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实录最新模板

张东东老师

中学语文教学实录一

第一课时:教师讲述有关戏曲的知识,《天下第一楼》内容概括。学生阅读课文,梳理课文,概括剧本的主要情节。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品读舞台说明,体会文中作用;理解人物命运,思考剧本主旨。

一、复习导入:

屏显:请用一句话概括《天下第一楼》的故事情节。

师:剧作家何冀平本着介绍中国美食烤鸭的最初想法创作《天下第一楼》,她进入全聚德烤鸭店,随着对这些被称为“五子行”的人深入了解,她越来越被他们“满肚子不为人知的学问”所折服,作者把创作意图定为既要展示中国的美食文化,更要为五子行的人立传。上节课介绍了《天下第一楼》整个剧本的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其故事情节。

生:福聚德烤鸭店危在旦夕,在卢孟实的带领下走向昌盛。

师:内容概括完整吗?

生:再由昌盛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

师:二个同学的内容合起来,用一句话进行概括,谁来?

生: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势如累卵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城而又盛极而衰的曲折发展过程。

二、明确主要人物

屏显:诸多人物中,核心人物是谁?

师:我们课文来自剧本第三幕的节选,主要情节已把握,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

生:王子西 福聚德二掌柜,罗大头 福聚德烤鸭师

生:常贵福聚德堂头,负责迎送客人等

生:唐茂昌、唐茂盛,老掌柜的大小儿子

生:福顺、成顺福聚德学徒,克五某王爷后代,食客。

生:卢孟实,福聚德的掌柜;玉雏儿,卢孟实的相好。

生:修鼎新,福聚德的“瞭高儿”兼账房

师:瞭高儿是做什么工作的?

生:负责迎送客人和让座儿打招呼。

师:在这些人物当中,你认为谁最重要?

生:罗大头最重要,罗大头是烤鸭师傅,烤鸭技术好,福聚德烤鸭店能经营下去,全靠罗大头的烤杆。

生:我认为卢孟实最重要,在福聚德入不敷出,濒临破产之际,卢孟实来接管,由于卢孟实善于经营,福聚德才有现在的昌盛,如果没有卢孟实,福聚德也许早关张了。

师:没有卢孟实,就没有福聚德的现在。可借用文中修鼎新对人物关系和命运的一番描述:“掌柜的也是个掌勺的,你我就是他的‘佐料’,你是咸的,我是苦的,罗大头是辣的,常贵是酸的。福聚德是他的炒勺,我看他到底能做出个什么菜来┅┅”卢孟实是福聚德的核心、灵魂,福聚德是卢孟实施展才华抱负的舞台。

三、分析卢孟实人物形象

屏显:戏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①探究舞台说明

②把握戏剧冲突

③揣摩人物语言师:卢孟实能成为福聚德这舞台上的主角,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物?我们一起来分析卢孟实的人物形象。

师:戏剧人物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探究舞台说明2把握戏剧冲突3揣摩人物语言。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的文字来分析卢孟实这个人物。

生:文章开头处的舞台说明介绍福聚德装饰的富丽堂皇,开张时的红火的场景可看出福聚德生意兴隆,从侧面可表现出卢孟实经营得好,能力强。

师:文中如何表现开张时的红火?

生:使用了很多拟声词,“砧板剁得当当响” “啪啪啪地敲着炒勺”“算盘拨拉得噼啪响”“呼呼蹿火苗子”。各种声音响起,很热闹。

师:卢孟实在福聚德面临困境时临危受命,3年建起了高楼,8年后福聚德生意兴隆,名噪京师,这都得力于卢孟实擅长经营。

板书:开张 喜气洋洋能力强。

生:还有卢孟实出场时的那段舞台说明,“人到中年,衣着华贵,面容丰满,一脸威严”这是外貌描写,“卢孟实向店里扫了一眼,坐在当年老掌柜的那把太师椅上”这动作描写,都可看出卢孟实举止利落,很有威严。

师:卢孟实的威严还可体现在人们对他的态度上。

生:卢孟实一出场,“所有人立即回到自已的位置上,垂手而立”,可看出店里人员对卢孟实又怕又尊敬,有威信。

师:你能否说说“垂手而立”是一种怎样的站立姿势?

生:两手垂在两边,很恭敬地站立着。

生:还有“卢孟实把手一伸,小伙计马上把一个蓝花白地的细瓷小碗送到他手上”,从“马上”这词也可看出卢孟实有威严。

师:从卢孟实的出场,可读到他的举止利落威信高。

板书:出场 举止利落威信高。

生:当罗大头说出卢孟实的爸爸怎样死的,卢孟实神态变化描写也是舞台说明,从这可看出卢孟实很痛苦。

师:能否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吗?

生:“脸色由青变得煞白”可看出卢孟实很痛苦,因为罗大头揭露了他心里的疮疤,继而“高声笑了起来”我觉得这是一种苦笑。

师:文中是怎么样描写这种笑的?

生:那笑声凄惨中带着一股昂扬,听了使人发抖。

师:如何理解“凄惨中带着一股昂扬”?

生:为自己出身低微感到辛酸,但不甘于这种命运安排,他要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人生。

师:说得非常好!卢孟实虽然为自己的卑微出身而难过,但他身上有一股昂扬向上的斗志。

板书:笑声 出身低微斗志扬

师:以上都是从舞台说明中读到的卢孟实其人,

板书:舞台说明

还可从哪个方面着手分析卢孟实这个人物?

生:从卢孟实与克五的矛盾冲突中可分析。

师:愿闻其详

中学语文教学实录二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运用咬文嚼字和展开想象的方法,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3.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标1、标2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

1.说起战争,你会想到什么?生1到生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跟战争有关的诗。

2.齐读课题。你从标题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抓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

过渡:十五岁的小小年纪就随着军队出征,后来又有怎样的故事?一起来走进课文。

二、明诗意

1.师:请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能读出诗歌的节奏就更好了。

2.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抽生读。 学生互评。

3.男女生合作读一读,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我发现还有一些同学字音没有读准。

出示PPT 我们一起把诗句中的生字读一读。

4.结合注释,自己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解。

5.(回顾板书)这是一首叙事诗,刚才那位同学也谈到了他的意思。其实,它向我们传递了五个一。一个征战多年回家的老翁、归家途中的一次谈话、回家看到的景象、做出饭菜无人品尝,出门远望流下了眼泪。(补充板书:一翁、一言、一景、一行、一泪),

三、入诗境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翁,了解他的故事。

(一)一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师:古诗语言简练,一个词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含义。

1.这两句中的哪些字词触动了你,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生1、生2

(你了解了字词的意思。)(透过这些词语,我们还可以品味主人公的情感)

我们把这种抓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方法称为:咬文嚼字。板书:咬文嚼字

2.“征”是什么意思?透过这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生2、生3。(想象时你抓住了细节,更生动了)(你把我们带到了主人公身边)

这首诗歌写于1900年前,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们得以穿越时空,老师也明白了:要想读懂古诗,就要展开想象。板书:展开想象。

3. 在大家的描述中,老师也仿佛看到了……

A:三十岁的他,本有着温柔的妻子和淘气的孩子,如今却伤痕累累地躺在帐篷外,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裳:思念着家乡的他,能回去吗?十五从军征,三十……。

B:又过了三十年,六十岁的他头发花白,背也驼了,他多想回家呀,但,他能回去吗?(不能):十五从军征,六十……。

C:又过了二十年,他已经八十岁了,你看,他,步履蹒跚,拄着拐杖,实在不能再征战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到八十,整整六十五年,六十五年的征战中,唯一不变的是老兵对家的思念。(板书:盼归家)

(二)自主学习、交流汇报

1.(PPT出示)小组长带领大家,选择你们印象比较深的1-2个部分,运用咬文嚼字和展开想象的办法,自主合作学习。

中学语文教学实录三

师:同学好,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大家预习了吧,看了几遍?

生:3遍。

师:不错。大家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好懂,但我们都很优秀,而且对先生的作品风格已经有一些了解;我想听听大家看了3遍后对课文有哪些了解,主题、结构、表达等等都可以谈。

生:这篇文章不同于我们以前读到的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很尖锐;但本文言辞是比较优美的,他表现出的是美好的记忆。

生:我从结构上说吧;1、2两段是写现实生活中的,后面的3、4、5一直到梦醒了之后,都是在写梦中的情景,最后一段又回到了现实。

生:现实和梦想形成了对比,有鲜明的反差,作者借此表现出自己的一定的看法。

师:好,现实和梦想形成对比。

板书:想象 现实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理想,因为第11段说,“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我要追回它”,表明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我觉得鲁迅做的梦都是在同一条河上,河倒影的天空和河边的景物都是很美的,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他想象中的美好的境界。

师:梦的具体内容,接着来。

生:他的想象和现实做对比,突出现实很残酷。

师:我原本以为这篇文章很难懂,但同学们刚才谈到的主题、结构、内容等等,已经很不错了。这篇文章选择《野草》,《野草》在鲁迅所有作品中又公认是最难懂的,我想大家肯定还有一些困惑;有些问题可能在刚才大家的分享中已经解决了,也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下面我们同桌之间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的我们再提出来。

(学生相互交流问题)

师:交流很热烈,说明我们还是有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分享交流一下我们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

生:1925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文章中“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这块大石头指什么?

师:你关注到的1925年是文章的写作背景。

生:好的故事的象征意义到底什么?

师:好的故事是什么故事?请问有故事吗?

生:没有。

师:没有故事,那它有什么内涵?是吧。

生: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都发出“发出水银色焰”,但现实中天气不都是晴朗的,这有什么寓意吗?

师:事实上鲁迅有没有经过这样一个地方呢?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投影:

投影:

1913年6月24日,鲁迅在长住北京后第一次返乡省亲,6月26日,他“同三弟至大路浙东旅馆,偕伍仲文乘舟游兰亭,又游禹陵。归路经东郭门登陆,步归。”(《鲁迅日记》)

师:这篇《好的故事》真的有写作的现实背景。问题发现很细致,还有吗?

生:第5段“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第7段“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它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怎样的现象呢?

师:就是他梦到的东西的象征意义,对吧,和刚才那位同学讲到的故事的象征意义差不多。

生:文章多次写到《初学记》,《初学记》频繁出现有什么意义吗?

师: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不妨先看一下投影:

投影:

《初学记》,徐坚等人受唐玄宗敕命所编的类书,三十卷,卷八之第十“江南道”收入“镜水”,有如下记载:“《舆地志》:‘山阴南湖,素带郊郭,白水翠岩,相互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

师:显然,《初学记》与山阴道有联系,看《初学记》想到了山阴道,想到了山阴道上的情景、人事。继续。

生:为什么这一篇的故事“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他是主动看不见,还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无法看见?

师:好,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宏观的、核心的,有些是细致的;这些问题有些在我们等会品读课文的过程中会解决,有些我们再读一读,就会有新的感悟;总括刚才这些问题,最核心的其实就是——(师生集体回答):梦到底是什么?文章所谓的故事其实就是梦,构成这些梦的景物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或者说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师:文章写梦的最核心的段落是哪几段?

生:第5、6、7段。

师:好,大家齐读这三个段落,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生齐读。

师:校正一个字的读音:伽蓝,读qié

师:请大家用笔把这几个段落中的景物圈一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内涵?或者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有什么内涵?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生互相交流)

师:来,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来?

生:两岸的“乌桕、新禾、野花”,我觉得代表新的事物,“丛树和枯树”代表旧的事物,它们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新旧交替的现象,而“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有一种慵懒的田间生活的样子,鲁迅当时生活的社会不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新的生活,鲁迅通过这个梦表现了他对这种新的生活的热爱。

生:第七段里的“茅屋、狗、塔、村、云”与第5段相照应,同样也是描写了那种美好平静的田园生活。

师:不错。还有么?

生:第七段写的“一丈红”,他先把它比喻成“缕缕的胭脂水”,然后又把它比喻成“红锦带”,我觉得这里面有变化。

师:是有变化,你注意到了这里的颜色是红色,而上一段没有这样单一的红色。接着来。

生:第五自然段写到了很多景物,我觉得这些景物有慢慢变得崇高的样子;像鸡和狗比较低俗,但是天、云、竹等给人洁净高尚的感觉。

师:鸡和狗谈低俗不是很恰当,有生活气息,乡土气息更好。

生:我发现他描写的景物都不是通过真实的眼睛去看,而是河中的倒影。

师:很好,是倒影。

生:河水中的倒影是变化的,而不是生活中的一成不变,这样描写景物是动态的、变化的。

师:是的,文章有很多这样的词:碎散、凌乱等;这样的画面让我们想到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实际是坐在——

生:船上。

师:对,课文后面有一句话:我不在小船里了。这样结合课文的前后,可能能够发现一些东西,很好,继续。

生:第5自然段提到“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第7自然段提到“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这两处他想讲的都是一种融和,在现实中也许是一种文化的融和,可是后面又讲“他们又将退缩了”可能这些融和是失败的。

师:就是梦醒了。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自己的感受,但如果让你明确的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或者这些景物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回答出来?实际没有回答出来。

师:但鲁迅先生在文章反复强调这是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梦”,用文中的话讲就是——

生:美丽,幽雅,有趣。

师板书:好的梦

师:但是我们还没明白这个梦到底好在哪里?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放一放。 我们知道这个梦最终醒了,而我们课文4-8段写的是梦的世界,而开头和结尾是现实的实界,现实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昏沉的夜。

师板书:暗的夜

师:我们知道这个好的梦就是在这个昏沉的夜晚做的,那么这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鲁迅在这个夜里是怎样的心情,或者说他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情感又是怎样的?

师:大家找一找写昏沉的夜主要集中在哪里?

生:第1段和最后两段。

师:没错,我们把第1段读3遍,然后考虑这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

(生读课文)

师:请大家找出能体现昏沉的夜的句子和词语想一想;然后交流一下。

生: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我觉得当时的现实是喧嚣的、混乱的,而且缺乏正能量,阻碍了鲁迅先生的理想的实现。

师:请用一个词概括。

生:喧嚣、混乱。

师:你关注到了“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这两句话,很好,请注意后边是冒号,冒号有什么作用?

生:解释说明。

师:一般有两种作用,用在前边是提示下文,用在后边是总结上文;也就是说最后一句“昏沉的夜”是对全段的总结,所以这两句话对发现夜的特点很有意义。

生:这是一个沉寂的昏暗的夜。

师板书:昏暗

(学生沉默)

师:请大家把第一段再读一遍。

生:齐读第一段。

师:有新的发现吗?比如说作者在干吗呢?

生:抽烟,说明他有点惆怅的感觉,抽烟是因为心中有愁绪。

师:他因为什么而惆怅呢?

生:现实,已经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惆怅。

师板书:惆怅

生:他还是有些心烦意乱的,烟草的烟雾在身边,说明他的内心是烦乱的;鞭爆的繁响在四近,说明周围是嘈杂的。

师:好,联系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喧嚣是谁的?

生:外界的。

师:是的,我们还要注意这里的鞭爆,再结合文章下面的时间,看看有什么关联?

生:可以看出他是孤独的。

师板书:孤独

师:何以见得他是孤独的呢?

生:四周是喧嚣的,他用烟雾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师:好,这里我补充一下文章的写作时间,文末是二月二十四,其实是一月二十八,因为这篇文章首发于二月九号的《语丝》,而是一月二十八,这一天是正月初五,农村习俗这一天在请财神,别人都热热闹闹的放爆竹,就是他是孤独的、寂寞的、单调的、沉闷的、冷寂的、麻木的。

师板书:单调、沉闷、冷寂、麻木。

师:我们用这些词来概括夜的特点和先生那时的情感,这是现实世界的;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文章现实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对照现实的夜的这些特点,我们再来看看想象的梦的世界,也许对梦中出现的这些景物的特点会有新的发现,注意把两者对比着看。请大家再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我们再来交流一下。

生:我觉得有些景物比较生动、自然、闲适的。

师:嗯,与刚才的沉寂、单调形成了对比。

师板书:生动

生:作者写了现实中很多意象,所以它是丰富的。

师板书:丰富

生:美好的梦中有明媚的阳光,第7段中大量红色的运用使整个色调是明媚的。

师:嗯,文章说河流“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刚才那个同学提的问题:你觉得他所看到的河都是充满阳光的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是想象的。

师:对,是对照黑暗的现实想象出来的。

师板书:明亮

生:第5段有“摇动,扩大,互相融和”第7段中有“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这些意象相互联系,是和谐的,而现实的暗夜是沉寂的。

师板书:和谐

生:第5段中写到“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这里是富有变化的,而现实世界是单调的。

师板书:变化

生:与冷寂对照,梦里的景物让人感到温暖,舒适惬意。

师板书:温暖

生:他写到的意象比较热闹,互相联系,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嗯,我觉得“热闹”需要商榷,但至少不像梦里的那样冷寂。

生:我认为这些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长见的,比较自然,有生活气息,给人幸福安乐的感觉。

师板书:生活气息

师:嗯,生活气息,你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哪个地方吗?

生:北京。

师:是的,但文章这个梦所描绘的地点在哪呢?

生:乡村,江南的乡村。

师:嗯,也就是作者的故乡。

师:到此,我们通过对比就能比较明确的把握梦的内涵,能够基本弄清这个故事到底好在哪里。

师:鲁迅先生曾经和他的学生萧军说过这样一句话:《野草》技术是不坏的,但心情有些颓唐。技术就是技巧,其实我们读懂这篇文章的密码就是这个技巧——对比。当然以上的解读我们主要是从文本出发的。

师:刚才有同学问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到底是什么?我们看看投影。

师投影:

? 1.《新生》流产 1907

? 2.《新青年》解体 1922

? 3.兄弟失和 1923

? 4.婚姻和爱情 1925

(教师结合投影简介背景)

师:结合背景,同学们应该有了更深的感受;但这个梦最终醒了,梦想的境界消失了,又回到了黑暗的现实中来。我们能否这样概况:《好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于黑暗中守望光明,结果却依然黑暗。请大家仿照这个句子,再说几句话。

生:于迷茫中寻求阳光,却依然迷茫。

生:于冷寂中寻找温暖,却依然冷寂。

生:于沉闷中寻求生动,却依然沉闷。

师: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现实的世界是让人绝望的,梦想的世界是充满希望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仿写:于绝望中呼唤希望,却依然绝望。(师生一起)

师: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就能读出他心灵的这样一种挣扎,虽然追求希望的结果还是绝望,但作者最终是一种什么态度呢?课文中能看出来吗?

生:有,文章结尾: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师:好,我们把最后两段读一读。

(生齐读)

师:明知是绝望,但仍然要和绝望抗争,北京大学汪晖教授称之为:反抗绝望。这就是我们读《好的故事》读《野草》获得的最大感受。

师:课上到这个地方,大家开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或者有没有新的问题,请大家再交流一下?

生:我想知道,鲁迅先生是充满绝望的,可为什么他在文章的最后还要表达这种呼唤希望的感觉?

生:我是想问鲁迅先生内心到底有没有希望?

生:第10段中的大石头,到底有没有什么寓意?

……

师:好,大家有了很多问题,大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读读鲁迅先生的其他著作。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这首散文诗写于1925年1月28日,最初发表于1925年2月9日《语丝》周刊笫13期。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写作时间,作者鲁迅于编成《野草》集子的时候,在文章的末尾注的是'1925年2月24日',这个时间,比此篇散文诗在《语丝》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晚了两个多月,这应是鲁迅误记。查《鲁迅日记》,其中明确有关写作《野草》各篇的记载,只有一次,是在1925年1月28日这一天的项下,记有:'作《野草》一篇。'这一天,正是中国旧历新年的正月初五,与文章的开头相吻合。

时代背景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的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