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易错的108个多音字总结
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4、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有闲心思量(liáng)她,没度量(liàng)宽容她。野外测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人。
1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3、省:湖北副省(shěng)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xǐng)人事了。
14、拗: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15、臭:臭气熏天的臭(chòu)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气味。
16、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ó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ó动词)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òng)而散。
18、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19、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20、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2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2、盛: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2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24、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25、伯:我是她的大伯(bó),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26、疟:发疟(yāo)子就是患了疟(nǜe)疾。
27、看:看(kān)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kàn)小说。
28、行:银行(háng)发行(xíng)股票,报纸刊登行(háng)情。
29、艾:他在耆艾(ài)之年得了艾(à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ì)。
30、把:你把(bǎ)水缸把(bà)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bǎ)柄了。
31、传:《鸿门宴》是汉代传(zhuà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án)奇。
32、荷:荷(hé)花旁边站着一位荷(hè)枪实弹的战士。
33、涨:我说她涨(zhǎng)了工资,她就涨(zhàng)红着脸摇头否认。
34、奇:数学中奇(jī)数是最奇(qí)妙的。
35、炮: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36、给: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37、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38、干:穿着干(gān)净的衣服干(gàn)脏活,真有点不协调。
39、巷: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40、薄:薄(bò)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要薄(bó)利多销。
41、拓:拓片、拓本的"拓"读tà,开拓、拓荒的"拓"读tuò。
42、恶:这条恶(è)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43、便: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44、宿:小明在宿(sǜ)舍说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ù)的常识。
45、号:受了批评,那几名小号(hào)手都号(háo)啕大哭起来。
46、藏:西藏(zà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áng)大藏(zàng)经的宝藏(zàng)。
47、轧:轧(zhá)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à)的现象。
48、卡:这辆藏匿毒品的卡(kǎ)车在过关卡(qiǎ)时被截住了。
49、调:出现矛盾要先调(diào)查,然后调(tiáo)解。
50、模:这两件瓷器模(mú)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ó)型做出来的。
51、没:驾车违章,证件被交警没(mò)收了,他仍像没(méi)事一样。
52、舍: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è)。
53、殷:老林家境殷(yīn)实,那清一色殷(yān)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
54、还: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án)书。
55、系:你得系(jì)上红领巾去学校联系(xì)少先队员来参加活动。
56、假:假(jiǎ)如儿童节学校不放假(jià),我们怎么办?
57、降:我们有办法使从空中降(jiàng)落的敌人投降(xiáng)。
58、脯:胸脯(pú)、果脯(fǔ)不是同一个读音。
59、间:他们两人之间(jiān)的友谊从来没有间(jiàn)断过。
60、石:两石(dàn)石(shí)子不够装一卡车。
61、劲:球场上遇到劲(jìng)敌,倒使他干劲(jìn)更足了。
62、茄:我不喜欢抽雪茄(jiā)烟,但我喜欢吃番茄(qié)。
63、刨:我刨(bào推刮)平木头,再去刨(páo挖掘)花生。
64、弹:这种弹(dān)弓弹(tán)力很强。
65、颤:听到这个噩耗,小刘颤(zhàn)栗,小陈颤(chàn)抖。
66、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pá)手。
67、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
68、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ùo)见不鲜了。
69、参:人参(shēn)苗长得参(cēn)差不齐,还让人参(cān)观吗。
70、会:今天召开的会(kuài)计工作会(huì)议一会(huì)儿就要结束了。
71、簸:他用簸(bò)箕簸(bǒ)米。
72、吓:敌人的恐吓(hè)吓(xià)不倒他。
73、胖:肥胖(pàng)并不都是因为心宽体胖(pán),而是缺少锻炼。
74、耙:你用梨耙(bà)耙(bà)地,我用钉耙(pá)耙(pá)草。
75、伺:边伺(cì)候他边窥伺(sì)动静。
76、好: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
77、咳:咳(hāi)!你怎么又咳(ké)起来了?
78、处:教务处(chǔ)正在处(chù)理这个问题。
79、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满了粮食。
80、缝:这台缝(féng)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èng)。
81、澄:澄(dèng)清混水易,澄(chéng)清问题难。
82、扇:他拿着扇(shàn)子却扇(shān)不来风。
83、得:你得(děi必须)把心得(dé)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
84、屏:他屏(bǐng)气凝神躲再屏(píng)风后面。
85、几:这几(jǐ)张茶几(jī)几(jī)乎都要散架了。
86、卷:考卷(juà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87、乐:教我们音乐(yùe)的老师姓乐(yùe),他乐(lè)于助人。
88、了:他了(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89、吭:小李一声不吭(kēng),小王却引吭(háng)高歌。
90、粘:胶水不粘(nián)了,书页粘(zhān)不紧。
91、畜:畜(xù)牧场里牲畜(chù)多。
92.称:称(chèng同"秤")杆的名称(chēng)、实物要相称(chèn)
93.弄:别在弄(lòng)堂在玩弄(nòng)小鸟。
94.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g)不过如此。
95.露:小杨刚一露(lòu)头,就暴露(lù)了目标。
96.重:老师很重(zhòng)视这个问题,请重(chóng)说一遍。
97.率:他办事从不草率(shuài),效率(lǜ)一向很高。
98.空:有空(kò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99.泊:小船漂泊(bó)在湖泊(pō)里。
100.朝:我朝(zhāo)气蓬勃朝(cháo)前走。
101.膀:膀(páng)胱炎会使人膀(pāng)肿吗?
102.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103.强: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104.塞(sài)外并不闭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05.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
106.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ào)了出来。
107.都:大都(dū名词)市的人口都(dōu副词)很多。
108.匙:汤匙(chí)、钥匙(shi)都放在桌子上。
高一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1、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biàn)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误:富裕,正:众多。
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正: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误:标准,正: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正: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误:购买,正: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误:规劝,正: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误:经过,正: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误:遗憾,正:怨恨。
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误:怨恨,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捆绑,正:停留。
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误:憎恨,正:妒忌。
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正:年成不好。
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误:怜悯,正:夸耀。
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误:禁止,正: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误:捐助,正:撤除。
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误:刊登,正:删除。
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
4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正:能够。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正: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逐步,正:订正,改正。
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误:离开,正:通“罹”,遭遇。
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误:命令,正:美好。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45、民不胜掠,自诬服。误:掠夺,正:拷打。
译文: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优罪了。
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误:违背,正:迎着。
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
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误:停止,正:通“疲”,疲乏。
译文: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
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误:妻子,正:以女嫁人。
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
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误:期限,正:约定。
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误:亲人,正:父母。
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误:睡觉,正:息,止。
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误:权利,正:暂代官职。
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正:勉励。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55、议者皆然固奏。误:这样,正:认为……对。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误:谦让,正:责备。
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57.彦章武人不知书。误:文书,正:文字。
译文: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误:私自,正:偏爱。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误:迅速,正: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误:可惜,正:悔恨。
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
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误:期望,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误:危险,正:端正。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误:轻微,正: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误:陷害,正:欺骗。
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误:遗留,正:赠送。
译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多得无法说尽。
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误:事物,正:别人。
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误:繁盛,正:繁殖。
译文:因此百姓能够安心地居住下来并从事他们的职业,住户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长。
6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误:清闲,正:通“娴”,熟习。
译文:大业年间,封伦见虞世基被炀帝宠幸却不熟习为官的政务。
69、彧(ù)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误:接受,正:怀恨。
译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误:新鲜,正:少。
译文: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误:感谢,正:谢罪。
译文: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误:书信,正:信使。
译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显得拘谨。
7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误:巡行,正:代理。
译文: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
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误:形势,正:表现。
译文:内心变化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有做高官的气量。
75、阶疾病,帝自临省。误:察看,正:探视、问候。
译文:桓阶患病,曹丕亲自前往问候。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误:曲从,正:示众。
译文:已经派人前去报告景公,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就斩了庄贾来向三军示众。
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误:找寻,正:不久。
译文: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
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误:儒雅,正:平素、向来。
译文:文长既然向来不与时风调和。
79、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误:厌恶,正:满足。
译文:秦孝公与他交谈,不知不觉地将双腿移到席前。两人长谈几天还不满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误:邀请,正:半路拦截。
译文:赵方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半路拦截敌军,杀敌一千多人。
81、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误:改变,正:轻视。
译文: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众人看了惊骇不已,但贞甫却不因此而轻视我。
82、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误:担忧,正:父母的丧事。
译文:他的品性最讲孝道,在家为父亲守丧超过了常理,因此年轻时就有了名声。
83、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误:角落,正:边疆。
译文:(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事业布满边疆。
84、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误:尤其,正:指责。
译文:看的人见到情况这样,就来指责那个地方,那也太不通晓事理了。
85、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误:游览,正:交往。
译文:田叔为人苛刻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86、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误:欺骗,正:忧患。
译文:国家没有忧患,利益延及后世。
87、数决疑狱,庭中称平。误:牢狱,正:案件。
译文:多次判决疑难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称。
88、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误:遇到,正:对待。
译文: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年长年幼,都一样对待。
89、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误:给予,正:结交。
译文:轮扁,是斫车轮的人啊,可是读书人结交他。
90、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误:察看,正:经历。
译文:当初皇帝下令百姓开垦荒地,经历三年才收税。
9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误:赞美,正:辅佐。
译文:公琰志向忠诚儒雅,应当是能与我一起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人。
92、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误:准则,正:效法。
译文: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93、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误:盗窃,正:毁害。
译文:你既然不种田,却轻慢毁害别人的稻谷!
9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误:了解,正:主持。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95、上闻而谴之,竟坐免。误:因为,正:获罪。
译文:皇上听到歌谣就责备梁彦光,最终获罪被免官。
9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误:给予,正:招引,引来。
译文:鲁侯听到这事,大为惊奇,派上卿带上厚礼去招引他。
97、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误:嘱托,正:写作。
译文: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在郡中闻名。
98、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误:文字,正:养育。
译文: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
99、往年春,汉族淮阴。误:家族,正:灭族。
译文:去年春天,汉王将淮阴侯灭了族。
100、每读书至治乱得失。误:整治,正:太平。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太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教
高二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
《李商隐诗两首》课文题解
1、《锦瑟》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着两字。瑟,中国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
2、《马嵬》: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李商隐诗两首》中心意思
1、《锦瑟》:
这首诗的主旨隐藏得很深,我认为是作者追忆心中思念的亲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自己品味。
2、《马嵬》: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李商隐诗两首》导读
1、《锦瑟》: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首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第一句可以看作是诗人的痴人痴语,锦瑟五十弦,有什么“无端”的?不过是为引出下句“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人抚琴,一弦一柱无不牵系着逝去的美好年华,繁多的丝弦,该记载着多少往事啊!怀念已逝的青春年华,往事千叠,应是愁肠百转。颔联和颈联以典故和传说,抒写了回忆往事所勾起的种种情思,以庄生梦蝶喻往事如梦,以望帝啼鹃喻往事堪伤,以海珠盈泪喻往事足悲,以日照美玉喻往事如烟。这一幅幅画面隐含着诗人往事不堪回首而又不由得不回首的复杂心理。尾联收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这两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才感到无穷叹恨,就是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联系诗人一生志不得伸,始终在被排挤、被冷落中挣扎的情况来看,多少大志与理想早已化为泡影,全诗的感伤情调还是不难理解的。
2、《马嵬》:
此诗乃咏史之作。刘、余《集解》约系为泾原王幕之作。李、杨旧事至此已历八十载,人们谈笑之,咏叹之,而立意或因人而异。商隐之前,有白氏《长恨歌》,陈氏《长恨歌传》等名篇。旧注多以此诗为“讽刺唐玄宗”之作。实乃皮相之论。商隐此诗,意在感慨人生无常,富贵难安。这是人类生存中的两个重要命题,即便贵为天子,亦难避免。所谓无常,一是无常态,二是难预料,三是难抗拒。这是永远困惑着人类的生命主题,因而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此诗第一首只有四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就是讲命运之难以抗拒,面对不期然而然的命运,君王也常常无可奈何。至于为什么会发生变故?那实在是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更应关注的事情。北宋人范温《潜溪诗眼》称此诗“深稳健丽”,曰:“‘海外……休’,语既亲切高雅,故不用愁怨坠泪等字,而闻者为之深悲。‘空闻……晓筹’,如亲扈明皇,写出当时物色意味也。‘此日……牵牛’,益奇。义山诗后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此诗每联皆以对比手法出之,而全诗则总括于有情人与无情世事的对比之中,从而凸现人生无常之意。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大雪节气的由来及养生要点
抗击疫情短句文案正能量100句
学生违纪反思检讨书五篇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民间习俗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1至6年级语文复习资料必看
高考状元推荐学习方法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计划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电子人教版详案五篇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名师教案样本
小学二年级最新语文教案授课指南五篇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免免费下册教案设计样板
最新大年三十为什么要贴春联的原因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范文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五篇
小升初语文学习资料必备的
苏教版一年级高效语文教案详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