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东坡的作文精选优秀范文

马振华老师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1

在唐宋八大家之一,我最敬佩的人就是你苏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我读到却是不一样的你。

苏轼,你是多情的,要不你就不会“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你是思念你的弟弟的,而你又不能回去看弟弟和父亲。你这就和王维一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心里想着父亲和弟弟而又不能看他们,你现在的处境,还能思念着父亲和弟弟。难道,这不能说明你是多情的吗?

苏轼,你是孤独的,要不你就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是需要有人陪伴的,你被贬官时,身在异乡,在八月十五的时候也要独自一人在自己喝酒,喝得大醉。没有人陪伴你,你只能自己和自己喝酒。

苏轼,你是无奈的,要不你就不会“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你是清白正直的,你不想在这个污浊的人间,而是想到洁白的月亮上去,可是你又怕自己承受不了,月宫上的孤独和寒冷。无可奈何只好在人间。

苏轼,你是开朗的,要不你就不会不应有,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是开朗的,你知道“此事古难全”,所以,你在异乡思念着父亲和弟弟。自己却开朗的心态来面临着孤独寂寞。最后,你“转朱阁,低崎户”,而自己又“照无眠”在诗的尾端写上了一句能表达你开拓的胸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你的的确确是才华横溢,但是,我读到是不一样的你。苏轼,我读懂了你。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2

最近在看苏轼的词,在看了很多他的作品之后,有了一种想穿越回北宋的冲动。很想见一见这位一生漂泊,一生潦倒;一生乐观,一生豁达的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是文学的化身,他的词、他的诗,他的文章都是千古传诵的佳作。有人说,宋代文坛如果没有苏东坡,就如同唐代诗坛没有李、杜。这话虽有些夸张,却也是较为客观的。苏东坡是北宋文坛的领袖,是豪放派词的创始人之一。

苏轼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多是乐观的、豁达的、豪放的,即使有悲伤也不像李煜那样"举杯消愁愁更愁"。但谁又能看到他那乐观、坚强背后的苦楚与艰涩呢?可以说苏轼的一生是落魄的一生,是多艰的一生,也是矛盾的一生。他在新党与旧党之间不知所措,他在出仕与入仕之间犹豫徘徊。他空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却被一次次冷酷地否定。他是有才,可他不知道,正是他的才害了他,“乌台诗案”差一点儿令他命丧囹圄,他只能面对着千古赤壁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但是他并没有沉沦下去,在出猎时还是吟道“西北望,射天狼”。他激情洒脱,傲立于世;他忠贞于情,缠绵悱恻。当晚年的他想起已故的亡妻,他悲痛地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东坡不是神,是一个饱受世间苦痛的词人,是一位不得志的仕人。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仕宦沉浮几十载,只落得个郁郁而终”,他的一生可谓“悲其哀哉”!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既然宋词选择了他,历史选定了他,那他的一生就注定不能与众人相同,道路也必然不会平坦顺当。如若不然,那苏东坡就不能被称为“苏东坡”了吧?!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3

从小就读苏轼的诗篇,但自以为了解还是甚少。

在查阅了很多资料之后,还是觉得很不了解,人无完人,但所有材料都一致指明,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优秀得让人产生敬意,直至有些畏惧。我固然可以用很多很多华而不实的词来装扮他,使人更不理解他,但这是很没有意义的,在搜索了许久后,我决定读一读别人眼中的东坡,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苏轼——一个人。

其实“苏轼”这个名字我就很喜欢。总是有一种大家风范的味道。

他是一位诗人,终其一生,他写的最多的也是诗。他的诗随着年龄的增大有变化,从豪放到婉约,再从婉约到豪放。但他终究,从他的本心来看,是一个率兴而为的人,比如我还不识几个字时就会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那种波澜壮阔的豪情,显现出了苏轼的一种奇才,这并不代表他不努力,小时侯由于父亲苏洵的刻苦努力,使苏轼耳濡目染,只有二十一岁的他便考取了进士第二名,他本是应考得第一的。他的诗词与同一朝代的李清照形成鲜明的对比,何尝不可以说此二人性格也是如此,苏轼牢记着忧郁不可以当饭吃,抑郁多了,会把自己逼疯的警句,成为宋朝,特别是后期,少有的乐天派。

在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后,不禁感叹北宋神宗年间朝廷的混乱,黑暗。其实主要是王安石不停在变法惹的乱。看着这些尔虞我诈就足以让人头痛了,苏轼竟还写了一些反对新党的诗,结果很自然地就被找个借口捉进监狱了。后来又被不停地谪迁,来到了杭州。从此我对王安石感觉极坏。

不过人家毕竟是苏轼,被贬到哪就玩到哪。在杭州为官的时候,不但疏浚西湖,把挖出的土建造了“苏堤”,还经常泛舟西湖,享尽欣赏美景之乐。常与黄庭坚,佛印和尚开玩笑,先不断其真假。其中实有一例另人捧腹,摘录如下:

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

苏轼有时候开玩笑也会开得过头,也会刺到某些人的痛处,但大部分人还是真心钦佩他的,以至于他被谪迁到哪,哪里的官员百姓会尽可能地帮助他。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李定等人如何对待苏轼,苏东坡从未恨过一个人,最多只是不喜爱而已。在他看来,恨一个人代表自己的无能与懦弱。在他的这种观点下,一些“坏人”试着改变自己“坏”的身份。当然这也使他自己少受一些苦。可谓是利人利己了。

很有意思的是苏轼与高俅的关系。高俅是《水浒》里最大的反面角色,差不多有点“恶贯满盈”的意味了。而实际上是苏轼向当时还是太子的宋徽宗推荐的高俅,使得高俅平步青云,官升的非常快。且不说这对梁山起义有什么后果。后来苏轼去世后,高俅对苏轼的子孙可算是报恩了,这一点高俅做的还是不错的。苏轼是爱才如命,但他接触,推举的人中,很少有人会不去害他,更不要提回报了,可苏轼依然过他安安稳稳的日子,后被贬到海南,仍旧是陶潜一般的田园生活。有言道“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尽管如此,他仍宽以待人,让人实在佩服。

匆匆几行。似不可述尽我心中东坡形象,他既才华横溢,又很幽默,很豪放。更多的是他一种处世不惊的宽阔心胸。不管他被贬到哪里,他还会用他微笑风趣的心看着一切。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4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苏东坡,在人生的每一个时刻,总有一些诗词文会带给人豪情豁达的感受。哪怕经历了那么多事,越过了几百年后,他真实的烟火气和困苦中的乐观仍然在闪着光芒,那么闪耀,是不会磨灭的少年气。

那是人到中年的苏轼,仍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兴致,他左牵猎犬,右立苍鹰,拉满弓,向天望,身后是簇拥而来的人民,一阵欢呼。脸上是细碎皱纹掩盖不住的兴奋和傲气,那是“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是少年人一般的活力和神采奕奕。那是少年气。

风云变幻,宦海沉浮,尔虞我诈惊飞了一枝乌鹊。苏东坡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变故,被贬黄州。踉踉跄跄一人来到黄州,他寂寞,如“缥缈孤鸿影”般凄凉;他无助而困惑,经历了每个少年都会经历的磨难。在这场劫难中,有人一蹶不振,放任自流,有人磨去一身朝气,变得颓唐而世故,可苏东坡不然。

那是初到黄州没多久的他。面对着春景,那一派劫后余生的欣喜景色,长江绕郭志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那是芒鞋素衣的他在风雨中张开怀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也曾迷惘过,孤立无援过,痛苦过,可当一切安定下来。他还是那个苏东坡,他没有闭门不出,伤春悲秋;没有满腹戾气,指天骂地。他努力在贫苦的生活中找零星的乐趣,在贫瘠的土地上发掘鲜美的野味。或许,这是真正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并非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没心没肺,而是在大难后难能可贵的自我调整和乐观,那是疲惫中扔=闪烁着光芒的乐观,那是少年气。

那是逐渐适应这种生活的苏轼。他自己种地,一片起名为东坡的小田地。一块温润可爱的田地,让苏轼付出了无数汗水,也收获了无数乐趣的,可以牵着牛在上面慢慢走的小天地。他还是会半夜爬出城墙,偷走妻子酿好的酒,和朋友们在月明星稀的晚上喝酒吃肉,他还是那个任性肆意随心所欲的人,吟诵着“诗酒趁年华”,挫折使他变得平和了许多,但幸好没有沉寂,幸好,他还有一片“谁道人生无再少”的心,还有“尽放我鞋子疏狂”的豪情不老。那是不服老年轻心态的小倔强,那是少年气。

他写着、实践着“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不算好的生活里把酒临风,在土地中和农民一样挥汗如雨,在水波不兴的江面和朋友饮酒踏歌,在赤壁上和周郎相比相惜。他还是他,仿佛从未改变的,是对人生一如既往地热爱,和看遍世事而仍不世故的豁达和乐观,哪怕岁月侵蚀,也从未消逝。这事少年气。

那少年气,是苏轼对“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妻小儿”的自由肆意,也许是不太聪明的莽撞,可在我看来,苏轼的少年气大概就是诗酒趁年华的那时我年轻气盛,连失意都闪着光。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5

从古至今,诞生了许多诗词大家,于我而言,我最欣赏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和千古第一才女李易安。而苏轼的开朗豁达,胜满腹惆怅的易安一筹。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一次读东坡,其实是因为东坡肉,肥瘦参半,鲜红润泽。咬一口,肥肉却不腻,瘦肉亦不柴,肉香与料香完美的融合于一处,油脂与汁水瞬间迸满整个口腔,咀嚼、吞咽、轻吸一口气,齿颊留香,回味无穷。“苏东坡,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心中充满好奇。原来,东坡是走到哪里都可以面对当地的风景和美食即兴写首诗词的人。“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这是羊肉汤;“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这是竹笋焖猪肉;“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这是环饼……

我第一次知道的东坡,就是一个会吃会玩会享受的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再读东坡,是学到《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时候,念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幅画面浮现:在中秋节这样团圆的日子里,身遭贬谪,有家不能回。独坐院中,手举酒杯,却不知与谁共饮。只好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寄托满怀思念。换做他人坐在那里,似乎难免忧伤凄凉,甚者更会独自垂泪。但东坡却想起人间的美好,犹胜天宫。更劝弟弟不能团聚也不要伤心,反正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月亮,共赏月明寄相思,足矣。

我第二次知道的东坡,是才华横溢、满怀深情厚意的人。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读东坡,是一首《定风波》。纵观东坡的大半个人生,都是被一贬再贬,仿佛不是在贬谪的地方就是在贬谪的路上,而他遭贬的原因竟是他因才高遭妒,被小人排挤。命运似乎跟东坡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但苏东坡却从未妥协。在这一时期创作了不少诗词。其中绝大部分,不是美景就是美食,抑或写给家人朋友的,怨天尤人的却没多少。也许正因为这个乐观的个性,才让他活到了花甲之年,留下了那么多传世名篇。“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的晴雨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浮沉变换、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我自岿然,何叹沉伦?

我第三次知道的东坡,是豁达乐观、坚韧不屈的人。

这便是东坡了,纵使人生路途多舛,君子固以自强不息。我愿以东坡为榜样,于逆境中奋勇前行,于困难中豁达笑对,于迷茫中坚守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