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内容分析
语文教学要借助文本传达的思想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启迪,引导学生体味生活,感悟人生,进而形成对生命的独特解读,并借此指导学生的日常行动。
《渐》作为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中的一篇,作者丰子恺从日常现象着手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思索。
基于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学生特征分析
“渐”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借鉴作者行文的思路,教师从日常生活的现象入手启发,并试着让学生主动诠释“渐”,进而思考在我们认识到“渐”存在的前提下该如何去对待生活与人生。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普通意义上“渐”的现象和作用。
②分析“渐”对人的蒙蔽作用,看清时间和人生的真相。
③体味作品在琐屑轻微事物的叙述之中独特的风韵。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普通意义上“渐”的现象和作用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诠释“渐”,进而看清时间和人生的真相,引导学生谦让、平和地与人相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认识。
②渗透“大人格”、“大人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理解普通意义上“渐”的现象和作用。
2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诠释“渐”。
难点:3分析“渐”对人的蒙蔽作用,看清时间和人生的真相。
4体味作品在琐屑轻微事物的叙述之中独特的风韵。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设计拟采用教师趣味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主动诠释“渐”,理解普通意义上“渐”的现象和作用。结合写作训练,动笔让学生描摹“渐”及对“渐”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渐”对人的蒙蔽作用,看清时间和人生的真相。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①搜集作者相关资料,了解丰子恺的漫画和随笔创作情况。
②阅读课后相关链接走近作者,从而更好把握作品内涵与风格。
③多媒体激发阅读趣味,营造体悟情境。
④学生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展示。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激趣导入
展示学生和老师小时侯的照片,让学生猜主人。(多媒体配乐)
走进文本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照片。
曾经的你我也拥有这样一张可爱的笑脸的主人就在我们中间,请同学们猜猜看。
通过对比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渐变”。“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著名漫画家、散文学家丰子恺在“渐”中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认为,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究竟为什么呢?这节课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去体验、探究一番吧!
板书课题:《渐》
2明确学习板块
(1)“巍巍擎天的丰碑”(走进丰子恺)
(2)“采菊东篱下”(走进《渐》)
(3)“横看成岭侧成峰”(个性解读“渐”)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深度解读“渐”)
(每个学习板块欣赏与要求并存,同学们既可以欣赏到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或者精彩的表演,同时要思考、回答一些问题。)
(二)体验、探究
1“巍巍擎天的丰碑”(走进丰子恺)
特邀学生配乐解说:丰子恺的漫画
丰子恺的介绍
要求:在欣赏的同时识记有关丰子恺的文学常识。
2“采菊东篱下”(走进《渐》)
要求:“渐”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者却举了一些生动、具体的例子来阐释它,请找出并概括这些事例。
明确:a人的青春“渐变”b人的境遇的“渐变”
c自然界的“渐变”d故事中的“渐变”
因为有了“渐”,人生圆滑地进行着,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感受不到“渐”。“渐”的蒙蔽性源自“渐”的作用,“渐”的作用是什么呢?
明确:“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
欣赏:在把握作者对“渐”的现象与作用的阐释后,我们来欣赏两组图片,再深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渐”(图片配乐)
板书:青春、境遇、自然、故事
3“横看成岭侧成峰”(个性解读“渐”)
欣赏:学生表演诠释“渐”。
要求:依据你对“渐”的理解,写一组排比句阐释生活中“渐”的现象以及你从“渐”的现象里所获得的启示。
例如:渐渐,花开花谢、春秋代序,让我们珍惜每一瞬的美丽;
渐渐,容颜老去、生死交替,让我们珍惜每一寸的光阴;
渐渐,沧海桑田、聚散分离,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的相守。
板书:珍惜
4小结:普遍意义上“渐”的现象和作用,启示我们在认识到“渐”存在的前提下要懂得“珍惜”。其实作者丰子恺在《渐》这篇散文中还为我们更深层次地解读了“渐”,那么同学们就随老师进入第四板块的学习!
(三)拓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深度解读“渐”)
1创设情境
a公共汽车会不会让座?
火车上会不会让座?(时间的长短)
b班级评优只有一个名额你会不会放弃?
有一个国家级的荣誉得到它可以保送上大学你会不会放弃?(荣誉的大小)
c你捡到一元钱会不会放弃交公?
你捡到一万元钱会不会放弃交公?(利益的多少)
提问:为什么我们对同类的事件态度会有所不同呢?
2小结
“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越长,人们越是容易被“渐”蒙蔽,看不清人生的真相。短时间、小荣誉、小利益我们懂得谦让与舍弃,反之,在百年的人生中面对关系重大的名利我们就难以割舍,争抢不已了。其实无论时间多长,在“渐”中也会慢慢逝去,无论荣誉、利益多大也会在“渐”中慢慢远离,我们又有什么割舍不下呢?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书读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大体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体内容。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在过去三年里,同学们在
老师的带领下积累了不少古诗词,在不断的积累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每一首诗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感或深刻的道理。大家还记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请同学背诵,说说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体会一下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板书课题,请同学朗读。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 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
吴 孤 洛壶
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诗句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三指导自学
过渡: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的了解诗句。
1请同学们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板书:读(划停顿,熟读)
解字词(借助注释、查工具书) 解诗句(串词串句)
解全诗(串句连诗)
朗读(体会感情,有语气朗读)
2小组学习。
3学习汇报。(按学法汇报)
“寒雨连江夜入吴, ”一场冷雨连着一江秋水的寒意在夜间悄悄地来到吴地。
“平明送客楚山孤 ”,清晨送别友人,只留下楚山的孤影,我的心也像楚山那样孤寂。
“洛阳亲友如相问,”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问起我的景况,就请转告他们。
“一片冰心在玉壶。”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透亮,没有受到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四深入学习,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渡: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诗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感情,我们还需要了解诗的作者及背景,这是我们这节课增加的学法之一。
1 介绍作者王昌龄及背景。
2 了解作者、背景,与诗歌相结合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了解了背景,理解了诗句,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背一二句写友情的句子)
(2)体会诗人表达他和辛渐之间的深厚感情的。
3 深入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你能把作者与友人深深的离别之情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不仅理解了诗句,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后我们可以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上下文,瞻前顾后,说出某一句子的意思。
2、 理解作者对时间的感怀和对读者的劝诫情怀。
3、 把握文章的深层次内涵,作出带有哲理的个性化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古人有一句话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忧患而生,因为安乐而死,这是一个著名的论断。那么,请同学们给这个论点寻找论据,并要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比如当你把青蛙放进沸腾的水里,它能一下子就跳出来从而逃避了死亡;然而把青蛙放进冷水里,当你慢慢地给水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到达沸腾时,青蛙无力挣扎,只有走向死亡。它是不是因为忧患而生,因为安乐而死呢?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当给水慢慢加热使其沸腾时,青蛙不能跳出水面而趋向死亡呢?因为水是慢慢升温的,它感觉不到。当它感觉到时,青蛙已接近死亡,想反抗都反抗不了。这说明青蛙在水慢慢升温的过程中,放松了警惕并且麻痹了自己。为什么会麻痹,因为变化太缓慢了,缓慢得觉察不到。这种事例仅仅存在于动物身上吗?人有没有这种情况?人类也有这么傻的时候。现在,请同学们看看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看待人在时间过程中的麻痹性的。
【总体把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渐”在文中指什么?课文从哪三个方面写了“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各是什么?
“渐”指时间缓慢过去而人不能察觉。本文从渐的特征、作用和本质三个方面写了渐。渐的特征指“变更渐进,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渐的作用指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藏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渐的本质是时间。
【研读第一部分】
1、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中,“圆滑进行”是什么意思?“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人生被确实肯定”是什么意思?
“圆滑进行”指“缓慢变化”,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剧烈的变更。“人生就被确实肯定”指人们在缓慢变化的过程中,似乎觉得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从而有了生的意趣与价值,并贪恋着生的欢喜。
2、课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说明“渐”的特征?﹙举例子﹚举了哪些例子?这些例子对于说明“渐”的特征有什么好处?
例子a 人由孩子变为青年,再变为成人,最后变为老头子的例子
例子b 纨绔弟子变为贫者,再变为佣工,然后变为奴隶,接着变为无赖,无赖变为乞丐,乞丐变为偷儿的例子。
例子c 傍晚看书的例子,父母不觉得儿女已长大的例子,水仙花开的例子。
好处:作者用形象生动的例子来说明道理,这种写法具体通俗,如拉家常,以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奥的道理,使渐的特征——变更渐进,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通过这些事例而变得明白易懂。
【研读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部分﹙1分钟时间﹚,“渐”的作用这句话用20秒,举的例子用10秒,用时辰钟比喻人生一部分用30秒,在以后的阅读中,当遇到关于概念、性质、特征、结果等等需认真读,有时还要反复咀嚼,当关键部分弄懂了,其余部分便可快速阅读。思考课后练习二。《渐》中列举了农夫抱犊跳沟一事来证明事物已渐变而人们仍不知不觉的事实,这种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道理的写作手法具体通俗,使“渐”这种无形的时间变化方式,通过牛的不断长大——这一有形的事实而变得可以把握,让人们明白“渐”的背后所蕴含的时间概念。
【研读第三部分】
请同学们研读第三部分,思考:
1、对于空间,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如何理解这句话?
对于空间,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而对于时间则是渺茫的,不知所措的,无法抓住的,正如朱自清在《匆匆》里所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子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觉察他去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2、时间既然不可挽留,那么,丰子恺为什么又说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呢?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不是,时间的不可挽留,匆匆而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人如何把握时间则是主观上的意愿,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敏感度仅仅在搭船乘车时才注意到。他们平时不节约时间,而在乘船时则又争取一点点的时间,迷于局部而不顾及全体。即便是有明达之人,也仅仅是在短期的旅途中,而在茫茫人生中却无法做到大度,所以时间在分量上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是太多。与其让他们在“较多”的时间中拥挤争夺,还不如让时间少给予他们一点。
3、 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他们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认为自己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他们能居安思危,能把握
时间,节约时间,将“漫漫”的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应付得游刃有余,所以说他们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如《水手》里“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心灵的实际空间很小,但一定要有无限的容量,心要无限大,要把时间的整体性放在心中。
4、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将人一生的时间比喻为石火光,意欲人生的短暂,蜗牛角比喻事情的卑微、渺小。既然
人生相石火光般的短暂,那么我们又何必将不多的时间浪费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呢?我们应该在石火光般的短暂人生中珍惜时间,奋发有为,做出一番可歌可泣的事业。
5、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一粒沙”、“一朵花”都是细微渺小的东西,而“世界”与“天国”则是广大宏阔的东
西,“手掌”、“一刹那”是短暂微小的,而“无限”、“永劫”是长远永久的。前部分从空间的角度说明了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后部分从时间的角度说明了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分钟,节约时间便延长了生命,掌握了永恒。
【总结综合】
请同学们再阅读一遍课文,思考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2、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4、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及写作目的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回忆自己的生命历程,有一种弹指一挥间的感觉,在不知觉中,生命渐渐流逝,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的渐变,生命的渐变?读丰子恺的《渐》,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原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
长于美术音乐,又工散文。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与颖悟。可分为三类:(1)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
(2)写儿童情趣(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
皈依佛教,一生淡泊,洁身自好。散文集命名为《缘缘堂》
三、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1、 朗读课文
2、 生字词
3、 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四、思考讨论
1、如何理解“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也莫如
‘渐’。”中“圆滑”和“微妙”二词
“圆滑”令我们想到人生就是像鹅卵石一样由于岁月的不断冲刷所造成,被冲掉了棱角,冲刷掉了自己的本质。作者用“圆滑”可以说概括了人的一生的整体变化。
“微妙”一词的使用非常贴切。作者指出人生的变化在于“渐”字,而“渐”字的表现是无声无息,令人毫不知觉的。而“微妙”一词正好是这种特点表现的概括。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人生。
3、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讲明白?
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了一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人生的发展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微妙进行的。“巨富子弟”的变化、昼夜季节的变化、儿女的成长、植物的花开、抱犊过沟等。把看不见的人生变化比喻成人们熟悉的走路,音乐符号、时钟等,说理形象而到位。
4、作者说“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如何理解?(课后练习四)
五、写作特点
1、 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2、 语言平易朴实,分析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
1. 找出中心句,概括本文的主旨,《渐》教案。
2. 学习本文化抽象为具象的写法:以常见的生活琐事举例,以寓言故事举例,生动形象的比喻
3. 个性化解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观点,探讨课文对我们的启发作用。
教学难点: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以及“大人格”、“大人生”的具体表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教学板块——找出中心句,概括本文的主旨。
1、 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概括课文的主旨。
2、 讨论:
⑴作者“渐”为题目,能否换成“变”,为什么?
⑵文末指出的“明达之人”、“大人格”、“大人生”具体指什么样的人?试举例加以说明,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渐》教案》。
第二教学板块——写法鉴赏
1、 教师讲解:本文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很具体,主要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2、 鉴赏写法:
⑴分别找出文中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语句或者段落,说说他们的好处。
⑵分别仿照文中的写法再写一段文字。(仿写段落1、2、4、6段)
第三教学板块——比较阅读
1、 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2、讨论《匆匆》与《渐》在立意、写法、语言风格上各有何不同之处。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桥之思最新教学设计
递归算法的实现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海燕教学设计范例
桥之思最新教学设计
递归算法的实现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海燕教学设计范例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集合十五篇)
快乐读书屋八的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春的教学设计及点评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精选十五篇)
学习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
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
给熊猫贴嘴巴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孔子学琴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