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新疆的奇特风貌以及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3、课件或挂图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五、继续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
六、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七、拓展(完成课后☆题)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S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西风胡杨》。下面我谈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一、说教材:
(一)、内容:
这是一篇感物吟志的散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沙漠神树”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的可贵品质,抒发了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
(二)、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篇课文在第二单元的教材编排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单元以神奇的大自然为题材,旨在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更要意识到:人类不仅有热爱它的权利,更有保护它的责任。《西风胡杨》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既表现了它的特点与品质,更表达了作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是落实单元专题训练
“注意作者是如何观察大自然的,想象文章用了哪些表达方法”的好范本。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二、说教法学法
为此,我选取了“以读促讲,自主感悟”的教学方法来指导本课的教学。
1、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通过指导学生充分朗读,领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创设情境,对话交流,体会情感。抓住“胡杨之最和胡杨之悲”“两个版块”,体会两种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大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和词句:穿透去寻深深植根不怕……不怕……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②它们生前……死后……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五)、继续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
(六)、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七)、拓展(完成课后☆题)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四、说板书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在学习
“胡杨之最”这个版块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板书了胡杨的三个特点:“坚韧”“无私”“悲壮”,学习了解“胡杨之悲”时,我板书了最能表现胡杨悲惨遭遇的三个词语“哭泣、担心、祈求”,升华情感时板书了“赞美与保护”两个词。此设计既紧扣课文的重难点,又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作者环保的主张,简单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单元训练主题材的指导下,我抓住了“胡杨之最”和“胡杨之悲”两个版块,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自主感悟,互动交流,深刻体会到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也感受到了他对胡杨遭遇的同情和对环保事业的关注,教法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重在以读促讲,自主学习的精神。其中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神奇的大自然为题材,共选编了五篇课文,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更要意识到:人类不仅有热爱它的权利,更有保护它的责任。而注意作者是如何观察大自然的,想象文章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是本单元的训练专题,在《西风胡杨》的教学中,除了要继续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外,还要继续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写作的表达方法。
《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的散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的可贵品质,抒发了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
以新课程标准以读促讲,自主感悟的理念为指导,课前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为:1、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语言优美,充满激情,散文之魂“情”动其间,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2、抓住“两个版块”,体会两种情感。一是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二是学习“胡杨之悲”部分,体会作者对胡杨的同情。在要求学生了解胡杨的特点,领会作者仔细观察,运用对比,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将质疑的方法教给学生。例如;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借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提问,逐步学习了解总起句和中心句。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里的一种树。学生并不熟悉,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但是并不清晰。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让学生更了解胡杨。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些图片在放映时速度太快,一闪而过,加之图片过多,学生只是在看大屏幕,没有注意到书本上的内容。课堂上师生没有很好的配合学生答非所问。由于过度紧张,原来预想好的程序紊乱。朗读的时间少,没有注意到“美文美读”
从这堂课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教好语文,首先自己要加强学习,丰富语言。如果老师的词汇,感情不是很丰富就无法胜任语文教学。。其次我认为语文教学部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尽量增加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用教师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外查阅资料也是获得信息的一种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特点,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想象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利用丰富的图片资源、开放式的网络资源、形式多样的批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进而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归纳课文的写作方法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胡杨喜爱、同情和赞美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抓重点词句,品味胡杨性格,读中感悟作者对胡杨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措施:借助多媒体手段,结合课文内容,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领悟。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对环保事业的关注进而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措施:借助网络资源,资料补充,理解文中“祈求”三个层次的含义,与作
者情感共鸣。
学习者分析
一、语文层面:
首先,五年级学生已熟练掌握了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其次,学生已经养成了“批注式阅读”的学习习惯,能够圈点批画出自
己的独特感受;
另外,学生具备了读写结合的能力,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感想付诸笔端。
二、信息技术层面:
学生对互联网已经有了接触和认识,形成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养成了使用信息的意识,能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与内容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使用及分析
第一环节提精生情,初识胡杨之“美”,铺陈高贵底蕴。
直观感受胡杨是“最美丽”的树,奠定本节课的感情基调—赞美胡杨,完成胡杨是“最美丽的树”这一特点的教学。
课件配合导入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联动下,奠定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感情基调。
使用PPT的图像功能,为学生呈现胡杨树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的图片中看到胡杨树的种种姿态,不由得心中发出赞叹。
利用PPT的声音功能,配以一曲苍凉的《暮尘音悲曲》,让学生感受到悲壮的同时,对胡杨肃然起敬。从而达到提精的目的。
第二环节
走进文本,品读胡杨之“最”,触碰高贵灵魂。
抓住重点词句,圈点批画,在读中理解胡杨是“最坚韧的树”“最无私的树”“最悲壮的树”三个特点。感受到作者为胡杨赋予了人的性格,感悟到作者对胡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走进文本,品读语言文字,读中自主感悟。
2、导学结合,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写作方法。
3、情境再现,读中物化自我,升华内心情感。
配合图片和声音,在学生理解了胡杨的特点之后,再次感受胡杨的种种姿态,将心中已经涌动出的那份情感释放出来,感受到胡杨精神的可贵,发自内心的赞美胡杨,达到与作者心息相通的目的。
第三环节情感转变,感悟胡杨之“悲”,唤起环保意识。
探究胡杨生存环境变化的原因,结合课外资料认识到人类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忽视了保护意识,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
1、借助网络资源,对比中感受胡杨生存环境的变化。引发学生情感的变化。
2、细读课文,读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与之产生共鸣。
借助西域文明的复原图片和现在楼兰废墟的视频画面,在强烈的视觉反差下必然引起学生的情感变化,为反思胡杨生存环境变化的原因做好铺垫。
第四环节
以读代讲,理解“祈求”内涵,坚定保护信心。
理解三个“祈求”的含义,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突破教学难点。
以读代讲,读写结合,感物咏志,抒发内心情感,坚定保护环境信心。
以声音创设情景,带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将内心想说的话写出来全班交流。如果因时间有限不能全员交流,也可以把感受上传到班级主页中继续交流,将这项作业延伸到课外。
教材分析: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厚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语言优美,充满激情,散文之魂“情”动其间,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云南丽江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指导指导学生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对“沙漠神树”的赞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辅导学生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掌握12个词语;
5、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
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课前准备:
阅读课后“学习链接”,查找有关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资料,搜集胡杨林的一些照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感悟,导入新课
1、上课开始,伴随着一段激昂的音乐,我给同学们展示一组胡杨在荒凉的戈壁上以各种姿势挺立的`图片(出示胡杨图片)师:同学们,这就是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胡杨,它常年生活在沙漠中,当秋天来临时,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令人陶醉,令人震撼,这就是潘岳笔下的《西风胡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描写胡杨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一段激昂的音乐中欣赏胡杨在荒凉的戈壁上以各种姿势挺立的图片,使学生对胡杨有了一些整体的感知,轻松的课前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想不想现在就来读一下课文?请大家打开《西风胡杨》课文,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和同桌一起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思考:胡杨是一种什么样的树?
2、指名回答:可以用文中的几个词或几句话来概括。(美丽、坚韧、无私、悲壮)
3、教师小结: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和句子,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和同桌一起交流学习课文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朗读第1自然段
1、说说你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2、出示句子:
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
⑴指名朗读这句话。
⑵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胡杨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并且对人类的帮助是很大的,它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
⑶全班一起朗读这句话。
(二)阅读2、3、4自然段,了解胡杨之最
1、身处茫茫大漠的胡杨在作者笔下是那样的坚韧、无私和悲壮。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胡杨的这些性格特点?胡杨的什么特点最令你感动? 2、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赞颂胡杨?
2、教师过渡:学到这儿,同学们还觉得作者潘岳仅仅是在写胡杨这种树吗?在中华大地上,有没有像胡杨一样平凡而伟大的人呢?读着这段文字,让我又想起了司马迁、李时珍、哥白尼、居里夫人、任长霞、中国女排、白礼芳等等!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这是老师自己的阅读感受
3、对于这样的一种树,你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喜爱、尊敬、……)
4、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最打动你的一段文字或几句话,选择合适的图片和音乐,有感情地读一读,注意读出自己的感悟。(深情地读、憧憬地读、凄怆地读、激昂地读、轻柔地读、你还想怎么读?)同桌互相讨论。老师巡视,学生汇报。同学们先说到哪一句就点拨哪一句
(1)、点拨“他能在零上40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这一句。先让孩子们进行这样一个句子填空(课件展示)再让他们说说从所填的内容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抓住“零上40摄氏度” “零下40摄氏度”“侵入骨髓”“斑斑盐碱”“铺天盖地”“层层黄沙”等词语进行理解,再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自己从这些词语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再孩子们描述自己想象的情景时,我相机让孩子们观看这样几张图片,(课件展示),这样,通过理解词语,想象描述,观看课件,孩子们更能体会胡杨生存环境的恶劣,从而领悟到胡杨与众不同的坚韧、顽强。此时,我便顺势让孩子们饱含着敬佩与赞美之情朗读这个句子。
(2)、点拨“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可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而是将这催肝裂肺的风沙留给了自己。”这两句,先让孩子们抓住 “挡在”“身后”“不在乎” ,三个“让给了”,一个“留给了”体会出作者用拟人、比较的手法写出了胡杨的无私,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一个词语也好,一个句子也好)来夸一夸胡杨,让孩子们把心中对胡杨的赞美说出来,然后,我再用引读的方式引领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个自然段,把心中对胡杨的赞美读出来。
(3)、点拨“它们生前为保卫。。。。。”一句。这里的点拨是在孩子们理解了 “生前”“战斗”“死后”“仍坚定地挺立”几个关键词的意思后,我问孩子们:胡杨“生前战斗”是在为了什么而战斗?“死后仍坚定的挺立着”又是在干什么?这一问让孩子们联系第三自然段,体会胡杨是为了身后的城市,村庄、青山绿水、芸芸众生而与肆虐的风沙、恶劣的环境进行着战斗;领会胡杨为了保护地球,保卫人类而耗尽生命作后一滴血的悲壮。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的朗读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同时也感染了老师。
5、引导学生理解写法:这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那么,你知道这种写作方法叫什么吗?(总分)
6、小结:今后在向人们介绍一种事物的特点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把特点说明白,并且让人详细地、真实地体会到了事物的特点。
7、作者在介绍胡杨的特点时还运用了什么方法?(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课文1--4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有关词语以及有关句子,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感悟和想象,体会胡杨之最,体会作者对胡杨的喜爱和赞美,还用身边的人和胡杨作对比,学习了这部分内容的写法,为学生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
四、全课小结
是呀,这就是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追求的一种人生吗?一花一草,一叶一菩提,胡杨留给我们的思考太多了,我们对胡杨坚韧、无私、悲壮的品格产生了敬佩之情,因为它们不仅是一种顽强古老的树种,它们还代表了一种可贵的品格,可是,作者为什么而担心?胡杨的的命运将会有怎样的遭遇呢?如果你是“上游的人们”你会怎样做呢?我们下节课再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充满激情的小结,升华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也给学生一个悬念,为下节课作好了准备)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新词。
2、试背2--4自然段。
(设计意图:课后的作业,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精美,让学生读中自主感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板书设计:
最美、最珍贵
最坚韧 、
9、西风胡杨 最无私
最悲壮
附《西风胡杨》课文
西风胡杨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我去过塔里木。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
胡杨,是最坚韧(rèn)的树。胡杨的根茎(jīnɡ)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shì)度的炙(zhì)热中耸(sǒnɡ)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suǐ)的斑斑盐碱(jiǎn),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yún)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cuī)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在塔里木和内蒙的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胡杨林,它们生前为所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yù)文明。两千年前,西域被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qiūcí]等西域文明。可是,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
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日蒸熬(zhēnɡ’óo),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它们想求人类,将上苍原本赐(cì)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留下。上苍每一滴怜悯的泪,只要洒在胡杨林的沙土上,即便是入地即干,也会让这批战士继续屹立在那里奋勇杀敌。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kěn)开发,我怕他们忘记曾经呵护他们的爷爷和爷爷的爷爷的胡杨,我担心他们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è)梦。
我站在这孑(jié)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我看着胡杨林中坚持拼搏着的“战士”,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无比心痛。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疗治,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们是胡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
教学重点:
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教学方法:
讲授,沟通
学习方式:
朗读、小组合作、自学及自评。
一、教学过程:
(一)教师方面
①导入情境
打开课本,指导学生看图(课本内),从两幅图中观察胡杨的外貌的不同,引出课题。(2’)②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8’)
2、问题引入:(22’)
(1)胡杨树在地球上有多久的历史,它主要生长在什么地方?
(2)作者从哪几方面赞颂胡杨?(坚韧、无么、悲壮)
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赞颂胡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胡杨为什么会有“哭”的时候?
(4)作者有什么样的祈求?(对上苍,对胡杨,对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为什么要祈求?
集体讨论:本篇课文,作者把胡杨都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比作战士,与沙漠进行抗争)
找出作者对胡杨树开容的词,为什么会用这些词语。(孑然凄立、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等)
为什么作者对胡杨会心痛,对胡杨作者有怎样的信念?(我坚信:………)有感情地朗读八、九自然段。
3、思维拓展
作者对胡杨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是一种古老的树种,他们还代表了一种可贵的品格,而且,我们在感动的同时,也定会十会关注胡杨的命运,如果你是“上游的人们”,你会怎样做呢?
4、全课小结(6’)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胡杨在作者眼中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树种,而且是一种可贵品格。同时感受到作者对胡杨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之情,表达出作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5、指导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2’)
(二)学生方面。
1、学生观图,直面感受
2、读课文;看小黑板,读(组)词
3、学生回答问题,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4、画波浪线,找出描写胡杨的形容词,郎读词语
5、自由讨论交流,总结回答问题
6、指名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教材简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新疆的奇特风貌以及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3、课件或挂图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大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和词句:穿透去寻深深植根不怕……不怕……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②它们生前……死后……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五、继续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
六、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七、拓展(完成课后☆题)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板书设计
9、西风胡杨
最坚韧
最无私
治疗伤者
胡杨
最悲壮
祭奠死者
最伟大
激励来者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年级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精选四篇)
快乐大拜年语文教学设计
读书要有计划精品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年级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精选四篇)
快乐大拜年语文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读书要有计划精品教学设计
特殊的考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忆读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参考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设计
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范文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规则教学设计范文
我真希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