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法律关系概念解读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一: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判断某一社会关系是否属于法律关系,前提是看有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存在,例如恋爱关系就没有相对应的法律规范,而夫妻关系就有相对应的婚姻法规范存在。
第二: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恋爱关系下没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存在,而夫妻关系存在着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如夫妻双方的同居权利、忠诚义务等等
第三: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法律关系以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而法律规范的保障手段最主要靠国家强制力,因此基于法律规范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必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即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
法律关系内容是权利和义务。权利是任意的,可以享有或放弃,但义务是强制的,义务必须履行;权利和义务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权利和义务在某种条件下有同一性,例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另外,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相比较的话,权利是本位的、第一位的。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例题分析:下列关于法律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最主要的保障力量是国家强制力
C.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D.国家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答案】BCD。解析:A,法律关系的前提是法律规范而非道德规范,错误;B,法律关系最主要的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正确;C,法律关系的三要素分别是:主体、内容和客体,正确;D,国家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例如国家向公民依法征税,此时国家为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CD。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断巧解
一、核心成分法
1.含义:通过找题干的核心成分(主体、客体、目的、原因、条件、结果等)来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
2.适用题目:定义较短,不好读懂不易理解,一般为法律、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定义。
例1、地质遗迹资源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而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并能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遗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地质遗迹资源的是()
A某地建立的地质纪念碑
B某地风景优美的溶洞群
C专门收藏地质标本的国土资源博物馆
D历史悠久且景色宜人的大运河
答案:B。
解析:通过找题干的核心成分,地质遗迹资源概念的条件为“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而形成”。A选项地质纪念碑、C选项国土资源博物馆、D选项大运河均是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不满条件,故可排除。而B选项风景优美的溶洞群是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而形成,故为正确答案。
例2、威客模式是指一些人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他们在互联网上通过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让知识、智慧、经验、技能产生经济价值。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威客模式的是()
A某IT技术人员用业余时间开了一个小公司,主要在网络远程帮助他人修理电脑
B某大学毕业生在一个B2C网站上开了一家服装店,运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使网店很开就开始盈利
C某摄影师个人网站上的摄影作品吸引了大批网友浏览、转发,后来该摄影师依靠在该网站上发布摄影器材广告带来大量收入
D某高校学生建立的免费回答中小学学习问题的公益网站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当地一家教育机构出资赞助扩大这个网站的规模,以帮助更多的学生。
答案:A。
解析:威客模式概念的手段为“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B选项运用人脉使网店很开就开始盈利、C选项发布摄影器材广告带来大量收入、D选项免费回答中小学学习问题的公益网站均不符合威客模式概念的手段,故排除。A选项“开了一个小公司,主要在网络远程帮助他人修理电脑”,公司运营要见收益,修理电脑用的是自己的知识、技能,符合题干。
二、主特征法
1、含义: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被定义项具备的主要特征的方法。
2、适用题目:定义较长,或者措词不好理解,但定义本身含义比较简单,一般为社会、心理类学科的定义。
例1、定性思维是指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属性来认识事物,确定和判断事物的思维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定性思维的是( )。
A.2005年某省信息产业完成增加值110亿元,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B.由于循环经济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冬季近2万只白天鹅飞临某市
C.某镇做大做强织袜业,在许多大中城市一双袜子卖到100元的高价,说明其质量优良品牌过硬
D.某市“十五”期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25%以上,进出口贸易总额、海关“两税”收入年递增35%以上,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答案:D。
解析:定性思维,简单地说,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属性来认识事物。A、B、C都是根据数据认识事物,故排除。D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贸易总额、海关“两税”收入均属经济范畴,是经济体现出来的性质和属性,满足定义。
例2、社会从众倾向是指当群体规范被成员接受以后就会成为控制和影响群体成员的手段,使成员在知觉、判断、信念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没有社会从众倾向的是( )。
A.小李因工作进度慢而被同事们责难,他只好利用业余时间加班赶上
B.学生小李认为张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了,但一想老师就是老师,他表面上还是接受了
C.春节放长假,小王准备假期旅游,但看到同事们都打算回家团聚也决定先回家团聚
D.刘先生在旅游时看到有几个游客自觉地收集垃圾保护环境,心里很赞赏,但自己却不好意思做
答案:A。
解析:社会从众倾向可以理解为随大流。A项“小李因工作进度慢而被同事们责难”,小李的加班行为是出于不想被同事们责难,并非自愿,且题干未说小李的同事有加班行为,故不符合定义;B项倾向于承认社会上对老师的印象,符合定义;C项小王决定先回家团聚是因为看到同事们都打算回家团聚,符合定义;D项“几个游客”只是少数人,刘先生“心里赞赏”但“不好意思做”,说明在行为上表现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
拓展:公务员行测法律名誉权知识点
名誉权的概念: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名誉权,是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对其名誉享有的不受他人不法侵害的权利。
考点1:民法典对名誉权和名誉都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这里就概念本身而言,是可以进行判断题考察的,将其他权利的定义与名誉权进行词语替换,例如: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这一说法就属于错误说法,这也是常见考点。
考点2:名誉权的享有主体不仅仅是自然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都是名誉权的享有主体,这里可以进行选择题的考察,法人也能和自然人一样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名称权。
名誉权中的信用权:
信用:是对民事主体在经济上的一种客观评价。《民法典》没有单独规定信用权,但是对于信用提供了名誉权的保护,如因加害行为导致民事主体信用评价降低,则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考点1:结合个人信息权进行区分考察,《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条?:民事主体与征信机构等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关系,适用本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例如个人的财产状况、消费信息、负债信息、个人存款都属于个人信息的,如在处理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导致了民事主体信用评价降低,则侵犯名誉权,如处理不当但是没有导致信用评价降低,则只构成对于个人信息权的侵犯。例如:信用征信机构将个人信用记录错误登记或者非法的披露,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错误将被执行人拉入黑名单,限制高消费等行为,就属于在处理个人信息的过程中,使得被侵害人的信用评价降低,属于对名誉权的侵犯。
考点2:案例的形式考察对于名誉权中信用的侵犯。例如:甲非法使用乙的信用报告,并由此造成乙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甲的行为导致了乙的信用评价降低,构成对乙的名誉权侵犯。
名誉权的侵害构成要件:
考点1:行为实施了侮辱、诽谤、减损他人信用的损毁名誉的加害行为,该行为必须是特定的一人或者数人,如果对象是一类人则不构成名誉权的侵犯。例如:甲是A省人,乙对甲有私人恩怨,在与朋友聚会时公开表示A省人都是没脸没皮的人,这不属于侵犯名誉权。
考点2:加害行为要为第三人知晓,如不知晓,不属于侵犯名誉权。例如:甲乙是夫妻,一日甲在家中掌掴乙,并要求乙跪下认错,这一行为并非为第三人知晓,因此没有侵犯乙的名誉权。
考点3:加害行为造成客观的社会评价降低,如果最终客观评价没有降低,不属于对名誉权的侵犯。例如:甲乙是夫妻,一日甲在大家上,要求乙跪下认错,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这是爱的表现,给乙点赞,乙的社会评价没有降低,因此没有侵犯名誉权。
名誉权新规:
考点1:《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例如:甲是政治家,因为包养情妇和受贿接受调查,被媒体披露甲大量的受贿以及包养情妇的事实,媒体的报道虽然导致了甲的客观评价降低,但是正当的对于公众人物的监督,不属于侵犯名誉权。如果媒体捏造甲包养情妇或者受贿事实,导致甲的社会评价降低,仍然属于对甲的名誉权侵犯。
考点2:《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例如:甲是一位事业有成的艺术家,乙将甲生平编撰成小说,甲在书中被刻画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卑鄙小人,甲由此被大家议论纷纷,乙属于对甲名誉权的侵犯。
考点3: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例如:甲是一位著名的明星,一日在看乙的小说时,其中某个情节为主人公为了自己的事业,抛弃自己的子女,甲认为乙是在影射自己,侵犯自己的名誉权。这里乙的小说并不以甲为描述对象,仅某个情节与甲的个人情况相似,因此不承担对甲名誉权的侵犯。
例题:(多选)甲将捡来的乙的身份证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导致乙被列入失信人名单,依据民法典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甲侵犯乙的名誉权
B.甲侵犯乙的信用权
C.甲侵犯乙的姓名权
D.甲侵犯乙的身体权
【解析】AC。A选项正确,甲的恶意透支导致乙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导致了乙的信用评价降低,构成对乙的名誉权侵犯。B选项错误,民法典并没有单独规定信用权,甲对乙的信用侵犯是属于对乙的名誉权侵犯。C选项正确,甲以乙的名义办理信用卡,属于盗用他人姓名,构成对乙的姓名权的侵犯。D选项错误,身体权是自然人的身体完整和行动自由,题目中未体现甲侵犯乙的身体完整或行动自由,不构成对身体权的侵犯。故本题答案为AC。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电子版五篇
郑州市个人离婚协议书五篇
五月你好请多多关照说说文案最新大全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民俗有哪些
公务员行测考试法律入门常识
行测考试刑法减刑知识点
份公务员行测复习公司法考点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71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份公考行测考试刑法减刑概念
份国家公务员行测复习指南
始行测复习选词填空技巧
公务员行测复习计划总结
国考行测复习阶段分享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题解读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计算题技巧
份行测考试电子商务法考点梳理
行测复习策略整理
公务员考试真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