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刘莉莉老师

题西林壁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 体会两首诗表达的异同.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告诉我们的道理,以及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板书-----庐山

  庐山,我们并不陌生,根据我们以前看到的或学过的有关庐山的文章,说说庐山给你们留下的怎样的印象?谁来说说?

  2.学生汇报.

  3.师:是的,庐山不仅水美.雾美.山也美.自古享有(板书)“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九百多年前,48岁的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当时已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首------(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4.解释诗题

  齐读两遍。

  齐读两遍,生齐读.

  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你对题目中的哪些不理解?(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师: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苏轼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大家先猜猜.

  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然后互相检查读音情况.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2)指名读,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师:这是苏轼游览庐山之后,做了五首诗中的最后一首.作者到底看到了一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古诗.

  2.展开小组,小组中合作学习古诗。

  (1)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师:我们前面也学习了古诗,是如何学习古诗的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2) 学生汇报。

  出示学习方法:(小黑板出示)

  a.先自由朗读古诗。

  b.根据注释理解诗意。先理解单个字的意思.然后在连接起来,说出整句的意思.

  c.相互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质疑,解疑。

  (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组中点拨。

  3.检查小组中学生学习效果.

  (1)师:刚才,大家学的非常认真,现在,老师想听听各个小组的汇报。学了古诗,你们知道了一些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说说诗句的意思。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机点拨:岭 峰

  画一画

  (4)练习: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 眺望 ,在近处 观察 ,在高处 俯视 ,在低处 仰望 ,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此两句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就在这山中.

  三.体会意境,悟诗哲理。

  师:了解了古诗的意思,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诗句,读读意思,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1)师:读到这,说到这,想到这,作者就在这座山中,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难道,你们没有什么质疑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为什么作者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正因为作者在庐山的'某个地方,也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小部分,不能全面地看清庐山的整体样子。因而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3)学生接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是的,同样的是庐山,只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所呈现的庐山的样子就不同。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同一件事物,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会有不同的样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5)学生沉思:(联系生活实际).

  A.观看车子,就很好的给我们阐述了这一道理。

  b.下棋时,不是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就是这一道理。

  C.老师想请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

  (6)小结哲理:

  学到这,不难看出,作者借观庐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生汇报: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地.客观地.多角度观察。

  齐读哲理: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地.客观地.多角度观察。

  四.感情朗读,背诵.

  1.以饱满的热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

  2.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备的既快又有感情.

  3.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本,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今天,跟以往一样,本着自己的热情、顺利地完成了语文教研活动。《题西林壁》这是一首简短易懂的古诗,这是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游览庐山之后所写五首游记中的最后一首,蕴涵着哲理。本首诗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难点是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客观底、多角度地观察。

  根据古诗以往教学,多读,多想。本次教学中,我继续把握古诗要多读的特点。初读﹑精读﹑想象读﹑有感情读等, 层层深入,水到渠成。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意,采用了个人读﹑两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其次,根据我们这一期学过的有关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以及看到的有关庐山的云雾描写文章,自然地﹑富有激情地导入古诗。然后采用猜猜地形式让学生想想古诗写了些什么内容。想扩大学生的思维,但教学中效果不太理想,只有龙吟云根据作者是游览庐山而写的古诗,猜测这是描写庐山景色的文章。我本意图是想让学生发挥想象,可能是描写有关游记中的小故事,也可能是游记所感等。这样为写作打下基础,学会从各种角度去写作。

  在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情况这一环节中,学生敢于说知道了什么?并且运用画画的形式相继点拨了岭﹑峰的区别,加深学生形象思维,体会作者用字之准确。

  体会文中所蕴涵的哲理这是本科教学的难点。首先,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其中佘丽娟同学提出了疑问:作者在庐山之中,怎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反应比较活跃,身在庐山之中,只能看清庐山的一小部分,所以,看不清庐山的整体面目,因而发出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此类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全面看问题。诗中的哲理也就显而易见,美中不足的是,让学生联系实际,怎样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独自沉思学生联系实际倒是反应不过来。在这里,我觉得应该安排学生互相交流一下,也许效果更好。

  总之,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氛围,以饱满的热情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敢说﹑感问,自由畅谈,这就是我在课堂上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