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课文同步练习答案

王明刚老师

放飞蜻蜓同步练习答案

一、火眼金睛: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用词语替代。

1.七嘴八舌2.成千上万

二、百宝箱:成语积累。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四通八达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五光十色 千钧一发

三、课文直通车: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苍蝇 蚊子 保持平衡 调整方向 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2.商量的口吻 把它放了,好不好 异口同声 放了它 放了它 展开翅膀

3.提示: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扩展提高】

四、练功房: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丑菊

2.丑陋 收拢

3.出于一种好奇心,因为“我”很想看看它的花儿到底是不是“丑”的

4.“丑菊”、“丑”加引号是启示“丑”的特殊含义,“五一”是着重强调。世界上的事物有不少是名称与实际并不完全相符的。

5.世界上的事物有不少是名称与实际并不完全相符的。

五、广角镜:名人故事荐读。

拆表的故事

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起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 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 一个‘爱迪生,。” 接着,他讲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做实验,被学校开除以后,在他母亲的引导 下,逐渐成为发明家的故事。

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 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 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 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 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 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 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

《放飞蜻蜓》课文原文

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看着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放飞蜻蜓》课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对资料的合理运用,了解有关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教学难点: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

教学步骤

导入课文

1、继续学习放飞蜻蜓,请同学们回忆,课文围绕蜻蜓只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介绍陶行知

(1)、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法。

(2)、学生了解陶行知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两个来回: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这个环节的设计,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概述,既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对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同时介绍陶行知先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指导精读,感悟知情:

1、走近蜻蜓

2、走近陶行知学习重点词语,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

反复练读,深化感情

拓展、延伸

作业1.借助教材,走近蜻蜓(出示蜻蜓休息实物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请同学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2、交流:可以用我知道了还知道了3、理解七嘴八舌

3、媒体出示:陶行知说:据说,在它这个说法正确吗?据说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谁查找了资料?请你为大家作介绍。

4、引读:它的眼睛很,结构是由可以6、指导朗读蜻蜓的眼睛很特别,那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才能读出它的特点呢?

作业2.活用资料,走近蜻蜓

1、关于蜻蜓,同学们手中还有一份资料,大家都读过了吧?你能借助资料把蜻蜓介绍得更加具体吗?

2、如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作补充。课文介绍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但没讲吃多少,资料上是怎样说的?

3、看看介绍蜻蜓眼睛和尾巴上你还有没有补充?

3.创设情境,在言语交际中走近蜻蜓。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蜻蜓的知识,老师也感到受益匪浅,也喜爱上蜻蜓了。瞧,这位同学也很喜爱蜻蜓,他在干什么呢?(用网兜捉蜻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⑵交际训练。(注意教师角的转换)现在老师就是这位同学捕捉蜻蜓的同学,你想对我说什么?

过渡: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我们的朋友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先生的话。

1、读了课文,你对陶先生这位教育家有什么影象?

2、再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

3、扩展阅读《小孩不小歌》

1、怎么把这篇课文读好呢?在读陶先生的话要亲切和蔼的语气、读孩子们的话要天真,热情

老师描述:

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请大家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吧!关于陶行知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蜻蜓,关于有益昆虫的话题也有很多,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小朋友课后去搜集,去了解。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

学生交流自学的结果(吃食、眼睛、尾巴)

学生表演,理解七嘴八舌生读这句话

学生交流课外资料(蜻蜓吃尾巴)蜻蜓咬尾巴自吃自大、复杂、成千上万、四面八方

学生交流课外查阅到的资料,帮助理解

1、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虫在水中也能消灭孑孓等害虫。

2蜻蜓点水(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

3、(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学生利用文本的语言来跟老师进行交际。

明白不仅要爱护小动物,而且要懂得爱科学。

学生交流对陶先生的总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