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提分三步曲
一、研究试题
历年试题永远是所有考生备考的“宝藏”,在备考过程中,试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与参考价值。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省级公务员录用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体系基本一致,历届省考基本上都是以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为模板,包括其他小型公职类考试,考试题型、考试形式、考察要素基本是参照国家公务员考试来定,因此,各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本省公务员考试试题可以参考外,其他省考题目及国考题目也是可以借鉴的。通过对试题的研究,了解行测考试的题型题量、考点分布等基础性信息,这对我们备考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当然,选用一套高质量的试题解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专项突破
行测考试要求我们对考试中涉及到的大多数题型有所理解和把握。在每一种题型中必然存在一些非常简单的考点,比如最复杂的判断推理问题,其实里面很多知识点如:假言命题、可能性推理等知识看似非常难做,但是只要记住它的公式与技巧直接运用反而是最能得分的题目;可能性推理中削弱、加强型的题型的选项看似十分纠结,但是把握好的方法与选项描述的强弱技巧,是完全可以排除掉纠结选项的。
三、实战模拟
行测备考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战模拟,很多考生行测失利的原因都是同一个:就是没有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时间的把控,很多人答题卡只填了一半最好郁闷地离场了
(1)多参加其他类型的公职类考试,真实的考试气氛与考场环境最能让考生进入考试状态,多次参加真实考试可以缓解考生对考试的压力,消除对考试的紧张;
(2)多参加大型公益模考;
(3)每两天一次或者每三天一次在家自己进行模拟考试,这样的模拟考试没有时间场地等相关的外部条件的制约。可重复性非常高,能够大量次数的反复进行,但是该类考试的考试气氛不够真实,仍然需要其他模拟考试的相互配合。
(4)模考4次后,统计出自己擅长的题型、做题速度较快且正确率较高的题型,在之后的模考中重新安排好适合自己的解题顺序,这样才能确保在有限时间和精力下尽可能发挥自己最好水平。
拓展:行测考试时间分配指导
要想在国考行测考试中做到合理分配时间,首先得了解国考行测试卷各部分的难度和解题特点。行测试卷按顺序依次考查常识2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40题(其中填空15或20题,片段阅读等其他25或20题),数量关系10或15题,判断推理40题(其中类比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各10题),最后资料分析20题。
常识部分考查内容非常广泛,文学、历史、地理、法律、哲学甚至生活常识无所不包,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会做的题目不多,但是会做的题目基本上不需花很多时间,这20道题目花5-10分钟时间基本够用。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填空题目如果会做,一道题基本上半分钟可以做出;如果不会或者在选项间纠结,那么花时间再多都白搭。片段阅读部分需要详细读文段,每道题目基本上需要50秒-1分钟,其他像语句排序、语句衔接每道题目基本上需要1分钟,文章阅读每道题目1-1.2分钟。这样整个言语部分“地市以下”(考20道填空,不考文章阅读)需要25-30分钟;“副省以上”(考15道填空,10道文章阅读)需要30-35分钟。
数量关系部分解答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其在整个行测中难度最高。要想解出每道题目可能需要2、3分钟甚至更多,10或15道题目都解答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大部分同学将这个部分挪到最后来做,利用从其他部分“挤”出来的10-15分钟保证做对3-5题,不失为一个聪明的决定。
判断推理部分,类比和图推难度相对较低,关键是不要浪费时间在不会的题目上,要保持做题节奏。20题需要12-15分钟,图推有看不出规律的题目切忌“死磕”,相信别人也看不出来,赶紧做下面的题目。定义判断8-10分钟即可。逻辑“地市以下”考难度较大的“一拖五”题目,5题需要花8-10分钟,建议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这5道题目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做,其他5道削弱、加强题需要5分钟,这样“地市以下”10道逻辑题需要13-15分钟;逻辑“副省以上”不考“一拖五”题目,大部分为削弱、加强题,剩下三道左右考查假言命题等必然性推理,10-12分钟即可。这样整个判断推理部分“地市以下”需要33-40分钟,“副省以上”30-37分钟。
资料分析部分对很多同学来说最头痛的是运算量太大时间不够用,因此平时练好材料内容理解、快速锁定数据、快速列式、运用合理方法估算数据这些基本功很重要,以上功夫到位的话,花费25-30分钟可以做完20道资料分析中的16-20题。
当然时间分配也和做题顺序有关,一般来说数量关系要放到后面做,防止在前面做浪费太多时间;资料分析不能最后做,因为解答这部分需要思维敏捷,行测考试最后时刻很难保持思维敏捷。上述内容也是针对一般考生的,具体还得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解法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量关系是必定会考的专项之一,一般就是十个或者十五个题目。统筹问题是数量关系的重要考点之一。统筹问题是一个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它们能发挥最大效率的一类问题。统筹问题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物资调运、资源安排、工作分配、排队、操作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它们安排得更合理,更快更好地办事,这就是统筹问题的本质。
对于统筹问题的利用率,首先的清楚利用率的算法,利用率=可利用的材料/总材料;一般在考试当中会让我们去求最大利用率(或者最小废弃率),其实在求最大利用率(或者最小废弃率)的过程中,会发现对于同一题目总的材料数都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只需要去求可利用的材料的最大值(废弃材料的最小值)即可。
方法:求可利用材料的最大值,或者废弃材料的最小值
例1
某家具厂购进了一批长8m的木材,需要将其加工成1.7m和2.3m长的两种长度不同的家具木材,所加工的家具木材的横截面与原来一样,厂家要求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也就是要求每一段的木材的废弃率都尽可能的小,求最小的废弃率约为:
A.0 B.0.1375
C.0.O25 D.0.015
【解析】:这道题有告诉我们要把一个8m长的木材加工成1.6m和2.3m长的家具木材,并求废弃率最小的问题,因为废弃率=废弃材料的长度/总长度,总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只需要去找废弃长度的最小值即可,假设将长8m的木材全部加工成2.3m可知剩余1.1m;若少裁一个2.3m,可多裁两个1.6m,则余0.2;若少加工两个2.3m,可多加工三个1.6m,则余0.8m,若全部加工成1.6m,剩余0.此时废弃率为:0,故本题选A项。
例2
某装修公司订购了一条长为2.5m的条形不锈钢管,要剪裁成60cm和43cm长的两种规格长度不锈钢管若干根,所裁钢管的横截面与原来一样,不考虑剪裁时材料的损耗,要是剩下的钢管尽量少,此时材料的利用率为:
A.0.824 B.0.928
C.0.996 D.0.998
【解析】:这道题有告诉我们要把一个2.5m长的条形不锈钢管要剪裁成60cm和43cm长,并求利用率最大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假设法去求可利用材料的最大值,或者废弃材料的最小值,假设全部裁成60cm可知剩余10cm,此时废弃率为:0.04;若少裁一个60cm,可多裁一个43cm,则余27cm;若少裁两个60cm,可多裁三个43cm,则余1cm,此时废弃率为:0.004,也就是利用率为0.996,故本题选C项。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高考语文考前复习资料整理
最新个人环保倡议书范文五篇
教师节最精彩的祝福小文案120条
妇女节送女朋友什么花
份公考行测成语题型示例
公务员行测复习数量关系知识点公式
份国考行测复习方法归纳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71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奇偶性
公务员行测复习数量关系时钟问题
公务员行测复习数量关系指导
始行测复习成语常识积累
份公务员行测成语典故知识归纳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四大名亭知识点
行测复习成语典故知识
始行测联考功能关系题分析
份公务员行测复习典故常识整理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高频文学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