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五篇

黄飞老师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1

白居易《观刈麦》的意思及赏析

观刈1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2。

妇姑荷箪食3,童稚携壶浆4。

相随饷5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6,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刈(yì):割。

2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的土埂。

3荷箪食: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hè):肩挑,箪(dān)食:竹篮盛的食物。

4浆:略带酸味的饮料,也指酒。

5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6石(dàn):重量单位,在古文中念“dàn”。

农家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更加忙碌。昨夜 一场南风吹起,麦田里一片金黄。妇女们背着篮子,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相伴着到田里送饭,男人们正在南冈割麦。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太陽炙烤。已经筋疲力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趁着天长多干些活来养家。有一位穷苦的妇人,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她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听她们相互间的谈话,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家里的收成全部缴了税,只好拾一些麦穗来充饥。听到这,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每年却有俸禄三百石,一年吃到头还 有余粮。想到这我暗自惭愧,长时间都不能忘记。

【同情之美】

在这首诗里,我们被诗人的真情所打动。当时诗人任陕西周至县县尉,可以说在多么悲惨的年景下,诗人一样衣食无忧,照样享着荣华富贵。但是作为一个体察民情的官员,诗人始终没有忘记穷苦的百姓,诗人的心灵顿时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他不仅生动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与拾麦者辛勤劳碌、悲惨痛苦的生活情景,而且在字里行间浸透着对他们的深切同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还 对自己进行自思,把自己和最下层的农民对比,并感到羞愧,可见他对百姓同情之深,令人感动。

【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是讽喻诗,他的诗共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他本人最重视的就是讽喻诗。白居易的讽喻诗与其创作目的和风格要求相适应,使用了大量典故和书面成语,在这首诗中体现了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和一般的叙事与抒情诗比较,更能震撼人心。讽喻诗的一个特色是,一首诗只集中写一件事,不涉及其他事。在这里,我们对讽喻诗有个大概了解,我们在写作中并不常用。

【启示】

《观刈麦》是白居易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了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在当时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诗人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不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疏远底层老百姓,体现了他对尊重别人,不因为别人的地位不如自己,而把别人看得低人一等,他甚至把老百姓和自己放在一个做比较,也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应该相互理解和尊重。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2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意思及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①,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陰里白沙堤③。

①暖树:指向陽的树枝。

②没:湮没。

③白沙堤:即白堤,在西湖东畔。

初春时节,骑马漫行在钱塘湖畔。冰雪消融,湖水已经涨到了岸边,地面上低低地浮着一层云朵一样的水汽。早来的几只黄莺在争着飞向向陽的枝条,不知谁家的春燕在啄泥回去筑巢。春花烂漫似乎要使游人眼花缭乱,嫩绿的小草才刚刚没过马蹄。最使人百赏不厌的还 是西湖东畔,那杨柳树陰下的白沙堤。

【行走之美】

《钱塘湖春行》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一路经过了青山绿水,看见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最后将目光投向了湖东和白堤。在杨柳的绿荫下,白居易是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读这首诗,我们也似乎跟在诗人的马后,游历了西湖,这种一边行走,一边记录所观所想的方式,就像一个热心的导游一样,让没有到过西湖的人对这个有天堂美誉的地方心驰神往。

【赏析】

游记是在位置的变化中记录见闻,一次春游、一次购物都可以写出内容丰富的游记来。其实我们可以改变的,不仅是地理上的位置,也可以是观者的立场和角度。就像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示范的那样,走的同时还 从早莺、燕子的角度来思考春天。春天有小树发芽、冰雪融化这样的自然景观,也有燕子筑巢、鲜花争艳的生命景观。作家们最爱用的方法,莫过于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了。

【启示】

白居易的诗中,总是包含了浓浓的感情,像是一块醇正的巧克力,放在嘴里,就能体会到丝丝幸福的味道。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看到的世界与整日苦于应付差事的人相比,有不一样的“颜色”,同样是燕子在筑巢,但是诗人的笔下总会有一种生命温情。保持一颗热爱生活、追寻美丽的心灵,生活也将回赠给你格外的精彩。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3

白居易《卖炭翁》的意思及赏析

卖炭翁1(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2烧炭南山3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4?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 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5冰辙6。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卖炭翁:这是作者《新乐府》的第三十二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

2伐薪:砍柴。

3南山: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市)南面。

4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用。

5辗:同“碾”,轧的意思。

6辙(zhé):车轮印。

有一个卖炭的老翁,常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的脸上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满脸灰尘;他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指像木炭一样粗糙、黝黑。卖了炭得到的那点钱用来做什么呢?不过是为了身上穿的衣服和口中吃的饭食。可怜他穿的衣服破旧单薄,他却只担心炭价太低,盼望天气更加寒冷些。昨夜 ,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大雪。一大清早他就把木炭装满了牛车,辗着结冰的雪赶集。日头升的很高了,老牛已经十分疲倦,人也很饿了,他便在集市外南门泥泞的路边歇息。

【坚忍之美】

在这首《卖炭翁》里,老翁的生活始终处于一种困苦之中,开头便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或许老翁没有土地,但为了生存,只得上山伐薪。而“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使他“满面尘灰烟,两鬓苍苍”,而且可以想见,他劳动的地方有豺狼出没,这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在谋生。老翁依旧怀着希望,他仅仅希望有吃有穿就行了,哪怕天气寒冷,衣服单薄,他还 是坚持卖炭,因为生活总得继续下去。

【赏析】

此诗在表现手法上,诗人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比如以“两鬓苍苍”突出老翁的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又以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那个荒芜、险恶的南山作陪衬,突出了老翁艰难的生活,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同情。我们在作文写作中,注意陪衬和反衬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为表达对象服务。

【启示】

白居易的诗歌多是关注社会现实、反映百姓疾苦的。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卖炭老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饥寒交迫却又乐观、坚强的老者形象。他虽然已经年老体衰,头发发白,但却勇于面对现实,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改变生活的困境。这就像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样,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放弃,勇于思考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4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品赏析

【注释】:

又作"草"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该是如何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5

花非花·花非花

[唐]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作品赏析

【注释】:

①花非花、雾非雾: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又不是雾。

②来如句:来的时候像一场春梦,停留没有多时。

③去似句: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这是一首情诗。说花非花,说雾非雾,本不是花,本不是雾,花有所指,雾有所喻。欲言又止,但止不住又说出真情——夜半来,天明去,既非花,又非雾,说明确有人来。谁来谁去?隐而不吐。为什么来?春梦无多,回味无穷;朝云遽散,惋惜惆怅。春梦者,春情也;朝云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事也。此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于朦胧中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