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练习详细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茕茕()
孑立()终鲜兄弟()、期功强近()()
除臣洗马()、刘病日笃()
常在床蓐()、猥以微贱()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犹蒙矜育()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庶刘侥()幸
2.分析词语古今异义。
①不行:古: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
②成立:古: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
③洗马:古: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
④上报:古: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
⑤告诉:古: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
⑥区区:古: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
⑦辛苦:古: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
⑧侥幸:古: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②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③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太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④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⑤告诉: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⑥区区: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
⑦辛苦:辛酸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⑧侥幸:幸运,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
3.下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①终鲜兄弟:终于没有兄弟。
②行年四岁:经历了四年。
③供养无主:没有主人供养。
④辞不赴命:辞谢不接受任命。
⑤日笃:一天一天沉重。
⑥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
⑦伏惟:伏惟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⑧死当结草:死后再算账。
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⑧C.①④⑥⑦D.②④⑥⑧
答案:C
4.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科举考试的一种身份)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报告、诉说)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之心)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除臣洗马
D.过蒙拔擢
答案:A
6.选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惜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更加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答案:C
7.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答案:D
8.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答案:D
9.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C.籍吏民,封府库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答案:A
10.选出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答案:C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①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⑤
答案:B
12.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答案: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答案:(1)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2)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我尽节于陛下的日子长,而报答刘氏的日子短。乌鸦有反哺之情,我乞求奉养祖母到终。
14.《古文观止》说:“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供祖母奉膳。”你认为原文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动了晋武帝司马炎之心?请从四个角度回答。
①第一角度:□□□□□□□□(不超过8字)
②第二角度:□□□□□□□□□□□□(不超过12字)
③第三角度:□□□□□□□□□□□□(不超过12字)
④第四角度:□□□□□□□□□□□□□□□□□□□□(不超过20字)
答案:①对晋武帝的称颂
②自己过蒙拔擢,不敢盘桓
①母孙相依为命,舍我其谁
④乌鸦尚且反哺,我当对祖母尽孝、对圣上尽忠
15.对这两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几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这两段则重在陈情中晓之以大义。
B.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死,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C.本段融情于理,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是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
答案:D
高三语文试题练习参考答案
一、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匪(通“非”)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二、词类活用
猿猱欲度愁攀援:意动用法,以……为愁苦
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使……凋谢
砯崖转石万壑雷:使动用法,使……滚动
侧身西望长咨嗟:名词作状语,向西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译为“使……凋谢”。
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动用法,译为“使……滚动”。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译为“向西”。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
尚贤使能。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还。
危:
危乎高哉。高。
危如累卵。危险。
正襟危坐。正,端正。
上屋骑危。屋脊。
去:
去门十里以为界。距离。
阳虎去齐走赵。离开。
除残去_。除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前往。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结构后置句。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句。
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句,省略介词“于”。雄飞雌从绕林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六、重要虚词。
难于上青天。于:介词,译为“比”。
开国何茫然。何:多么。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尚且。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胡:为什么。
课后习题及答案一
1.诗歌夸张地说自蜀开国四万八千年以来,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后来五壮士拽蛇导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成了蜀道的修建。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李白诗作多为浪漫主义之作,善于运用夸张、想像,而本诗将其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更是令人称绝。
答案: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为蜀道开辟之难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也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文中以“六龙回日”的神话,用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衬托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衬托蜀道的高大险峻。(联系上下文即知)
3.剑阁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不乏踞险作乱的先例。写蜀道人事之难,主要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历不乏踞险作乱的先例,所以诗人必然会产生担忧之情。
答案:怀着对国事的担忧、对人民的关切心情,诗人警告当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地方军阀踞险作乱,残害人民。
4.诗歌中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神话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写映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摹写神情、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景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夸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蜀道不可逾越之险峻。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出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二、语言运用
5.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删个别词语)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吟唱得令人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练习参考答案
一、
l?D("重要特征"应为"本质特征")2?B("的智慧"应为"很高的智慧省3?C(关于"适用"的表述太绝对)
二、
(一)4?A(异:感到惊讶)5、C。6?D(是李白认为郭子仪很奇特)。7?(1)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来赎李白的罪(于是李白得以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2)(范传正)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苦而失身于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
(二)8?全诗突出地运用了拟人手法。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诗人用"浮云在空碧"五字描状,并不出色,然以拟人手法,继之以"来往议阴晴",境界全出,"议阴晴"涵盖全篇,独具匠心;尾联"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亦用拟人,不同的是首联正用,尾联反用。从反面说,"山色不言语";从正面说,自然是"山色能言语"。惟其能言语,所以下句用丁一个"唤"字。由于从反面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加强了艺术表现力。
9、以"山行"为题。结尾才点"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全篇未见"行"字,但从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鹊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山行即事”。
10、(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
11、(1)答案:ED(E得3分,D得2分,A给1分,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B项“冷冰冰”并非和前面的热情、主动构成矛盾,女子故意以“冷冰冰”的语气来显示自己的身份。;C项对主旨概括错误,并非表达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
(2)伏笔:女子身穿灰色朴素的衣服。分析:不可能马上去参加宴会、音乐会、暗示并非富人。
伏笔:不了解香槟酒是连瓶冰镇的,分析:暗示不熟悉宴会上的细节。
伏笔:对汽车轮子是否红色有些迟疑,分析:说明不是汽车的主人。
伏笔:当听说男青年是“在一家餐厅工作”时,便“缩了回去”,分析:暗示其羡慕富人、不想和穷人交往的心理。(每个例子3分。举例1分,分析2分。答两个就可以)
(3)汽车的作用:是财富地位的象征;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了人物身份(或揭开故事谜底);照应小说题目。(意思对即可,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4)相同点:都有虚荣心,马蒂尔德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被人们艳羡,却又无法摆脱社会底层的现实;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社会地位本来不高,可是装出有身份有地位、超凡脱俗的样子弄虚作假,以在他人面前显摆自己。(4分)
不同点:本文女主人公的虚荣心有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成分;马蒂尔德则能对朋友坦承自己的处境和想法,显示出诚实的一面。(4分))
四、
12?(l)BE(答B得3分,答E得2分,答A得l分,答C、D不得分。C项"退出法庭"应为"退出预演",D项"各个击破"文中无据)
(2)新中国成立之初学科建设沿袭苏联模式;梅汝璈执着于英美法学;梅汝璈无用武之地,不能很好地发挥专长,发挥作用,于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3)为全文定调;使读者对梅汝璈其人有一个总的了解,理解其言与行。
(4)“传奇”体现了梅汝璈有强烈的爱国心:①他在国际舞台上运用法律武器捍卫了国人的尊严;②他面对复杂环境细心观察,有清醒的认识,讲究斗争策略;③他认为法官座次不合理,拒绝接受,并以退出预演相_,最终取得胜利;④起草判决书日本侵华罪行部分十分严谨,下了大功夫,出色地完成任务。
13、C(鱼目混珠:拿鱼的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滥竽充数:借指没有真正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14、B(A.残缺主语,应在“电子注册”后加“制度”。C.重复啰嗦,删去“好了”。D结构混乱,“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改为“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或“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15、C。16、多产,广度,深度,技巧,蜕变。
17、《项羽本纪》以史诗般的气魄展示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描绘了气盖山河的项羽,机敏睿智的张良,圆滑世故的刘邦。18、浅层次:在没学会必要的生存能力时,就盲目地追求高远;更不要像那匹马一样,自命不凡,挑三拣四,好高骛远,而是要脚踏实地,掌握过硬的本领。第二层:志存高远令人钦佩,志在屠龙,确为高妙,而无龙可屠,则何异于无米之炊、无稽之谈。如何切实切身地按部就班、卓有成效地实践理想、接近梦想,则是所有理想家、思想家、梦想家转变为实干家的华丽蜕变。深层次:要适应环境。阻止我们实现梦想的往往并不是我们没有梦想,而是我们不适应实现梦想的环境。
五、附文盲文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他的祖先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705一707)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在巴西(在今四川江油)。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到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大白。10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在氓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廷页是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讶,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徕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他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李白演奏歌唱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自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矾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判斩。起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大原)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了,终年六十余岁。
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矾来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喜欢谢朓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他死了,先葬在龙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姑孰祭奠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墓周围采樵和放牧。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嫁给平民为妻的两个孙女,行为举止仍然保持看斯文世家的凤范。她们见了范传正,哭泣地说:"先祖志在青山,临时葬在龙山东麓,不是他的本意。于是改葬于青山,并立了两块石碑。他还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苦而失身于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范传正嘉奖感叹不已,免除其夫的徭役。
唐文宗时,下诏以李白的歌诗: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圣诞节的传统美食及意义
复习行测的好办法大全
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寄语
三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易画
六年级语文的学习方法
冬至出门有什么讲究
冬至时节有什么意义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九年级语文课本教案范文五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同步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的优秀学习方法与小技巧
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
杭州亚运会电子游戏比赛项目名单
语文教材教学目标分析总结7篇
语文寒假作业八年级上册答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暑假作业本答案必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评将教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