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示例

莉落老师

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示例

【例题1】目前,涉及限购的46个城市已经有近6成松绑,除了明确宣布取消限购的城市外,有多地采取税费减免等方式促进楼市走量。对于调整限购的城市来说,这无疑有助于提振市场需求,并对市场的供需关系造成一些影响。但也不能对此预期过高,单凭直接的针对楼市的政策很难逆转市场的供需状况,也不足以影响市场预期,因为市场矛盾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的。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越来越多的限购城市取消了限购

B.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其矛盾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

C.取消限购对楼市的影响不大

D.取消限购有助于振奋市场需求

【解析】C。我们会发现,文段开篇向我们介绍了现在社会上的情况,即一些城市取消限购令,想要用调整城市限购来提振市场需求。接着用一个转折词引出了作者的观点“也不能对此预期过高”并说明市场是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单凭调整限购是没有办法彻底改变楼市发展的。那么我们不难理解,其实整个文段的脉络就是先介绍社会上的共识,接着用转折提出自己的真正观点。我们在概括时自然也要以作者的观点为主。C选项恰恰是对于作者观点的同义转述。A选项、D选项为转折前内容的概括,偏离文段主旨,B选项脱离文段话题可以排除。

这道题目就是运用了”转折之后是重点“,我们将其概括为适用的第一种类型:转折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再来看下一道题目:

【例题2】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首先保证了居民获得幸福的物质因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寿命都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中,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获得最大的物质享受。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些都是人们保持幸福的物质保障。然而,现实情况也告诉我们,很多收入颇丰的中产阶层甚至富裕阶层还往往比工薪阶层更容易“抑郁”。这当然不是因为“有钱”让人变得不幸福,而是因为“不差钱”让物质丰富这样一个幸福增长点消失了。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中国的工薪阶层比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更幸福

B.亿万富翁多数是不幸福的

C.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它所能带来的幸福体验并不可持续

D.幸福的程度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

【解析】C。文段首先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保持幸福的物质保障,接着用“然而”作转折,指出“‘不差钱’让物质丰富这样一个幸福增长点消失了”。由此可知,转折之后所阐述的内容其实是对于转折前观点的驳斥。换句话说,同样是在变相委婉的提出自己的观点。那么同样遵循“转折之后是重点”。C选项恰好就是对前文观点的驳斥表述,而A、B、D三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

我们把这种题目概括为适用“转折之后是重点”的第二种类型:转折之后提出对前文观点的驳斥。

以上两种类型均可适用“转折之后是重点”,那我们来看一道不一样的题目:

【例题3】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对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是围绕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B.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C.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D.人类正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

【解析】B。文段首先指出在传统农业社会,社会财富比较恒定,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供给,而国际关系更多是围绕自然资源展开的。接着通过“然而”指出现代工商业、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也认识到建立世界秩序是实现利益的最佳途径。文段前后分别指出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财富供给方式以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想通过这两方面的变化说明社会财富如何影响国际关系的,故而文段重点需要综合概括文段前后,即B项。A、C、D为转折之前内容,非重点,不全面,排除。

拓展:行测考试山川峰岭知识

中国名山首推“三山五岳”,这个人们常挂嘴边的成语,你知道具体是指哪些山吗?

“三山”你可能会感到陌生,是指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和浙江雁荡山;“五岳”相对来说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是指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以中原为中心,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岳称华夏名山之首,有景观和文化双重意义。五岳各具特色: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峻,早已闻名于世界。

毛爷爷《七律·长征》中有写到“五岭逶迤腾细浪”,那么这“五岭”确切指什么呢?它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是史称南岭者的主要构成。古为兵家必争之要塞,现为分水岭、行政区域划分之用。

提到宗教,总是会附着些神圣抑或神秘色彩。而佛教、道教在我国都与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与宗教相关的山。一是“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二是“四大道教名山”,指安徽齐云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四座山分别供奉广援普度天尊、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护道天尊。这些名山随宗教的创立或传入,自古时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今。后得到政府的历史性保护,确定作为文化文物重点管理单位,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拓展: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三大国粹之中医

纵观中医学发展的历程,其发展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可划分为中医理论的奠基时期、中医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的完善时期、中医与现代多学科结合研究的萌芽与探索时期。

一、理论奠基时期(秦汉以前)

1.春秋之前属于自发的医学实践活动与朴素的医学理论萌芽。考古学家研究证明,新石器时代,人们死后多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作为随葬品,提示原始人相信躯体虽死,人的灵魂尚存。夏、商、周时期的医学与巫术没有进行严格区分,甲骨文中大量的问病卜辞足以说明这一点。

春秋时期,很多先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普遍认为吉凶祸福在于人事,而不在于鬼神,这一思想反映到医学中来,促进了唯物疾病观对唯心的鬼神致病观的斗争。

2.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四部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化,使各行各业日趋专业化,这也给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对中医学影响很大,他们之中,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医学的影响尤为突出。

到了汉代,由于疾病的流行,一些进步的医家在自己临床实践中,吸取了当时流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在药物学进步和对疾病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临床医学思想,其重要标志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这一巨著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形成了根据病变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来处方,奠定了临床治疗学的基础。

二、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完善时期(汉代至鸦片战争时期)

1.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至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的中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向成熟。

2.宋金元时期,中医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宋代,统治者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专门设立了“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最高机构。公元1057年,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约在1068~1077年陆续进行。目前,我们所见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到了金元时代,中医学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最具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分别是:刘完素(公元1120~1200),认为伤寒(泛指发热性疾病)的各处症状多与“火热”有关,因而在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被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认为病由外邪侵入人体所生,一经致病,就应祛邪,故治疗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后世称之为“攻下派”;李东垣(公元1180~125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时重在温补脾胃,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土”故被后世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享(公元1281~1358),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即认为人体常常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治疗疾病应以养阴降火为主,被后世称之为“养阴派”。

3.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完善(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张介宾和赵献可提出了“命门学说”,李中梓也明确的提出了“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论断,至今它们仍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明清时期形成的温病学派,发展、补充了中医基础理论。主要有:明·吴又可创“疠气”学说,解释温病病因,发展了中医病因学;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吴鞠通创“三焦”辨证体系,用于温病临床疗效卓著,充实、丰富、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使温病学派日趋发展,逐渐成为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都自成体系的一门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