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吆喝》的教学设计范文

李盛老师

课文《吆喝》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从文学的角度来了解北京叫卖口头艺术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文化的感情,促使他们自觉地注意周围的艺术文化。

  2.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材料的写作思路,能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

  3.培养学生对口头广告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是以地方语言京白来写的,和现代汉语有些差异,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是重点之一。

  2.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材料安排的有序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感悟。

  3.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创造有新意的口头广告。

  课前准备

  学生

  课前对课文要有充分的预习,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及作者的生平。

  教师

  一部反映北京二三十年代时期生活情景的VCD电影片段(其中包括叫卖吆喝声),以此作为导入课文的材料,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电影,注意里面的小商贩是如何叫卖自己的货物的?他们的吆喝声有什么特点?你听了有什么感想?

  (用多媒体投影仪器播放VCD,播放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生大致回答的是两个特点:声音清脆响亮或吸引人,仿佛在唱歌似的;叫卖的内容合乎自己货物的特点。(教师针对影片中叫卖声的特点对学生的看法做出中肯的评价)

  师:同学们可知道,这些吆喝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够听见了,其实在当时,它就是一种宣传,一种广告,也是一种艺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萧乾的文章《吆喝》,跟着作者一起回到那个时代,感受这种艺术!

  (教师简介萧乾的生平,主要介绍他是北京人和其在京求学、居住的阶段)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学生默读,自我思索)

  a..文章中的吆喝声林林总总,多而且杂,但作者却介绍得有条有理。总的来说,文章写了作者在北京听到的大多数吆喝声,从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中,可以得知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首先从早到晚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到了晚上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其次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吆喝声。

  b.课文也是按照引入(1~3)、介绍叙述(4~10)、评论(11~14)来安排结构的,脉络清晰。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导的方法,导的艺术,把问题留给学生解决,及时总结,切勿包办)

  2.问题研讨、质疑:

  a.为什么作者要大量运用京白口语?罗列这么多的吆喝声,是不是繁冗了些?(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后落实情感目标)

  要点:作者运用京白的艺术语言,一是因为他对北京家乡的热爱,二是因为写的吆喝都是当地的口语,用当地语言来写更真实,更有表现力。

  b.北京街头卖东西的有很多,为什么作者只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吆喝,其余的只简单说他们卖什么?

  要点:因为各种的吆喝声实在太多,没必要一一描述,只要写其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做到有重点、有目的地介绍,主题更突出。

  c.括号里的句子或词语有什么用?

  要点:里面的句子、词语是解释前面的方言或起补充说明的,如: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这里是解释;

  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这里是补充说明,方便了读者对课文的理解。

  赏析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此句

  2.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这句话也是一句过渡句,用浅显的比喻把街头吆喝声之多巧妙地写出来,又顺其自然地引出晚上的吆喝声。

  拓展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分小组到市场或街道、商店等收集有特点的吆喝并记录下来,每一条要注明卖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2.课后自己编一页《吆喝集》。

  3.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吆喝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