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案
(一)明确目标
1.学习《错误》,了解郑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
2.学习《错误》,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二)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导语设计: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曾说过:“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活动设计1]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补充或纠错。结合多媒体展示,了解我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要点归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各个解放区、来自原来的国统区、来自新光复的沦陷十多年的敌占区的各路诗人,他们大会合了,应和着亿万人民的同声欢呼,涌起了意气风发的诗的高潮。“诗人们作为时代的歌手,老一代新一代无不热血沸腾。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清晨,都甩干了久积笔端的血水、泪水,蘸饱欢乐的酒浆,写起光明之歌,解放之歌,建设之歌”,写起共和国的颂歌。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政治对诗的过多影响,特别是“”的发生,给共和国新诗以极大的打击。到了新时期,新诗好似山洪狂啸,春花怒放,极一时之盛。
作为新生力量的第三代创作群,如舒婷、顾城、杨炼,他们的诗像夹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使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
[活动设计2]学生介绍作者郑愁予,教师相机补充。
要点归结: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问题设计]诗题中“错误”指的是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述这首诗隐含的故事。
(先自由读全诗,再齐读,亦可设计为教师配乐范读(或使用磁带)。思考研讨。)
要点归结: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 “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 “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三)目标完成过程
[活动设计]品读全诗,根据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诗中“我”与“你”的形象的理解及表达情感的把握。
(品读诗句——思考——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小结)
要点归结:
这是一个半开放性的话题,可以各自表述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我”也可以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有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感。(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空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朗读指导:要把握住主人公的心情:久盼无音讯的失望、孤寂,听到马蹄声时的喜悦、充满希望,再听马蹄声渐去渐远的失落。辅之以适当的技巧处理,尝试朗读。
(四)总结扩展
[总结]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篇幅不长,但艺术上却很有特色。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打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错误》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教学设想:
结合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吕本中《采桑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学习来体味古代游子与思妇的幽思愁绪,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最后布置作业,背诵诗歌,并把《错误》改写为如张晓风《不朽的失眠》一般风格的抒情散文。
教学过程:
由吕本中词导入。幻灯片显示吕本中词。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教师吟咏,饱满的感情感染了学生。然后提问。
师问:请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词体知识确认这首词的词牌?
生甲答:《采桑子》。
前面学习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时懂得《采桑子》是双调,44字。
上阕四句,7、4、4、7,三平韵;下阕亦四句,7、4、4、7,三平韵。
据此,我推断此词的词牌为《采桑子》。
师问:生甲的判断正确吗?
众生齐答:正确!
师问:生甲的判断及其依据完全正确!下面我们来齐读这首《采桑子》,感悟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众生齐读。
下面继续提问。
师问: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词中的“亏”与“满”两词的意义?
生乙答:满,此指月圆;亏,此指月缺。
师问生乙:那么,“暂满还亏”该如何解释?
生乙答:暂,暂时,暂且;还,仍然,还是。“暂满还亏”是说,暂时的月圆月满终归还是要缺要亏的,好像是说夫妇间的聚少离多。
师问:好!那么词中的“君”是什么意思?
生丙答:君,第二人称代词,你。
师问生丙:那么,词中的“君”,也就是第二人称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丙答:“君”应该是一个外出的丈夫,词中的抒情主人公相应地应该是一位独守空闺的妻子。
师赞赏:好!
师解读诗歌大意。
月圆之夜,一位少妇却枕愁难眠。啊,原来是丈夫外出,没有和她厮守在一起,不能与她在这江畔高楼共赏这皎洁的明月了。也许已半载了,或者都三年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呢?思夫不得,少妇便生哀怨之心。“正说反说,俱是愁痕。”(钱钟书语)读解词意,大略如此。综上,我们把此词定位为一首闺怨题材的思妇词。
幻灯片显示“思妇词”三字。
师问:在吕本中《采桑子》词中我们感悟了一位独守幽闺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哀怨和忧伤之情。请学生丁解释“思妇词”中之“思妇”一词为何意?
生丁率尔而对:思念妻子。思妇词就是思念妻子的诗词。
师问:请三思而后答!请结合《采桑子》词意,斟酌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生丁匆忙否定前案,说:不!不!“思妇”一词在此不是“丈夫思念妻子”而是“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意思。
师点拨:对!在此“思妇”一词,不是动宾短语,而是偏正词组。反映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词就是“思妇词”。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也。今天我们学习的郑愁予的诗歌《错误》是一首新诗,其中也有思妇闺怨的句子。下面我们来齐读全诗。
学生读书,感情饱满,进入了诗歌所描写的情境。学生齐读《错误》。
幻灯片显示郑愁予《错误》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学生齐读毕。
师趁热打铁:课前我问了几个学生,都说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似懂非懂。在我刚才的启发和讲解之后,现在你们齐读郑愁予的《错误》并体味其主旨,或者稍微明朗些了吧。请思考下面问题。
师问:诗歌中的“打”和“向晚”如何解释?
生戊抢答:打,介词,从。向晚,指傍晚;向,接近。
师问:根据诗歌中的语句,判定“我”、“你”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生己答:“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过”句为证。
“她”是一位闺中思妇,有许多诗句为证,关键字是“等”。“等”字
涵盖第二节的内容。
师问:第一节第二句内蕴丰富,请用散文的语言把它传达出来。
生无人举手,无人对答。
师讲解:时光流转,春秋代序,那美丽、纯洁如莲花的思妇的容貌,也在痴情地等待中衰老啦!“开落”写莲花,又写少妇的容颜和心境,暗示着时光的漫长。
师问:第二节第五句和第二节第二句十分相似,请改变第五句。
生齐答: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
师问:好!大家都对了!请大家继续思考。描写诗歌中的这个“思妇”,也就是第二人称的“你”,运用了哪些意象?请一一指出来。
生庚答:诗歌中依次用了“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来写思妇的痴情的期待,就是“等”。
师问:你能否给这些意象进行归纳分类,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生迟疑后答:不会。
师问: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能否给这些意象进行归纳分类,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生辛举手。
生辛答:我分为两类。一类意象是作为比喻句的喻体出现,如“莲花的开落”,“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等四处意象。前者写“思妇”的容颜的衰老,后三者写“思妇”的心境的落寞。
第二类意象是与春天、三月有关的“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春帷不揭”等意象。春天来了,思妇却视而不见。以春天的烂漫来反衬思妇的落寞。综上,一类意象为比喻,一类意象为反衬。
师问:那么,这位思妇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来?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既然是错误,有何谈美丽呢?思考后请举手回答。幻灯片显示“美丽的错误”。
生说:没有。“错误”在于那骑马的男子,第一人称的“我”,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
生己说:说它美丽,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
师总结说:好,两位同学的理解很对,表述很好。类似的“美丽的错误”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经出现过,在其他一些前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曾有所表现。我们来分析并指出以下两首词中的“美丽的错误”。
幻灯片显示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生庚答: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两处都是写“美丽的错误”的。在这些词句中,我们一样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袭过作者心头后迅速转变为深深的失落。
老师总结发言:好,看来大家对此类的诗词的主旨都能准确把握了。我们在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中一样读到了那“美丽的错误”。不同的是,温词、柳词中的过客都是乘船;而郑诗中的过客是骑马。
师曰: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诗歌,注意体味思妇等待丈夫归来的痴情和落寞。
同学们齐读诗歌,沉浸其中。
师问:在诗歌中,第一人称的“我”的出现有何作用?
生庚答:首先,和思妇的丈夫一样,“我”也是一个离开自己的妻子家人的游子。其次,因为“我”只是一个匆匆的陌生的过客,不是思妇的丈夫,所以才会出现“美丽的错误”。
师问:好!那么,写游子的语句和意象又有哪些呢?
生丙答:“我打江南走过”,“达达的马蹄”两句。
师问:生丙的回答正确,但不完整。想想过客和思妇是如何偶然相见的?
生丙默然。无人作答。
老师讲解:这位游子,也即过客,他从江南走过,也许就这样走了几年了。一日他突然来到这个思妇所在的小城,在傍晚的时候,走在一条青石砌成的街道,也许他这是口渴,想讨碗水喝,恰好在这位思妇的门前停下,扣打门环,惊动了正在痴情等待丈夫归来的这位思妇,就有了诗歌中的“美丽的错误”。因此“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紧掩的窗扉”不仅是比喻思妇心境的落寞,而且标志着诗歌中过客的行踪。
幻灯片演示如下:
江南→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紧掩的窗扉
所以,标志过客的行踪的意象作为诗歌中的第三类空间意象,存在着层递关系。
师继续问:那么这位过客,也是离家外出远行的游子,他就不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亲人吗?
生齐声道:思念!
师紧追不舍问:这位过客或游子的妻子,是否也像这位思妇一样,在痴情的等待着过客的归来呢?这位过客或游子,是否也在思念家中的妻子呢?
生齐声道:是!
师点拨:这样的话,文中不仅写了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写了过客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不仅写了幽闺之哀怨,还写了羁旅的愁苦。更进一步讲,诗歌所写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两对夫妇间,而且发生在所有分离生活的夫妇间。
师继续点拨:外出远游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亲人所写的诗歌,文学史上也给予这一题材和主题的诗歌以专名,就是“游子谣”。幻灯片显示“游子谣”三字。
讲台下,有学生立刻说出孟郊的《游子吟》。
师说:好,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游子谣。再如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首游子谣。“枯藤――”。
学生齐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齐诵马致远词之后,幻灯片显示《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齐声背诵。课堂气氛渐而热烈。
师点拨:试想,夕阳西下,游子坐在那匹羸弱的马上,看着小桥流水旁炊烟袅袅升起的农家那一幅父慈子爱、夫唱妇随如此这般幸福和美的生活图景,他怎能不断肠呢?
学生若有所思,已经与那古时的游子产生了共鸣。
师乘胜追击说:看来,那些把妻子丢在家中,一个人去外面的世界打拼的游子的生活也很辛酸的啊!大家不妨大胆地假想一把,让这位马致远笔下的游子或者说过客踏着达达的马蹄走进小城,穿过青石铺就的街道,来到吕本中《采桑子》词中思妇的楼下,进而走到她的门口,再进而来到思妇的窗前。
学生做迷茫状。
师稍做停顿,然后说:这位过客口渴了,他只是想要来思妇的窗前讨一碗清水,一碗凉白开而已。请大家注意,这位少妇却正在思念和等待外出远行的丈夫归来呢?当她听到了这位过客达达的马蹄声儿由远及近而来到她的门前时,此刻她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恍然,踊跃欲发言。
生丁抢答:她很激动,赶快看是不是她的丈夫回来了,但一看不是,她又很失望。
师评价道:这位同学思路十分敏捷,反应十分迅速,可惜他的回答缺少了一点诗意。
学生皆问:怎样才算是有诗意的表述呢?
师继续启发:这位少妇的心中此刻肯定有一股幸福的激流涌过,她一定是赶快揭开那尘封了许久的窗帷,然后又赶快推开了那快要锈死的窗扉,去看是否是自己的丈夫归来了。然而她的希望再次落空了,那并非是丈夫远游归来,而是另一个游子或者说一位过客在她的窗前要讨一碗水喝。错了,错了啊!她的心刚刚被高高地举起,现在又被重重地摔下。她的眼中流露出失望,她的心中充满了惆怅。
众生做沉醉状。
《错误》说课稿
在台湾诗坛有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杨牧称他为“中国的中国诗人”,这位诗人就是郑愁予。他骨子里有一种“浪子”情怀,表现在诗歌内容上,他的诗作“无一刻不在关切人类的状况——性灵的,文化的,欢乐以及苦难的”,所以表现乡愁情结的乡愁诗、表现闺怨情结的爱情诗占据了他诗歌创作的大部分。读郑愁予的《错误》,犹如读到了唐宋的婉约词,坠入了一个潮湿的由柔和语词组合并营造起来的诗意空间里。他是用自己全部的血肉、灵魂和生命来写诗。所以在我们进入《错误》之前,请每一个人都试着呼唤出自己心灵中最真挚的部分,哪怕只是片刻,也好让我们能够跟诗人的心贴得更近一些。
首先,
【说教材】
我选用的是人教版2003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即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错误》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属于必读课。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
【说教法学法】
那么如何来欣赏一首诗呢?语言是诗的载体。只有通过对语言内涵的把握,对语言中所呈现出的意象的分析,对哪怕是只言片语的透视,才可以从字的缝隙中读出诗的味道来。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第一注重朗读,课堂上要让学生大胆尝试朗读。读诗与解诗是相辅相成的。第二注重学生个体对于诗的理解,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热情,以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进入与诗对话的意境。第三教师要做好引入诗境、材料补充、把握导向、提高升华的作用。第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创造品诗的氛围。
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所以这一课主要从意象分析入手,和学生一起品鉴意象,充分想象、体验诗情,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读诗、赏诗。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围绕师生平等对话,燃起学生思考的火焰,注重文学渲染,知识迁移运用的教学方式来设计。
首先让学生听老师吟诵,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
听了老师的吟诵,同学们在诗歌中感受到了什么呢?让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回答,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热情,以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进入与诗对话的意境。简短发言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自己感知的最能表现诗歌情感的方式深情吟诵诗歌。
在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将学生的疑问融入教学,引导学生解疑。
古代诗词中描写人面美丽的诗意象,数不胜数,江南繁华遍野,诗人为什么情有独钟莲花这个意象呢?引导学生思考莲花意象的文化内涵。
第一句和第三句告诉我们故事的地点在江南,时间是三月。三月的江南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呢,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帏不揭。春天明明来了,还勃勃生机,为何说“不来”、“不飞”、“不揭”呢?
第二、三、五句用了“如、恰若、是”三个比喻写思妇的心。想一想,这一条“小城的向晚的青石的街道”,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具体描绘一下吗?通过让学生充分想象联想,结合学生的发言,把这些意象进一步分析,构筑出一个如梦如幻的意境。
这是怎样的一位佳人呀,最该是在美丽的江南,她既没有首如飞蓬,也没有指天誓地,她只是默默的躲在镂花的窗棂后面,等待着一个人,这个人也许曾经是耳鬓厮摩的人,也许只是片刻邂逅中心动的人,但这个人绝对是已经融入自己生命和血液的一个人,她的全部动作竟然只有倾听。此刻于清旷宁静之中有马蹄声踏着青石板达达而来,愈行愈近,是那么真切——是他吗?同学们,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入诗的意境,飞进女子的心灵。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小满节气的民俗及养生知识
关于工伤赔偿协议书五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指南
新课标一年级语文最新教案详案五篇
新课标一年级语文最新教案详案五篇
大寒节气传统习俗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方法总结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初二上册语文考试常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立冬节气传统美食
一年级语文优质课指导高效教案四篇
语文寒假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大暑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
重阳节的来历三种说法
二年级下册语文授课教案苏教版参考指南五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高中生怎么才能学习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