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2、吸收孔子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春秋时期,有一位老人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一起争辩。他就走过去问他们争辩什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中午时就距离人远了。另一个小孩则认为正好相反。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伞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和饭钵那样大了,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近的显得大吗?”第二个小孩则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热得像把手伸在热水中一样,这不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对这个问题,老人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
对。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一文化伟人的孔圣人──孔子。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孔子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吧!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愠 曾子 三省 罔 殆 女 凋
2、朗读成诵: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各自练读。
⑵ 检查背诵情况。
3、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其大体意思,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逐章逐句翻译,品味探究。每小组派1—2名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例1:“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讲的是为人的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告诉我们对人要懂得宽容和理解。
例2: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思考能使学习更深刻。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翻译上或内容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在黑板上汇总,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温故”是复习巩固旧知识,是手段,“知新”则是获取新知识,是目的。只能记诵一些知识,而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不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新发现的人,是不可以为师的。
五、拓展延伸
1、再次检查背诵情况。
2、教师读《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学生从中找出常见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来。
⑴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⑵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⑶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
⑷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习相远)
⑸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文会友)
⑹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途说)
⑺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⑼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言不顺)
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
其他,如:当仁不让;三思而后行;言必信,信必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六、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全文,并把有关成语、格言、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看注释,查工具书,书面翻译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会课、了、的、不、要、里、皮7个生字;认识偏旁言字旁、白字旁和基本笔画横折提;理解上课小鸟等词语;会用我们看图说一句话。
2、会正确朗读课文。
3、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说话要有礼貌。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1个新笔画,2个新部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生字皮的笔顺,课文用分段的形式写。
教学准备: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看图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节及有关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4
1、卡片读生字:女、子、大、上、你、的、好、我们。
2、指名认读音节:shubuyaokelechandaiqiushuixiaojiao
二、揭示课题:5
今天我们学习:5我们上课了
1、学生拼读音节后齐读课题
2、说说上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出示生字课、了
4、自己分析字形,认识横折提、言字旁
5、齐读课题
6、导入:我们上课了是这么做的,那么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三、看图说话:5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上课专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连起来说话: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四、拼拼读读:6
1、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学: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
2)、生字拼一拼,想想用什么方法记?
2、指名按课文顺序读带有拼音的字。要求读正确,组词读。
3、齐读:正音
4、老师范读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上课时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五、学习第一段12
1、看图说话:
1)、仔细看图,说说上课时,飞来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请你听一听,(播放鸟叫),说说小朋友这时候想对小鸟说什么呢?
2)、想象:看到小朋友这样专心,小鸟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看看课文中是第几节,指名读第一段,评议
3、自由读,想想,再说说:
1)、这一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说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的、不、要学生分析字形认识白字旁,并书空
4、朗读这两句话
1)、说说这里怎样称呼小鸟,说说吵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鸟的叫声是很吵的呢?
2)、用请,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丁丁真是个懂事,有礼貌的孩子,我们在读时用怎样的语气?听录音,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六、复习巩固4
1、卡片认读字、词。
2、认读白字旁,言字旁并说说它们在哪个字中?
七、书写指导4
1、自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一说。
2、试写一个,评议
3、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二节及有关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5
1、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卡片。
2、指名读第一段,说说有几句话,说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二节12
1、自由读一读,想想这节有几句话?读后回答。
2、说说这两句话说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生字:里:说说用什么办法记?皮说说笔顺,组词
3、齐读3、4句话,后出示课件,看图,想一想:
1)、皮球会睡觉吗?这是什么意思?
2)、请你好好睡一觉中的你是谁?怎样才能使皮球整节课都睡觉呢?
3)、这句话里有个请说明了什么?你能不能像丁丁那样,用请说一句话呢?
4、丁丁为什么要请皮球好好睡一觉呢?
5、指导朗读,好好慢些,轻一些。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朗读全文,练习说话:12
1、自己读全文,想想:为什么3、4句话不和一二两句话接在一起呢?
2、告诉学生:因为课文说了两件事。第二件事就另起一行写。第一件事,既第一自然段,读完要多停顿一会儿。
3、练习说话:
1)、看图,说说上课时,谁也来了,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2)、你能不能照前面两节的样子说话呢?
出示句式:( )的( ),请你( )。我们( )。
自由准备,后指名说一说。
4、这些小朋友上课真专心,我们再一起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11
1、指名板书里、皮笔顺,齐书空,说说笔画名称。
2、抄写生字:里、皮。
五、自己朗读课文,完成作业本3。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总结课文,行为指导,作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0
1、看拼音写词 piyi koudaili shangkele buyao
( ) ( ) ( ) ( )
2、口头组词,完成作业本4。
3、朗读课文:指名读课文,自由读。齐读。
二、总结课文,指导行为10
1、读了课文,你觉得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我们要向丁丁学习什么呢?
2、完成课后作业第五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逐条评定后,同桌互评。
3)小结
三、指导看图用我们说一句话10
1、读题,说说题目要求
2、自由练说后指名说,齐评议。
3、扩展练习
下课了,我们( )。
放学后,我们( )。
我们都是( )。
我们一起( )。
四、自由朗读课文,试背诵。3
五、指导作业:7
1、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形近字区别比较:子( ) 小( ) 里( )
了( ) 水( ) 果( )
完成作业本题1。
3、完成作业本题2、3。
4、看拼音写词语。
板书: 5我们上课了
小鸟 请 不要吵
我们上课了
皮球 请 睡一觉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不自由,毋宁死》可看作是其中演讲活动的具体材料。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时,既不能纯粹从文本鉴赏的角度去处理,也不能完全抛开文本组织演讲。而要把理解文本与训练演讲结合起来。于是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文本内容,背诵文章的最后两段,为课堂演讲训练做准备。上课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为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在此基础上针对文本进行具体的演讲训练与如何运用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等演讲技巧的指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在师生共同演讲文本的高潮部分中也将课堂活动效果推向高潮。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演讲训练,学会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效果。
2、学生能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演讲的能力,并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自身较好的心理素质与控场能力,展现自我个性与风度和大方的仪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与情感积累,充分体会文本中作者的观点与情感,为具体的演讲活动服务。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并对其演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并恰当地进行演讲技巧的传授。
四、学情分析
对于作者学生很陌生,要介绍作者生活与背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组织演讲
六、课前准备
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
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
(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
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
(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好的演讲,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它可以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观望者毅然奋起,先进者策马飞奔。同学们,一副好口才,会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好口才是令人羡慕的,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就的。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一起来实践!
(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好的演讲对于我们实际生活的作用,增强其学习与实践演讲技巧的动力;二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即演讲训练。)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介绍作者与背景
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作者和背景知识的介绍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大时代背景,让他们初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文中的观点,为何会有如此坚决、高昂的斗志,演讲最终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这也为学生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
2、针对学生的具体演讲过程,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语气、语调和手势来增强演讲说服力、感染力。
a、 抓住学生演讲中代表妥协势力的观点句:我的观点是,不要战争。
b、首先请学生在讲台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个观点。然后建议他想象自己正置身于弗吉尼亚州议会现场,作为妥协势力的代表发言,大胆、自信地把观点再表达一遍,注意语气、语调。最后拿起话筒,更有力、坚决地再次表达这一观点,调整语气、语调,使自己的发言既较好表达观点,又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力量。其他同学通过其不同的语气、语调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示例:我的观点是(语调自然、果断,口语化,说完停顿片刻),不要战争。(字字响亮,声韵饱满。语气恳切,有力度。)
c、在语气、语调的训练中加入适当的手势。建议学生在刚才的情境中用另一只手加上一个手势动作,把观点句的语气再强化一下,不断调整手势,反复实践三次,揣摩怎样使手势的表现效果达到最佳。针对手势的不到位,进行指导:
①动作是语言的延伸和补充,该出手时再伸出手,不能过早。但也不能过晚,否则动作的意义就不大了,甚至会阻碍语言的表达。
②手势是为加强语言效果而设计的,所以手势要集中。一般是以自己的心脏为中心,以前臂长左右为半径,表示决心或否定性的就向里收,号召性的可以向外扬,手指并拢稍向内曲,也可以握拳。在表达特殊或强烈感情时可以动作幅度大一些。
③动作是为语言服务的,所以不能过多,也不要过于花哨。否则就喧宾夺主,也显得做作,要追求自然、恰当。
④请每位学生自己试着练习,体会手势在演讲的作用。
(此环节是针对学生演讲具体情况,进行语气语调和手势这些演讲技巧的指导。既有针对性,也更有效。对同一内容的语气语调和手势的不同处理带来了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这些因素对于演讲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技巧为自己的演讲服务。)
3、演讲文章的第四段,准确而流畅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及感情。
a、第四段比较长,为了使演讲时思路更清晰,也为了防止遗忘,指导学生对其划分层次:批驳妥协派的观点,指出强大并非指日可待;分析我们的有利条件——地利、人和与正义;战争已经无法避免,我们已别无选择。
b、学生分小组分别进行演练。四人一组,推选一位同学,组织好自由演练活动的地 点、秩序和小组交流讨论活动。每位同学都必须脱稿在小组认真演讲,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相互指导。
c、全班展示。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逐层指导演讲。
① 第一层:关注关键性词句与语气:“他们说……但是……是……还是……难道……”,作者用一系列反问句有力地指出放弃斗争就惟有束手就擒。让听众能客观地认清当时的现实与危急,为下文高潮部分的号召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在演讲时尽力表现出作者那份正义而焦急以及不愿受辱、受奴役的强烈感情。
②第二层:“如果……如果……此外……”,三种假设充满了作者对胜利的信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重点】
学习并掌握文中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学习难点】
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自学、引领、讨论、点拨
2、查、划、写、记、练、思
【教学准备】
《古代寓言二则》课堂学习活动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先说个谜语给大家猜猜,请听好: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学生回答谜底)
“鞋”在古时候也叫“履”。这节课我就带着我们聪明的同学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去看一看在那儿发生的一个与鞋有关的故事——《郑人买履》。二、目标展示
首先请同学们来熟悉并解读下学习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三、活动方案
活动1:熟读翻译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是寓言故事,相信同学们对于寓言的阅读不在少数,不过我们今天接触的是文言文。首先我们要学会古文是如何来朗读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请2位同学上黑板演示要注意的字音,3分钟之后请每小组代表来朗读,注意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2、同学们读的都非常棒。读书读书,朗读固然重要的,但是古文我们还需要能够读懂文意,下面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来向大家说说你学到了哪些文言字词?你能够翻译整篇课文吗?等下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下你完成的预习问题三。
活动2:文言现象积累
到此我们学习掌握了一些文言字词,那同学们,你觉得那些文言字词是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句子是与众不同的呢?请小组讨论并向大家展示:
1、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 自度其足:动词,(duó)量长短
(2) 吾忘持度:名词,(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 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 :同“座”,座位
(2)反归取之:同“返”,返回
3、特殊句式积累:
(1)定语后置句:郑人有欲买履者------有欲买履之郑人
(2)倒装句:何不试之以足?------何不以足试之?
活动3:读懂了文章的大意,现在就需要我们来思考文章的内涵了,首先告诉大家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吗?而这个故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启示?
寓意:做事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验或书本上的教条是愚蠢的,不会成功的。
启示:告诉我们书本上的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需要大胆地试,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随机应变,不可顽固守旧,不知变通,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活动4:尝试背诵课文及重要字词→小组内一对一背诵,过关
四、归纳总结
这是我们学的第一篇古文,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们都有什么收获?
示范:1、这节课我掌握了这些重点文言字词;
2、我能够翻译整篇文章大意了;
3、我从这节课中了解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的…寓意;
4、从这两则寓言中我能够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了。
五、教师小结
这则寓言中的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因而闹了大笑话,说明这个郑人的思想僵化、不知变通。而我们以后就要引以为戒,要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人。
【答案】1.(1)《韩非子》 战 法2.duó dù 3.(1)郑人/有欲买履者4.(1)量长短 代词,代量好的尺寸 5.(1)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却将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2)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6.(1)坐,同“座”,座位。 (2)反,同“返”,返回。 7.郑人买履 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墨守成规,处理问题不从实际出发,不敢大胆尝试的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刻舟求剑》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重点】
学习并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
【学习难点】
理解《刻舟求剑》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自学、引领、讨论、点拨
2、查、划、写、记、练、思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4.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3.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篇课文,题目叫做《》。(板书:13 )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威尼斯。(出示部分彩色幻灯片)。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座城市由118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18个小岛的是117条水道。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惟一的交通工具。
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小艇)。
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点呢?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布置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想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字词。出示写有6个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生字容易写错。
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要求:边听边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指名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
使学生知道,“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
4.根据以上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讲是什么样儿的。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借生日课程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八)教学设计参考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三篇
大禹治水的优秀教学设计
借生日课程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八)教学设计参考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三篇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的优秀教学设计
隆中对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有关雨点儿的优秀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碘缺乏怖治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优秀的教学设计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三篇)
乌鸦喝水优秀的教学设计
课文台阶的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