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孙小飞老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异读字、易错字辨析。

①异读字(注音并组词)

落 ( ) 折 ( ) 累 ( )

( ) ( ) ( )

( ) ( ) ( )

扒 ( ) 载 ( ) 省 ( )

( ) ( ) ( )

②易错字(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诅咒 丰硕 缀连 倔强 渲染 洗濯 寂寥 玷污 蜕化

堕落 贪婪 雏形 孵化 嬉戏 金窖 抢劫 禀告 掳去

奢望 蹂躏 柚子 牙龈 沉甸甸

碌碌终生 夜幕降临 繁弦急管 果实累累 不可磨灭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多姿多彩 虚度年华 阴晴圆缺 举世无双 险象跌生

慧心未泯 天灾人祸 突如其来 得失之患 心旷神怡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获益匪浅 猝然长逝 死而后已 可望不可即 绝处逢生

③字词积累:

谋:为解决别人的难题出谋划策。

忠:诚心诚意。

习:温习。

处:据有,取。

所恶:厌恶,讨厌。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思考怎样与贤人的德行一致。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成人之美:成全人家的美德。

④通假字:a.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b.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

C.诲女知之 “女”通“汝”,你

⑤古今异义:a.信 古义:真诚、诚实 今义:相信、信任

b.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c.三 古义:虚拟,泛指多 今义:确实的数字

⑥词类活用:a.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及时、按时。

b.五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c.传不习乎 “传”动词用作名词,“老是传授的知识”。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我会写的生字

识字 2 胡 戏 棋 钢 观 弹 琴 养

5 休 伸 甜 歌 院 除 息 您 牵 困

6 员 青 宁 室 样 校 切 教 响 班

7 欠 元 包 钟 叹 哈 迟 闹

8 及 身 仔 细 次 外 计 怦 礼 加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背诵《一株紫丁香》全文。

三、语文园地二

读读记记:三横王 双口吕 木土杜 草头黄 言午许 弓长张 双人徐 立早章 耳东陈 古月胡 干钩于 口天吴

四、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五、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六、训练要点:加偏旁识字;体会带提手旁的字的意思;比较形近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题西林壁》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