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我们看海去教学设计

莉落老师

  教学目标

  1、组织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理解、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六月,我们看海去》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作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提时代人《哪咤闹海》《美人鱼》《老人与海》等童话、小说,曾引起我们对大海的不尽遐想,今天潘洗尘的《六月,我们看海去》更进一步唤起我们对大海的无限神往,在这首诗中,“大海”成了作者的精神家园,它代表着青春、激情、理想、信仰……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潘洗臣是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臣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节奏里看到诗人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13句:现实——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

  单纯、真情、自信、乐观、充实、热情

  有苦有乐、有追求、有理想、有活力

  14—24句:想象——寻梦的感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四、体味诗的思想内容

  1、哪些语句借助“听觉想象”体会出青春的活力?

  诗歌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青人喧闹的声响和响亮的歌唱,仿佛真地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接着读下去,“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械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同样借助“听觉想象”,我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诗歌的节奏把我们引向了对青春情不自禁的赞美,“风风火火”、“五颜六色”、“匆匆忙忙”、“欢欢乐乐”“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外不在,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再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2、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年轻人的自信?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这些诗句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强烈自信。

  3、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五、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1、象征手法的运用

  大海——理想

  大海是种象征,理想的象征。作者笔下的大海,相距遥远、壮阔。在大海边上可以兴奋地同沙滩对话,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可以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这里是光明的所在,是充满诱惑的地方,是创业的地方,是成就理想的地方,是实现人格价值的地方。所以,作者笔下的“大海”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这首诗重暗示、重象征,可以看作是一首借物寓志的佳作。

  六月——生命的青春驿站

  2、比喻手法的运用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有相似点。带有“像”的句子并不都是比喻句,有的表示揣摩,有的表示举例子,有的表示作比较。通感是比喻中一种特殊的方式,它是将诉诸于甲感觉器官的事物用来比喻形容乙事物,以收到表达形象生动、具体鲜明的效果。

  ①小雨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连续不断,让人感到温馨

  ②我们一台机器忙个不停

  ③我们的长发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

  其中①③两句运用了通感手法。

  六、体味诗的艺术技巧

  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的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要是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

  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语言组合巧妙。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多瑙河》的乐曲组接在一起,将“看海去”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在一起,等等,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旨。青年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从透明的语言中感受到。

  七、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特别是诗歌的表达形式和语言技巧,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八、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