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民间活动有哪些

莉落老师

炎热的夏季往往是让很多人懒惰的原因,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天,也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个节气,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大暑节气民间活动有哪些_大暑的各地习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暑节气的民间活动有哪些

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的风俗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据说在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大暑时节病疫就更为严重,人们以为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的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以送走瘟疫,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颁冰仪式

由于酷热气候,在以大暑为代表的三伏天内,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为了消暑,还发明了种种民俗,在古代尤为昌盛。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史料记载其“清冷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从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门例有赐冰,按照官员等级不同发放“冰票”,人们凭借冰票自行领取。

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著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吴郡记)中载:“荷花荡在葑门之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露韩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乳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治之盛,至是而极矣。”《内观日疏》称六月二十四日为观莲节,女子采了莲花送给丈夫,就如同以莲子相赠。表达绵绵情意。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福建莆田人家有吃荔枝习俗,叫做“过大暑”。邑人宋比玉的《荔枝食谱》中载:“采摘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时最好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红白相映,更能衬出荔枝色彩的娇艳;晚间,浴罢,新月照人,是吠荔枝的最好时间。”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与人参相等。

暑月游船

大暑时期,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暑月游船”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而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开始种植青莲,文人雅士暑日则泛舟其上,赏月观景,风光无限,想想也觉得凉快呀。

<<<返回目录

盘点"大暑"的各地习俗

山东

“喝暑羊”,鲁南地区有在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山东省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浙江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

“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浙江台州:椒江人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广东

广东有大暑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有冷、热两种吃法。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

台湾

大暑节台湾周围的海域大多布满暖水鱼群,东北海域有鱿鱼,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则有黄鳍鲷等。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福建

“过大暑”讲究吃荔枝。大暑,按福建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是日,荔枝价再高,市民仍热买。

荔枝是莆田特产,其中如宋家香、状元红、十八娘红等是优良品种,古今驰名。在莆田,大暑前后,荔枝已是满树流丹、十里飘香的成熟时候了。按照习俗,大暑到了,亲友之间,常以荔枝作为互赠的礼品。按莆田传统,大暑节这天,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返回目录

农村俗语:"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三伏天",啥意思

进入到小暑的天气就是最热的,可是这样的想法太片面,虽然小暑之后各个地方的温度都会提升,但就正常逻辑而言,还真的不能算是一年当中最高温的时期,因为,在后续的时间里,天气还会持续不断的升温。

小暑的来临,同样也意味着农作物生长旺季要到来,这个时候众多的作物,都会来到生长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大多数农民都需要在农田里忙活。俗语当中的“小暑不算热”是有道理在的,毕竟小暑的时候还没有真正进入到三伏天,在我们的认知里,的确不算太热,只不过是前几个月大家都在低温的环境里处习惯,一下次没有办法去适应这种暴雨多发,温度频频升高的日子而已。

过了小暑之后,大家要迎来的就是“大暑”,今年的大暑在7月23日,当这天的来临,就相当于是我们国家进入到了最热的一段时间。今年7月12日到7月21日,一共10天为初伏的日子;接着再到8月10日,期间的20天是中伏;末伏的日子是在8月11日到8月20日,同样也是10天。把大暑套进到具体的日期里,就可以知道,大暑处在中伏的阶段,当这段时间到来之时,南方的部分地方甚至会出现38℃的高温。

“大暑是三伏天”这半句俗语也没错,毕竟大暑的当天,就是在三伏天当中,而且天气会非常的热。其实,除了这句俗语之外,农村里还有许多都是用来表达对于“小暑”“大暑”这种节气看法的农谚,他们的出现时间也许会不同,但是产生的目的都很简单,就是想提醒大家,这段时间的天气会很热,一定要做好防暑的工作。届时,外面的太阳会很猛烈,可能随便一晒就能把人晒中暑,所以大家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还是提前防御一下吧。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