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7
教学目标:
1、在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从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教学步骤
一、 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1、出示一堆物体,其中有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也有不规则物体[乒乓球(凹陷的)、苹果、木块、泡沫塑料;橡皮泥、鸡蛋、石块、铁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提问:
(1)这些物体哪些会计算体积?怎样计算?
(2)哪些不会计算体积?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直接计算出来吗?怎样计算呢?
师板书课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分组实验 , 探索方案
(1)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按照物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说明:在水里上浮的先不研究,本节课研究在水里是下沉的物体。
(2)组织讨论测量的方法。
怎样利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怎样来转化?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小组在土豆、橡皮泥、石块、铁块、玻璃球中选择一个,先估计物体的体积,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实验。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实验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第 组 年 月 日
物体名称
物体的体积
测量
方法
估测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5)观测数据时要注意科学准确。
(6)要注意保持教室和桌面的卫生。
(7)容器中的水要适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以上有关“活动顺序”和“活动要求”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展示在屏幕上
4、分小组活动
请每个小组选择1个物体,用转化的方法进行测量
5、学生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情况
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以下情况
(1)所测量的物体。
(2)具体测量方案。
(3)具体测量结果。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还有无法解决或者带有疑问的问题?
二、 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活动二:测量2个铁块的体积,并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再填写下表。
1、教师提出要求:
(1) 两个不同的铁块,先用天平称质量,再同同样的方法测量体积。
(2) 用计算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 比较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分小组合作,测量体积、重量,计算比值。
3、组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7。8克/立方厘米)
4、引导生思考:应用这一知识,你能算出另一块铁块的体积吗?
5、生分组计算,有时间的可以进行测量和验证。
6、联想应用: 师出示一些比值,指出,应用每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可以来解决实际问题,你知道可用来解决哪些问题?
三、总结回顾 评价反思
1、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体积?
2、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量筒、水、大螺丝、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请问,计算长方体体积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师:很好,[出示一张A4纸],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桌面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
3、请小组代表上台介绍,(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还有其它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水下降的方法。(板书:V物体=V下降部分)
水溢出的方法。(板书:V物体=V溢出部分)
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李老师也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但是我遇到难题了,你们想帮我解决吗?
[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三、拓展提升,测量灯泡的体积
教师出示灯泡,灯泡会浮起来怎么测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汇报。)
学生动手测量灯泡的体积。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学会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果要测量你自己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回家思考一下,李老师相信你们能想出办法来的。
六、板书设计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转 化
V1张 = V50张÷50
V物 = V上升部分
V物 = V下降部分
V物 = V溢出部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准备
量杯、水、梨、土豆、石块、橡皮泥、A4纸。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如果要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教师:(出示一张A4纸)严格来说,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教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大屏幕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并出示课件)
教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合作交流,汇报方案。
学生1:橡皮泥容易变形,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压制成规则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再测量长、宽、高,从而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学生2:可以把梨放到装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
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排水法”。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能够想到许多不同的方案,再通过这些方案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哪些方案是可行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3.小组合作,操作实践。
(1)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测量数据填写在记录单里。
(2)请小组代表上台重点介绍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3)教师适时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教师:想一想,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你还能计算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
4.再次实验,深化认识。
实验一:请同学将量杯里的土豆取出,观察量杯中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二:把一块石头放入装满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完善结论。
V物体=V下降部分;
V物体=V溢出部分。
教师: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可以利用刚才的方法测出乒乓球和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巩固提高。
教材P41练习九第7题:
3.课外延伸。
教材P41练习九第13题:
【设计意图】习题设计上,我们需要做到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练习中基本上采用全部放手的做法,让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给学生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可以怎么求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8题、第9题。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7
教学目标:1、在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从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设计理念:本节数学活动重在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发挥、自己动手、自己应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1、出示一堆物体,其中有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也有不规则物体[乒乓球(凹陷的)、苹果、木块、泡沫塑料;橡皮泥、鸡蛋、石块、铁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设问:
(1)这些物体哪些会计算体积?怎样计算?
(2)哪些不会计算体积?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直接计算出来吗?怎样计算呢?
师板书课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学生口答体积的计算方法
独立思考,联想质疑
二、分组实验,探索方案1.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按照物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说明:在水里上浮的先不研究,本节课研究
在水里是下沉的物体。
2.组织讨论测量的方法。
怎样利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怎样来转化?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小组在土豆、橡皮泥、石块、铁块、玻璃球中选择一个,先估计物体的体积,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实验。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实验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第组年月日
物体名称物体的体积测量
方法
估测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
(5)观测数据时要注意科学准确。
(6)要注意保持教室和桌面的卫生。
(7)容器中的水要适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以上有关“活动顺序”和“活动要求”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展示在屏幕上
4.分小组活动
请每个小组选择1个物体,用转化的方法进行测量
5.学生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情况
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以下情况
(1)所测量的物体。
(2)具体测量方案。
(3)具体测量结果。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还有无法解决或者带有疑问的问题?比较、分类
分组讨论
学生按照要求分工协作,进行实验操作
分组汇报、交流
三、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活动二:测量2个铁块的体积,并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再填写下表。
1.教师提出要求:
(1)两个不同的铁块,先用天平称质量,再同同样的方法测量体积.
(2)用计算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比较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分小组合作,测量体积、重量,计算比值。
3.组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7.8克/立方厘米)
4.引导生思考:应用这一知识,你能算出另一块铁块的体积吗?
5.生分组计算,有时间的可以进行测量和验证.
6.联想应用:师出示一些比值,指出,应用每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可以来解决实际问题,你知道可用来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分工协作,进行第二次实验操作
交流、讨论、比较、找其中的规律
实验、验证
生举例、交流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1、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体积?2、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3、如果你想继续探索,还有那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总结、反思
回顾、小结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年级上册第4课计算器帮你忙教学设计
听 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示范
雪孩子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七篇
三年级上册第4课计算器帮你忙教学设计
听 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示范
雪孩子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七篇
背影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四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喂出来教学设计
关于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优秀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的教学设计范文
三年级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内容
二年级狐狸和乌鸦优秀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