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复习易错成语总结
(1)
无微不至: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无所不至:做事无法无天。贬义。
(2)
耳闻目睹:亲自听到看到。
耳濡目染:亲自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3)
聚精会神:会,集中。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在一起。形容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4)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5)
因势利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顺水推舟: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
(6)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抑制。
(7)
无所不能:什么事都会做。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8)
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9)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侧重指同一方向。
络绎不绝:意义同前,侧重指往不同方向。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10)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岌岌可危:岌岌,危险貌。形容极其危险。
(11)
家常便饭:①家庭日常的饭食。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习以为常:谓经常如此,就成为常规了。
(12)
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13)
迫不及待:紧迫,不能等待,比喻心情急迫。
刻不容缓:指事情紧迫,必须立刻去做。
(14)
海市蜃楼: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②比喻虚幻的事物。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15)
不胫而走: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
不翼而飞:也有前者之意,也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6)
背道而驰:彼此相反,侧重指方向不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彼此相反,侧重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17)
前车可鉴:比喻前人失败的教训可作鉴戒。动词性短语。
前车之鉴:比喻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名词性短语。
(18)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强调脸色表情和顺。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
(19)
绘声绘色: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有声有色: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20)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21)
扬汤止沸: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2)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23)
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24)
鸦雀无声:形容寂静无声。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25)
因势利导: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道。
顺水推舟:灵活改变原来主张。
(26)
钩心斗角:心,宫室的中心。角,檐角。原谓宫室建筑的内外结构精巧工致,后用以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亦作“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27)
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形容极有把握。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28)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29)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贬义。
随心所欲: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30)
有备无患: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31)
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震惊。
骇人听闻:事件本身听了使人非常吃惊害怕。
(32)
气吞山河:气势能吞没高山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势磅礴: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33)
齐心协力:犹言“同心合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强调合力。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侧重齐心。
(34)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贬义。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35)
燃眉之急: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名词性短语。
迫在眉睫:睫,眼毛。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形容词性短语。
(36)
望梅止渴:用空想安慰自己,侧重指有空想无行动。
画饼充饥:意义同前,侧重指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37)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亦作“了若指掌”。
(38)
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39)
赫赫有名:赫赫,非常显著的样子,声名显赫。
鼎鼎大名:鼎鼎,盛大,显赫。形容名气很大。亦作“大名鼎鼎”。
(40)
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比喻不自量力。又作“蚍蜉撼大树”。
螳臂当车:当(dāng),阻挡。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41)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多用作形容词,与“精神”搭配。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42)
窃窃私语:私下小声说话。也作“切切私语”。
交头接耳:紧挨着头,凑在耳边低声说话。
(43)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旁若无人:形容态度从容、自然。亦形容高傲,目中无人。
(44)
背道而驰:道,道路。驰,车马疾行。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南辕北辙:本要向南行走,却驾车往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45)
念念有词:僧道方士等行法术时,口中默念经咒,以通神灵。后指迷信的人小声说祈祷的话。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振振有词: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46)
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
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
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出类拔萃”谓超出同类之上。
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
(47)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48)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动词性短语。亦作“杞人之忧”,名词性短语。
庸人自扰: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49)
神采奕奕:精神旺盛,容貌焕发。
神采飞扬: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
(50)
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51)
信口雌黄:随口乱说,侧重指妄加评论、污蔑和捏造事实。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侧重指说话不假思索,漫无边际。
(52)
大海捞针:指白花力气,比喻目的虽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
海底捞月:侧重指目的完全达到,只是白费力气。
(53)
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54)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形容词性短语。
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形容词性短语。
(55)
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坠,掉下。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
(56)
功亏一篑:功,事功,泛指所做的事。亏,缺少。篑,土筐。愿意是堆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 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后用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
前功尽弃: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57)
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58)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59)
滥竽充数:以假充真,还可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表自谦。
鱼目混珠:以假充真,但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60)
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比喻进退两难。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处境困难。口头用语。
进退无门:前进后退均无路,形容处境困难,无处容身。
(61)
参差不齐:不整齐,指人水平不一,指物高低长短不一。
良莠不齐:不整齐,指人时指好人坏人本质区别很大,指物时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62)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63)
眉开眼笑:形容极其高兴的样子。
眉飞色舞:色,脸色。形容极其高兴得意的神态。
(64)
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亦作“成群结伙”。
(65)
喜笑颜开:颜,脸色;开,舒展。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嬉皮笑脸: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贬义。
(66)
不三不四:形容人时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形容人时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67)
色厉内荏:外表强大实质空虚,侧重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外强中干:意义同前,侧重指力量,用于口语。
(68)
学富五车: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
(69)
貌合神离:表面关系不错,实际不同心,侧重指人或事物。
同床异梦:意义同前,侧重指人,各有打算。
(70)
生气勃勃: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生命力强,富有朝气。多用于指人。
生机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多用于指事物。
(71)
视而不见:看见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侧重指不用心或装作没看见。
熟视无睹:意义同前,侧重指经常看见,不重视。
(72)
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
(73)
息息相关: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74)
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机,想尽办法。多含贬义。
(75)
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亦作“东山复起”。
(76)
步履维艰:行走十分困难,一般指有病的人或年老的人。
寸步难行:行走十分困难,还可指处境困难。
(77)
承前启后: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78)
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79)
侃侃而谈:说话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振振有词: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80)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拓展: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建议
其一,在阅读速度上。
很多人太过于注重题目本身,而忽视了其实言语考试的文段就是文章当中的一部分,过于看重题目而忽视了阅读本身,言语考试除了技巧还有基础,枯燥的不停的刷题只会使自己厌倦,反而适得其反。
建议考生在闲暇之余读一些文段,例如青年文摘,羊城晚报,人民网评论等。很多文段都出自于此些报刊当中。通过一些阅读不但可以缓解枯燥的刷题的郁闷,也可以扩展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提高申论的写作。很多人都觉得阅读是浪费时间,其实有效的阅读对于提高语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其二,干扰项排除
很多同学都忽视了复习,有些同学连基本问题都不会了,这是非常不利的,基础的问题解决不了,做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很多同学依然傻傻分不清题型,有些同学在做题时依然纠结于无关紧要的问题,在言语当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必须清楚,第一个就是择优,考生只需要找出选项当中最好的就可以了,很多同学去纠结已经排除掉的选项,最后反而去选择已经排除掉的选项。第二就是提炼,不管什么题型,都需要提炼主要的内容,有的同学读了一堆文段却不知道读的是什么,一味的只想依靠技巧而忽视了内容本身,这是非常不对的,对于言语来说,技巧是辅助的帮助提升语感和理解能力的,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其三,复习不见效果怎么办
千万不要一味的追逐刷题,很多人认为题刷的多了就会成功,最后发现题刷了不少却没有什么进展。
小伙伴们一定要知道刷题不只是题量的多少,还有效率,有些题目是大同小异,有很多异曲同工的地方,而考生不知道举一反三,没有在做题的过程中掌握规律,在考试前夕小伙伴可以把之前做过的题目拿出来看一看,把一些做过的选词在重新积累一下,很多词汇考生掌握的并不熟悉,而很多词恰恰是还会出现的。
拓展: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
排除,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剩余的相似选项代入句子,综合运用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
代人排除法,是各类选择题型考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选词填空,特别是多空选择
【例题】水资源_不是能够无限供给的,可持续发展的_应当是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还较低,污水处理费仅是自来水水费的一半左右,而仅凭_我们就能判断,使污水重新进人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然 目标 想象 B.既然 途径 观察
C.显然 思路 直觉 D.当然 基础 常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与词语的习惯搭配,可以采用排除法。仅从第一个空格来看,四个 选项似乎都可以,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三个空格:“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属于“思路”或“途 径”,从而排除A、D两项;“使污水重新进入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是一 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所以仅凭“直觉”或“常识”就可以判断,这样又排除了 A、B两项。故选C。
二、语感法
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语感法对考生文字功底要求比较高。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主观的学习,加上生活中 的耳濡目染或潜移默化,就形成了我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即语感。形成语感后,考试就可以通过综合考虑题干文字的语体色彩(书面/口语)、语言风格、习惯搭配等因素,将备选项带入题干,选出最佳答案。
【例题】中华民族—直以其强烈世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尤其需要———人们的责任意识,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呼唤。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增强 要求 B.提高 结果
C.加强 需要 D.提升 途径
对于语感好的同学,仅凭语感就能够判断第二个空格应该填 “必然、要求”,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当然,如果应试者的阅读量很大,曾经看过这篇文章,并在平时的阅 读中注意词语的使用与积累,则更容易直接选出答案。
三、望字生义
应试者在考试中遇到自己不能准确解释,或确定选择的时候,不妨用“望 字生义法”。顾名思义,望字生义就是看到词语,根据自形确定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通常表示 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特点。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以又叫方块字。
【例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身边经常带着一小本子,到技术部门细心———世界各国石油发展情况的资料,并作详细摘录。
(2)中国昆曲,正因为她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文化———,才被世界人民所公认。
(3)奥运会是国际普遍———的大比赛,对主办城市来说也是一次技术上的考验。
A.收集 内蕴 关心 B.搜集 内蕴 关注
C.搜集 品位 关注 D.收集 品位 关心
解析:从考查的词语看,“搜集”和“收集”是一组。在这里我们只需要把“搜”和“收”区别出来就行 了。“搜”从提手旁,读“叟”的音,应估计为:仔细寻找之类的意思。“收”要从部首的角度来的话,有点难度。但是,可以从组词来入手,“丰收”“收获”“收缴”,大概应理解为:把分散的东西,聚集起来。这样一 对比,不难可以看出,“搜集”是很仔细寻找并集中。(1)“他身边经常带着一小本子,到技术部门细心_世界各国石油发展情况的资料,并作详细摘录。”显然是比较仔细的查找并集中起来,这样可以选择“搜集”。
“内蕴”是两个字的合成词,“内”可以理解为:内在;“蕴”从草头,读“温”的近似音,望字生义为:草下 面的涵养或蓄积。联起来“内蕴”:内在的涵养。而“品位,,是有“品”和“位,,合成的。“品”是三个口,说明 和嘴或吃东西有关系,“位”是从人旁,人立的地方,联起来“品位”想象为品尝的位置,可以引申为人或事 物的品质、水平。主要和人有关系;而“内蕴”不一定是指人。(2)“中国昆曲,正因为她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文化,才被世界人民所公认。”文化重要是一个长期积累、蕴藏的过程,因此要选择“内蕴”。
“关心”和“关注”,区别在于“心”和“注”。“心”根据造字的构成可以望义为: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注”是从水旁,读“主”的音,可以望义为:主观重视。(3)“奥运会是国际普遍_的大比赛,对主办城市来说也是一次技术上的考验。”这是大家比较关心和重视的一件大事,是主观重视的,所以要用 “关注”。故选B。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沒戴校牌检讨书范文五篇
小年夜吉祥话80句
初三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总结归纳
中秋节高中生假期趣味作文五篇
公务员行测复习隋唐历史常识
公务员行测复习数学运算备考基础知识
公务员行测复习备考科技常识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71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复习方法
公务员行测复习选词填空题方法
公务员行测复习资料分析说明文阅读方法
公务员行测选词填空词义侧重点
公务员行测考试选词填空示例
公务员行测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八大原则
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民法常识
公务员行测复习成语类选词填空方法
公务员行测复习化学常识
始行测复习选词填空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