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李盛老师

《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 “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授课过程:

  导课: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六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知识梳理:教师出示幻灯片“复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屏幕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复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 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一、洋务运动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洋务运动”,完成学案上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梳理表格。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口号“自强”;求富”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列举);创办民用工业(列举);筹划海防;培养人才。

  评价(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自救运动。(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消极;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积极。做完之后,教师出示课件洋务运动的表格,学生同为之间交换学案,相互检查有无错误。教师小结本部分内容,强调洋务运动开启了是中国的近代化。学生速记洋务运动的评价,然后找三五个学生展示速记情况。活动一:思考讨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统治制度。

  二、戊戌变法根据学案上设计的戊戌变法表格,学生采用口述的方式,自主完成。

  序 幕公车上书(1895年)

  时 间1898年6月——9月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主要内容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经济: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文化: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军事: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