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指导: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一、题型特点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_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____也美丽》(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题)。
2.命后半题:如《走近____》(2005年湖北省黄冈中考作文题),《藏在心中的____》(200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
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200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生活因____而精彩》(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题)。
4.命首尾部分:如《____,别再让我》,《____阅读____》。
三、易错点再现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半命题作文《我____,因为我____》,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
四、写法指导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其实,只要我们对题目认真进行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就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我迷上了____》这个题目,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宾语。补上宾语就行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干扰因素。对这些关键词语,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准确理解。把握住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以上例题中“迷”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迷”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迷上了语文》、《我迷上了打篮球》等。
2、从自我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走近刘翔》、《走近大观园》、《走近杜甫》等等,这些题目就很具体,就能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3、关注细节,以小见大。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以《拥抱____》为题,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其实,作文之时,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五、拟题训练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准、拟好题目。拟标题,是考生遣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
1、思路点拨:
⑴以具体事物拟题。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
⑵以抽象事物拟题。这种拟题方式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⑶以特定情景拟题。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绪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2、请你补齐下列作文的题目:《难忘的____》,示例:《难忘的黄手绢》。
《当我面对____的时候》,示例:《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
《____很重要》,示例:《奔跑很重要》。
六、同题竞技
文题: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一)
花让我陶醉
春风响亮地打了一个呼哨,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既而笑靥如花。一夜之间,犹如解冻的大江,所有的花都如期而至,铺天盖地。小小的花萼再也藏不住满腹的心事,訇訇然怒放,举起大大小小的杯盏,在三月熏风中歌兮舞兮。
于是,满眼都是形形色色的花,“四厢花影怒于潮”,“千朵万朵压枝低”,满鼻子都是明明暗暗的香,濡沐在“春雨无情轻似愁”的场院和“自在飞花轻似梦”的乡间小路上,花事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花,花,花,成了四季最耀眼的布景,最夺目的信物。这里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这里有冰清玉洁的夏荷,这里有风高霜洁的秋菊,这里有凌寒傲雪的冬梅,花的世界,令人陶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美丽的花譬喻美好的青春,蓬蓬勃勃。其实人的生命不正如花吗?美丽如她,短暂亦如她。生命像花一样绽放,颤颤巍巍,又终于“无可夸何花落去”,湮没在时代的风尘里。于是人们常常感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阕《葬花吟》,几百年来,陪葬的该是多少泪人和浇愁的酒啊!如此娇弱的生命,偏偏“风刀霜剑严相逼”,只能花容失色,香消玉殒,“零落成泥碾作尘”了。红粉凋零,红颜薄命之间是否有宿命的因果关系?细细思忖,花本无辜。君不见,有的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人的感叹浩如烟雨,轮回至今,终究“年年岁岁花相似”,倒是无故寻仇觅恨,“岁岁年年人不同”了……
推云路,隐霞土,越东海,我归来了,看着那春风十里,烟花泪飘的家乡,终于悟出:人生的意义在于珍惜有花相伴的日子,“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于珍惜生命中如花绽放的每一天,“生如夏花之绚烂”。待到“花谢花飞飞满天”,果真有后生痴问:梦里花落知多少?便可以拈花,作微笑状了。
花让我陶醉……
(二)
大海让我陶醉
苍茫宇宙,万物轮回,大自然向人们展示花的妩媚,树的挺拔,山的竦峙,水的流长……而我独爱那深邃蔚蓝的大海,它带给我的是惊喜,是忧伤,是欢乐,是痛苦……
我喜爱大海的静谧。夜幕降临,我独自站立在船头,凝望着在这皓月下的大海,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安详,朝着远处的海面望去,那种“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情感荡然于胸。张开双臂,在这静谧的世界里,“心事浩茫连广宇”,仿佛拥有了这世上的一切。海让我的心胸变得开阔,让我的性情张扬,那种博大,那种广袤,是无与伦比的,让我深深地嵌入了这个整体,时间仿佛都被静止,一切都是美妙的。
我喜爱大海的澎湃。学习鲁彦的《听潮》时,我的心中也激起了那种听潮的渴望。海水冲击岩石的巨响,那种惟妙惟肖的描写令我神往。当我也站在海边,听着那犹如千军万马的奔腾,又如各种乐器齐奏的潮音,心中的喜悦,是无以言表的。那时候的我,尽管没有拥有天地万物的感受,但我仍然喜爱,喜爱大海的这份激情,这份豪迈,让我觉得生活中,也要激起这么一份豪情,去面对万物,去面对挑战。
我喜爱大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不择细流,故成其大。大海的一切来源于她的“纳”。她的广阔,她的深邃,她的无垠,她的源远流长,来自于她的禀性。从她的性情中,我找到了博爱;从她的言辞中,我找到了深远;从她的声音里,我找到了慈祥;从她的体魄里,我找到了刚毅;在她的灵魂里,我洗涤了心胸;在她的慈爱里,我学会了宽容;在她的深远里,我学会了坚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是宽博的,是美丽的。在大海上,尽管我只是“天地一沙鸥”,但我仍然喜爱她,喜爱她的吞吐日月;因为我坚信,大海中我锤炼了自己,领略了大海的性情,我同样拥有“吞吐日月”的本领。
这让我怦然心动、让我陶醉的大海!
七、经典考题
2006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
“我们的名字叫____”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佳作一:
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据说我们这一代是泡在蜜糖罐里差点淹死的一代,生活甜蜜得像哈根达斯。这算不算富足,我不得而知,但至少是幸福的,我认为。
四年前,一句“中国出线啦”,震下铁血男儿三筐眼泪不算稀奇;设想华夏大地即将燃起的奥运圣火,齐天大圣的芭蕉扇也未必能应付;上合峰会的召开让我们这群上海人激动得泪流满面;申博的成功让上海的名字响彻世界。旧中国的“东亚病夫”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东亚强者”,我们可以自豪地对世界说:“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忆往昔,孔夫子曾梦呓般长叹:“逝者如斯夫……”然而历史的滚滚红尘掩饰不住中国人的豪迈:魏、蜀、吴三国战场上飞扬的尘土,隋朝运河湍流的激浪,大唐盛世的绫罗绸缎,明朝下西洋船队猎猎飘展的“郑”字大旗,抗日战争中的炮弹与大刀……这一切我都可以潇洒地对“史事”说声“byebye”,我只看见眼前的花红草绿,要记住,不是我们忘记过去,而是因为当今社会的快节奏不允许我们“矫情”地感怀。社会飞速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全国百姓的富足,中国人正大踏步地奔向小康社会,中国社会正呈现出国富民足的盛况。对于商品店里的洋玩意,我们可以不屑一顾;面对世界,我们可以扬眉吐气地喊一声:“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为华夏大地的炎黄子孙,我们敢为天下先,管你是高山还是火海,管你是陷阱还是险滩,我们没有被刻骨地扎痛过,没有被沧桑与世故蹂躏过,没有品尝过绝望的滋味,更没有穷途末路的悲哀,于是我们不懂得退缩,也许初生的牛犊有一天会撞得头破血流,但我们敢拼赢得起,就算拿生命拼搏又何妨!如今我们拼命读书,无非是为了给中国添上腾飞的翅膀,中国人都是出色的,我们将不会愧对“中国人”这一光荣的名字!
父辈曾激动地说:“中国人站起来了!”我不屑:“站起来怎么够?我们要走,要跑,要飞驰!”
以2006年为轴心,以世纪为半径,居中的一群人仰天长啸!看哪!他们正齐声高喊着:“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简评】:
这是一篇主题突出,立意深刻的考场佳作。以《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为题,文章字里行间彰显着小作者的拳拳爱国心、浓浓爱国情。我们不仅有“魏、蜀、吴三国战场上飞扬的尘土,隋朝运河湍流的激浪,大唐盛世的绫罗绸缎,明朝下西洋船队猎猎飘展的‘郑’字大旗,抗日战争中的炮弹与大刀……”,更有“华夏大地即将燃起的奥运圣火”,“上合峰会的召开”,小作者巧妙地截取精彩的历史瞬间,点染出中国人之豪迈,更抒写出中国少年之铁骨豪情!
佳作二:
我们的名字叫“民工班”
我们学校有一个特殊的班级———那就是被老师亲切地称为“民工班”的班级,这样称呼并不是对他们的歧视,而是通过四年的相处对他们的认可和喜爱。我就有幸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
我们班由32名同学组成,其中25名同学是民工子女,只有为数不多的同学是上海人。起初,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班级觉得丢人,提到“民工”这个词,心里总是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因为每当别的班级同学谈到我们这个班,总会发出不经意的笑声,这笑声里包含的内容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班不只有受人嘲笑的份,更有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事。
运动会上,X-X体育场上,那快速奔跑在前三名的,必定有我们班同学;那领奖台上站着的,也都是那些民工的子女们;掷铅球比赛中,奋力一投力挽狂澜的还是那些民工的子女们。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看着一张张由他们赢得的奖状,我们能不为之自豪吗?
或许有同学说:民工的孩子嘛,读书不好,只会拿些跑跑跳跳的奖。
我说:非也!
说这话的同学一定不了解我们“民工班”,我们班的同学不仅四肢发达,而且头脑也发达。
君不见英语竞赛,小A力挫群雄拿大奖;
君不见数学头脑比拼,小B奋力拼搏勇夺冠
君不见作文比赛,小C奋笔疾书龙蛇逐鹿中原。
四年了,就是这样,我们全班32位同学,齐心协力,由不为人知到受人讥讽,最后享誉全校,我们共同度过了四年的风风雨雨,其间的各种滋味,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
要分别了,我想分别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形式,在“民工班”生活的每一天,都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在此,我想骄傲地说一声:我们的名字叫“民工班”!
再见了,“民工班”的各位同学,相信我们再次相见时,一定又是一个灿烂丰收的金秋十月。
【简评】:
这篇文章角度新颖,贴合当前热点话题,通过同学们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展现了民工子女的良好风貌。写法上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表现“民工班”受人嘲笑、遭人冷眼,然后由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来展现民工子女的非凡才华,由点及面,恰到好处的体现了文题。
佳作三:
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假期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
一举目关心我的全是班中的几个成绩差的“捣蛋鬼”。窗子在我的左手边,凉风习习,吹散了我眼前的雾霭,若隐若现,几个“捣蛋鬼们”对我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送来独有的问候。
“嘿,小黑,不要垂头丧气,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阿蔡用辩证法安慰我。
“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就是没考好嘛!还有下一次嘛!”老陈的精神胜利法,听听,蛮有道理。
他们表面嬉皮笑脸,课堂上嬉笑怒骂没个人样,可在暗地里也在下工夫呢!阿蔡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背单词,老陈在宿舍睡觉时经常发出“我考上了”“我成功了”的声音。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和自欺也欺人的笑容,我又有了信心。
在一节物理课上,物理老师用他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出了一道题,可全班没有人会做,碰巧我做过,我举手了,不止举手还拼命摇动着,可老师却说:“唉,怎么就没有人回答呢?”我失望了!不!不是老师没有看见,而是老师认为“好学生”都做不出,更何况“坏学生”呢?我久久未放下举着的手……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也离开了“最后一排”,同时离开的还有特铁的阿蔡和老陈,当然,同样数量的人也“中箭落马”。
“要不要劝劝他们?”
“好的,我们不仅仅是过路人,更是经历沧海桑田的同路人。”
我们走到唉声叹气的同学面前:“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
别了,我的流放地,你让我承受委屈,经历风雨。我想: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简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获得满分,主要原因就在于小作者极具个性的语言表述。首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写出了被“贬”到最后一排后的无奈。然后,又以极其生动、精炼的语言刻画了坐在最后一排的“弟兄”们的活泼、热情,以及他们的积极进取与不甘落后。结尾,是小作者对“最后一排”的精妙解读,既点了题,又引人思考,给人以振奋的力量。另外,小作者还以巧妙的笔法,含蓄地点出了令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及解析点评
2018年湖北宜昌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解析点评
本次作文命题的灵感源自最后一篇阅读文段。这个充满波折而又不失温情的故事,反映了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与亲子关系问题——父母总是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关心和教育孩子,孩了们却不一定能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甚至拼命地挣脱与逃离。这既是观念的冲突,也是成成的烦恼。
小武和母亲的矛矛盾,只是千万个家庭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其实每个家庭的故事千差万别.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父母师长、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他们都曾以各种特有的方式陪伴过孩子成长,给予过他们力量,我们希望能藉此写作引导孩子们关注家庭、关注校园、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真实生活。
唯有真情实感的经历才最特别,所以我们主张学生体味平常生活的细节,理解亲朋好友对自己的关爱,倡导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宿构、反对虚饰、反对抄袭。
《别样的情》,审题的第一个关键是要将横线补充完整。通过提示语不难看出,这里必须要围绕人物来填写,诸如: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同乡情等相应内容.考生应着眼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及社会生活选材,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别样的情》,审题的第二个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别样”的含义——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的、独有的、个性化的生活经验或情感体验。要求考生在叙述自己情感经历的同时,能发现人物特有的陪伴方式,感受到交往过程中绐予我们的心灵触动和精神力量。
读懂了题目当中的几个关键信息,考生即可在考场真情流露、抒写自我。
—类文:45分一50分主题深刻,内容精当,选材典型,结构严谨,语言优美。
二类文:40分一44分主题鲜明,内容具体,选材恰当,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三类文:30分一39分主题散漫,内容杂乱,选材平庸,结构一般,语言平淡。
四类文:0分~29分主题不明,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散乱,语病较多。
2018年西平中考作文解析点评:真情实感最重要
近年来,青海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以半命题和话题作文居多,基本采用二选一的形式。
在内容上,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接地气,贴近生活实际。例如:2017年西宁市中考作文题目,一是以“发现”为话题,这类题目不设障碍,生活中处处有发现,学生可以写的东西非常多,比如《我发现了妈妈的白发》《我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在许淑君看来,“发现_____”学生们选取的角度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多主题充分发挥写作空间,这类话题作文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绝大多数学生不会离题、偏题,只要突出“发现”这一主题就可以。
半命题作文以“走进______”为题,其中,所补的内容,题目都会给出一定的提示语,这类作文关键在于高明补题、精心构思。
在主题上,离不开“情”“理”二字。在许淑君老师看来,中考作文的主题无非两个字,一个是“情”字,一个是“理”字,情如友情、乡情、亲情、恋情、爱国情、对专业的衷情……还有一个“理”字,这个理就太多了,譬如做人的理、处事之理……表达方式上都离不开这两个字。
另外,中考作文淡化了文体的限制,给了考生更多的自由选择。许淑君认为,无论什么文体,中心都是统帅,材料必须为中心服务,绝对不能游离中心,二者是统一的关系。
平时要注重积累素材
中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学生都能读懂,这样的命题让学生有话说,容易写,学生比较容易适应。
在许淑君看来,要写好中考作文,功夫在平时。学生们是从初一开始,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平时学生所练习的题目,大多是从全国各省市历年来的中考作文题中筛查两道,侧重半命题和话题作文,让学生选择练习。写完之后,老师会对两种题型有一个系统的解析,从不同的方面启发学生。
真情实感最重要
对老师而言,学生在中考作文中存在的误区可谓老生常谈。首先是题目太直白随意,没有新意,如:走进曹操,曹操是一个具体的人,但是他的特点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换成走进白脸奸雄,就让人一目了然。其次是立意,多数学生作文的立意流于一般,常会走调,对所写事例没有自己的认知,老生常谈。比如:没有_____,哪有_____,超过一半的学生会写“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没有挫折,哪有成功”这一类的主题,缺乏创新。再次,选材陈旧、俗气。如:选材多是居里夫人、爱迪生、霍金或者上幼儿园、上小学时候的故事。另外,大多数学生表达上欠缺,这跟平时不注重积累和读书少有很大关系。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他们更喜欢立意高远深刻,语言流畅,文采突出,结构层次分明,读来有乐趣的文章。无论是生活小事儿,还是家国情怀,无论是接地气的还是高屋建瓴的,只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都可以。
题目很重要
写出一篇好作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的积累努力。中考在即,如何在剩下的时间里使中考作文取得高分呢许淑君老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题好一半文,题目一定要新颖别致。对于半命题作文,补题有三方面的技巧,一是要以具体带抽象。比如:半命题作文,“_____助我成长”,有些同学会写父亲、老师助我成长,这样的题目显得直白乏味,如果换成老师的眼神助我成长,这样会更具体,更有韵味。二是要以特征来带具体。三是巧用以点带面。如果拟的题目过大,则难以下笔。以走进_____为例,有人会写走进唐朝,走进忧愁等等,显然,要在较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不容易,更别说写出真情实感,所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比如可将上面题目换成:走进诗歌的殿堂,走进双溪“舴艋”,既锁定了主题,又缩小了范围,文字更有文采。
另外,无论写什么,立意要高远、新颖、深刻,结构层次清晰分明,当然,富有文采,语言表达流畅、书写规范的作文更容易得高分。这段时间多读点范文。
话题作文占优势
通过对近几年中考作文的综合分析,许老师认为,未来青海省的中考作文依然还会延续近年的风格,半命题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和话题作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仍然占绝对优势,材料作文也占有一席之地,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另外,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明显感到,紧密联系社会,贴近生活实际,将是今后中考作文的趋势。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学生防骗安全知识范文模板
毕业设计个人心得体会10篇
寒露下雨有哪些说法
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的诗歌朗诵五篇
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的诗歌朗诵五篇
山东潍坊中考语文真题汇总
寒衣节的由来说明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最新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教案怎么写呢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范文
寒衣节的来历是什么
寒衣节传统饮食说明
春节的相关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必背知识点实用
描写除夕的古诗有哪些
迎新年朗诵的经典诗歌五篇
最有名的端午节诗词10篇朗诵
歌颂革命烈士的诗歌朗诵五篇
小学生红色经典诗歌朗诵
适合元旦朗诵的诗歌最新五篇