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点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类型及其重要性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为学习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记忆型、应用型。从高考考纲考点考题上看,记忆型的知识,起码有字词的音形义(历年第1第2等试题),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和填空(如1996年第9题、30题),名言佳句的填空(第Ⅱ卷),文言文实词的比较(1996年12、13、14题)等。应用型的基础知识,如标点符号、近义词和成语的选择、病句的诊断、古今诗文的理解和赏析,几乎覆盖所有考题。
二、学习掌握双基的有效方法
1、强化记忆的秘诀
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质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这里根据心理科学,总结强化记忆的五条诀窍。
①首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这是说对首次记忆的新内容,一定要不惜千金买宝刀。心理学表明:10分钟能记住的东西,要再有5分钟,变换着方式(默想、默写、诵念等)去记忆,效果最佳。许多同学,记忆新知识时,只是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就自以为记住了。这样的记忆量,十分钟后就消失40%,更增加了间隔记忆复习的困难,实在得不偿失。
②复记: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反复记忆才能相对克服遗忘。对较复杂、深奥信息的记忆,不可能一劳永逸。心理实验证明:凡自己默诵 的东西,三小时后遗忘10%,三天后遗忘25-30%,时隔越长,遗忘率越高。我们重点中学的学生,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复记。首记可在讲课当天晚自习;二轮记忆在临新课前一天自习,或其它时间;三轮则在课前几分钟,用过电影的方式再现。事实证明,各轮复记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绝对可行。
③化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化简为原始的、天然的、通俗的要素,就能记得牢、多、快。这里介绍三种化简法。第一,抓共性化简。如很多形声字、会意字,其中有很多字的构字部件是人和手的变形。如 亻、方、元、攵、等是人的变形;扌、寸、又、彐、廾等是手的'变形。抽出变形人和手,能帮我们区分很多汉字的形和义。如陷左上为人凡īan 韵者皆从xin(陷之古字),舀上为手,凡ao韵者皆从舀。舁下为手,当举讲,不是鼻的下部。祭上以又(手)取月(肉),表示恭敬,不是登的上部(张开的两只脚)。牧以牛、人会意。秉乃以手(彐)撮禾,所以有秉烛夜读之用,兼乃以手撮双禾,所以解为同时取得、同时、再加上、还有等。第二,举例句化简,如通过狼吞虎咽掌握使动;通过歌喉甜润掌握形容式通感;通过我有个姐姐在北京读书和我有理由反驳你,掌握有字带起的兼语式和连动式等等。第三,编歌诀化简。如学习了逗号的多种用法,可自编自己能领悟的歌诀:句子当中常停顿,要用逗号来分清:复句中,分句间;单句中,很关键--主谓长,或倒装,动词后,宾语长;状语在句前,句中又较长;称呼应对序次后,插入成分在两旁;复杂并有停顿,用逗用顿细思量。
④强联:变形易色,随风东西。要善于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抽象与具体之间、杂乱与条理之间,进行识记内容的联系与转换,这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法。如果发现不了上述联系,宁可根据个人体验或外部的、偶然的联系,强行自制一种联系,不怕变形易色,随风东西。如《为了忘却的纪念》岂不《南腔北调》?《论雷峰塔的倒掉》,乃一《坟》堆;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正是〈战国策〉;莫(摸)里哀作茧自缚〈吝啬鬼〉。又如记忆古代的人名与字,如没有互补、互反关系,都可用以上方法 。
⑤札记: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闲云飘来荡去,一片不能成雨。一定要准备一两个袖珍札记本,按基础知识的纲目分类,随时摘记或剪贴各种基础知识。这里参考考纲考点和考题,提供一个分类纲要:容易读错的字(如形、义也易出错,不妨就地记录,下列各项也可照此处理):容易写错讲错的字词、成语;近义词和反义词;不易掌握的关联词语;语法和美名病句;常用修辞;标点符号;古今文化常识;古今文学常识;名言佳句;常用文言实词;写作常识;写作素材。关于以上内容,有不少现成的汇编书刊,还用自己作札记吗?用,因为一般汇编是针对普遍情况而录辑的,使用起来不切合每个人的情况,浪费时间。应将其中自己模糊不清的重新摘录出来,以免复习时作无用功。很多同学因为时间紧,没空作札记,或者集中突击抄录、背诵,结果还是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仍是一笔糊涂账。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解析
一、表达方式
(1)描写
①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其作用一般为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环境、场面描写。其作用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表达感情,更好地表现人物或思想。
(2)叙述
一是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一般作用是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直接抒情和感情交流。第三人称的作用是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是叙述方式。常考的是倒叙和插叙。倒叙能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3)抒情
①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渲染氛围,烘托作者的情感,情景交融。
②直接抒情,其作用是直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态度,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写作手法
(1)象征。指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示与之相似或相反的概念、思想、感情。运用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思想、形象化,可以使思想感情表现得含蓄、耐人寻味。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的“明月”象征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2)衬托(对比)。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用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儿童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一是“乐园”;一是最严厉的书塾,通过儿童两种不同生活感受对比,说明了封建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其作用是使要表达的对象特征更加突出、鲜明,帮助表达作者感情或文章主旨。
(3)抑扬。指对写作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其作用是造成读者心理反差,增强文章的趣味和可读性,更突出事物特征和某种感情。
(4)托物言志。明着写物,实质是通过对物的赞颂来表明作者志向,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其作用是将作者的情感和理念巧妙融入到事物中,使文章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引用。或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和神秘色彩;或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或引用名言,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6)渲染。对文章中的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加强气息,深化主题。常用方法有:反复和烘托。反复,指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反复出现,以抒发感情,渲染情绪,突出主题。烘托,借环境描写和特定的气氛,表现人物的一定情绪。
(7)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三、作品的谋篇布局
(1)文章开头描写的作用。开头描写某事物一般作用为突出特征,为下文作铺垫。
(2)前后照应。前后照应能使文章结构严谨,主题或情感鲜明、突出。
(3)考查伏笔。伏笔的作用是与下文相呼应,使文章更严谨;为下文的叙述张本。
(4)考查悬念。设置悬念能制造文章波澜,吸引读者注意,增强文章的趣味。
(5)承上启下。承上启下能使文章过渡自然,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6)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8)文章标题。一般是小说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起着线索、贯穿全文和点明主题的作用。
四、作品的修辞方法
(1)比喻。其作用为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其作用是赋予物以人的形态情感,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夸张。其作用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发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4)排比。其作用为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便于充沛地表达情感。
(5)反复。其作用为前后呼应,反复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6)对比。其作用为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7)设问。其作用为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8)通感。指打通人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让读者在阅读时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荷塘月色》有两句话:一句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嗅觉与听觉通感;另一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与听觉通感。
诗歌鉴赏答题答题步骤
①题目直接问表现技巧的情况下,就要直接答出表达技巧,并且要对该技巧进行解析。
(技巧+解析)
②题目问到赏析的情况下,要从内容、技巧、语言三方面考虑,不一定所有的题目都要求答语言,但我们必须要考虑。(内容+技巧+语言)
③题目问到好处,作用类的,我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内容+形式)
答题思路:
⑴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或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 +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景物何种意境)+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
补充:常见术语
语言风格: 清新飘逸、流畅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浅白如话(多用口语)、华美绚丽、清丽明媚、明朗疏淡、委婉含蓄、沉郁顿挫、雄健豪放、苍凉悲壮、细腻感人、简练生动、情真意切。
思想情感: 依恋、惆怅、伤感、凄苦、寂寞、孤独、烦闷,恬淡、闲适、豁达、愉悦、乐观,憎恶、激愤、愤懑、仰慕、热爱,激昂雄壮、悲壮,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等。这些文化常识复杂、多变,并且规律性不强,记忆文化常识一直都是高中语文的重点和难点。现在叫你轻松记忆文化常识的几种方法,并将高中文化常识分类汇总,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科举类
明清时期的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中榜者为“秀才”,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生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假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 了。
二、文体类
中学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去优选文章的:《论语》,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共20篇512章;《春秋》、《左转》、《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以记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历史巨著,除《史记》为“通史” 外,其他都是“断代史”。
三、雅号类
2001年,上海语文春考中的第17题,检测了杜甫的雅号为 “诗圣”。实际上,诗人的雅号还有许多,如“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等等。
四、基数类
有一首打油诗,琅琅上口,同学们可依此巧记:
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
汉代二京都。 (洛阳、长安)
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星宿四象分。 (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
许慎六书创。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人有七情欲,(喜、怒、哀、惧、爱、恶、欲)
方位八荒地。 (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古国九州天,(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
儒家十义德。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父义、妇厅、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五、 年龄类
参考如下:
不满周岁:襁褓之年。
婴儿:黄口。
一岁:周?。
幼儿时期:孩提时期(2~3岁)。
童年时期:垂髫,总角(7岁左右),始龀之年(7,8岁)。
10岁:幼学之年。
12岁:金钗之年(女)。
13岁:豆蔻年华(女)。
15岁:及笄之年(女),束发之年(男),志学之年(男)。
16岁:二八年华,破瓜之年,碧玉年华(女)。
20岁:弱冠之年(男),双十年华,桃李年华(女)。
24岁:花信年华(女)。
30岁:而立之年,壮室之年。
40岁:春秋鼎盛,强仕之年,不惑之年。
50岁:半百之年,知命之年。
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还历之年,平头甲子。
50岁~60岁:耆艾之年。
64岁:古瓜之年。
70岁:致仕之年,从心之年,古稀之年。
77岁:喜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之年。
90岁:耄耋之年,鲐背之年。
99岁:白寿之年。
100岁:天年,百寿之年,期颐之年。
六、 时辰类
古人根据一天的天色变化,把24小时按2小时为一个时辰,分为12个时间段,分别是: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 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七、佳节类
除“春节”外,我国还有七大传统节日是不能忘记的:
1、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
2、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4、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叫“登高节”,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我国又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5~6、清明和寒食,农历三月十五之前。清明节是唯一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主要指自然节气,后来成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有吃寒食的风俗。
7、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为 “乞巧节”或“女儿节”。
此外还有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的 “灶日”;农历“立春”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的“社日”等。
八、称谓类
实际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具体如下:
尊称: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导师、夫子”,他家房居称“尊府、贵宅”,自家居室称“草堂、寒舍”。
谦称: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等。
雅称: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称“伉俪、伴侣”,丈夫称妻子“内人、可卿”,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
婉称:家父母称“家严、家慈”,去世父母称“先父先严、先母先慈”,夫妻一方亡故称“丧偶”,夫死未嫁之女称“遗孀、孀居”,妻死未娶称“鳏夫、鳏居”。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七夕情人节告白祝福句子80句
万能论文致谢词范文七篇
唯美的清明节文案句子大全(100句)
深刻反省检讨书范文五篇
清明节有哪些别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免费样板五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归纳整理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语文教学回顾心得反思总结7篇
雨水节气吃什么传统食
语文教学万能感悟总结
中秋节的含义是什么
大暑时节的传统习俗
春节为什么称过大年
关于初一上学期生物寒假作业以及答案
吉林省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案设计
最新中考语文复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