动情况。相机解释“横队”、“纵队”“方阵”等词。
2、收集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写在黑板上。
每行有10人,有8行。有3个方阵。
3、提出问题
根据
教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1个方阵有多少人?)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提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比一个方阵多多少人?等等。
4、解决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5、汇报交流互相
学生汇报时候要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即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教学预设]学生已经学过用一步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看到主题图后会很快收集到数学信息,学生也能清楚表达出思考的过程,如下:
(1)、10×8=80(人)表示求8个1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8×10=80(人)表示求10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7、
师生加以提炼学习方法:读----想----做----说,
8、揭示课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运用学过的一步乘法算式引入新课,了解学生思维的基础,激活学生思维。然后经过
二、探究新知训练思维
1、出示刚才提出的问题: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
2、思考解决方法
(1)独立列式,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组长统计:本组有几种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教学预设]学生的解决策略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10×8=60(人)80×3=240(人)
第二种:8×10=60(人)80×3=240(人)
第三种:8×3=24人24×10=240人
第四种:10×3=30人30×8=240人
第五种:80×3=240人
第六种:10×8×3=240人或者8×10×3=240人
[预设处理:根据学生的回答与解释,教师相机用课件演示学生思考过程,利用课件的直观效应帮助中下水平学生渡过思维困区。黑板上去掉相同的做法,展示不同的算式。比较每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方法。基本方法鼓励全体学生都尝试做一做。)
3、课堂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想、做、说等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做到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意严密规范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
1、课本中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试做
(设计意图:做一做的练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道题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思维方式,掌握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能判断出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补充问题并解答:
小青有两本相册,每本有24页,每页可以放4张照片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应用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要求】
1、结合课文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含义,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大家想一下,我们平常在什么时候说“精彩极了”在什么时候说“糟糕透了”?课文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分别是谁说的?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有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小故事?
二、精读“童年故事”(1~14自然段)部分
1、就自己喜欢的角色读课文1~14自然段,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富有感情。
2、领悟:
⑴ “精彩极了 ”和“糟糕透了”分别是谁说的?他们所评价的对象一样吗?
⑵ 他们做出这些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⑶ 刚才大家就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了1至14自然段,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读懂了……”
(当“我”作了第一首诗后,父母分别做了什么评价,面对这些评价“我”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我”的父母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
“精彩极了”是母亲的评价,这句评价是感情化了的。因为母亲对待子女比较重感情,所以为了鼓励子女,常会说些感情强烈却与事实并不十分相符的话。母亲看到七八岁的“我”能写出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而会借着诗为话题,赞赏“我”写诗的行为。“糟糕透了”是父亲的评价。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父亲特别重视理性,所以他对“我”的评价过分强调事实而忽略了感情,没有考虑到“我”的承受力。不过,在这里,这位父亲说的“糟糕透了”是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而言的,他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洋洋得意”,此时,给孩子一些警告,可能更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
4、请大家再一次朗读1~14自然段,注意:这次读要进入角色。那么,我们怎样读才能进入角色呢?
母亲的话要读得激动,富有激情;父亲的话要读得严肃、冷静;“我”的话要读得天真烂漫,受到不同的评价时所表现的得意及沮丧的感觉。
(过渡: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于“我”起到什么作用?)
四、精读后来的认识部分(15~17自然段)
1、自由读15~17自然段,划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⑴ 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⑵ 成年后,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
2、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
⑴ “两种声音”指的是_____。
⑵ “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的意思是__________。
⑶ “精彩极了”代表_____;“糟糕透了”代表_____。正因为有_____,所以作者才会努力地向前驶去,成为_____。
五、再读课文,谈感受
1、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巴迪的心灵,再一次感受父母最深沉的爱。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
2、在作者看来,爱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哪两种?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
六、作业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请把你想到的用二、三百字写下来。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小通讯,记者用特写的镜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宇航员出征前的场景。这篇通讯打算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3.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2.学习场面描写的作用以及写法 ,学以致用。
3.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联系时事,导入课文
20xx年,中华腾飞,百年梦圆。8月我们沉浸于北京奥运会精彩比赛的场景;9月神州七号成功发射与回收,又奏响了一曲让国人为之兴奋的凯歌。思考:
神州七号是中国人第几次问鼎苍穹?那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
我们把镜头拉回到五年前英雄杨利伟出征场面。(播放杨利伟出征录像)。
二 朗读课文,走入录音棚
模拟播音员播报新闻 ,要求:
吐字清晰,读准字音 ,声音响亮,饱含激情
1 学生自由播报新闻;
2 小组播报新闻;
3 全班播报新闻。
三 研读课文,畅游智慧泉
1 独立思考三个话题,然后小组讨论:
话题一:不写第四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杨利伟的简历和人类航天史所走过的历程不行吗话题三:文章结尾不写杨利伟告别的场面不行吗要求:自由选择话题,然后结合文章内容、结构、人物、情节来思考问题。
2 同学设计话题,研读,交流。
小结:要写好一个场面,做到以下几点:
一 抓住场面中环境的烘托,渲染气氛
二 刻划人物(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三 语言简洁,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四 牛刀小试,来到创作室
想一想 ,运动会入场仪式和热烈的比赛场景;
试一试,用饱含感情的笔来描写其中的一个场面。
要求:选择其中的一幅照片进行场面描写,也可以选择你最难忘的一幕场景进行描写。字数150字左右。
五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当我们......
教学札记:
这节课从教学情味上说是关注了“情境生动”方面的创新。从教学进程上来说运用的是一种“板块式”教学思路:进入录音棚,让我们的心情激荡;畅游智慧泉,让我们的发现闪光;来到创作室,让我们的思绪飞扬。可以看出第一板块的教学活动就是朗读,第二板块是品析,第三板块主要是表达。教师设置了一定教学情景,渲染了一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优雅的教学情景及浓郁的情境氛围中进行灵动的、多种感官并用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让教学过程清新明朗,诗意浓郁,别具一格。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
2.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难点〗
结合实践经验,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小明的爸爸是个养殖专业户,这些鸡,鸭,鹅除了支付小明的学费和一家人的开销外,还有结余呢!今天,我们一起去他家的养殖场去看看,看看谁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二)自学质疑
(1)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同学们,这幅图漂亮吗?生:好漂亮啊!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养殖场。
师:养殖场都养了些什么呀?
师:你仔细看一看,有多少只鸡?多少只鸭?多少只鹅?
养殖场有92只鸭子,22只鹅,还有100只鸡。
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告诉老师。
生1:我发现养殖场中鸡最多,有100只,鹅最少只有22只,
(鸡比鹅多得多)。鸭子92只,鹅有22只,(鸭比鹅多一些)。
生2:我发现:鸭子92只比鸡100只少一些,鹅22只比鸡100只少得多。
师: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1:鸡100只比鸭子92只多一些,鸭子92只比鹅22只多一些。[也就是说鸭子比鸡少一些,鹅比鸭子少一些。
(3)质疑反馈,点拨引导。
你能用刚学过的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从现实生活中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呢?
生1:教室里,有一位老师,44个学生,学生比老师多得多。
师:反过来呢?
生2:老师比学生少得多。
生3:妈妈买了15个苹果,22个梨,(梨比苹果多一些),(苹果比梨少一些)。
(三)巩固练习,扎实新知
同学们,我们来看智慧老人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1.跑步的有86人。
2.我爸爸今年37岁。
3.这半篮有28个松果。
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集中交流,进行评价。
(四)实践作业,强化新知
用3、6、4的三张卡片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大概、威胁、一不留神造句。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天挑煤的经过。
5.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课文第1、2两段。
一、揭示课题。
简介吴运锋爷爷及他小时候家中的生活困难情况,告诉学生本课节选自吴运铎爷爷所写的传记《把一切献给党》。
出示课题,理解:开端,开头的意思。
二、认读字词。
认读本课的生字和少数新词,扫清阅读障碍。注意本课几个多音字的读音:挑(tiāo)脚、得(dé)了吧、半夜就得(děi)动身、落(là)在后头。
三、初读课文,分段。
1.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抽答,说出各段的起讫点和各段的主要意思。
2.师生讨论,第9自然段应归第二段还是第三段,讲明理由。
3.讨论其他分段方式,合理的,教师予以肯定。
四、感情朗读第一段,理解揭不开锅的意思,体会像油煎样是写我心里焦急的程度,说出这是用什么来比什么。
五、1.抽读第二段,生用笔划出本段两个最能反映旧社会煤矿工人工作条件极端恶劣,生命没有保障的句子,齐读。师生讨论,联系其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旧社会穷苦的煤矿工人连狗也不如的艰难生活。
2.分角色朗读我找从小在一块玩的小赵商量准备半夜就走路这部分课文。提问:小赵说我像个瘦猴子,说明我身体怎么样?这跟第一天挑煤有什么联系?
(说明我又瘦又小,更能说明第天挑煤的艰难,为表达中心服务)。
3.这部分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家里穷,劳动条件差?
(生默读本段的最后小节,按提问要求划出没有灯笼、没有火把、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擦过机器油等词句,抽答)。
六、课时小结。并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教学三、四两大段,理解其中的比喻句,准备复述第天挑煤的主要经过。
教学过程
一、1.指名感情朗读第三大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用笔画出本段的中心句(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2.生默读,找出本段中反映我怎么受人欺、受人嫌的两段话(指睡得正熟称煤了和矿上办事人所说的话这两处)。小黑板出示睡得正熟一段话,齐读。生理解渊字的意思和整个词语的意思。好像落在万丈深渊,浑身疼痛说明我摔得怎么样?
(摔得重,摔得厉害)。整段活反映资本家及其手下的人怎样对待穷人?
(不顾穷苦挑煤工人的死活,不把他们当人看)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动身挑煤,板书)
二、1.抽读第四大段,生找出挑煤赶路和跌倒山腰分别属于哪几节,板书这两个词语。
2.指名感情朗读我挑着煤赶路一节。生边听边思考,划出反映挑煤艰难动作的词,抽答,深入体会,齐读本节。
3.抽读哪知挑东西走路一节。理解本节的一个比喻句,说出这是用什么比什么、说明什么。
4.生自由感情朗读我鼓起勇气我怎么办呢?这部分课文,体会我跌倒山腰和孤身留在荒山的艰难情境。(结合看插图)
5.抽读我空筐回家这部分课文。提问:课文哪几处写出我人小,却很懂事?
(不肯下地洗脚和我不饿这两处)
.
三、熟读三、四两大段,准备按课后题3的提纲,抓重点,有顺序地复述第一天挑煤的主要经过。
四、课时小结。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3、4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最后两小节。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分辨课文的详略。简要复述第一天挑煤的经过。
教学过程
听写本课的生字和部分难写的词语。
二、课文最后两小节,提问: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什么?
(第二天挑煤)板书。
三、提问课后题
1。先明确主要内容。再了解课文的详略,齐读本单元的学习提示,画出重点部分,了解分辨详略的方法,再明确课文描写叙述有详有略的原因(突出中心,不重复拖沓)
四、生再熟读相应段落,指名按提纲复述第一天挑煤的经过。教给抓重点复述的方法。
五、归纳本课的中心思想。
(课文以第次挑煤为重点。写了作者童年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受剥削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和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形成完整的板书。
六、课堂小结。完成余下的课后和作业本作业。
附课文板书:
动身挑煤
挑煤赶路
详写
受人欺侮
第天挑煤
跌倒山腰
自强自立
空筐回家
刻苦磨炼
第二天挑煤
略写
参考资料:
关于课后习题
第1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我第一次挑煤所受的欺侮和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情况。其中第一天挑煤(如挑煤赶路、跌倒山腰等处)写得详细;第二天挑煤写得简略。因为第一天挑煤作者的印象最深刻,受的欺侮吃的苦最多,最能表现旧社会穷孩子的苦难生活,为突出中心思想服务,所以写得十分详细,而第二天挑煤情况跟第一天大致相同,所以写的简略,使人看了不感到重复繁杂。
第2题:
第(1)句写出了看到一家人挨饿,我心里的焦急程度。
第(3)句写我在熟睡中受人欺侮,摔得重,摔得历害,反映了资本家及他们的走狗根本不顾工人的死活,不把他们当人看。
第(4)句写出了山上小路滑,我人小煤重,挑担艰难。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有关元宵节的祝福语汇总68句
精选温暖人心的元宵祝福语53句
精选元宵祝福语汇总58句
元宵节快乐的祝福语大集合61条
快乐宫教学设计
世界的人口的教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十五篇)
人教版长城砖教学设计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ang eng ing ong
植物籽粒拼图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火烧云的教学设计范文
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寻找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人教版难忘的一天最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公开课世说新语教学设计(通用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