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增强团结及交际的能力。此教学模式跳出了传统束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进而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还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激发其创造性。而我们的农村初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却不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广大的农村教师往往习惯于遵从教考或固执于自己的定向思维,呆板地进行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鉴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借助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合作学习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培养其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1 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合作学习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几种不良的共性倾向。
1.1 分组不合理。在当前很多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多数语文教师采用的是按座位分组的方法,这种简单的分组方法往往会导致组别间的整体水平差异,全班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转变还只是表面的变化,而非结构性的变化。在整体实力较弱或者整体学生表现不积极的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模式就很难组织和进行,学习效果较差。
1.2 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全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另一个更为严重的不良倾向是组内学习重“个体”,轻“群体”。由于没有明确分工,在小组学习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喜欢讨论式的学法,乐于独立思考,在组内讨论发言时表现更为积极;而成绩落后的同学则更多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参与讨论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和提高。
1.3 学生的“竞合”意识和技能整体都有待提高。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从整体上看,虽然在课堂内也广泛采用了小组讨论、组间竞赛等形式,但是由于在组内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以组为单位的团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相对更弱,这就出现了重“形式”,轻“实效”的弊病。
教材简析:
《兰兰过桥》讲述了爷爷带着兰兰走过两座神奇的现代化的桥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生动活泼,时代感强,富有情趣,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以读、说、议、想为主线,并以电教媒体贯穿始终,使学生在精读中感知,在说议中感悟,在想象中创造。学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抓住题眼,激情引趣
1、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桥?”
2、借助电教媒体,让学生认识形状各异的桥,知道桥是架在水上供人们通行的。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又紧扣课题,从而引出本课桥的特点——神奇、美丽。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习课文之前应把课文读得由通顺到流利再到感知课文,因此我便借助电教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3)自由读生字词,不会读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逐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重点词句精读、美读,激发情感
1、在学生完成自学后,我便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把你认为最能表现桥神奇的句子画下来,再展开想象用心体会。
2、当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时,我又一次借助电教媒体演示出在潜水桥中看到的水中画面及句子:“它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从视觉上激发了学生愉悦、丰富的情感,学生便情不自禁得美美地读起来。
四、在说议中感悟
1、小组交流,谈谈认识。
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特征和性能说一说。
2、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让学生代表扮演桥梁专家,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知识介绍
给大家。学生既学得有情趣,又拓展了课外知识。
3、激发情感,认识升华。
看到这么神奇的桥,你会想些什么呢?
五、在想象中创造
1、兰兰过的这两座桥多神奇啊!它们都是桥梁专家根据人们的需要精心设计的,
你们长大了假如也做了桥梁专家,你会给大家设计一些什么桥呢?
2、任由学生想象,利用手中的“神笔”在电教媒体中描绘出心中的桥。这样既
打开了学生的科学幻想之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最后,我和学生们利用电教媒体评选出“最佳作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对比的思想方法;
3.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难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请学生举例说明)
2.用不等式表示:
(1)x的3倍大于1; (2)y与5的差大于零;
3.当x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x+3<6是否成立?
-4,3.5,4,-2.5,3,0,2.9.
(2、3两题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得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
首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不等式x+3<6,除了上面提到的,-4,-2.5,0,2.9是它的解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解?若有,解的个数是多少?它们的分布是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利用试验的方法,结合数轴直观研究.具体作法是,在数轴上将是x+3<6的解的数值-4,-2.5,0,2.9用实心圆点画出,将不是x+3<6的解的数值3.5,4,3用空心圆圈画出,好像是“挖去了”一样.如下图所示)
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分布情况,可看出寻求不等式x+3<6的解的关键值是“3”,用小于3的任何数替代x,不等式x+3<6均成立;用大于或等于3的任何数替代x,不等式x+3<6均不成立.即能使不等式x+3<6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是小于3的所有数,用不等式表示为x<3.把能够使不等式x+3<6成立的所有x值的集合叫做不等式x+3<6的解的集合.简称不等式x+3<6的解集,记作x<3.
最后,请学生总结出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的概念.(若学生总结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补充)
一般地说,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一般有无限多个解.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3.启发学生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我们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个别解,而应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个数或几个数组成的,而是由无限多个数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不等式x+3<6的解集x<3呢?(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试着用数轴表示一下,其余同学在下面自行完成,教师巡视,并针对黑板上板演的结果做讲解)
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的左边部分,表示解集x<3.如下图所示.
由于x=3不是不等式x+3<6的解,所以其中表示3的点用空心圆圈标出来.(表示挖去x=3这个点)
记号“≥”读作大于或等于,既不小于;记号“≤”读作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
例如不等式x+5≥3的解集是x≥-2(想一想,为什么?并请一名学生回答)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
即用数轴上表示-2的点和它的右边部分表示出来.由于解中包含X=-2,故其中表示-2的点用实心圆点表示.
此处,教师应强调,这里特别要注意区别是用空心圆圈“°”还是用实心圆点“·”,是左边部分,还是右边部分.
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4)1≤x≤4; (5)-2<x≤3; (6)-2≤x<3.
解:(1),(2),(3)略.
(4)在数轴上表示1≤x≤4,如下图
(5)在数轴上表示-2<x≤3,如下图
(6)在数轴上表示-2≤x<3,如下图
(此题在讲解时,教师要着重强调:注意所给题目中的解集是否包含分界点,是左边部分还是右边部分.本题应分别让6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巡视,遇到问题,及时纠正)
例2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再用数轴表示出来:
(1)x小于-1; (2)x不小于-1;
(3)a是正数; (4)b是非负数.
解:(1)x小于-1表示为x<-1;(用数轴表示略)
(2)x不小于-1表示为x≥-1;(用数轴表示略)
(3)a是正数表示为a>0;(用数轴表示略)
(4)b是非负数表示为b≥0.(用数轴表示略)
(以上各小题分别请四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最后,请学生在笔记本上画数轴表示)
例3 用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下列各数轴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投影,请学生口答,教师板演)
解:(1)x<2;(2)x≥-1.5;(3)-2≤x<1.
(本题从另一侧面来揭示不等式的解集与数轴上表示数的范围的一种对应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以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的优点)
练习(1)用简明语言叙述下列不等式表示什么数:①x>0;②x<0;③x>-1;④x≤-1.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①x>3; ②x≥-1; ③x≤-1.5;
(3)*观察不等式x-4<0的解集是什么?用不等式和数轴分别表示出来.它的正数解是什么?自然数解是什么?(*表示选作题)
四、师生共同小结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区别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这几个概念?
2.找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在“解”,“求解”等概念上的异同点.
3.记号“≥”、“≤”各表示什么含义?
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时应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强调指出,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这三者的定义是区别它们的唯一标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时,需特别注意解的范围的分界点,以便在数轴上正确使用空心圆圈“°”和实心圆点“·”.
五、作业
1.不等式x+3≤6的解集是什么?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1; (2)x≥0; (3)-1<x≤5;
3.求不等式x+2<5的正整数解.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教具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激趣导入:欣赏《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几幅精彩的图画,学生畅谈感想。
2、 探求新知:切入课文。
3、 明确文题。介绍作者。介绍珍珠鸟。
4、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课文要点。
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二、 自解课文,探究学习。
1、 小组讨论。
请你探究:
① 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 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 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2、 全班交流。
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3、查缺补疑。
文章中,还有不能理解的语句吗?
三、自赏课文,归纳积累。
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了解了什么?
四、从读学写,自练运用。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看了这幅图片后的感想。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随笔本上。
课时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在图画情境中感受大海带来的乐趣。
2. 学会“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感受做一名海边孩子的快乐,初步培养爱大海,爱家乡的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字词。
1. 认读词语并口头造句。
住在、海洋、海滩、金色、黄金、一面、上面、方面、歌唱、唱歌、各位、捡到、捡起。
2. 听写课文要求的生字新词。
二. 进入情境,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朗读第一段。
看课件指出“海”与“海滩”。
朗读:你能用你的声音把大海的宽广,海滩的美丽表现出来吗?
2、学习第二、三段。
(1)、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感受小主人向我们介绍的海边情景。交流。
体会:又松又软的感觉是怎样的?你能举个相似的例子来说明吗?“松”和“软”的反义词是“紧”和“硬”。
大海会唱哪些歌?也许是《赶海的孩子》,也许是《小海螺》……
(2)、通过联想,体会乐趣。
说海:我们小朋友非常幸福生活在大海边,大海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请你告诉住在城里的孩子好吗?(大海是无边无际的,海上船只来来往往,节假日大人小孩尽情玩耍,有的堆沙,有的拾贝,有的游泳,有的划船……
(3)、开展海滩捡贝壳比赛。
海滩上的贝壳多么讨人喜欢啊!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希奇古怪的品种看也看不厌。就一会儿工夫我们都捡了满满一小篮。
练习说话:用欢快的语气对小伙伴们喊:“嗨!快来看啊!我捡了许多贝壳。有……有……还有……”
(4)、有感情的朗读2、3段。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配上欢快的夏天歌曲有感情的集体朗读。
(5)、用一句话说说大海给我们大家和广大的游览者带来了什么?
3、学习第四段。
引读第四段:小主人和大家一样了解海,喜爱海,难怪他要说……。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轻松、舒适、欢快的语调)
三、课后延伸。
收集有关大海的各类资料、文章,来写一写我们的家乡。
【学习目标】
1、重点了解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
2、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
3、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态度;
4、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愿望;
【课前准备】
1、上网收集狼的资料;
2、用笔绘制狼的图画;
教师精讲设计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语
对于动物狼,同学们并不陌生。童话故事中,我们听说过它;动物园里,我们见到过它;生物课上,老师介绍过它。文学作品中更是给我们描绘了一大批形态各异,性格迥异的狼的形象。就拿语文书上的两篇文章,狼的形象就有很大的差异。
谁来说说看这两篇文章各自刻画了怎样的狼的形象?
二、举一反三,交流狼的故事
课前收集狼的图片,做成幻灯片,课上打出图片。给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生想起更多的狼的故事。
三、推荐阅读──《两狼共行》
导:老师在前两天也读到一篇写狼的文章,很想推荐给大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
链接文章。请一生朗读。
四、谈你心中的狼的形象
导: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很多人在读完文章后,都会被作者笔下这两只狼忠贞的感情深深地吸引。但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作者因情感和立场的不同将狼写出差异。那老师今天想听听你们心中的狼是什么样子的。
五、辩论
导:虽然作家和许多同学都试图将狼刻画的有情有义,但绝大数人还是会“谈狼色变”,对狼充满恐惧与厌恶。那么老师就要问问大家了,你们认为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里,人与狼到底能否成为朋友呢?
正方:人狼可以成为朋友
反方:人狼不能成为朋友
六、辩论总结
导:我不禁要为大家的精彩辩论拍案叫绝,也只能以赞赏的掌声结束这次辩论。还是请大家推荐一名同学,给自己的辩论点评一下吧……
狼能否成为人类的朋友,这个问题我们无从盖棺定论,因为我们无法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这样的尝试。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狼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狼的团结、狼的智慧等。
七、本课小结,课外延伸。
本堂课只是开启了狼的专题研究的一扇门,走进这扇门,你会有更多新奇的发现和收获。课后我们也可自由组合小组,对狼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1、学生结合课本,交流蒲松龄的《狼》和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中狼的异同。
2、学生归纳。
学生介绍已知的狼的故事并归纳故事中狼的形象。(有褒有贬)
一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1、学生拿出课前绘制的狼的形象图,在小组交流。
2、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介绍自己心中的狼的形象。
1、课前收集的材料在支持的辩论方汇总。
2、学生讨论。
1、学生推荐代表。
2、代表点评辩论。
专题参考:
1、奥斯卡金奖影片《与狼共舞》。
2、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
3、中国古代诗词曲赋狼的描写。
4、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关系。 复习旧知
老师要对学生的归纳给以肯定,激发学习热情。
生生交流,激发思维。
配乐
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1、学生意见不一,求同存异。
2、自由组合,展开攻辩。
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
打通课内外
【教师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狼》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因此要求学生学习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为一篇自读文言文,《狼》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也是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的好文章。
2、重难点分析:
由于本文篇幅很短,层次清晰,书上注释较具体,学生能借助注释初步读懂文意,但文中文言现象丰富,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都有出现,因此落实字词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新课标明确“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我确定本文教学难点是“创造性复述课文。”
3、相应对策,学法研究:
对字词的疏通,我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自学中遇到难句、难词摘下来,通过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加以解决。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采用讨论法,比如“屠夫的神情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一问题,可以让四人小组先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成果转化为全组同学成果,拓宽学生思路。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老师共同体会是:
1、底子薄,功夫浅,阅读存在困难;
2、兴趣不够,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
【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在“以师生互动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放手让学生去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
诵读法──小组流水读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文言文语感。
质疑法──小组交流难词难句,互相质疑,互相解答,让学生会合作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讨论法──让学生小组讨论,用学生的“思”与“说”代替老师的讲。
【教学媒体与资源应用设计】
CAI课件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及设计与分析】
六、练习设计
1、收集有关狼的成语、歇后语、故事
2、小练笔:我来为狼申辩,我的自由。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
导入新课──自学成果展示──创造性复述故事──多角度谈启发──网络共读,辩思狼性──小结全文──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括大意的能力,比较获取信息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自学、讨论、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父母矛盾与爱的情感。
体谅、谅解。
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调换,从中分析总结父母的心里究竟怎么想。
教学难点:理解父母出发点,和矛盾的爱子之心。
教学创意:三次调换全方位比较,比较中突出人物心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父母的心你明白吗?今天川端康成将我们展示这样一对父母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完成如下要求:
1、默读、朗读结合,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2、快速默读课文,请概括叙述本文大意。
3、精读课文,回答:
本文一共写了几次换孩子过程,每次理由是什么?
分别在什么时间,财主夫人有什么态度变化?这对夫妇当时各是什么表情?
4、你认为他要孩子、换孩子理由充分吗?如果是你,会同意吗?
5、既然要孩子,为什么当初要把孩子给出去?既然给出去,那么为什么结果又把孩子都要回来?
三、自学过程:
1、自己读书,在书中找出答案。
2、小组交流,合作写出答案。
3、全班交流,明确答案,理解主题。
四、探究、明确;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一颗崇高的爱心。
全文主要写三次调换
时间人物顺序表情理由财主夫人态度
当天傍晚夫妻二人长子眼含热泪难割难舍贫穷付钱
第二天早上父亲二子无精打采接班人次序高高兴兴答应
第二天傍晚妻子女儿不好意思婆婆太大了有些不高兴无可奈何
第三天上午夫妻二人全要回痛苦太小冷酷悲伤、落泪(感动)
几次调换孩子两人表情各不相同,理由也不同,但是这些理由只要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尽管家境贫穷,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因此无论失去哪一个孩子,父母的心都会很痛苦,因此尽管理由不够充分,甚至前后矛盾,但他们还是想要回孩子,但每一次都找借口掩盖其事实意图,直到最后才不得不说出实话。父母三番两次反悔,似乎是很不诚实,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现出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
把孩子给出去,是现实所迫,富人家条件好,对孩子有好处,也会减轻家里负担,理智告诉他们可以这么做。
但是这种理智无论如何都经不起时间情感折磨,骨肉分离,理性决策经不起感情考验。爱子之心使他们实在难以割舍任何一个孩子,不得已,她们又向她要回孩子。
我们发现,无论是给还是讨还孩子,都是因为父母之爱心在支持他们。父母的心就是这么矛盾,他们在爱中挣扎。
总结:人们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心如海洋般广阔。父母心时时刻刻系在子女身上,又希望孩子有优越生活条件,又无法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担心给孩子带来痛苦、伤害。所以同学们一定体谅这矛盾的父母心,伟大父母心。
五、扩展延伸
1、如果你是这对父母,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2、结合你的实际生活,并进行比较,谈谈你对父母心的理解。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盘古开天地名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年、月、日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十五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名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年、月、日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十五篇)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景阳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方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教学设计
春潮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有关母鸡的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四年级观潮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六篇)
语文可爱的草塘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范文
三年级人教版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三年级
幼儿园中班科学瓢虫找家教学设计
翠鸟第2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