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展示精美图片,教师适时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
二、整体感知
1、展示学习目标。
2、检查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
3、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做了详细的预习,我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明确: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过程,满怀激情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4、同学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令你最感动的是哪部分内容?原因是什么?
明确: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这段文字。作者凭其想象叙写了地下森林是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崛起的。
原因:大自然生命的伟大力量就是在这艰辛的历程中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感动我们,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一起回顾地下森林艰辛的历程,感受生命的最强音。
三、精读赏析
1、教师朗读“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叫做地下森林”
学生思考: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⑴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毁灭、沉寂、没有生命;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⑵不公:阳光的不公和无情、寒冷的霜冻
⑶帮助:长空的大风将石块碾成粉末
洁净的山泉将粉末滋润成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将种子撒入峡谷(白杨、青杨、黄菠莺)
就这样,幽谷里的树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发芽生长并蔚然成林,险恶的环境,艰难的成长都没有阻挡地下森林脚步,这正展示地下森林神奇伟大的生命力。从中我们同学们也应该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迪。请自由朗读你喜欢的语段,品味语句、字词,谈谈你的感受。
3、学生自由朗读(5分钟~3分钟)。
4、学生自由发言,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析关键词句,字词的深刻含义,谈感受。
例如:
⑴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析:详见教参144页
⑵“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教参P146
⑶“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大了”教参P146
⑷太阳的不公一部分课文P82
明确:学生可以自由地畅谈自己喜欢的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主要用来突出成长的艰辛,表现地下森林的坚韧不屈,分析感受顽强的生命力。总结地下森林的品格: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
教师小结:像地下森林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翻地覆,方显英雄本色;人烟尽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正如本文的作者张抗抗,19岁的如花岁月正植“文革”,命运之不公,使她在北大荒艰难地生活工作了38个年头,委屈了一个有才华的女青年,但她怀有远大的志向,不羁于田垄之间,在文革结束后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如此动情?作者正是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了进去。亲爱的同学们,在读了文章听了作者张抗抗的切身经历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是启发吗?
四、拓展延伸
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
例:
学生实际:自己遇到困难,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面对挫折。
学生感受:甘于寂寞等待;坚韧顽强、乐观、沉着谦逊。
五、小结
看着眼前这难以形容的地下森林,感慨万千,他不媚俗,阳光不给他光辉,火山制造峡谷、深渊,不给他留下任何生命的痕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历经磨难,终于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征途,人生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你们启程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的上路,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会有“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等把《后羿射日》这篇课文读正确、流利。
2.了解后裔与怪禽猛兽等斗争的过程中的神勇无比。了解祖先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3.积累,背诵《后裔射日》
教学难点:
了解后裔的神勇无比,了解祖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课文。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淮南子》中的`秦西巴纵麑,谁来背诵给大家听。(指名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交流《淮南子》里面不仅收集了许多带有哲理性的小故事,而且还有许多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后羿射日》课件出示
2.学习新课:
(1)听老师读,你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同时注意老师在哪个地方停顿。
(2)刚才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老师发现这些字很难读,老师把它拿出来,大家再读一读。(课件出示)
(3)生字读熟了,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熟,自读3遍,找同学起来读。(指名读)
(4)小组合作读准字音。展示读。
(5)课文读熟练了,尧之时,发生了什么事?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那你知道文中的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是什么吗?(交流)对,它们是一些危害人类的东西,来咱们一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6)当这些怪禽猛兽危害百姓的生活时,尧是怎样做的?谁来读有关的句子。
(7)后羿为人类做了那么多,你想对他说什么?(交流)
(8)这个故事发生在上古时期,离我们十分遥远的时候,那时候科技不发达,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便赋予他神话色彩!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和智慧!
(9)让我们带着读祖先的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课文!
3、积累、背诵课文
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先能背诵。交流展示。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三册80页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背6、7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如三七( ),( )十二.
抢答;并抽问算式的意思.(电脑演示)
3╳6 6╳5 7╳2 1╳7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要根据以前学习口诀的经验.自己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1.准备题(学生制作卡片)
拿出8张卡片,在第一张上写8,然后8个8个地加,一直加到64,把每加得的数分别写在一张卡片上,按顺序摆好.(课件演示)
2.观察、并回答.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根据卡片的排列顺序,你能编几句口诀吗?先想想,并把你编的口诀写到练习本上,然后在同桌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其余学生进行较对) (电脑演示)
1╳8 =8 8╳1=8 一八得八
2╳8=16 8╳2=16 二八十六
3╳8=24 8╳3=24 三八二十四
4╳8=32 8╳4=32 四八三十二
5╳8=40 8╳5=40 五八四十
6╳8=48 8╳6=48 六八四十八
7╳8=56 8╳7=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3.课件出示:
提问:24是几个8相加得来的?
五八四十是什么意思?
56是由几个8相加得来的?
4.揭题.齐读口诀.点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8的乘法口诀.(板题)
三、观察实践,巩固新知.
1.学生列式,主题图.看第一组有几个人,这是几个8?怎样列式?(学生回答)
并让学生独立列出2个8,3个88个8的乘法算式.
2.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指算式,这组题有什么特点?(被乘数都是8,乘数一道比一道多1,积一道比一道多8)
(课件)记住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口诀.比如,忘了四八三十二这句口诀,谁知道可以怎么办?(想相邻的口诀,三八二十四,24+8=32;或者想五八四十,40-8=32)
3.记口诀.看卡片口算,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课件出示)
8╳5= 8╳4= 8╳2 = 8╳7 =
8╳1 = 8╳3= 8╳8= 8╳6=
4.背口诀,体会一下哪几句最难背.自己重点记这几句.
5.对口令.师生之间对,学生之间对.
6.填适当的数.(课件出示)
7╳( )=56 8╳( )=32 8╳( )=
( ) ╳( )=24
(最后一题鼓励学生用想出多种答案)
7.数学游戏:摘苹果(课件演示)
春天到了,我们给果树浇水、施肥,秋天苹果获得大丰收,哪个同学愿意帮助摘苹果。 (可以画一棵苹果树,结满了苹果,苹果上面写得数,以8的乘法口诀得数为主,也可以有前面学过的题。有6个筐,每个筐上有四道乘法算式,没有得数。每组派一个代表,摘一筐苹果,即算出算式的得数去摘苹果,贴在等号后面,本组同学可以帮助,看哪组摘得又对又快)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到的,学得高兴吗?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睛天的夜晚,天空中有星星,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会背诵课文。
3、学会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舟字旁,学会一种笔画,横折弯。教学重点指导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弯弯的月儿小汴的船的意思是弯弯的月亮象小船小小的船指的象月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看晴的夜空吗?(出示)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月亮什么样?我们这种形状的月亮叫做什么?(月牙)夜空这样美,有位小姑娘总也看不够用手托着小脸蛋,仰着头看天空(边描述边出示四肢皆能活动的硬纸板做成的小姑娘图片)看呀看呀,连眼都不眨一下,这时,奇妙的事发生了。小姑娘竟坐到了月亮上。这是怎么回事?小诗《小小的船》将告诉你答案。
板书课题:
2 小小的船教学生字:的、船
二、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独立学习。
2、二读课文、读准字音。小组学习3、三读课文,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丢字,不加字。指名读―――评议
三、出示目标
1、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字音准确。
2、背诵课文四、实施目标
(一)逐句讲读诗句。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提问:弯弯的月儿指的是什么?追问:
①月牙什么样?像什么?
②小小的船是什么?指名说齐读: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2)比较:弯弯的月儿与弯的月心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师小结: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弯、更让人喜爱。
(3)比较:小小的船与小船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师小结:小小的般比小船更小、也更讨人喜欢。
(4)指导朗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师:听老师范读,注意做到:口齿清,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范读―――仿读(齐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过渡:小姑娘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那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意想着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自己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生同做小姑娘托小脸出神望月亮的样子;师同时将坐着的小姑娘纸板模型拿下来放到月亮上并添画船桨,便图与书中图相同)
(2)提问: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
(3)引导理解
闪闪的师:星星在天空中不停地眨眼睛,我们就说这是什么样的星星?师小结:闪闪的就是一闪一闪的。
(4)引导理解
蓝蓝的。
①提问:你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除了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②结合学生回答,引导理解蓝蓝的。问:课文为什么不说蓝的天空呢?指名说
③师小结:蓝蓝的意思是很蓝很蓝,让我们觉得天空是那样美。
(5)理解只夜空是多么美呀!除报一闪一闪的星星和很蓝的天空,竟然什么东西都吸引不了小姑娘!这就是只看见的只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都没看见。
(6)指导朗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轻声)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师范读,生按前面所想的朗读要求仿计。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7)初步了解什么是想象。
①问: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吗?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小结:月亮并没有真的变成小船,小姑娘也没有真的坐到月亮上,这都是小姑娘望着月亮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的。
②问:现在知道小怎么会坐到月亮上去了吗?
(二)朗读全文
1、过渡:你喜欢这首诗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读时要做到,(投影):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3)词连读,按老师教的方法停顿,注意重音。
2、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子生轮读―――齐读。
(三)指导背诵
美丽的夜空,不但吸引了小姑娘,也吸引了我们班的小朋友,先不是?你愿意把这首描写夜空的小读背下来吗?自由练背―――部分背―――齐背―――指包背(可配上轻缓优美的音乐背景)―――评议―――齐背师按挂图提示背诵
四、课后练习
1、填空弯弯的(),小小的(),小小的()两头尖。我在小小的()里坐,只看见闪闪的()蓝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学习并掌握下列词语:缄默
窥探
狩猎
顾忌
滑翔
目空一切。
⑵了解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
⑶了解作家作品。
2、能力目标: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与个性观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与总结学习心得的能力也在个别环节得到培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乐学、爱学语文的热情,尊重、爱护学生富于个性的学习体验与发现,使他们在团队的协作中互动学习,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活泼而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不断完善自我,在同学的鼓励与老师的赞美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大家听说过电影《木乃伊归来》吗?那真是一部令人闻之即不寒而栗的电影,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恐怖”……(阴森、黑暗、骰髅等)这些词语。现在当我们看到《大雁归来》这个题目时,不知大家会想到些什么词语?(春天、阳光、温暖、亲情、南方、自然、和谐……)
看来同学们都深受此文的感染,都对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谁能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呢?
二、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春天,大雁归来的活动。
2、不知同学们在读后有否与老师一样的感受:获得了不少有关大雁的知识?
(大雁飞行的路线很直;雁队的数字以六为单位;孤雁通常鸣声凄凉;雁是群体生活的鸟类;等等)
明确本文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三、精彩赏析
1、语言形象优美:
⑴作者是一个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对他而言,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关于大雁的秘密并非难事,真正难的是当他发现这许多之后如何与读者分享,怎样使读者喜欢看他的作品,你认为他还要在他的文章里添加些什么?
学生发言:
对大雁的热爱;
语言十分优美。
这两点恰是本文难能可贵之处。这两位同学真是慧眼识真珠玉,就让一起先赏析文章语言之美。
⑵学生结合文中优美的语句畅谈对本文语言特点的感受
⑶学生总结:
A、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使文章形象生动,可读性强;
B、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C、词汇丰富多彩。
⑷仿写句:
选一句你喜欢的句子,仿照它另写一句。或者,仿写老师从文中提炼的句子,来小试牛刀。
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⑸学生精彩仿写句选:
一股刺骨的寒风说明不了冬天,但当漫天的凛冽的风夹杂着雪花时,冬天就来了。
一棵树的叶子落光说明不了冬天,但当一片树林受不了十一月寒风的折磨时,冬天就来了。
一片落叶的飘零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层层叶子沐浴在金黄的大地的怀抱时,秋天就来了。
一只鸣蝉的死亡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片麦田更换了十月的新衣时,秋天就来了。
(教师给予表扬:刚才几位同学的仿写句可以用《敬畏自然》里的“精巧绝伦”来形容。)
2、“爱”融化在字里行间:
⑴为了观察研究大雁,作者都是怎么做的?
他半夜三更偷偷“潜伏”在沼泽里,只为了聆听大雁的集会;
几乎年年都统计光临农场的大雁的数据,并作科学的考察;
长期观察大雁的生活习性;
⑵同学们所造的好句都源于丰富的心灵与用心的学习,那么作者呢?他又何以将大雁写得如此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而又是什么推动他为大雁付出那么多呢?
明确:是爱。他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对大雁的深情。
这种感情尤其体现在文中的一些语句语段中,如:
“我们的大雁”“我们刚到的客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⑶阶段小结:学生对上半节课的教学内容加以总结概括,明确本文是集知识性、形象性与抒情性于一体。
四、质疑畅谈
1、学生针对文章能提出一些疑问:
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
“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是指什么?
2、学生也提交了些独立的阅读思考的成果:
作者用了许多拟人手法描写大雁,也是有感而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会,有辩论,讲亲情,讲友谊。
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的品质: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这些从文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
五、拓展延伸
结合研讨与练习一,谈谈人们究竟“失去”了什么东西?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梅花的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读懂外祖父有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2、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前准备及教法设计:多媒体课件及梅花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定向: 昨天,老师要求同学在各种媒体中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板题:梅花魂;齐读课题)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要求:老师先来朗读一遍课文,希望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一幅幅梅花图片,在《梅花三弄》背景音乐中,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你能背出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吗?
2.指名学生背一背课前收集的诗句。
(正像诗人们赞美的一样,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作家陈慧瑛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让我们来读一读她讲的故事。 )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在一幅幅梅花图片和音乐中娓娓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调动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
展示交流:出示课题,质疑: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学生默读、自学、画批)
1.认读本课新词。 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名节 颇负盛名
2.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思念故乡的老人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3.指名学生说一说,并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教师提炼板书: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送梅图。
(5)送梅花巾。
4.用连结事例的方法说说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在初读阶段,理清课文的结构,并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意图有二:第一,引领学生整体感知,高屋见瓴,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在理清结构的同时,把课文读通、读好,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好基础。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
品读体验:解读梅魂,感受民族气节
1.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这份情感与梅花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
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 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
么?(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指导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④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如此大怒?
出示:“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一包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 指名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了更深的了解吗?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设计意图:本片断教学设计先关注学生自己读懂了什么,再从学生的感受中,由梅花引出有气节的人。两次谈感悟,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
拓展延伸:扩充“思乡”内容
1、从来“故乡”这个字眼就是让人心中感到温暖,让人不禁落泪,外公那份无尽的相思,不仅感动了他的家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千百年来,“思乡”也是人们吟诵的最多的主题,谁能给我们背一首?
2、老师推荐一首诗。
3、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达标测试:1、读准神字词读音,
2、文中讲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有一句话概括。
板书设计: 梅花魂 借物抒情
梅花中华民族
愈压愈强 顶天立地
越是困境 越顽强坚定
思乡情 爱国心
教学反思: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我必须去,齐读课题。
2、质疑。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我是谁?
我必须去干什么?
我为什么必须去?
……)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你想怎样找到答案呢?(读书)
对呀,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读课文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合作学习,用喜欢的方式把生字条中的生字读熟。
3、认读词语卡片,理解词义。
4、认读生字卡片。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听准字音,进行评价。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读2— 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爸爸的电话要读出急促的语气。
(2)李丹多想看马戏表演呀,从课文的那些地方能表现出来,谁来读一读,体会李丹心情的复杂变化。
(3)指导学生读出李丹的犹豫。
(4)李丹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从哪儿看出来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做?
4、讨论:如果你是李丹,你会怎么做?
5、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或者身边的人是否发生过不讲信用的事情?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学了这篇课文,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五、教师小结。
“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诚信警句,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摘抄。我也希望从今以后我们都能向李丹同学学习,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尽力办到。
六、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生字。
2、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这些字怎样写好看?
3、学生书写。
4、同桌互相评价。
【课文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先生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2、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和学生生活非常相近的文章,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风筝所带来的乐趣是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教学时,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以对读品读赛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体会我们的快乐和伤心,感受童真童趣。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重在学生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中较多地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如果是你,此时你会怎么想?第三,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3、课前上学生去放一次风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认识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3、精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做风筝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打开话题:
放风筝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很多人都喜爱。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愿意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
2、读题引入:
有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出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四、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学习第2自然段:
1、读一读:
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2、说一说: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3、想一想:
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4、找一找:
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憧憬和希望)。
师小结: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 、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三、目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四. 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 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台阶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台阶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范文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羊字头的教学设计教案
中秋节教学设计方案(通用五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模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匆匆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8篇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四篇
积累·运用四四年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