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刘莉莉老师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永州之野产异蛇 / 斗折蛇行 B.伐竹取道 / 齐师伐我

  C.明灭可见 / 庭下如积水空明 D.不可知其源 / 临近水源,便得一山

  7.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答案:

        6.D 7.B 8.C

  二、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11—14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 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

  1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答案:  

        11.(1)鱼的影子。(2)忧伤(的样子)。

  1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给1分,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给1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8.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彻: 齿: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之不能尽其材

  C.若毒之乎 皆若空游无所依

  D.殚其地之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傲尔远逝

  (2)斗折蛇行

  (3)犯寒暑

  11.填空、简答。朝(代)的 (人名)。

  (2)甲文段运用 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

  形成强烈反差。

  8.彻:笔直照射齿:年龄

  9.B

  l0.

  (1)忽然游到远处去了

  (2)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3)冒着严寒酷暑

  11.

  (1)唐柳宗元

  (2)动静结合“赋敛之毒”和异蛇之毒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B.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塞中谏之路(《出师表》)

  D.其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

  12.理解填空。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3.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二)9.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②像蛇一样③使……寒④离开

  10.B

  1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

  12.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水

  13.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小石潭记》)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从小丘丁行百二十步 全石以为底

  A. B.

  隶而从者 卷石底以出

  水尤清冽 皆若空游无所依

  C. D.

  以其境过清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0.翻译和理解(6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其岸势犬牙差互”。译文:

  (2)“其岸势犬牙差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从文中另外找出修辞与之相同的一句。

  答案:

  9、[文言词语]D(没有。A 起于,介词/跟随;B 用,介词/连词,表顺承,可不译;C 清澈/冷清。)

  10、[翻译与理解](1)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2)比喻;“斗折蛇行”或“闻水声,如鸣再珮环”。

  四、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伐竹取道 伐: ②下见小潭 见: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④以其境过清 清: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文: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18、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答案:

  16、①砍伐 ②看见 ③大约 ④冷清 。

  17、①阳光直接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不动。②从石潭这里向西南方远望,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长蛇那样爬行,溪身或明或暗,溪水都看的清楚。

  18、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答案:

  5.(1分)柳宗元

  6.(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4分)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8.(2分)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0.(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19-22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

  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 D.怡然不动(yí)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略无阙处    ②良多趣味   ③亻叔而远逝   ④斗折蛇行

  2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答案:

  19、C

  20、①缺②很③消失④像北斗一样

  21、(意思正确即可)①即使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乘船顺流而下快。 ②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

  2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澈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出现“斗折蛇行”一句即可得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