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莉落老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的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河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情感、感受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诵全文,概括各段内容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三、找出全文的文眼,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全体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文眼并作分析

  明确:心里颇不宁静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三自然段中“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3、默读全文,分析思想感情。

  明确:

  ①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

  “幽静”“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的眼中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

  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得到淡淡的喜悦。

  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既素淡宁静,又朦胧和谐。

  ③回到现实。

  ④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

  四、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赏析品味语言,体味语言美,情感美。

  一、赏析第4段:

  全体诵读第四自然段,分析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明确: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赏析第5自然段:

  女生读第五自然段,男生找出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交流后教师指导: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

  明确: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明确: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赏析第6自然段

  男生读第六自然段,女生找出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交流后教师指导:

  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析:点面结合。

  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

  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赏析最后两段:

  请一学生朗读最后两段,教师提问: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明确:“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明确: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明确: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五、小结

  作者朱自清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另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这美丽、宁静、清新的大自然也正是作者精神的避难所。今天我们领略了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但是作为一篇美文,《荷塘月色》是多方面的,希望同学们能以独特的视角去关照美、感受美、体验美。

  六、布置作业:

  背诵文章第4自然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生平,理解其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

  2、赏析情、荷、塘、月四者交融的境界。

  3、积累通感等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对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手法的把握;

  难点:对本文主题的解读。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朗读,理清思路:

  三个部分:1——3

  4——6

  7——最后

  情感线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

  猛一抬头,已到自己的门前

  二、欣赏品读1——3

  1、情感:不宁静——悄悄——幽静——寂寞——且受用——想排遣不宁静。

  2、为什么不宁静?私事?公事?(从第三自然段的感慨看出是公事)

  3、结合作者经历分析背景:路

  三、欣赏品读4——6

  1、月色下的荷塘:叶——花——香——波——水(比喻、拟人、通感)

  2、荷塘上的月色:泻——浮——洗

  影——画——名曲

  3、荷塘四周:树——山——灯——蝉声蛙声

  4、感情:陶醉于荷塘月色之中——淡淡的喜悦

  回到现实——失落

  5、荷花的象征

  6、情景交融意境的分析:情中见景,景中含情。

  7、语言:精雕细刻,华丽朦胧

  第三课时

  四、品读7——最后

  1、解读两首古诗,想象采莲情事。解释六朝、双关手法。

  2、为什么想起古诗美好的光景?(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脱离现实)

  3、概括主题:(政治、理想、生活、乡愁等角度)不满现实,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逃避,彷徨苦闷。

  五、总结:

  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语言赏析:

  3、多种手法的运用

  4、多重主题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4

  一、课文内容分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一,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2、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听录音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来突破学习的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并获得美的享受。

  三、教学重点:

  (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四、教学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步感知课文;

  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写“荷塘”“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荷花以其高洁的形象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并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

  一(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4、5、6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板书)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1、2、3自然段;2、鉴赏第三部分3、赏析文章语言艺术

  一、复习

  全班齐背文章4、5、6自然段

  二、品读第1自然

  1、女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讨论:“心里颇不宁静”“渐渐”“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

  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3、小结: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三、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1、男生齐读课文第2然段;

  2、第二段点拨分析: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②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③整段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问题设计:作者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明确:实写沿塘的曲径;实写树木。

  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幽僻”,是虚写;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

  4、小结: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四、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并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

  引导明确:

  第1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第2、3、4句: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第5句: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小结: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6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板书]:自由(淡淡的喜悦)——(苦闷)

  小结: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二、讲读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引导明确: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要求学生具体举例)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读来富有节奏感。(叠字的运用重点讲析: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而且,朗读起来也节奏鲜明,韵律协和,自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按给出的首句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寒冷的风呼啸地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