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布施功德

马振华老师

《金刚经》布施功德

  《金刚经》是禅宗开悟之经,学密、学净之人称这部经为破相之经。以下是《金刚经》布施功德,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施,梵语陀那,或作檀那。

  施,分别为有相功德,如世间以善爱之心而行布施;及无相修养,如出世间以平等之心而行布施。

  施的真义,乃依无所住心之妙,无生灭相之行,得入于法界,有所不为之妙行;也就是针对众生的贪欲,因而发动悭恪意念,予行者修行檀那波罗蜜,开启自性清净的正行大道。

  基于「应无所住」是般若之法行,而般若之学是觉悟的基因,欲圆具基因的充实,必须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或无量波罗蜜具足;因此,戒、忍、勤、禅等的行法,以般若为其最高理想,以檀那为众行之手段。譬如:

  戒行,是不犯为施之运作。

  忍行,是无为作施之后盾。

  勤行,是无厌行施之恒久。

  禅行,是不乱为施之心念。

  施,于菩萨行法中是舍法。经中所说: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中,悉无所住;乃是说明尘相是虚,分别是妄,众生识心变化,依贪欲而有染着,依染着而起分别,如是变化,如是作用,若不行舍,以檀那波罗蜜度脱之,则众行障碍重重。所以,施之心念,是有相与无相的枢杻,界定施、受、物三个层面的清净与否;也就是说,以摄持诸行,知世尘之相,立意念之动,观有无之功,行究竟清净之运作;如是相,如是动,如是功,如是运作,纔是无所住心,行于布施,入达般若波罗蜜之境界。

  其次是功德效益的衡量。

  功德,功是功能,德是善行;具实际效益之功能,行为平等利乐之善德,就是学佛流程的先决条件,成就佛道的绝对基因。

  经中说功德,分别资生与法益的衡量;也就是布施内涵,于众生利乐的究竟。

  资生,以物予的奉献,行为资养色身的功德;可以说,完全的济困救贫事业,是爱心,也是善心;属于世间的落实行为,颇具现实的积极功德。

  法益,以智慧的启示,开展精神层面的效益,使色身的调理之后,孕育法身而入达无上般若性境;法身的成就,属于出世间的究竟之作,是一种看似消极,实为积极的圆满功德。

  由于世间功德,止于福德的善爱,出世间功德,是大慈悲的菩萨行为;因此,行者行舍布施,必须着重「舍」的旨趣,也就是:

  无能施之心。

  无所施之物。

  不分别受施之人。

  进一步,达到于内无我住,于外无人住,于中无法住;而于行施之时,却也不离内外中间;如此,纔是无「所」住心,行于布施。亦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

  「菩萨行施,无所希求;其所获功德,如十方虚空,不可较量。」

  这十方虚空之相,相应经中所举,以不可思量之相,肯定菩萨无住相布施,但应如所教住而行布施;其究竟理谛之所在,无非是告诉行者: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亦如经中所说: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此处所说「如来」一辞,事实上就是「觉悟」,就是「道」;佛陀以布施功德,说明事之理,理之法,法之道,相互间的关系,具有连环性与一贯性;同时,更道出了则见如来的「见」字诀,可以说,透示了「般若」之妙,不可说,不可思议。

  拓展阅读:金刚经受持效益

  须菩提问:

  前面所说的道理,实为甚深义理,后世众生,根智有限,闻听之余,能不能生起真实的信念?

  尤其是受持功德与布施功德,二者相比较,其差距如此之大,究竟如何分辨,如何能使末世众生实信不疑?

  佛陀为此,作了肯定的答复: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众所周知,戒为解脱的先决条件;一个修学行者,倘能受持戒法,而又能广修福德,应该是早具善根,坚定信心,当然也就解得如此真实的法义。亦如经中所说: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由于善根深厚,「闻是章句」即能一念生起,所具内涵,是「生净信者」;基于大乘教下,以福德而为因缘,以戒法而为修养;如是因缘,如是修养,即可成就无量福慧。

  布施与受持,在经义中是「福德」和「慧德」的功能区分;基于布施,难免于心取相,即使进展中如法行施,仍难免取着法相;因此,于心取相,于法着相,很容易构成非法住相之嫌,并没有舍离诸相的染着。

  所以说,无相而行布施,于心着法而入,于心非法而行布施,染着之心仍住于相,并未达到清净的`地步。

  基于这种道理,布施与受持的行为,于学佛行者而言,乃是﹁福慧」双修的完善之作;因为,无量福德的成果,原本来自福慧双修的耕耘,而耕耘的过程中,经中法义,提示了「无住生心」的第一义论;以无「我、人、众生、寿者」诸相,平等布施,实信受持,终究收获无量福德的丰硕成果。

  然而,受持的效益,远胜于布施的功德,究竟到达什么样的程度?经中说: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

  又说: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布施与受持,二者相较,如此差别,究竟什么原因?经中有肯定的说明: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成佛之道,依于无上正等觉之法,谓是法皆从此经出;其主要原因,不外是「般若」二字。般若的意义是智慧,正等觉的成就在于智慧;受持此经,无异于修学智慧。布施只限于福德的果报,慧德则是成就无上的正等觉;也就是说,福德完成于布施,但能获得福报的享有;而慧德来自般若的修养,可以度脱一切烦恼与所知的障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果。

  相较之下,当然差异很大;不过,福慧修养,虽然具足功德,却只能归功于「法」的一途;如果究竟功德的效益,则得以「无所住心而行布施」,纔是智慧之作;亦即是行于功德不做功德想,其功德最大!亦如佛陀所说: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由此可见,法是成道的工具,犹如度水,藉筏度之;筏,是度水的方法之一,不能因筏能度水,便摒弃了其他的方法,更不因而负之不舍,反成累赘。同时,这也说明了: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从此中道理,更可以发现布施也好,受持也好,不可分别高下,但得般若修养而行为;以圆满佛法的功能和德益,自必须的有为,觉悟不可取,不可说,不可执着,入达无为胜境,完成究竟清净;如是纔能确领功德效益,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