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识字三》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三篇)

莉落老师

  一年级下册《识字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三个偏旁。理解本课新词。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写好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上课了,先请学生看老师做一个动作。只见老师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做出一个向远处看的样子。出示“看”字,“上面是一个撇手,下面是目,手搭凉棚向远处看。‘看’多有趣呀,我们今天学的《识字三》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些这样有趣的字,你自己读读课文,比一比,就会找到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倡导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插图和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3)把自己记住的字在本子上练写。

  2.交流讨论

  学生把有趣的字写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

  3.检查读书情况。

  4.学生自读两遍课文

  三、细读课文,用心品味

  1.谁来说说你对宁宁有了哪些了解?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2.让我们看看宁宁画的画是什么样的?(指导看图)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二句。

  4.课文说宁宁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你觉得宁宁仅仅是粗心吗?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5指导朗读第三句,注意问句的读法。

  6.练习背诵,赏读品味。

  (1)指导读。

  (2)老师配乐朗读。

  四、学习生字,认真书写

  1.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位置、笔顺。

  2.学生练写(先描后仿),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笔顺和写字姿势。

  五、课堂小结,引申迁移,引导探究,诱发潜能

  其实,汉字有趣的地方还很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汉字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一年级下册《识字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书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出短文,理解短文意思。

  3、通过猜字谜活动,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字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两个比较简单的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引导学生猜字谜,并说说你是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怎么猜出来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比较难的谜语故事,看你们谁聪明,能猜出来,并把你猜的方法说出来。

  二、阅读短文,交流识字方法。

  1、大声朗读短文,提出读文要求。

  (1)读短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交流,有多少字不认识。

  (3)再默读短文,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记住生字字形,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然后让其带读。

  (2)你认为哪些字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或告诉大家记住它的好办法?

  (3)同桌互相检查。

  三、朗读短文,加深理解。

  1、学生再次默读短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导名分段朗读短文,其他学生思考:读完这个故事,你猜出谜底是什么了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学生各抒己见,同时解决“商周、秦汉、唐朝、宋朝”等的问题。(分别出示各字词。)

  4、你们真聪明,一下了就猜出来了,在这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好词了吗?这些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不甘落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试说句话。

  ?才思敏捷:联系上下文理解,找到那句话读一读,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唐伯虎“才思敏捷”?你认为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可以称得上“才思敏捷”?为什么?

  5、读完了短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祝枝山等人的时代)

  6、指导分角色朗读短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先练习,再朗读。)

  四、拓展练习,发展能力。

  1、老师知道,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都“才思敏捷”,那么,你们能不能也为“口”字编个谜语呢?

  2、提出要求:(1)谜底必须是“口”字,要有“有”和“无”两句话,“有的”和“无的”能对上。如,祝枝山说的都是朝代,唐伯虎说的都是人,文征明说的是方位,酒店老板说的是动作。

  (2)同桌一起商量,并将谜语写下来。

  3、全班交流,评出谜语大王。

  3、有时间为其它的字编谜语。

  一年级下册《识字三》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课时全课时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