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学生在中年级就学习了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并在本册的第四组中的前两篇课文中(《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习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因此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继续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六年级继续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准备。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
1.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课时安排
教学资源准备
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物,让你感动的人或者物品,举一、二件和同学交流。
教师:教学仪器
设计思想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提出的学习目标,经过三、四年级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现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问等等。根据教材特点,本课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以及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刻句子的方法,并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引发学生思考
1.猜谜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落”字故意写的比“花生”大)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课题书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1:学生可能会猜测:这个“落“字一定有它的含义。
预设2:这个“落”字可能说明了落花生的特点。
4.教师讲解花生结果的奥秘。(一个“落”字,准确地概括了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二、结合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结合预习,考查学生朗读词语和课文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各部分的小标题。
教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
预设:
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家后园有半亩空地,一家人开辟出来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花生。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重点写了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引导学生比较、讨论,认识详略得当。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虽然种花生、收花生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作者用寥寥数语就一笔带过了,而是用了13个自然段来重点写议花生这一部分。议花生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
5.教师小结。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次要内容写得简略。这样安排就叫做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相信同学们学完课文后,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
2.教师相机指导:“种”是个多音字。买种、播种的“种”都读三声。
生通过交流明确:播种“bōzhònɡ”是种植植物的全过程,包括买种啊,翻地啊,浇水啊,施肥啊,收割啊等等几个环节,而播种“bōzhǒnɡ”仅仅是种花生的一个环节,即播撒种子,根据这段话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在这里应该读“bōzhǒnɡ”。
3.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4.说说种植花生的过程。
5.讨论“居然”的意思,体会花生收获后家人的惊喜之情。
当我们种花生的时候,就知道一定能收获花生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学生联系上下文,相互补充、交流,明确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和他的家人没有想到花生收获了。
理由1:因为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短。
理由2:因为它本身是亩荒田,开辟出来种花生,收获了。
理由3:这是他们姐弟几个第一次种花生,竟然收获了,意想不到。
6.大家试试看,用“居然”说个句子。
7.通过齐读方式指导学生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二部分:
在第一自然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收获了新的知识。回到课文,同样有收获的,便是作者许地山和他的家人。当他们收获了花生后,母亲提议说要过一个——(收获节。)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既然是过收获节,我们的心情会是——(开心、高兴!)好,哪我们就满心欢喜地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练习生字词。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都吃过花生吧?喜欢吃吗? 那么著名作家许地山写的这篇《落花生》是不是告诉我们花生什么样子,如何好吃呢?而是以“落花生”为题,以“落花生”为线索写了一件事,什么事呢?(生答)
2、回忆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过渡:作者一家人到底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
1、默读议花生部分,出示默读要求:
(1)勾画出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什么,又想告诉我们什么?
(2)勾画出作者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议论之后感悟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受。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赞花生
(1)指名朗读7-10段,想一想:大家议论了花生的哪些好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父亲的观点是什么?
(2)出示父亲第一次议论花生的语句: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需挖起来才知道。
自由读、指名读思考并回答: 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3)感受花生的可贵品质。
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与埋在地里矮矮的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这是一种怎样的品格呢?(生谈)
(4)感情朗读句子,原文填空。
学花生
出示句子:“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1)、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一谈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是什么意思?(生谈)
(2)引读:一个外表不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果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所以父亲说——
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们做好事,所以父亲说——做有用的人
作者从父亲的议论中感悟到什么?出示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读句子,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组交流: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奉献。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感悟写作方法。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要经历多长时间?课文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议花生又经历的多少时间,课文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父亲的话着重写,这样可以突出文章中心。其他内容略写,因为它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代的作用,又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这篇文章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较“借物喻人”。杂我们身边又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道理,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默默无闻却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小草等等。从下列题目中自选一个,补充完整,模仿《落花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短文。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懂得不能只讲体面,而要对他人、对社会有用。
2、了解“落花生”笔名的含义,对许地山用生命践行理想感到钦佩。
3、能将自己从身边事物受到的启示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4、能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二、教学过程
(一)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可否像桃子等?可让学生讨论,说真话,讲理由。
教师可做类似小结:如果只是外表好看,不做正事,什么用也没有,可取么?
——不可取。过渡:我们来看看少年许地山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这句话的。
(二)理解“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体面”什么意思?讲体面有错么?只讲体面呢?不能,要有用。怎样就是有用?举例。
(三)了解父亲的话对许地山的影响
结合课文结尾及许地山生平,明白许地山为何以“落花生”为笔名以及这笔名对他做人的影响。产生敬佩之情。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写字。
观察“吩、咐”及“榨、榴”,指导书写。学生自己观察仿写其它字。
(五)课后小练笔。
【作业安排】
1、背诵父亲的话这部分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
2、进一步理解课题,问: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我们要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学资料】
电影资料《落花生》、 投影图片、投影仪、投影片。
【自问自答】
自问:一个外表不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怎么理解呢?
回答: 学生根据课堂生成的学习成果,大胆谈想法,谈感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懂得不能只讲体面,而要对他人、对社会有用。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8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6个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3、理解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字词的理解,了解花生的特点和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弄清课文的主次。
2、难点是想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及其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常识的资料。
2、教师准备落花生和其他果实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和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板书课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花生的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
2。导入新课。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本文的作者有一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疏通字词。
(1)要特别注意
①正音:“榨”是翘舌音,读zhà,不读zà;“空地”的“空”读第四声;“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②写字:“慕”的中部是不要多写一横,不要写成“目”,下部不要少写一点,不要写成“小”;“亭”下面是“丁”,注意不要写成“子”;“吩咐”都是“口”字旁;“亩”和“播”都有一个“田”字。
排火车读生字:亩(mǔ)播(bō)浇(jiāo)吩咐(fēnfu)亭(tíng)榨(zhà)慕(mù)矮(ǎi)
(2)新词理解。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课文以“落花生”为题,写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的事。)
(1)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写种花生、收花生。)
(2)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并做了准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事情发展顺序):
a、课文先写(种花生、收花生),再写(吃花生),最后写(议花生)。
b、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并做了准备。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复习旧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3、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花生的特别。这一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感受花生的特点及爸爸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哪一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议花生是详写。)[
思考:收获花生后,全家人的心情怎样?(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讨论:花生的特点是什么?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答:花生味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矮矮的鲜红嫩绿
有无果实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子、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1)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2)出示父亲的话,启发思考:父亲借落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个什么样的人?引导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齐读父亲的话,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回顾课文,开展活动
1、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小练笔: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
教学目标:
①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②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
1、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2、认识文中花生的特点
①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课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写谈论花生,读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文中描写的花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价钱便宜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估计学生对于概括花生的这一特点存在困难,可作如下设计)
a:教师:这段话中除了写花生还写到了苹果、桃子、石榴,请大家把写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水果给你的感觉怎样?(炫耀自己,夸耀自己)
b:教师:再请大家读读写花生的句子,与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给你什么感觉?(不炫耀自己)
c: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特别要读读出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的对比反差)
④教师: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用一组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虽然花生好处很多,但是从不炫耀自己)
二、读、悟父亲教育我们的话
1、整体感知
①教师:父亲在县城做官,平时公务繁忙,抽空来过收获节,难道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显然不是。那么,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放开声音朗读12—14自然段,你读懂了就举手。
②组织学生交流
2、自读感悟
①教师:在父亲教育我们的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读了以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记号并写下你读了这写句子后的体会。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教师:现在,请大家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在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分清“讲体面”与“只讲体面”的相异之处)
3、深化认同
①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想,老师读了以后,也有很多话想说,我把它写成了一首诗献给大家。(配乐诗朗诵)
我愿……
我愿,我愿是一支粉笔,用我洁白的身躯
去谱写生命的乐章。
我愿,我愿是一支蜡烛,在黑暗中默默地
燃烧,用我的光和热。
引着孩子们走向光明。
也许,一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相伴,
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坚信,
人生的价值
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4、积累语言
①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14自然段。
②学生自由背诵12—14自然段。
③学生默写所背的话。
三、结课
教师:父亲在百忙之中,抽身前来过收获节,正是想通过谈论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牢记父亲对我们的期望,再次有感情到读读第二段。
板书:
落花生好处很多不炫耀自己
做人做个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
《落花生》教学反思
在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时,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
二、简介落花生
通过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
三、质疑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练习朗读课文。
七、作业
第二课时
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
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单元提示”,找出本课的重点段。
三、分析重点段
(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哪个是重点?
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
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
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
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
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同桌讨论)
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所以你们要像(),它虽然(),可是(),不是()好看而没有()的东西。多读(2遍),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三)这时,“我”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齐读一遍,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问: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
谁来举例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认为哪些人具备了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四人小组讨论)(像解放军叔叔、医院的医生、护士、科学家等等)
师小结:正因为这些人都具备了落花生的这一特点,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学习句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后,我们再看书上的这句话“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你是怎么理解的?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天色不大好”、“难得”,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①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快乐;②借这个机会教育我们。)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处,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学生说道理。
(本文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五、总结深化
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
六、作业
第三课时
1、复习温故
(1)、课文第2段讲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
(2)、花生的这一特点与全文的思想内容有何关系?
(3)、齐读第13自然段。
2、学习第1段。
(1)“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请读课本第一段。
(2)这段主要写什么?
(3)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学习第3段。
(1)、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请读课文第3段。(齐读)
(2)、这段能略去吗?为什么?
(3)、小结: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4、齐读全文,谈体会。
学生有感情地通读全文,谈谈学习本文后的体会。
5、完成作业本第2、4、7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⑴ 种花生、收花生。
⑵ 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
⑶ 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⑴ 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⑵ 质疑、解疑:
① “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 “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⑴ 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 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 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
③ 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④ 教师:
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 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⑵ 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 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 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 教师:
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思考练习2)
种花生→( )→( )→( )
2、思考:
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一、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落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赵金红。一家人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
3.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复习检测
1、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继续学习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叙事散文《落花生》。
(板书课题)
2、本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详细描写,哪些内容是略写?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3、“议花生”是本文的重点,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这一内容。
(二)、出示自学提示
1、要弄明白作者通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看看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
3、重点读读父亲赞花生的话,父亲谈话只是为了把花生称赞一番呢?还是为了让我们学习花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和我说的话的含义,教案《落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赵金红》。
4、体会本文的写法。
(三)、师生合作探究
1、指名分角色朗读4—14自然段,想一想有几个人在谈话,他们各自都说了什么?
2、父亲说了几次话,哪句话是重点?对这些话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3、小黑板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句子的含义。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扩展说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那样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人?
5、体会写法:说说本文在内容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结: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6、布置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又从身边的哪些事物中受到了启发?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四)、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翻—播—浇
15、落花生 收花生:居然 要做有用的人
尝花生:几样食品
议花生:埋在地里 不好看 很有用
(六)、课后反思:
教学中虽然抓住了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但是读的次数较少,没有做到在读中感悟。而且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没有让学生当堂背诵下来,成为了一个遗憾。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
(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⑴ 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⑵ 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
(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⑴ 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较花生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 示
⑵ 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
出示演示文稿:
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
书籍(文章)。
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一读这些文章,把点明中心的句子画出来。
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听写,复习积累
1、听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并能积累居然、开辟、成熟、吩咐等词语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3、抄写第10段父亲的话并能背诵。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根据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文章简写和详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三、拓展提高,深化主题
联系生活想一想,像落花生这样的事物还有哪些?它们各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仿照《落花生》的写法,试着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写一写,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教师可以提示:粉笔、蜡烛表现一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现做人的清高和坚贞不屈等)。
四、交流评价,习作修改
1、自己先把自己的小习作轻声读两遍,争取用修改符号至少修改两处。
2、自己给自己评价等级星。
3、个别学生展示朗读自己的习作。
五、作业
1、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完成课堂小练笔。
2、继续完成第一课时的阅读作业,并结合生活实践,写出对你的启发。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 矮矮地长 鲜红嫩绿
印象 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4)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召开小辩论会,张显学生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
(1)介绍一种物品()
(2)记一件事()
(3)写一处景物()
(4)描写几个人物()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
2、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
二、研读重点段
1、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
2、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
①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练3。
②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藏而不露)
(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作业本》第4、5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开辟居然、价钱、榨油、可贵、爱慕、体面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一段
1、引入:“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
2、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这段话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体会:课文内容要前后连贯。
三、研读第三段
1、引入: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简介作者生平: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曾留学美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
有感情地朗读:个别准备、同座互练、指名读知道点评。
四、总结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说、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思想上有一个升华。
五、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中剩余的作业。
2、把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写成一段话。
板书设计:
7、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味美
尝花生
谈花生榨油便宜
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教学后记
为了突破本课学习抓住事物的某种特性,以物喻人的写法,并练习对话的几种句式,设计课文主题迁移写一段话,较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
2.出示花生的课件,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根据预习交流——自读课后作者简介)
这篇课文的作者笔名“落华生”,他之所以起如此的笔名,是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许地山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那么,他小时候,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如果学生回报不到位,教师加以补充。)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读第四声,防止读成第二声。
“慕”记清下面的字形,不是“小”字。
“空地”的“空”读四声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课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
翻地:用犁、锨等工具把土翻松。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农作物成熟时,收取果实。也用来比喻心得、战果,课文中指前者。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3.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二、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线索
1、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2、那么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1)先写种花生,再写过收获节。
(2)也可以说先写种花生、收花生。再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两种理解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三、略学课文,处理第一段。
1、交待学法:
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如果把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第二部分)重点段我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
2、抓住重点词,略学第一自然段。
学生默读。
指名读
3、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学习此段,抓住对“居然”理解(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师小结: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简练!这就是略写,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下节课我们就重点学。
「在课文的讲解中讲写法,在课文的学习中学写作。」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名人与做人的小故事。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议花生”部分。
教学难点:
理解花生的可贵品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落花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
二、自读课文学习质疑
1、学生自学课文。问: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划一划,写下来。
2、同桌互读,相互讨论。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问:先说说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师记在黑板上)
①就词质疑
②就句质疑
③就段质疑
4、集体交流,共同释疑。
三、抓住重点学习课文
1、出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1)、指名学生读这段话,
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
(2)、从刚才的对比中,你体会出落花生有什么特点?(生回答)
可贵在什么地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出示父亲告诉我们做人道理的一段话。
(1)、“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问:你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话?
(2)、学习重点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体面”是什么意思?
②“讲体面”是什么意思?
③“只讲体面”又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他们还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四.小结:
1、让我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2、是的,父亲的话深深的印在许地山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使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板书: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可贵 默默奉献
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生字词;认识“茅”,会写“亩”、“尝”等7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 学习课文,知道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课文主要抓住什么内容展开叙述。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 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5、 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教学重点:
1、 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作及其所喻的道理。
2、 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花生生长示意图;石榴、苹果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简介作者。
1、 师板书课题“落花生”。“落花生”是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文章,学习第四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 师:“落花生”就是大家熟悉的花生,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 生介绍后,师出示花生开花结果的示意图,加以说明:花生是一年一生草本植物,花黄色,花受粉后垂落到地上才生出花生,所以也叫“落花生”。
3、 师: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喜欢什么口味的?(让生畅谈。)
4、 师:文中的作者许地山,(同学们通过资料袋了解作者。)作者也喜欢吃花生,而且在他母亲的带领下在自家的空地上种花生。嘿!居然收获了,他们一家人高兴地聚在一起过收获节。同学们愿不愿意和作者一起来分享他的喜悦呢?(生答)。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落花生。
二、自主学习
1、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开辟:本课指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类的东西盖的亭子。
爱慕:由于喜欢或尊敬而愿意接近。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榨油:用力压出物体里的汁液。
实用:本课指有实际使用价值的。
居然:表示出示意料;竟然。
三、探究训练
1、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思考课后第一题,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生答师做相应的板书)
(全文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写。)
2、 再默读课文,用“//”标出各内容的起止部分。再说说其中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先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三自然段到最会),写我们和父亲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的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
4、 小组讨论后汇报,在4个方面的内容上,“种、收、尝”写得很简略,而“议花生”写得具体。因为作者写作的重点放在“议”上,想从“议花生”中引出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种、收、尝”写得很简略。
5、 师小节:全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拓展训练(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五、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师过渡:(是啊,一次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3—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再次分角色朗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师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 默读父亲的话(小黑板出示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1)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2)挂苹果、石榴示意图,抓重点词展开对比理解(师相机板书)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埋在地里 高高地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明确花生的可贵之处:有用却默默无闻。
(4)生谈自己的看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4、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地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六、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应此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七、指导课后练笔。
1、明确练笔要求。
以《梅花魂》为例子,谈谈从中你悟到的做人道理。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
2、师生共同开拓思路。
(1)扫帚:它拥有默默无言,宁可自己一身脏,换来环境干净清洁的特点,表现不为名利的精神。
(2)蚕:它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特点,写它的献身精神。
(3)粉笔:它拥有一再掏出心来工作的特点,写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选择以上或其他生活中的事物写一个小练笔(模仿本文,写清该物寓含的道理)
八、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3、注意观察生活中像花生这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种收过程: 收花生:居然收获了。
尝花生: 做成好几样食品
好处:味美、榨油、便宜
议花生 不好看
特点:埋在地里很有用
教学反思
教学完《落花生》一课,我的感触颇多,我觉得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值得关注。
一、 教师应从始至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导入的悬念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写作方法的说明和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应充分考虑到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从头到尾都沉浸在一种我想探究,我想学习,我渴望解答这一问题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把理解内容,升华感情与实践导行三
者有利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教师应当营造平等、愉悦的交流环境,还要适时引导。
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但被激发,就会问题多,答案多,话题多,有时甚至会与课文内容毫不相干,这时教师就要营造一个平等的交流氛围,但要避免学生谈的漫无边际,教师就要全面调控课堂,对于学生说得离谱时要采用适时适度的评价性语言及时把他们引导到课文的相关内容中来,还应注意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他们的求知欲
三、学生搜集信息与理解课文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本课教学,我觉得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途径都很差,因此时理解文章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只能从教师搜集的资料外获得信息,相对来说,信息比较少。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分清文章主次。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
教学难点
自读设问,讨论交流,读中悟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2、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作者大体的`思路,老师用这样的思路引导大家:
(1)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
(2)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花生,而一定是落花生?
(3)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
(4)作者借花生想告诉我们什么?
(5)在
(读一
二、诱导初读
1、范读: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自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同桌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
3、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听清对字音读的是否准确。
思考: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哪些部分是次要?哪些部分是主要的?
(诱导预读,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初步分清文章的主次,为突出读写训练重点做好了铺垫,也为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
三、引导细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围绕花生讲了什么?
2、自读第一自然段,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或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增加了广阔的自由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思考方式。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将多种读书思考方法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3、课文通过8个字概括了种花生的过程,通过一句短短的句子就把收花生的过程一笔带过,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不时地围绕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提示、指导,促使这种学习方法尽快转化为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避
辟
譬
2、多音字组词。
zhong
种便散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分清文章的主次。
2、分角色有感情一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对作者借描写花生的特点,赞美其所代表的默默奉献的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2、哪些部分是主要内容?哪些部分是次要内容?
二、引导细读
1、自读第二自然段,用你喜欢的方法读懂它。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
(把学习的时间,方法的选择交给学生,做到自主学习。)
过收获节是谁提出来的?都有谁参加?在什么地方过节?
三、指导议读
1、自读第三自然段至最后,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看着通过阅读都读懂了什么?还不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在书上做好标记。
2、四人一组讨论疑难,组长记下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3、各小组长汇报各组的疑难,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重点问题提出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
如:大家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什么?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作者借花生的特点的描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的话是什么意思?
4、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然后把看书的见解拿到学习小组中研究讨论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5、分角色朗读。
(1)自由练读,自由组合。
(2)分角色朗读。
(3)评读,品读。
(4)赛读。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读、画句子、质疑及讨论、全班合作交流等形式来理解
6、
归纳本课的阅读方法,进行相关的
四、指导背诵
1、你喜欢文章的哪一段?想用什么方法背下来?
2、当堂背诵。
(指导背诵,既达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又落实了课后练习,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让学生用自己的背诵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五、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一体许地山的作品,并交流读书的感受。
落花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中深刻含义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并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懂得做人的道理。
3、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写身边的食物。
教学重点:
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猜猜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图片)说说花生的作用。
3、思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4、落花生不仅是农作物的名字也是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3、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5、你能说说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吗?(认识详略)
详写:议花生
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略学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指名读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3)、抓住对“居然”理解(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练习用“居然”造句。)
(4)、指导朗读(读出惊喜)。
2、学习“尝花生、议花生”
过渡:母亲为了庆祝收获,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在收获节上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三个人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姐姐说它味美;
哥哥说可以榨油;
“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3)学生根据
(4)亲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指名读父亲的话。
(5)、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默读第10自然段,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花生桃、石榴、苹果
位置
外表
印象
(6)、所以,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父亲希望我们学习花生什么?(再读读父亲说的话,引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7)、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这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举例子(清洁工、送报员、)
(8)、作者明白父亲的希望吗?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并指导朗读[肯定]。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
(9)、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
(四)、
1、作者为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
(作者写这
2、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五)、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父亲谈话的教学中,学习详写和略写。
2、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可贵的品质。学习这种是借助花生讲明道理的写法叫“借物喻理”。
(六)、小练笔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你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写一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初步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
2.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生猜)
对,是花生(出示落花生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15 .落花生 ) 生齐读。
2.对课题质疑
(1)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自由提出问题)
(2)简介落花生。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轮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2.检查读生字、词语。
3.小组推荐交流课文所写的内容。
三、合作交流。
1、课文围绕题目主要讲了种花生议花生。
2、指名读第一段,从第一段中发现了什么?体会“居然”一词。 吃花生
理解“居然”的意思并练习用“居然”说句子。
3.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齐读)
四、品读体验
师导语:读一读3—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1.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议论花生的好处,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兄妹们是怎样评论花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评论花生的?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反复读父亲的话。(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思考: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1)、议论花生的好处。(2)、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4. 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6、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课文用桃子、石榴、苹果来和花生做对比,凸显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一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d、当外表美和内心美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你愿意选择的是____。
7、小结: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 __ __几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 __ __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__相比,还是__最可贵。
8、体会第二层意思:领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师: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9、投影出示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学生齐读,谈理解。(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
生的优秀品质,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10、你身边有没有这样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生9:父亲不仅仅是说花生,其实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有花生品质的那些人。
师:那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啊?
生10: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不图虚名、默默奉献、不计较名利的人。
师:说得真好!还有人想说说吗?
生11:像花生这样的人,比如交警,他不管是天寒地冻,他都站在马路上为人们指挥交通。
师:默默无闻地为大家做贡献的人啊!父亲就是在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大家有用的人,而不要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叫什么啊?你来说。
生: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师:(板书:借物喻人)
师:谁再来给大家说一说,这“物”指的是什么,“人”指的又是什么?
生:这“物”指的就是花生,这“人”指的是像花生一样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师:是啊,父亲就是希望我们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啊。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这里读出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段话饱含着父亲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啊!你觉得父亲当时会怎么说啊?
生1:和蔼可亲地说。
生2:父亲会严肃地说。
师:既严肃又和蔼。
生3:语重心长地说。
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体会着父亲的这种用意来读一读这段话啊,自己先练练吧。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师:谁来读一读?
生1:(朗读父亲的话)
师:父亲当时是在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啊。谁再来读读?
生2:(朗读父亲的话)
师:多么语重心长,多么发人深省啊,父亲就是希望孩子们做一个像落花生一样的人啊!父亲的话我们读懂了,作者当时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你能找找依据吗?谁找到了,你来说。
生:我从第13自然段看出,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0、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理解“我”说的话。
(1)齐读。“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讨论交流:“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关系?
(4)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1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本部分课文。
12、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13、综观全文,分清课文主次和详略。
14、再次领会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看似状物,实则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此谓借物喻人。)以前学过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有哪些?(古诗有《咏柳》,《梅花》,《墨梅》,《石灰吟》等,现代散文《白杨礼赞》,《梅花魂》等)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谈体会,说一说学完本课后有什么收获。
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像落花生这样的事物还有哪些?他们各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比如:粉笔、蜡烛表现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现做人的清高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梅花是高洁、坚强 骨气的象征,兰草是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精神象征···)仿照《落花生》的写法,试着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写一写,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课下写在小练笔上。
板书设计 :
15.落花生
(主次分明)
借
物 种花生 → 收花生 → 吃花生 → 议花生
喻
人 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课文隆中对教学设计范文
北京人教版北京亮起来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四篇
相遇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课文隆中对教学设计范文
北京人教版北京亮起来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四篇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相遇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9篇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彩色的梦教学设计范文(通用9篇)
那天中彩的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有关观潮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荔枝红龙眼黄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