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母亲的恩情的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王明刚老师

苏教版语文母亲的恩情的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铭记 抚摸 沐浴、游子吟等。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补”、“求”。

  2.理解《游子吟》的诗意。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师:母亲,多么亲切的字眼,小朋友们,你们平常怎么喊自己的母亲?板书:母亲

  2.师:是呀,母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妈妈,提起母亲,你能想到那些词语? (善良 、勤劳、含辛茹苦、不知疲倦、和蔼可亲、劳累、平易近人、爱帮助人、美丽、伟大、温柔……)

  师:我们真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母亲,母爱伟大,母爱无私,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师板书,“恩”是本课的生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恩情”是指深厚的情谊。

  师:让我们深情地读好课题。 (指名读,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我们的好朋友苹果精灵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小小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看: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小提示。

  3.学生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生字词和段落号。

  4.检查生字、词语认读。 (课件出示,生字标为红色)

  出示:恩情、孟郊、缝补、抚摸、沐浴、永远、报答、铭记、注视、

  慈爱、著名、光辉、湿润、一针针、几根白发、迟迟归、寸草心

  (1)指名试读

  学生读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记忆字形。如“永”的读音,“抚摸”“沐浴”的字形记忆。

  (2)带读,开火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再练读两遍,再读给同桌听听,比比谁先把字音、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读正确,读流利。

  2.自由交流: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课件出示:说一说

  3.课件出示填空题:

  《游子吟》的作者叫(   ),是(  )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  )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

  课文读熟练了吗?能把这道题填完整吗?

  4.课件出示孟郊图片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40岁时才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那年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5.齐读《游子吟》

  6.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动画显示“恩 迟”书写要领

  恩,因字在心上,模样有点方。心中有三点,方向各不同,间距挺匀称。

  迟,走之左边短,折处对准上面点。平折伸长包起尺,尺字横斜才好看。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读通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近诗人去探寻!请小朋友们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课件出示:自读思考: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

  2.交流感受。

  ⑴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行动中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老母亲缝衣图: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恩情?

  课件字体变红:深 “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查一查字典。课件出示:查字典 在这个句子中,“深”应该表示时间长的意思。

  补充资料:在吴越乡间有这样一种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

  课件字体变红:一针针一线线 “一针针一线线”,是什么意思?从“一针针一线线”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课件 师动情小结:小朋友,你们看,夜深人静,这位头发花白、双眼模糊的老母亲,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缝着……看着此情此景,你心动了吗?你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给读出来吗?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第1自然段,用心体会体会。课件 出示:读一读

  ⑵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语言上,

  课件出示送别图: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①小朋友们能看图说说这送别的场面吗?课件出示:说一说

  ②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此时此刻你的妈妈要出差离开你,你的心情怎样?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课件出示:读一读

  ③课件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小朋友们请看图,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后,母亲每天都在挂念儿子,盼望儿子回来。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④课件出示: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谁能说说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那么刻骨铭心。请小朋友们再读读1~2自然段,感受一下母亲浓浓的情。

  课件出示:读一读

  3.课件出示阳光小草图。

  ⑴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读第三自然段。

  ⑵课件出示: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①课件字体变红:抚摸 注视 从孟郊“抚摸”的动作和“注视”的眼神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②“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③课件字体变色:“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十分肯定: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课件字体变色:“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④课件字体变色:孟郊把“太阳的光辉”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⑶小结:课文第三自然段,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表达了孟郊不忘母亲恩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请小朋友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一份感激之情。

  二、诗文联系,借文悟诗

  过渡: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

  1.自读第4、5自然段。

  2.出示古诗:这首诗是孟郊50岁时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法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

  4.这首诗很好懂,课文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就是写这首诗意思的。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与前面三个自然段对照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诗句?还有哪些不明白?

  课件出示:诗文对照,读懂诗意。

  重点指导:意恐迟迟归 读一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可以帮助理解这句诗?

  课件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课件圈点:意恐 放心不下或担心的意思。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书中有没有帮助你理解的句子?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谁言”,谁说的意思。“寸草”指小草。“寸草心”,就是儿子的心。“三春”,指春天,春季有三个月。“晖”阳光。“三春晖”即母亲的恩情。

  课件出示古诗 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诗和诗意对照着读一读。

  6.课件出示三幅图 看三幅图,试背古诗。

  这首诗中的母亲是那么寻常,又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课件出示:背一背

  三、指导书写,完成练习

  1.指导书写。

  2.指导造句。出示课后练习第四题:母亲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

  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母亲   缝衣送儿

  孟郊  铭记在心 《游子吟》

  作业设计:

  1。 必做题:深情地背《游子吟》给妈妈听。

  2。 选做题:想一想妈妈是怎样对自己的?你打算怎样做一个体贴妈妈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资料链接:

  纸船——寄母亲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