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情节,品析人物形象
2.理解标题的含义
3.感悟母子深情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情节,品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标题的含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讲述故事,播放配乐视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在地震中,很多人都被埋在废墟里,其中有一对母子也被埋其中救援人员发现那位母亲时,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发现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有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下了眼泪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表达至爱亲情的小小说——《甜甜的泥土》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8(板书课题、作者)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超短篇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仍具有小说的一般特点——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完成学案字词部分,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学案》字词注音
2、请用一句话概述文章内容
明确:故事:王小亮把生母送来的一包奶糖藏在雪地中,后来竟化成了“甜甜的泥土”
情节: 送奶糖——分奶糖——埋奶糖——融奶糖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三、品——“情”
过渡语:我们理清了小小说的故事情节,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小小说以细腻的笔法,优美的文字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
2、王小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现在的生活幸福吗?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说明
3、如何理解最后一句“那泥土,甜丝丝的”?
读后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问题1: 明确:从以下的句子可以看出:
①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②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③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④今天,刚过,八个生日等
小结:作者是从语言、肖像、动作、神态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位深爱儿子的母亲形象
问题2:
过渡语:这时,小说的另一个人物,母亲朝思暮想想要见到的儿子王小亮出场了第二个问题
明确:王小亮是一个聪明、懂事、尊敬老师、受小朋友欢迎的孩子,从他分奶糖这件事可以看到
他现在的生活不仅不幸福,而且经常受到后妈的虐待“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他快活地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向他走来”“第二天,……悄悄溜出门”“……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
问题3:
过渡语:可以说小亮和妈妈的生活都是不如意的,辛酸的这是一个苦涩的故事,但作者却别出心裁,安排了一个颇有深意的结局我们一起读一下最后三个自然段“那泥土”,为什么是“甜丝丝的”?
明确:一方面是糖化在泥土里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小亮从泥土中感受到母爱还在,自己还是被爱着的这“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亲情,同时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应有的温暖和幸福,从而产生对生活的渴望和动力的,就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人间大爱这就是这篇小小说的主旨这样的立意是深远的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我们同学平时在写作文时立意要立得准,要新,要高
四、抒——“情”
过渡语:是啊,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感受母爱更“甜美”,还有什么比享受母爱更幸福的事情呢?
1、妈妈把生日礼物送给了小亮,可惜啊,虽近在咫尺,母子却相见无期,小亮是多么渴望见到朝思暮想的妈妈啊,假如你是小亮,当你跪在甜甜的泥土边上时,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呢?请你马上展纸把情感写下来,要吐真言诉真情,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短文
2、全班交流评价
五、总结
每当我们思想的幽谷出现空虚时,每当我们人生的旅途迷失方向时,母爱,是普照大地的阳光,是滋润心田的雨露,是照亮前方的明灯,是点燃生命的火焰让我们高声对母亲说:妈妈,我爱您!最后,祝愿天下的母亲——平安!幸福!祝愿天下的孩子——幸福、安康!
六、作业
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母亲做一件事
教学目的:
体会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之情;
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小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怎样让学生从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疼爱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教时: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创设情境
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体会“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含义,导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下列词语
黯(àn)淡呆滞(zhì)蹭(cèng)蓦地(mòdì)
愣怔(lèngzheng)吮(shǔn)涮(shuàn)净晕眩(yūnxuàn)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试着概述。
过去的妈妈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奶糖融化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文章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
我们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
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他知道这包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如果文中的王小亮就是你,那么你拿到母亲送来的奶糖会怎么办?课文中王小亮又是如何处置奶糖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呆呆地凝视着”,此时此刻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
1、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她到学校来是给心爱的儿子送最爱吃的奶糖。
2、专心致志地等候放学后的儿子、见不3、到儿子后内心的悲痛;
4、知道。①因为这包糖是他“最喜欢吃的奶糖”,
5、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②吃了奶糖后,
6、当晚就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
7、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
8、先和同9、学、老师一起分享“过去的妈妈”送来的奶糖,
10、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埋藏好奶糖。因为他想到了“现在妈妈”的冷酷。
11、想到了老师、同12、学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想到了“过去的妈妈”对自己的疼爱;想到了社会上好心人对自己的帮助。
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讨论:小说前面写,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地温回升难道能超过体温吗?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这一艺术构思的呢?
(注意:人的体温是37℃)
五、布置作业,训练写作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
六、歌曲回味,重温母爱
导入语:
我们刚才欣赏了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歌中的那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个草”,可能引起许多同学思想上的共鸣,那就是“母爱”。母爱,对有的人来说是那么的垂手而得,对有的人来说却是那么的遥而无望。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到底表现了怎样的母爱呢?
结束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小说描写了王小亮过去的妈妈送来了他最爱吃的奶糖,以及王小亮把糖分给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但是由于害怕现在妈妈不得不将糖埋藏在回家的路上,以至融化到泥土中。正当他为糖化感到伤心时,他想到了母亲、老师、同学以及好心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甜到了心里。
教学目标:
1、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奶糖”的线索作用。
2、结合文中具体描写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并学习文章写人的方法。
3、探究结尾之妙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亲情与关爱之暖。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写人手法。
一、导入(2分钟)
以温馨的亲情图片导入。图片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温馨的瞬间,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是如此地快乐!但是假如妈妈离开了孩子,孩子离开了母亲呢?小说《甜甜的泥土》的主人公王小亮就是一个离开了妈妈的孩子。我们一起来看他的故事。
二、概括情节(8分钟)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写了王小亮把生母送给他的奶糖藏于雪地中,后来竟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
2、文章围绕什么来写的?根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围绕“奶糖”来写的。可以分为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
三、研读人物,学习写法(25分钟)
这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请选择一个来分析。要求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尽量全面地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示:可以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各种描写,如语言、神态、动作等。小说还有另外一些描写方法,如环境描写,对比手法,也可以注意一下。
1、示例:
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分析:这里对母亲的眼神变化进行了描写,“黯淡”和“热切”形成对比,这位母亲因为长期和孩子分开而黯淡,又因为即将见到孩子而兴奋。从这句神态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深深爱着孩子的母亲。
2、学生认真阅读并赏析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根据示例分析人物形象。
3、交流。
如有的同学提到了母亲,教师就顺势将母亲的形象分析到位,同时归纳作者写人的角度和方法。除了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环境烘托、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可以好好咀嚼的。
在品味语句的同时穿插有感情地朗读。
4、明确:
母亲一个是深爱孩子却又无法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无奈的、痛苦的、可怜的形象。
王小亮是一个境遇可怜、懂事、充满爱心的孩子。
对老师的动作描写一方面表现了老师的同情心,另一方面也侧面衬托了小亮的遭遇可怜。
爸爸是一个凶残的、不顾父子之情一味听取后妈坏话的形象。
后妈是一个打扮邀宠、存心不良的形象。
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不光用到了正面描写,如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还用到了侧面描写,用到了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四、探究结尾(5分钟)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然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喜剧性的结尾。小亮见到奶糖融化了,本来流下来眼泪,为什么后来他转而笑了?
讨论明确:因为虽然他的奶糖化了,但是母亲的爱却永远存在,他感受到了这份爱,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关爱小亮的人还不止是他的母亲,还有同学、老师,甚至是门卫老头,爱心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
五、联系生活(5分钟)
你认为,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可能学生读完该小说,会产生一个误解,认为后妈都是可怕的。离异家庭的`孩子都是不幸的。所以在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比如可以学学小亮的坚强,比如要学会多给予别人关爱。)
六、作业布置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
【教学目标】
1. 了解微型小说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3. 体会母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母子深情
2. 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糖”——情境导入
与同学们分享“糖”带来的喜悦,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出一个与“糖”有关的故事。
二、品“糖”——品味情节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微型小说《甜甜的泥土》。
2、品一品这篇微型小说的情节设置,品出其中的味道。
三、说“糖”——分析人物
再读文章,合作交流,通过对文中语言的揣摩,分析人物形象,说说自己的看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说法,鼓励大胆发言。
人物一:母亲(离异、遭受创伤、爱子等)
人物二:小亮(懂事、聪明、生活艰难、渴望亲情等)
人物三:门卫(善良、有爱心) 人物四:后妈和父亲(冷酷无情、缺少爱心等)
四、化“糖”——感悟主旨
“那泥土,甜丝丝的”,意蕴丰富,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引导学生对这一“诗化”的结尾进行感悟,感悟甜甜的泥土中像大地那样宽广,那样慈祥,那样公正的至亲至爱;感悟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温暖和母爱的强烈愿望。
五、忆“糖”——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王小亮的同学,回忆与王小亮一起分享奶糖的场景,你会对王小亮说点什么呢?
2、“诗化”的结尾让人不禁有了诗般的迷离。回忆故事,老师出示现代诗《糖》,为课堂增添另一种甜蜜。
糖(张震义)
把我埋在这里/只为见证一个传奇/苦苦等待/只盼丝丝甜蜜
灵魂不再寻觅/渗入大地/融化了我/融化了你
3、小说创作(课时作业)
美是生活,美是创造。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创作美的故事。回忆往事,写下甜蜜。
【教学目标】
1、熟悉文本,能复述故事情节。
2、准确地说出“甜甜的泥土”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旨:离异的母亲对孩子深厚又令人心酸的爱。
3、分析文中其他人物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理解立意的新奇,结局的惊奇。
【教学重难点】
1.以人物,理解作品主题。
2.新奇的立意和结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亲情是永远不老的话题,《背影》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还在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母子情也同样弥足珍贵,一个失去母爱滋润的孩子会有怎样令人心酸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泥土》,去倾听王小亮的心声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其它学生认真倾听,感受你从“甜甜的泥土”中品尝到的别样滋味。
(二)试着用“我从甜甜的泥土中品尝到了的滋味,你看,这滋味真是太()了!”的句式说一句话。
例:我从甜甜的泥土中品尝到了苦涩的滋味,你看那王小亮过早地失去了母亲的疼爱,年仅八岁就要承担繁重的家务,这滋味真是太苦涩了。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学会复述
(一)优秀的文学作品,总会以一根彩线来贯穿全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你找到这篇文章的线索了吗?你能以它为中心词理清文章的思路吗?
(二)组织学生采用生动复述或创造性复述的方式来向大家讲述故事。
本文是以一包奶糖为线索结构全篇。
送糖——吃糖——埋糖——化糖
同桌合作,先相互复述,评判,后大班交流。
教师有必要向学生阐述复述的重要意义和复述的种类,方法等。
四、研读人物,领悟主旨
(一)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吧!
(二)王小亮在“现在的妈妈”那里得不到应有的母爱,后来他从哪里得到了母爱?
(三)课文结尾说:“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泥土为什么会甜丝丝的?王小亮又为什么笑了?你能解读出一结局的无穷含义吗?
思考,明确:“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亲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丝丝的泥土,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类的爱,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得到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了生活的渴望和动力。
五、写法探究
美国作家欧亨利指出小小说的特点是:立意新奇;结构严谨;结尾惊奇。你能结合这篇课文说说你的感悟吗?有人说小小说的结尾新奇,但也有人说小小说的结尾缺乏真实性,你的看法如何?
六、小结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拓展思考:现代家庭不同的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熏陶的一类文章。家庭式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教育学生爱家、爱亲人是对他们进行人文熏陶的基础。因此本单元与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共同组成了人文色彩浓郁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学习本节内容,要使学生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品味记叙散文中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能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来学习写作自己家庭生活中最精彩、最动人的一幕,从而做到我爱我家,我爱社会的目的。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学生熟悉的,这里有浓浓的父母之爱,有深深的手足之情,因为学生有亲身体会,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字词句方面已经不存在障碍,能明确的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会简单的运用各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情感抒发。通过本文的学习,主要是激发学生对亲情的再次感悟,从而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身边的至爱亲情。用自己的写作能力抒发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学生认知障碍点:环境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思想起到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阅读方法上可采用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阅读方法,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能正确认识母爱,理解母爱,从而报答母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名师助教论文
美丽的地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如何写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
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名师助教论文
美丽的地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如何写教学设计意图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
幼儿园中班美丽的太阳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范文
认识路线图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酸的和甜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课文珍珠鸟第2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设计
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本
大班绘画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