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测该如何复习

孙小飞老师

行测复习策略

一、分门别类

如果各位小伙伴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此前未有过学习的基础,那么,在现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各个专项分门别类地梳理一下。比如说,行测主要分为五个专项: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每个专项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家可以找来一套真题,试着做一做,找到自己的短板,看看自己在哪一方面更为薄弱。

二、各个击破

在知道了自己哪一方面薄弱以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准备了。在这里,老师建议大家,把每天的时间做好拆分,上午从8点到12点的4个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例如,8点到10点,集中时间来学习判断推理的有关知识。10点到12点,集中学习资料分析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能让自己在复习的过程中全方面铺开所有的知识点,不会偏重于某一科。

在这里,大家还需注意的是,各个专项的学习,应从基本功做起,系统地将各个知识点学习一遍,因为这是打基础的过程,千万马虎不得。基础是否夯实,会影响后期成绩提升的快慢。在此过程中,可以边学习,边在纸上列一个大框,这样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后期学习起来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知识点杂且无所适从。

三、全真演练

进到8月份,小伙伴们就可以开始全真演练了。在这里,一定要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演练时间,就是为了让自己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其它零散的时间来补充知识,例如9点之前的时间,可以用来背成语。下午2点之前的时间,可以做几套资料分析。晚上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再练习一套申论写作。

行测该如何复习

常识判断

这部分与基础关系较大,需要着重学习根据已知基础常识推断不熟悉知识的能力。现在很多常识题目不是考记忆而是考推理。其他的部分,很依赖于基础,一般情况下,文科学生会略占优势。时事与其被数不胜数的事件,不如多找一些题来仔细练习,毕竟有的时事是根本不会考的,还有,国内的要比国外的重要。

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与表达有三类题型,言语理解、言语表达与逻辑填空。除了语句排序题,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理解,而要做到理解,就要采取的是宏观+微观,宏观就是文章结构,具体就是行文脉络,围观就是逻辑关系,具体就是关联词语。所以复习的重点就是行文脉络和关联词语的学习,5种行文脉络(举例两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点明观点+阐述原因+重申观点,总-分-总;阐述现状/背景铺垫+观点/对策(递进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必要复句)+补充说明(举例论证/解释原因/反面论证),分-总-分),7种复句形式,熟练掌握。逻辑填空,就是对于实词及成语辨析了,这就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了。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没有做题方法,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是有方法的。主要说下列这几个:成分分析、二分法、确定性选项入手。成分分析,对于疑难题目,可以从成分入手,主谓宾搞清楚,一般项也就出来了,尤其是主语,非常有效;二分法,就是在排除两个选项后,剩余两个选项找差异,通过比较差异,选出答案;确定性选项入手,这是逻辑填空的方法,当然,还有感情色彩、语义轻重、表达风格、搭配范围、词素差异及语法功能方面的考虑。

判断推理

这部分我支持题海战术,但是我说的是有条件的题海战术,首先,找的题必须有详解,你才可以知道应该怎么去答,重要的是,作练习题的时候,每到题只用40秒左右,不会的就看答案,不要死扣,看答案的时候要认真,答案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这部分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上1000道左右的题足以,不要牵扯太多精力。逻辑推理部分要把握考试的趋向,用排除法是不错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应该掌握极端假设法,把某一概念,某一句话用无限延伸和扩大的方法,看看它是否还正确、严密。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做题中存在的问题无非就是材料读不完、定位不准、易错点太多、计算难、材料生僻读不懂、审题出错。材料读不完、定位不准以及易错点太多,这三点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读材料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材料读什么,才是高效有用。这就要推荐圈阅法。所谓圈阅法,就是用圆圈将材料中数字前有实际意义的名词圈出来;数据不读,也不做标记;初读材料对于“增加”或“降低”不关注。当然,也要配合结构阅读法一起使用,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好处,知道说了什么内容,定位更加准确,不浪费时间。对于易错点,一般是单位和时间陷阱,对于单位,做题找数据时要注意,对于时间,也并入圈阅范围,知道讲的是什么时间的事。上面是最难的文字材料,对于统计表,要注意阅读总标题、横标目、竖标目、数据、单位、注释,并搞明白他们的关系:并列、包含还是占比。扇形图也是如此。计算难,这有技巧,比如估算法,比如直除法,比如差分法,这三种方法掌握了,计算就不是问题。材料生僻读不懂,这时候最怕产生恐慌情绪,心情急躁,其实读不懂没关系,还是按照圈阅法的步骤,画完,然后做题,对照题目找数据,你会发现,其实,材料难,但题目不难。审题出错,这是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审题出了错误,比如从小到大,默认为从大到小,找最小的,最后找了最大的,等等,审题认真、仔细,会让做的功,不白费。

数量关系

对于该模块基础一般的,可以重点学习常规模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鸡兔同笼,和差倍比,顺逆水,空瓶换酒……这些模型是基础,练习熟练了能够保证考试中又短又快解题,很多解方程或者计算能力不够,那么也需要加强训练计算能力。至于其他思维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有这个能力很好,没这个能力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复习必须讲求投入和产出。

行测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

系统掌握考点

行测的第一轮复习一般安排在起步期(8-9月),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夯实基础阶段。行测主要分为五大基本题型,要求的内容和难度都有不同的要求。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各个题型的具体内容。具体来说,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片段阅读因其文字阅读量过大,考生应考时的障碍主要体现在时间的耗费以及大量文字处理的心理压力上,但难度相对并不高,考生在前期进行大量训练即可。

文章阅读这种题型融合了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等全部题型,阅读量大,难度也大。因此,考生要多加练习,加强文章的阅读训练,同时注意时间的分配和掌握一定阅读技巧。

对于选词填空部分,提升难度相对较大,考生可不断进行练习,加强语感,并适当总结对比近义实词的不同,以及一些高频成语。(可收听必胜公考订阅号每天推送的次条文章)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快速理解和解决算数问题的能力。数学推理部分10道题,以基本数列及其变式为主,强调作差和作商的应用。复习过程中需注重培养数字敏感性,了解数字推理的五大题型,精做题,归纳总结不同题型的对应解题方法。

数学运算的15题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技巧,一类公式,一类思想。所谓技巧,包括余数法、尾数法、整除法、弃九法、代入法、排除法等,容易掌握,便于上手,即使对数学不擅长的同学也能够理解和运用。所谓公式,包括日期问题、牛吃草问题、格点面积问题等多种题型,有详尽的公式可以套用,应该着重理解和记忆。

在行测的考试中,要做到有取有舍,特别是数量这一块,所以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考生应该尽早地树立这样的意识。

常识判断:主要是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其范围涵盖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多方面内容,但从今年试题的情况来看,侧重于考察法律知识运用的能力。此类试题取材广泛,重要的是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判断推理:主要考查应考者逻辑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方式。其中逻辑判断和图形推理是大多数考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在这两个题型的复习中,大量的练习必不可少,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不断地得到解题的灵感。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形和表格形式的统计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综合分析的能力。资料分析部分只涉及四则运算,考生重点要复习的是如何提速。对于图形、文字、表格等类型的资料,则重点要复习不同资料快速提取信息的方法,以及速算的技巧,以便有效提速。

第二阶段

各个击破,把握考试题型、难度

这一阶段的复习直接决定应试者应考能力的高低和基本功的强弱。考生要想最终通过该门考试,必须在这一阶段坚持不懈,认真打好基本功。具体来说,这一阶段应主要完成的任务有三点:

第一,对每一种题型做全面、细致的掌握,尤其对试题特点与答题规律和方法认真地学习,这是一个重要步骤;

第二,通过做练习来巩固自己掌握的题型和解题技巧,通过不断的练习实践来总结出自己的答题经验,保证自己的答题方法既省时间又有正确率;

第三,无论考生处于哪一个复习阶段都应有意识地对各科常识进行积累,在生活中多思考问题,多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国内外大事、政策等等,对法律常识更应多加重视。 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进行系统地复习,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这些问题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其中若发现了做题时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主要有做题时间问题、答题方法问题、某方面知识欠缺问题等等。

第三阶段

研读大纲,全真模拟

研读大纲,全真模拟这一阶段是复习准备的最后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在该阶段主要应做的准备包括:

第一,认真研读考前公布的考试公告与大纲,其中会明确告诉应试者关于考试的具体情况,包括报考职位、报考方式、报考时间、考试科目、考试题型。考生对于考试题型尤其要认真分析和掌握,因为这代表着考试最准确的信息,若发现大纲中出现了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题型和问题,在这一阶段务必要认真分析研究,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第二,进行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作答,自我检测,以提高把握考试进度的能力。可以选择的试卷有国考、省考、各个省份的自主命题,还有预测卷等,都可以用来套卷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