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2、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
1、计数单位
(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
(3)提问:
①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
②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
③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
(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
(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
(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
1、写数:
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
2、读数:
(1)读出这些数
(2)总结:
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
总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
(三)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 )
(2)一万里面有()个千。
(3) 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4)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
(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
2、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六百零七(2)二百八十三(3)九千(4)五百(5)一千零一十(6)一万
3、数学书92页4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数学书92页第5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5、数学书93页第6、7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6、数学书93页第8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变式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 204② 20xx③ 2400④ 20xx
(2)550比150多()
① 600②700③400④500
(3)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
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 1009 1100 1909
(2)9999 8900 9990 8909 10000
(五)拓展练习:
1.你有几种填法?(最小能填几?)
7□23 〉7667
2.用7、0、2、3、0五个数按要求填空。
(1)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3)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数是( )
(4)组成只读一个零的最大四位数是()
(5)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学生熟悉的背景材料向学生介绍南京长江大桥,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是学习万以上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从例题看,例4提供和创设更多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万的大小和万以内数的特征。例5先出示小木块的直观图片,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小木块,是怎么发现的。然后试着在计数器上画一画(拨一拨),再读一读、写一写、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最后填一填数的组成。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建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从教材编排上看,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用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有利于今后,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数更大的数打下基础。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设计上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联系生活中学数学,与“数”交朋友
数学来源于生活,就要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遇到很多有关大数的知识,虽然这些概念往往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模糊的、但都为他们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而从会场的人数到感知一千、一万粒黄豆,一千一万粒小正方体,最后延伸到楼房的高度、鹭江的宽度、大桥的长度以及山峰的高度。整节课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与“数”交朋友。
二、在联系对比活动中想象感知,培养学生的数感
新理念下数概念的形成除了数值、位值、计数单位外,更着重学生在联系生活的同时,感受数的大小,重在数感的培养。学生对于数的认识仅仅是建立数感的第一步,还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数量对比中进一步建立数感。因此通过对比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相应的数感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既有利于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数感在比较中得到发展。如一百人与会场的人数、一千粒与一万粒、一千页与一万页、百米与千米等等让学生不断地在数概念的形成中认识、体验、感受数的大小,通过比对、想象、感知、体会到数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重视在实践的感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来自动作发端。”儿童的认知规律正是“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可以说,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皮亚杰说,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杠杆。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整节课采取“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
2. 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3、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万”的认识与数感的培养及接近整千、整万的数的数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豆子、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问
〈引导学生从身边情景,谈感受、估人数、提问题,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我今天来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师:那你们来估一估今天会场上的有多少位老师?
师:刚才大家估的数都比一千怎么样呢?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一千大的数。
[评析:数学是生活的数学,学生学习的数学素材就在身边,教师巧妙的利用会场上听课教师的人数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展开“猜”数的活动而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有效。]
二、合作探究,认识新知
(一) 估豆子活动,认识一万
1、先估测后参与感知一千粒豆子所占的空间。
师:孩子们,在每个组的桌面上有这样的一袋的豆子,看这是一粒,(师拿出一小袋豆子)那么这有几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师又拿出一袋稍大些的豆子)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这样的一袋豆子,你估一估这里有多少粒?
[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后估]
师:你们想知道这里有多少粒吗?告诉大家有一百粒。刚才谁猜对了?估得真准。(拿出一大袋豆子)现在谁来估一估这一大袋又会有多少粒豆子呢?(很多学生举手)
师:有没不同意见?(没人举手)看来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我们估得到底对不对呢?下面就来验证一下,请九个小组的小组长带上一百粒的豆子上台倒入杯中。看,我这里有一百粒的豆子,将它倒入杯中,现在杯中有多少?(小组长继续倒)大家一起数,二百、三百……一千。
师:杯子里现在有一千粒的豆子,我将它倒入袋子里,看来大家都估对了。孩子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一千粒豆子的,是一十一十地数还是怎么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
(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评析:千以内数的数值以及相邻数位间的进率是学生的旧知,也是学生拓展认识万以内数的认知基础,对于学生的认知背景教师不是采用简单的抽象提问导出,而是引导学生在经历参与估不同的豆子数以及数豆子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引出旧知,既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有效的为下一个数学活动提供感知的基础。]
2、感知一万粒豆子
(1)结合包装的豆子,经历数数活动认识“一千一千”数的方法,感受用“一千一千”数大数的必要性。
师:我将这一千粒一袋的豆子放入这大罐子中,如果每组都放进来会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师穿梭于各组之中,小组长陆续将袋子放入罐子里。)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走了一圈,现在罐子里有多少粒豆子?
师:你们是怎么数的?
师:一千一千地数,大家都会数了吗?
师:看,这是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
(电脑逐个出示数射线:
1000
0 一千 二千三千四千 五千 六千 七千 八千 九千 一万
师:刚才我们一千一千地数,数出了几个一千? 10个一千是多少?
(板书: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评析:让学生在实际的数豆子活动中感受到对于比一千大的数还可以用一千、一千的数的方法进行数数,并通过数豆子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一万的大小,从而有利于学生已有对千以内数的拓展认识。]
(2)、进行一千到一万以及一万到一千的数数,感知“万”的数数活动。
a、“一千一千”的顺数与倒数
师:看来大家一千一千地顺数到一万一点困难都没有,那谁会从一万一千一千地倒数回一千吗?(生数)你们都想数一数吗?好,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数,从一千开始一千一千地数到一万,再从一万开始一千一千地倒数回一千。
(活动后生互评)
b、穿插“一百一百”的数,重点解决几千九百满十进一到整千的难点问题。
师:看来一千一千地数是难不倒大家了,如果老师这有更大的数,但它不是整千数你还会一千一千地数吗?
师:一百一百地数你们会吗?我们试试,从一千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二千,谁会?
师:他数对了吗?谁会从一千五百开始,一百一百地数到二千五百?
师:他数得怎么样?
师:我发现刚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一起数起来,可见,这样的数数都难不倒大家,想不想来点挑战的?看,我带来了什么?
师:在计数器上有哪些我们以前认识的新朋友呢?
师:我要在计数器上拨珠了,仔细看,这是什么数?
师:你能从九千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万吗?(师边演示生边数)
师:九千九百后会是多少呢?看,九千九百再加一个百就怎样?
师:这个一该向哪一位进?千位进一后又会有什么变化?
师:那这时该向哪一位进?
师:这个万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
(板书:万以内数)
【评析:从几千九百满十进一到整千乃至于整万的数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数数活动予以重点解决,是有效的而又必须的;利用计数器的辅助手段既有利于学生对于“万”这一新的数位的认识,而又在形象的从几千九百满十进一到整千乃至于整万的数数认知过程掌握了万以内相邻数位的进率。】
(3)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参与拿指定数量豆子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师:孩子们,看来一百一百地数从九千数到一万这里还有一个连续进位的过程,你们都会吗?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还有一些大数它既不是整千数也不是几千几百的数你会认识它吗?我
们试试,在讲台上,我准备了10袋一千的豆子,10袋一百的豆子,10袋十粒的豆子和一些零散的豆子,我说一个数请一位同学来上台拿豆子,拿出多少呢?谁会?(板书:四千三百二十一)
师:下面的的同学当小裁判,对的用掌声给他鼓励,有问题的请举手,明白了吗?好,我们开始,(生拿出4个大袋,3个中袋,2个小袋和1粒豆子)你说说你是怎么拿的?
师:他拿对了吗?(对了) 我这还有一个数,它可特别了,它会是谁呢?
(板书:九千九百九十九)
师:你会拿吗?你打算怎么拿?
师:她拿对了吗?
师:哦,你有什么好方法?
【评析:学生能否对于数进行正确的组成与分解,是数概念是否建立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采用问答式的抽象提问,而是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拿豆子活动中进行检验,既有利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无疑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4)引导进行感知抽象活动,结合数轴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自主表达整千数的大小关系
师:现在我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数射线,你发现了什么?
师:我在这条数射线上看到一个数六千,你看到哪一个数?
师:它在六千的哪一边?
师:真好,你都能想到它们的大小关系了,你们还能看到什么数?
师:太好了,你能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关系。孩子们,接着我请你们闭上小眼睛,将这条数射线记在脑海中,睁开眼睛。你还能看见它吗?(电脑上的数射线消失)
师:现在你能想到什么数?
(生各抒己见)
【评析:数概念建立的另一个指标是能否理解掌握相应的数大小的关系与比较,教师设计让学生在数射线上认识万以内整千数,并让学生对整千数之间的方向、位置、大小及简单的关系进行表述认知,有助于学生从对万以内数的形象感知向抽象认识进行过渡。】
(二)、体验感知“一万”
(1)感知“一万”字
师:在我手上是一张的报纸,估估看,这样一面有多少个字
师:想知道吗?怎么办?
师:你想怎么分呢?
师:好,看我先把它对折,对折,再对折,现在,有谁知道有几个字?
师:想知道吗?看,这样的一面,我数了数大约是一千字,这样(二千)(师慢慢张开报纸)多少?
师:这样的一面报纸大约有八千个字。
(2)感知“一万”粒
师:这有一个大正方体,它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拼成?
师:有两个大正方体,会有几个小正方体拼成?
师:5个呢?(五千)一万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几个大正方体?
【评析:结合实际事物采用估测与比对的方法,既有利于丰富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感知,而又适时渗透合理估算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联系实际,发展数感
(1)展示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图片,感知大数,培养数感。
师:孩子们,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电脑出示东方明珠)这是哪儿?去过吗?
师:它有多高?
师:是吗?(电脑出示)四百六十八米,他的知识面挺丰富的。四百六十八米有多高呢?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大约20米)也就是大约23幢教学楼那么高。(生“哇”声一片)
师:这没什么,还没有一千米呢,我带你们去看一座桥(电脑出示南浦大桥)这是哪里?
师:太著名了,它有多长?你总算举手,你说说
师:你去过吗?有什么感受?
师:他用了两个很字来形容,如果我把南浦大桥立起来有多高?
师:有这么高的地方吗?
师:(电脑出示)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师:刚才那个同学说有多长?看(电脑出示)八千八百四十四米有多高?
师:你说得太好了,就这样大家想象一下有多高。
[评析: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对想象活动,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
(2)回归课堂升华认识
师:今天同学们上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最后,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今天的会场大约有多少人?
师:今天这个会场坐满了,大约可以坐六千人,现在你们有所了解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万以内的数。
(板书:认识)
四、深化拓展
数字游戏(作业)
以一万元人民币的不同拿法,让学生感知万以内数的大小,深化理解万以内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0页中的例9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增强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创设“比较电视机价格大小”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选择所研究的问题,在交流、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激趣导入
(一)情境激趣。
课件出示彩电图:
老师想买一台彩电,逛了两家商店,发现我看中的同一型号的TCL彩电在A商店售价为1980元,在B商店售价为20xx元。
1.请你帮老师比一比,在哪家店里买比较便宜?(A商店)
2.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1980<20xx)要比较哪家商店的彩电便宜,就是比较1980和20xx的大小。
(二)揭示课题。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中买彩电的情境引入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体会比较的必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1.课件出示第90页中的情境图(图如下):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主选择两种电视机比一比价格。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数据,让学生在丰富的素材中自主选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分析交流,归纳方法
1.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940和1899的大小。
(1)找一找: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之处?(三位数、四位数)
(2)比一比:这两个数谁大谁小?
(3)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说出你的想法。
可能有以下情况:
①数的顺序:因为940在1899的前面,所以940<1899。
②位数的多少:因为1899是一个四位数,940是一个三位数,四位数都比三位数大,所以940<1899。
③数的组成:因为940由9个百和4个十组成的,1899是由1个千、8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所以940<1899。
④找中间数:因为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1899。
……
(4)议一议:同学们找出了那么多比较的方法,组内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比较起来最简捷?
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不同的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
(5)练一练:还有哪些同学也找到这种情况的?学生汇报,然后全班练习。
940○1350 940○2365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经历位数不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中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1350和2365的大小。
①质疑:这两个数和前面比较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像这样的两个数该怎样比较呢?
②讨论:比较方法。
③汇报:你是怎样想的?(1350最高位上的1表示1个千,2365最高位上的2表示2个千,1个千比2个千小。)
④小结: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并形成板书。
(2)位数相同,最高位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1899和1350的大小。
①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比较方法。
②学生汇报比较方法。
③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时,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
3.师生小结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掌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学生掌握数位相同的两个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把图中四种电视机价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形成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对上面三种不同情况大小比较方法的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
1.快速比较。请大家把比较的符号写在本子上。
1020○999 398○402 5940○5230 9812○9182
7878○8787 5667○5680 1111○1119 587○5870
课件逐个出示,学生记录,然后指定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2.教材第92页第1题。
先让学生和同桌说说,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两个3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数的大小是不同的。
3.教材第92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比较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针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加以强化,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二)思维训练
1.教材第92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讲解时可以借助数轴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多得多”、“少一些”。
2.数学游戏:抽数字卡片组数。
出示数字卡片,从中抽出了4、8、7、1,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呢?你能组成第二大的或第二小的吗?
3.□里最大能填几。
45□<458 362="">□79 764>7□1 1000>□99
【设计意图:设计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今天我们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在大小比较时要注意什么呢?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6页中的例1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2.经历探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亲身体会到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算一算。(口算下面各题。)
300+900= 1000+5000= 800+200= 8000—5000=
700—400= 160—90= 1500—800= 1000—300=
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并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二)估一估。
1.红星小学有学生1203人,约有()人。
2.一部电话机的价格是358元,约有()元。
3.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是5015元,约有()元。
4.一台冰箱的价格是2495元,约有()元。
指生进行估计,并让学生说说估计的方法。
(三)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加减法、求近似数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又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情境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该怎样解答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笔算。
①想法:把358和218加起来,看有没有超过500。
②质疑:358+218会计算吗?(不会算,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2)估算。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的钱超过了300元,电吹风的钱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元),所以带500元钱肯定不够。
方法二: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方法三:500元买了200多元的电吹风,剩下不到300元,肯定不够买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三)尝试练习,巩固算法。
问题:带700元够吗?
1.学生独立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元),所以带700元肯定够。
方法二:700元买了不到400元的电话机,剩下的钱超过3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吹风。
方法三:700元买了不到300元的电吹风,剩下的钱超过4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话机。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的过程,亲身体会到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来进行估算,在算法交流中体会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和数感。】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连一连。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5题。
(1)学生仔细读题后,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说明:第2问是求几千人?
(三)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重点:估算的方法。
(四)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7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提示学生:“要包装3盒礼物”是多余的条件。
(五)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让算法不同的学生都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遗憾?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数位的名称,借助计数器识别并且理解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千”、“万”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注重操作与演示,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新知识。学生已有的技术单位、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学生能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比较的模型思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学生能够认识近似数,并结合实际进行估计,注重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估计物品的数量,交流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2、万以内数的写法、读法。
3、认识近似数
4、比较数位不同、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的写法。
5、整百数的加法、减法。
6、估计。
<2>开发性学习包
1、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物的容纳量情况,本校学生人数、图书室书本数目情况,自己从家到学校或者别的自己熟悉地方的距离情况,各类课本或课外书的每页大约的字数情况。
2、有关历史的“千”: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按现在出土的殷商遗迹来看大概为3500年。古代埃及的历史是4100年。古代巴比伦有5500年的历史。
<3>拓展性学习包
1、班内个别同学登长城或者泰山等的感受分享(台阶),初步了解万里长城。
2、“千”和“万”的另类用法:彪炳千古、跛鳖千里、白发千丈、百怪千奇、百卉千葩、 百计千方、百计千谋、百计千心、百孔千疮、百孔千创、尺幅千里、成千成万、成千累万、成千论万、成千上万、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存十一于千百、秤砣虽小压千斤、寸心千古、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惮赫千里
3、生活中的估算:找一找生活中运用估算的例子,说一说。
估算距离:从这里到商场有多远?有五六百米吧
估算时间:现在几点了?看太阳差不多10点了。
估算人数:操场上的运动员我看有五六百。
当我们拿不到准确数据,生活中就出现了很多估算。
4、丰收园
(三)整合点说明: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千以内和万以内数的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教学难点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千数时,下一个整千数应是多少和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将信息窗一、二、四整合到一起后连贯学习,让学生找到认识数和进行数的计算的规律;信息窗三和信息窗五结合进行递进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和估计意识;
2、学科间整合:传统文化学科的《万里长城》可与本单元融合,使得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奇迹建筑之一的万里长城,激发其热爱祖国和以祖国为荣的情感。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校本课程的珠心算课程可以使学生将本单元所学与算珠有效结合,感知祖国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写字课程本中汉子排版比较均匀,是训练学生们应用估计意识进行估计的好材料,使得学生逐步做到学有所用。
4、体验式活动:生活中的估算:找一找生活中运用估算的例子,说一说。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8课时。
注:通过创设两个学校的小学生交流的环境,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包含了初步认识近似数、寻找估计策略进一步认识近似数、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点的学习,将初步认识近似数、数的估计和比较合理地糅杂到一起进行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重难点,提升了学生估计的应用能力和能将估计和比较有效结合进行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其知识合理建构,进一步感受了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帮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连环提问的形式将比较和估计整合到一起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体验数的发展,认识计数单位“千”,初步理解千以内数的实际含义,能准确地说出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顺序,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千以内数的组成、数的读写、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联系实际,体验“一千”,发展学生的数感。
2.正确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数拐弯处的数,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教学方法:引导,探索,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等。教学手段: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教学准备: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教材第11页的情境图。请学生们仔细观察,说说画面中是些什么场景,里面包含着哪些数学信息?
2.请同学们提出数学问题。
(1)一千是多少?
(2)“一百二十五”该怎样写呢?
(3)怎样写“三百”和“三百零八”?
三、你问我说,合作探究。
数一数,认识“一千”是多少。
(1)请每个学生数出10颗小豆豆。板书:10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10个一
(2)小组合作,数出100颗小豆豆。预设:有的小组快一些,有的小组慢一点。教师巡视,请数法具有代表性的小组同学汇报。
(3)出示方块(100块),学生观察思考下列问题:你们能不能一下子准确地说出有多少块?为什么?可以怎么整理?
(4)同样的方法得出10个一百是1000,1000里面有10个100。
2.借助计算器继续进一步认识“千”。请学生们观察计算器上的珠子和所在的位置,试着写出“1000”。
3.联系实际生活,体验“1千”到底有多大?
(1)出示100张小卡纸。
(2)出示一本童话故事书实物,这样的书大约三本有1000页。
(3)联系本班学生人数来思考。
(4)联系学校全体人数。
(5)请学生举例说明,让大家进一步感知“1千”到底有多大!
4.结合计数器,教学千以内的数的写法、读法和组成。出示几个具体的数字让学生做一做。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1﹑2题。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老师适时归纳。
六﹑布置作业教材78页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及读写,会说出一个数是接近几百或几千。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的组成及读写、近似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情况读写。
教具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整理出:万以内的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近似数。
二、查漏补缺训练
1.有谁能说出数为顺序表中从右往左的顺序吗?
出示第1题:2659千位上是几?表示有( )个( )?百位、十位、个位呢?
独立完成“复习”第1题。
出示“复习”第2题。
这两个地方你们认识吗?你知道它们的海拔高度吗?引导学生读出数。
小组活动。
请你们在教师的要求下选4张数字卡片摆一个四位数,在小组里面读一读。
没有0
末尾有0
中间有0
中间末尾同时有0
算盘上面表示数。
请同学们拿出算盘把“复习”第4题中的数拨一拨、写一写给你的同桌看。
你发现这一题当中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把他们分分类,再看一看是怎么读写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5题。
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现在考一考你们对计算掌握得怎么样?
2.出示“复习”第6题。
指名说大约是几百或几千,提问:你是怎样考虑的?
3.出示“复习”第7题。
出示表格,提问: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
出示问题,指名解答后集体评价。
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说一说吗?
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课题:复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能力。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方面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提高数学活动经验,且在小组里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万以内多个数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系统整理
前面一节课的复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组成及近似数的认识。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复习?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复习”第8题。
观察第8题,看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肯定想法。
数轴上面的方框你会填吗?
2998<多少呢?可以填哪些数。
独立完成“复习”第9题。
独立完成后思考:哪些题是通过位数就可以比较出大小的?哪些题是通过第一位就比较出大小的?哪些是通过第二位、第三位呢?
小组活动
完成“复习”第10题。
提问:比较大小我们通常从最高位想起,那三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的?最小可以填什么?最大呢?第二位、第三位呢?
3个同学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各写一个数,然后一起在小组里面比较出大小。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12题。
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填吗?把你想出来的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个小组里面的答案最多。
怎样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
2.完成“复习”第13题。
引导思考:你能找到规律吗?在小组里面交流验证一下。
3.完成“复习”第11题。
提问:你把这五大名山的海拔从高到低排一排吗?
学生完成后师问:哪一座山的海拔最高?第二呢?第三?……
4.出示:用0、1、2、3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1)摆一摆。找出这四张卡片,摆一摆,并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2)怎样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呢?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
总结。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公开课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公开课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范文
小班语言教学设计:我的五官
关于快乐的节日的教学设计
公开课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公开课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范文
小班语言教学设计:我的五官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关于快乐的节日的教学设计
什么动物吃什么小班语言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10篇
窗外听课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雪孩子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称象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精选十五篇)
乡下孩子的教学设计
世界之光——深深的海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