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马振华老师

月光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相关生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抓住环境特点,理解《月光曲》的内容。抓住重点段落,想象《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两百多年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曾经创作了一首曲子叫做《月光曲》,你们想听听吗?

  (播放音乐,师配上朗诵。)

  师:听了这么优美的曲子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

  二、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

  师:课文是如何描写穷兄妹俩的感受的呢?找出文中相关内容,用笔划一划。

  学生浏览课文查找有关内容。

  1、汇报查找结果,教师出示相应语段。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2、要求:

  读一读,你们发现其中的变化了吗?你觉得这几句话应该怎么读?

  3、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课件出示

  4、交流:

  月亮的变化(声升起到升高到穿行)大海(微波粼粼到汹涌澎湃)。

  如何朗读:

  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又轻柔到激昂。

  5、指导朗读:

  ⑴ 请一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变化。

  ⑵ 学生自评,边评老师边指导朗读。

  ⑶ 配乐自由读,请个别学生读,全班分部分读。

  (女生第一句,男生第二句,全班齐读最后两句。)

  三、学习2~8自然段

  师:学完了这部分内容,我们感受到这首乐曲旋律的变化,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提问。

  师归纳三个主要问题:

  1、《月光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2、为什么《月光曲》的旋律会有这样的变化?

  3、为什么穷兄妹俩听了曲子后会联想到月亮和大海,而不联想到其他事物呢?

  小组学习2~8自然段,讨论解决以上几个问题。

  4、交流:

  解决问题一:

  生:贝多芬到外地旅行演出来到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一所低矮的房屋里传出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师:哦,这个时候贝多芬的心情如何?假如你有天晚上去散步听到别人正在朗诵你的一篇作文你的心情如何?(惊讶,心里产生了一点触动),所以弹出的曲子就是柔和的,徐缓的,这样的曲子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使他们产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景象,是不是这样?

  师:后边都是这样发展下来了,对不对?

  生:对。

  师:谁能象老师这样说说?

  生:然后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如此贫穷,然后自己心情也十分感动,手下的琴声有力,加快了,兄妹俩想象成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是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万分的激动,然后手下的琴声是高昂激情的,使兄妹俩联想成的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生:因为窗外有月光照进屋子,在那么美的环境下才能创作出曲子来。

  解决问题二:

  引导学生曲子的创作跟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有关系,因为触动所以曲子是轻柔的后来有了感动曲子升高了一点再后来贝多芬情绪激动曲子就变得激昂起来。

  解决问题三:

  找出文中相关语句(第七、八自然段),用找重点词句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

  师小结:

  可见一首曲子的创作跟作曲者的经历和情感变化是有关系的,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第9段,将贝多芬的情感变化读出来。

  (出示课件,让学生配乐朗读。)

  师:月光下的大海千变万化,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不是,是联想)谁的联想?

  (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

  师:你从哪里看出是他们的联想?

  出示句子比较: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看到过的景象……(课件)

  她看到了她从来没看到过的景象……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多了一个“仿佛看到了”,两句的意思不一样。)

  为什么要加上“仿佛也看到了”?

  (因为景象不是真实的,是妹妹的想象,同时妹妹是个盲人,她也看不见。)

  练习用“仿佛”造句

  看着那一轮明月,我仿佛──。

  ──,我仿佛──。

  四、听音乐练习写话

  师:可见美妙的音乐常常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老师这里也有一段音乐同学们也来听一听,想一想,怎么样?

  播放音乐片段,学生听音乐。

  师:我发现不少同学被这动听的旋律陶醉了,能告诉我,听了这首曲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师:现在让我们用笔记录下这美妙的一刻吧。

  学生写片段。

  五、总结

  同学们,《月光曲》只是一个传说,在这个传说中,我们不但聆听了大师的音乐,仿佛看到了月光下大海的壮美,更感受了贝多芬那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心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9自然段

  2、完成“听音乐写话”。

  【反思】

  本堂课总体效果较好,但是还是时犯老毛病,即对学生的鼓励不够,仍表现为对该点评的学生不置予否,尤其是对思路正确,语言表达有一定问题的学生,没有应有的鼓励或一味鼓励,致使学生没有在原来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而好不容易放开胆量尝试回答的学生,又一次被冷落,这些孩子又一次失去了自信,不敢开口说话也不屑开口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